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适用弹药:特制专属炮弹。
炮兵装备:帕克尔炮,备用圆盘,佩刀。
炮兵服饰:船形帽,蓝色军服,黄色裤子,带扣黑靴。
优势:防御利器,威力比燧发火枪大,射速快,精准性超过滑膛炮,容易移动。
备注:熟练枪手射速能达到6秒钟/发,考虑到战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理论射速还会更高,一个圆盘配弹九发,战场机动性比火炮更快,在后膛枪没有出现的年代里,是最先进的速射兵器。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不但是机枪的先驱,也是定装枪弹和后装枪炮的先驱。】
李察之所以将康格里夫火箭弹和帕克尔炮单独拿出来实战观察,是因为这两种武器李察哪怕是在前世影视剧里都没见过!
像是其他武器和兵种,李察看过介绍后脑海里大致就能形成明确的印象和战术定位,只有这两种见都没见过,乃至听都没听过的武器,李察除了看介绍外还要亲自感受下他们的实战性能。
在招募康格里夫火箭弹和帕克尔炮时,李察还惊喜的发现所有的全面战争兵种都是汉人面孔,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也就是说,全面战争系统出产的军队本质上都是汉人,这无疑让李察今后招募的军队更容易与土著汉人和谐共存。
在这个时代,民族排外性远超李察前世,甚至地域之间都存在着极强的排斥,只不过在朝廷官府的干预下受到了压制。
但如果是不同国家的民族,那基本上本地人欺负外地人是常规操作,如果样貌差距过大,甚至还会被本地人当作什么妖魔鬼怪之类的目标攻击!
当然,这是指外地人势单力薄的时候,如果是一支外地人组成的军队过去,本地人就只剩下祈祷的力气了……
崇尚强者是人类刻印在骨子里的本能,李察所在的这个世界界定强者的标准就是武力,李察前世那个和谐社会界定强者的标准则是金钱和权势。
单从这一点看,李察所在的这个世界也要比前世落后得多……
“将掷弹兵、猎兵、近卫军、轻骑兵、龙骑兵、枪骑兵、6磅骑兵炮、12磅步兵野战炮、6英寸榴弹炮、帕克尔炮列入标准兵团组建目录中。
将胸甲骑兵、皇家卫队、20磅独角兽攻城炮、24磅攻城巨炮、康格里夫火箭弹单独编组兵团序列。”
摸清楚各个兵种的具体作战性能后,李察拉开全面战争面板,对其输入兵团组建的比例。
这是李察拥有军事学院出现的功能,全面战争系统会根据李察所需组建混编的标准兵团和独立编制的单一兵种军团。
从小兵到帝王 390 主力标准
“标准兵团分为骑兵团、步兵团、炮兵团。”
李察将自己的决定输入后,全面战争系统立刻开始整顿编制。
这种标准兵团李察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意志更改模版,每一个标准兵团招募出来都会拥有完善的中高级军官指挥体系,而不是像介绍里那般只有连队级基础军官配备。
当然,这些中高级军官并不是在原本人数上多出来的,而是将原本的士兵额度变为军官额度。
各个兵种的装备服饰介绍都是按照士兵标准计算的,基层军官或许配备的武器与士兵差距不大,但到了中高级军官武器基本上都会变为转轮打火铳或燧发手铳。
转轮打火铳和燧发手铳因为射程太近,在战场上几乎没什么作用,但用来自卫和近战肉搏却不错,中高级军官人数不多,且大多数时候无需亲自上前线作战,所以只配备了这两种武器,当然,还有自卫用的军官佩刀。
若是真到了中高级军官都需要上战场的地步,说明这支部队距离全灭也不远了,战场上有的是阵亡士兵遗留的武器,不会耽误中高级军官转变为一个普通小兵上战场进行最后一搏。
李察一直认为近代军队是地球历史上编制最简洁的部队,因为划分部队基本上只需要分为三大类——步兵、骑兵、炮兵……
现代军队那种复杂的体制就不说了,哪怕是更古老的封建冷兵器军队,战术兵种也远超三种,光是负责肉搏的就分为长枪部队、混战肉搏部队、专门破阵的重甲步兵单位等等。
正因如此,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将军们才不遗余力的训练各种全能兵种以应付千变万化的战场局势。
到了近代,步兵差不多都是刺刀配火枪,就算是轻步兵也可以这么搭配,最多使用早期线膛枪的精锐轻步兵可以主动放弃刺刀。
骑兵基本上也可以分为骑马步兵(龙骑兵)和冲锋骑兵两类,什么骑射骚扰之类的骑兵都被淘汰掉了。
面对装备了火枪火炮的步兵单位,传统骑射冲上去就是送人头,八里桥战役就是典型的案例!
