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最后方则是带着亲兵督战队的明国军事学院优秀毕业生担任的高层武官……
明国的军事学院是个好地方,只要能毕业,对于缺乏武官的明国而言,就能立马出任最低中层武官!
就算实在没能力通过毕业考试,也可以申请到地方当一个卫戍民团的领导。
当然,大家都知道,一旦进入卫戍民团,基本上这辈子就只能混吃等死,永远别想依靠军功上升了。
在火炮的轰击下,原本占据地利的土堡顿时丧失一大半优势,大量被军功田和军功晋升机制激励的沙洲军士兵毫不犹豫的对往日的友军举起火绳枪扣动扳机,抬起大刀片子劈砍下去!
大概半天的功夫,整个土堡中不多的守军就被占据数倍人力优势的沙洲军攻陷!
不过岳家军的顽强抵抗在第一轮进攻中就刷新了李察对宋军的认知。
整个土堡明明兵败在即,里面的岳家军士兵仍然拼死抵抗,最终俘虏的士兵仅仅不到一成,其中还包括战场上昏迷不醒没有主动投降的!
这与之前的十万宋军先锋一战之下投降八成相比,简直不像是一个朝廷带出来的兵……
“主人,看来南宋传言中岳飞善于治军,堪为南宋第一大将的事情是真的,普通宋军的抵抗意志连岳家军一成都不到,也不知道岳飞是怎么做到的。”
吉纳维芙看着汇总报告上来的战果,秀美微蹙对李察说道。
“哼,就算是岳家军一个个都悍不畏死,也早晚会被我们打光,岳飞明明拥有兵力优势,却迟迟不肯出战只以土堡防线慢慢抵御我们,迟早被我们消耗掉岳家军的精锐!”
李察面露不屑的回道。
现在消耗战他有大几万的沙洲军可以拼,看似易守难攻的土堡要塞在火炮面前不过是消耗多少炮弹的问题。
沙洲军死多少李察都不会心疼,就算一座座土堡要塞打下去,拼光了沙洲军,李察也是稳赚不赔!
毕竟岳家军消耗的都是本部兵马,李察消耗的都是战俘改编过来的炮灰。
而且沙洲军死伤越多,李察的后勤粮草压力越低!
这也是李察迫不及待驱使沙洲军猛攻的原因。
在第一座土堡要塞试探性进攻取得胜利后,李察立刻将大军分为数股,同时向四川方向多出土堡要塞发起进攻。
数门6磅骑兵炮配上上万沙洲军,再加上一些主力系统步兵团守护炮兵阵地,骑兵则布控监视整个战场,完全可以用人命和炮弹一路稳步推过去!
这种战斗方式虽然看似笨拙,却非常有用,就是摆明了用人海战术和火炮优势欺负岳家军!
如果岳飞看不惯,大不了集结主力出来一定胜负,如果岳飞将主力摆在土堡要塞防线中,李察就会将康格里夫火箭队和榴弹炮也用上,用绝对的优势火力将挤满了岳家军主力的土堡要塞夷为平地。
岳飞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没有将主力云集在第一线的土堡要塞中,而是分散布置……
若是岳飞直接拉着主力摆开阵势在野外跟李察会战,李察同样会用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悍不畏死的骑兵冲阵教育岳飞什么叫做兵种压制!
无论你是不是名将,在绝对优势面前都要被动挨打!
除非你打游击战……
然而这个时代的民间根本支撑不起游击战,李察只要够狠,完全可以用坚壁清野的方式将游击战扼杀!
只要高额悬赏,这个时代有的是政治觉悟不高的老百姓将游击队的消息出卖给占领军……
谁叫这个时代压根没有民族主义思潮呢?
游击战想要奏效,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的支持,至少也要保持中立不向占领军提供消息,不然的话游击队被卖几次差不多就完犊子了……
岳飞想要破局,除了依靠岳家军的人数优势正面对决一战而胜外,就只能通过破袭明军的后勤线路,让李察因为粮草不济主动撤退。
否则,以李察的火力优势,别说是土堡要塞了,就算是青砖打造的永久式城防要塞也经不住火炮持续不断的轰击啊!
只要城墙被轰开口子,大股的沙洲军就会蜂拥而入,即便击退了还会有第二波第三波……
只要沙洲军没有死绝,李察就能一直打下去!
反观岳飞,消耗的却都是岳家军本部人马,这十几万岳家军是岳飞的本钱,同时也是南宋最坚固的城墙,一旦岳家军遭遇重大损失,谁还能挡得住北明南下?
至于李察为何会拥有那么多先进火炮的事情,岳飞已经没有心情去了解,存在即是道理,现在思考对方为什么拥有那么多优秀火炮,不如想想怎么破局!