火枪火炮的普及将骑兵逼到了两个极端,要不直接冲锋一头怼上来肉搏,要不就下马和步兵对射,其他战斗方式除非使用更加先进的火枪,否则就是被步兵火枪火炮屠杀的局面。
骑兵用火枪因为需要马上装填的缘故,枪管肯定要比步兵用火枪短,枪管短就意味着射程近精度差,所以马上射击基本就是被步兵吊打的局面……
哪怕是专业的龙骑兵,都不会在马上跟步兵对射,甚至他们下马也很少跟专业的火枪兵集群对射,而是利用机动优势找到火枪兵集群的侧翼和薄弱点再下马射击。
说白了就是寻找以多打少的战场形成局部火力优势!
不然的话,人数相等的情况下,骑兵和步兵对射纯属找死。
不过李察所说的骑兵团、步兵团、炮兵团并不是李察前世中团级部队的概念,而是一个标准大兵团作战单位,相当于李察前世的师级作战单位。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军师旅团营等标准编制划分,兵团的概念指的往往都是能单独撑起一道战线的集群作战单位。
因此,兵团的人数是不固定的。
同时,步兵团不意味着全员步兵,只是其中主力是步兵,还会相应配备辅助骑兵,以及少量火炮支撑火力输出。
同样的道理,骑兵团也不全是骑兵单位,但骑兵团最注重的就是机动力,自然不会配属步兵单位,为了弥补骑兵团的火力不足,里面会配属大量的骑兵炮。
炮兵团则是火炮集中使用的大部队,理所当然的,里面不可能缺少护卫的步兵单位和辅助的骑兵单位。
可以说,这个时代任何一支部队都离不开骑兵单位,因为骑兵可以高效传达各种命令,在行军和战场上执行斥候侦查和追杀溃兵等战术任务。
这也是轻骑兵明明战斗力看起来不咋地,仍然被李察加入标准兵团编制的原因。
很快李察就收到了全面战争系统给出的标准兵团初始模版。
李察先是将标准步兵团,或者说标准步兵军团的模版拉出来查看。
随后提出自己的具体修改要求:“将近卫军提升到100个连队,掷弹兵调到10个连队,猎兵调到10个连队……”
经过李察的一系列修改后,标准兵团的名字也被李察按照自己的习惯改称为标准军团。
标准军团将会是李察接下来对外扩张的主力大部队,一个标准军团的规模足以承担起一条战线的作战任务。
【步兵标准军团:近卫军100个连队共8000人,掷弹兵10个连队共1200人,猎兵10个连队共800人,轻骑兵10个连队共600人,6英寸榴弹炮20门炮手120人,帕克尔炮20挺炮手120人,总计10840人,兑换价格53000气运币。】
李察看到汇总后的兑换价格后顿时惊掉了下巴,他突然发现10万气运币似乎也不是很多……
“这火炮实在是太贵了,帕克尔炮是防御利器,暂时先不加入野战部队中吧,到时候把帕克尔炮单独编为‘机枪组’或许威力能更大一些。”
李察知道,帕克尔炮终归不是马克沁,想要形成火力网必须要把数量提升上去,如果减少数量缩减兑换价格,还不如干脆将其从步兵标准军团中移除,单独组建一个帕克尔炮的兵团。
帕克尔炮被移除后,步兵标准军团的价格顿时下降到33000枚气运币,李察可以勉强接受的地步……
“嗯,今后步兵标准军团就是对外征战的主力了,轻骑兵充当斥候和传令骑兵,以及战后追杀残敌,600人不多,但应该够用了,毕竟他们不用承担作战任务不会有太大战斗折损。
近卫军是主力进攻部队,猎兵用来骚扰敌人,掷弹兵用来当作特殊攻坚兵种使用,榴弹炮提供必要的火力优势,只要敌人没有大量的火炮,这支步兵标准军团就可以利于不败之地!”
想到这里,李察拉开骑兵标准军团开始调整搭配。
从小兵到帝王 391 复兴归田
“骑兵团大致分为两种吧,一种是以骑马步兵为主的机动部队,一种是以战场墙式冲阵为主的主力骑兵部队。
这么看的话,骑兵团似乎不用混搭也能发挥良好的作战用途,除了龙骑兵之外,其余骑兵部队都是辅助步兵主力作战的,而且龙骑兵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辅助兵种。
既然如此,就不用搞标准骑兵军团了,单独组建单一骑兵团相互搭配即可。”
李察想好后直接以100个连队为一个独立骑兵团。
【建立独立龙骑兵团标准模版:100个龙骑兵连队共计5000人,招募价格1万点气运币。
建立独立枪骑兵团标准模版:100个枪骑兵连队共计5000人,招募价格1万点气运币。
建立独立胸甲骑兵团标准模版:100个胸甲骑兵连队共计5000人,招募价格1万点气运币。
建立皇家卫队标准模版:10个连队皇家卫队共计100人,招募价格1000点气运币。】
李察看到建立标准模版后骑兵团和皇家卫队中自动生成的中高级军官,满意的点了点头。
5000骑兵足以形成一个独立战斗序列,更大的编制模版李察也能设计出来,但没有那个必要,因为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就是李察自己!
如果分出偏师,一个标准主力步兵军团就够了,再多了气运币也不够用……
“每一个标准骑兵团兑换一个又是3万气运币,看来我的炮兵团模版不能太大,不然剩下的气运币根本不够用……
原本以为10万气运币很多了,没想到军队才是消耗大头!”
随后,李察又建立了一个标准骑兵炮团,共30门6磅骑兵炮。
李察放弃了组建12磅步兵野战炮兵团的构想,原因无他,气运币不够用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李察下一个目标是科技落后的南宋,6磅骑兵炮和6英寸榴弹炮就足够牛比了,犯不着用口径更大的12磅步兵野战炮,更不用说20多磅的攻城巨炮了。
建立完模版后,李察开始花费气运币兑换军队。
首先是一个标准步兵军团,花费了33000点气运币,随后每一个建立的模版都兑换了一个,共计花费41000点气运币。
再加上之前为了试验兑换的10门康格里夫火箭弹和10挺帕克尔炮花费了两万点气运币,李察升级完系统建筑后剩下的96400点气运币存款变为2400点气运币!
李察麾下的系统军队则直接膨胀到近卫军100个连队共8000人,掷弹兵10个连队共1200人,猎兵10个连队共800人,轻骑兵10个连队共600人,6英寸榴弹炮20门炮手120人,总计10720人。
100个龙骑兵连队共计5000人;100个枪骑兵连队共计5000人;100个胸甲骑兵连队共计5000人;30门6磅骑兵炮;10个连队皇家卫队共计100人。
加在一起超过两万五千人!
这可是拿破仑时代的武器装备全面武装起来的精锐!
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绝对超过之前的系统军队。
在招募全面战争系统士兵的时候,李察还得知全面战争系统的士兵尸体不会消失,使用的武器装备乃至战马所有活物死物都不会消失。
也就是说李察可以使用自家阵亡士兵遗留的武器弹药,这无疑让李察的后勤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同时也能让这支军队在世人眼里变得更加‘正常’一些。
随着大队穿着华丽军装,但面孔却是清一色汉人的军队出现在西北地区首府城市后,明国西北地区原本的汹涌暗流顿时销声匿迹。
早已经习惯了李察创造‘神迹’的西北地区民间势力丝毫没有惊讶突然多出来的军队,而是默默无闻的收起了自己试探的触角。
那些为明国打工的土著官僚们也一个个变得忠君爱国,工作效率比往日还要提升半分!