随着李察大举进攻,完全不顾沙洲军伤亡的架势,几乎每一天前线都会传来土堡要塞被攻破的消息,哪怕土堡要塞足足修造了上千座(这玩意成本低),也早晚有被打光的那一刻。
最关键的是,土堡要塞死伤的都是岳家军子弟兵啊!
李察不在乎沙洲军的死伤,但岳飞在乎岳家军的伤亡啊!
那都是他精心整编训练的精锐,并且还被灌输了忠君爱国的思想,算得上是被初级阶段民族主义洗脑的好兵了,总不能就这么跟敌人的炮灰部队对耗下去吧……
主力会战的想法被岳飞压下去了,他没有把握击败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明军,只有亲眼目睹过明军火炮才知道李察拥有多大的优势!
所以,岳飞打算……
:。:
从小兵到帝王 401 全面战争
“主人,岳飞出动背嵬军骑兵了,他上套了!”
一大清早的吉纳维芙就一脸亢奋的跑进李察的帅帐汇报。
这是李察这段时日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
最近这段时日除了沙洲军的人数一降再降外,最让李察头疼的就是弹药消耗越来越大了。
哪怕为了节省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实心弹丸,只负责轰破土堡要塞的城墙,但在多路大军同时进攻后,这弹药的消耗量也翻了倍的增长。
一天两天还没啥,但日子一久这弹药储备可就见底了!
明军的炮弹都是从西北首府的系统兵工厂里运过来,根本无法维持这种高强度的攻防战,沙洲军人死多了士气低迷还可以用各种大饼和十一抽杀律双管齐下逼着他们上战场,但炮弹没了可真打不下来那些土堡要塞。
如果没有火炮助力单凭沙洲军强攻,沙洲军死光了也推不开四川防线堡垒群!
四川防线建造时虽然没考虑到火炮的威力,但冷兵器时代乃至火枪的厉害之处都考虑进去了,单凭火枪队和冷兵器强攻,即便是十倍兵力也要付出不菲的伤亡。
哪能像现在这般,就算是沙洲军这种炮灰性质的部队攻城,在火炮的掩护下伤亡也就比守城的岳家军多上几成数字罢了。
是几成不是几倍!
也就是说,处于防守的岳家军连1比2的战损比都打不出来!
这可都是火炮的功劳!
如果李察不计成本的连榴弹炮和康格里夫火箭弹也用上,战损比甚至还会对调一下,进攻方比守城的岳家军伤亡还低!
要知道,打到现在沙洲军阵亡已经超过一万人,士气早已不负当初,完全是督战队和严苛的军法,以及不断的胜利顶着那股气,即便如此也能对守城的岳家军形成优势!
最重要的是,岳家军的兵和普通宋军降兵不同,他们即便投降也不愿意与往日的同袍刀兵相向,所以只能运到西域葱岭以西的无人区去开垦集体农村的荒地,无法补充进沙洲军。
也就是说,哪怕李察不断打胜仗,沙洲军也得不到有效补充。
如果炮弹储备耗光,单凭那慢悠悠的炮弹后勤补充,李察势必要改变现在多路出击的打法,击穿四川防线的时间又要无限期延长了……
这场消耗战吃亏的虽然是岳家军,但表面光鲜的李察实际上也不好受,毕竟他不想让人数不多的系统士兵在攻防战中大规模消耗。
即便消耗的是岳家军也不行!
岳家军在冷兵器时代是很强,但在近代军队面前各个方面全面被碾压,连引以为傲的士气也被悍不畏死的系统兵踩在脚下,这仗怎么打?
能抵抗住李察的进攻,岳家军就足以自傲了。
岳飞自然不肯眼睁睁看着岳家军走向灭亡,所以即便知道主动出击会将自己最精锐的骑兵葬送,仍然硬着头皮派出所有的背嵬军骑兵精锐,绕过正面进攻的明军,向明军大后方实行穿插,试图切断明军的后勤线路。
岳飞的计划是一路摧毁明军建立的粮站等后勤辎重中转地,只要突破明军的骑兵封锁线,西北地区再无一支军队能对背嵬军的精锐骑兵造成威胁!
正如同李察了解南宋这个必将面对的敌人一般,南宋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停止研究北明,北明的军事组成早已被岳飞熟记,除了李察亲自率领的主力能打之外,其他地方的部队都是二三流的地方卫戍民兵团和治安巡捕。
随便一支宋国常备军插进去就能搅得天翻地覆。
这也是当初宋军先锋跨过边境线后,一路摧枯拉朽的原因。
不过南宋北明接壤的不是难以跨越的山峦就是被绿皮霍霍的千里无人区,很难调动大军进攻,双方只能在四川这里对决。
南宋虽然更加富饶,人口稠密,但连年战争也掏空了家底,自然支撑不起大军在跨越千里无人区后继续作战。
原本富饶的中原反倒成了南宋北明大军无法跨过的鸿沟!