在首辅大臣诸葛亮的主持下,明国携带着击败奥斯曼帝国远征军的大势和李察招募的大批军队,迅速平息了明国本就不强的民间势力。
即便失去了锦衣卫这个爪牙,明国地方官府也通过民间自发的举报和官僚举报抓捕了大量南宋奸细。
当然,真正的大鱼是不可能露头的,被抓到的都是底层的喽啰。
不过南宋的奸细头头并不甘心自己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开始用余力在前线抵抗绿皮兽人残军的明国复兴军中散播谣言,生成他们的皇帝再次招募了一大批道兵,复兴军即将被当作炮灰消耗在与南宋和绿皮的战争当中!
这个谣言刚好出现在大批全面战争兵种空降(通过西北地区的首府军营招募)在西北地区之后,半真半假的谣言才是最可怕的,一时之间前线的复兴军官兵战斗士气大降,逃兵现象日益严重!
原本数量不多的绿皮兽人早已失去了进攻能力,但突然变弱的复兴军守军却让绿皮兽人以为人类怕了自己,复兴军守备的防线接连失守!
明国中央朝廷发现这一点后,立刻在复兴军中颁布了他们未来的去留问题。
并且直接派遣一个独立胸甲骑兵团来到复兴军前线对进攻的绿皮兽人残军进攻,遏制了绿皮兽人的攻势。
独立胸甲骑兵团到来后,复兴军解散分配到各个地方充当治安部队的任命书也抵达,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虽然到地方当治安部队几乎和军功告别,只能吃那点地方官府划分的屯兵田,但好歹大家的性命保了下来,可以过上安稳日子,比上前线当炮灰强百倍!
复兴军经过这么多场战斗其中还抽调了一批主力,剩下的官兵早已不堪重负,渴望过上安稳的日子,只不过因为明国的军国高压政策官兵们敢想不敢说罢了……
现在有机会可以进入地方当治安部队,还不用放弃自己砍人的手段吃饭,复兴军最后的残兵自然乐意之至。
进攻西北地区的绿皮兽人力量已经很薄弱,但防守他们的复兴军力量更加薄弱,这些人充入地方后刚好补充系统西域军团消失后带来的空位。
就这样,李察的全面战争系统士兵源源不断开向与绿皮对决的前线,各个独立骑兵团率先抵达,并快速寻求残余的绿皮兽人部队进行攻击。
从小兵到帝王 392 秋毫无犯的入侵者
每一个独立骑兵团都有自己完整的指挥体系,可以独自进行作战,同时也能互相配合着围剿绿皮兽人。
此时西北地区边境还残留的绿皮兽人只剩下不足4位数,三个独立骑兵团一起发力,短短数日的时间不知道躲藏的绿皮兽人就被全部歼灭!
由于使用火枪射击和骑兵冲阵的方式,三个独立骑兵团的损失微乎其微,维持在个位数!
消灭了进攻性较强的绿皮兽人后,接下来的战斗变得更加轻松。
面对散乱居住在各个地区的绿皮地精和屁精,全面战争系统骑兵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取胜,唯独麻烦的是对方数量太多,有时候砍地精都能累的骑兵无力追击……
明国对绿皮最后残孽的围剿加快了南宋北伐的效率。
停留在边境线的10万南宋大军收到岳飞帅令后,充当先锋跨过了双方的边境线,进入明国控制下的河套地区!
整整10万大军进入,明国边境线上那些只能起到警戒作用的微弱治安部队根本无法抵挡,在点燃烽火对得起自己那份军饷后,就主动投降了……
县镇就不用说了,面对十万大军的进攻出现了一大批投降派,根本无人抵抗!
但是当第一座边境的府城毫无反抗的开门投降后,明国民间顿时一片哗然。
最重要的是,南宋的先锋大军实行的是怀柔政策,只要肯投降,宋军那是秋毫不犯,索求物资都是直接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交易!
最多比市场价低上一两成,在这个时代绝对堪称模范军队!
这个年代的军队进入敌国境内,不烧杀抢掠就已经很仁义了,掏钱购买物资这种事那更是凤毛麟角。
入侵的军队一般采用的方式都是摊派,说白了就是向地方富户乡绅索要各种物资。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别说是入侵的军队了,就算是本国军队过境向地方富户乡绅摊牌军费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进入明国境内的宋军不是不想向富户摊派,他们之所以秋毫无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被迫的——明国境内均田太彻底了!
均田免债令的彻底执行,使得明国治下的富户乡绅阶级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甚至连富农的数量都缩水到了一个极低的地步。
就算那些当官的在严苛的摊丁入亩递增税收制度下也无法购买大量田产,连俸禄都是依靠地方官府的职田收入支撑……
封建式均田制度让工商业变得极度萎靡,明国境内的工商业几乎全都是官办的,民间没有了富户乡绅自然也就没人去经商,经商可是需要本钱的,升斗小民自然没办法去经商……
而且小民照顾那些分到的田产就已经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去琢磨经商,毕竟明国的政策对农民非常宽容,足以保证吃饱饭。
财富都被平分了,自然也就没有富户乡绅可以摊牌了,除非去抢普通平民!
然而,抢普通平民抢少了没有多少油水,抢多了又会彻底失去民心,对南宋的北伐造成阻力。
南宋打出的北伐旗号是建立汉族的大一统江山,怎么可以做出那种大规模抢掠汉民的恶劣事情呢?
就算是名声很坏的明军,下刀子的也是占据少数群体的乡绅阶级和地方门阀,并没有对普通农民下手。
宋军不是流寇,这方面还是要脸的……
既然抢不得,干脆就来一个秋毫无犯,博取好名声,也让那些对明国不怎么忠心的人效仿。
同时对明国分好的田产也没有强制收回,原本西北地区的乡绅地主阶级都被明军咔嚓掉了,苦主都消失了,宋军自然懒得得罪农民阶级将田产全部收回。
更何况宋军就算收回了一时半会也用不上,总不能回头再雇佣农民当佃户耕种吧,那样做很容易激起民变!
如果没有强邻在侧,民变什么的宋军不会在意,大不了镇压下去杀一批出头鸟,剩下的农民自然也就怂了。
但现在宋军还没有跟明军主力对上,胜负未知,这时候如果占领区内烽火连天,前线宋军还怎么打仗?
因此,宋军选择自掏腰包花钱收买民心!
秋毫不犯说起来简单,但失去了就地征集粮草这个手段,宋军的后勤压力增加的可不是一丁半点,这都是白花花的粮食和金银砸出来的!
当然,钱花到位,效果也出奇的好。
给李察当官可不容易,要面对各种考核不说,俸禄还要依靠职田!
想要贪污都战战兢兢的,本身俸禄又不高,当官的能拥护李察才怪。
因此明国的地方官府看到南宋十万先锋兵临城下后,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当带路党开门迎接大军。
而宋军秋毫无犯的名声传开后,本来因为均田免债的升斗小民也集体噤声,老百姓就是这么现实,他们会感激对他们好的统治阶级,但绝不会为此抛头颅洒热血!
在发现自己获得的利益不会被侵犯后,老百姓理所当然的选择了中立观望,对地方官府的投降行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对入侵者而言,老百姓保持中立就是一个胜利!
因为这意味着入侵者可以花费极小的代价建立一条稳定的后勤补给线。
甚至可以征募当地的老百姓充当民夫,用起来也放心!
事实上,宋军也确实这么做的,十万宋军能始终保持大部队都在前线,就是因为后勤都交给了当地募集的民夫和少量二线部队。
有趣的是,宋军先锋部队刚走,就有一批南宋早已安排好的地方官员带着自己的班子无缝接替地方军政要务。
原本明国的地方巡捕治安部队,摇身一变换了个老大变成了宋国的三班衙役……
最可气的是,由于资金有限,这帮衙役连巡捕衣服都没有换,仅仅只是戴上了一顶象征宋国衙役的帽子!
原本的降官也被降级留用,毕竟南宋派去的只是主政官员班子,不可能派遣支撑起整个官府的官吏。
就这样,十万宋军先锋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西北地区数座府城!
从小兵到帝王 393 控制战场视野
从边境线出发的十万宋军并不是岳飞的直属岳家军,而是南宋开国以来收编的各路义军唐军和当地招募的民兵整合而来。
也就是俗称的杂牌军!
然而,即便是杂牌军,经历了与绿皮的血战后能幸存下来的也堪称老兵了,更何况他们也算是职业军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