这就是绿皮的破坏力!
8000多人的大队骑兵自然无法瞒得过明军侦骑,即便进行了驱逐也不行。
因为没用多久有胸甲骑兵军团和枪骑兵军团聚集起来朝着背嵬军骑兵出现的地带扫荡过去。
双方骑兵你追我逃,开展了精彩的运动战……
其实只要一方骑兵部队不想战斗,另一方骑兵很难抓住对方主力决战,四条腿的想要追上四条腿的远比两条腿追两条腿的困难!
不过李察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背嵬军骑兵精锐会与自家骑兵主力对决,岳飞可是南宋名将,即便没有亲自交手过,也能通过之前的骑兵战例分析出系统骑兵的大概作战能力,自然不会贸然用自家骑兵精华一头撞上去。
哪怕歼灭明军骑兵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不行!
别看明军现在处于攻势,但双方的兵力差距还是蛮大的,岳飞忌惮的只是李察带领的主力正面决战时强大的火力输出,只要打破明军的骑兵封锁线,岳飞完全可以用运动战打击明军脆弱的后勤体系,从而赢得这场战争。
既然主力对决打不赢,干脆就不打主力会战,谁也没有规定必须主力会战才能分出战争胜负。
能将明军逼退回西北地区,对南宋也是一场大胜!
南宋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十万宋军先锋被李察聚而奸之的战况将南宋朝廷彻底打醒,其实南宋朝廷在十万宋军先锋全军覆没那一刻就放弃北伐的策略。
朝廷中的主战派气焰也变得萎靡。
不过由于李察不依不饶的杀向川蜀地区,南宋朝廷还要依赖主战派抵挡北明大军,所以岳飞仍然掌握着南宋最能打的岳家军!
同时,整个南宋朝廷都在源源不断的为岳家军输血,补充的兵员、备用的武器装备、消耗的弹药粮草等等。
南宋前线的将士在面对敌人火炮轰击的战场上浴血送死,后方的朝廷也再不遗余力的给予各种支持!
这是真正意义的宋明全面战争!
从小兵到帝王 402 骑马与砍杀的对决
加上民夫等勤杂人员,双方聚集在前线不事生产的足足有几十万号人,每天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国家的支持早就打不下去了!
只不过南宋这面人员更多,消耗更大,北明那面人数更少,消耗相对而言很低。
这其实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现象。
一般而言都是进攻方人多兵多,但现在却反了过来,南宋朝堂上也不乏诋毁岳飞,说他畏敌不前的……
毕竟按照常识来看,岳家军十几万精锐,还有大量可以充作守城炮灰的青壮民夫,完全可以主动出击,结果被明军不到十万人压着揍!
岳家军可是南宋最能打的部队啊,这种精锐在人数处于绝对优势情况下还被压着揍,其他宋军部队还怎么打?
南宋朝廷包括宋太祖在内,自然不愿意相信宋军与明军的差距已经大到这种地步,承认了岂不是说宋国上下都是草包饭桶?
所以南宋朝廷都会将失败的责任推到前线将军贪生怕死,士兵军械不足等方面……
总之,绝不能承认宋军在武备上落后明军整整一个时代!
当然,这也是政治需要,如果与敌军装备差距过大无法取胜的劣势传了出去,会对整个南宋的抗明士气造成致命打击!
政治方面岳飞不关心,他只知道现在他必须躲着李察的主力,不然的话哪怕人人身先士卒,败亡的也只会是自己!
与李察的战争让岳飞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血肉之躯永远无法比拟火炮的力量!
既然无法跟拥有火炮优势的明军正面对刚,就只能从切断敌人后勤开始了。
只要切断敌人后勤,没有了弹药补给的明军很快就会蜕化为冷兵器部队,再不济也会让火炮哑火,毕竟炮弹的运输难度远高于枪弹。
到了那时候,无论是进行防守反击还是逼退明军,岳飞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这支背嵬军精骑是否能突破明军骑兵封锁线就成为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
这是一场骑兵高速机动力的互博,李察一个步兵连队都没有派出去,即便刚巧撞到背嵬军骑兵,对方也会绕走根本打不到……
只要骑兵想逃,步兵永远只能望尘莫及……
这种机动战是枯燥而漫长的,双方的大队骑兵不断机动,少数侦骑则经常碰撞在一起厮杀,封锁线也在双方机动中不断移动。
这一次李察派出了所有的骑兵部队,胸甲骑兵、枪骑兵、龙骑兵甚至是步兵主力中的轻骑兵也被聚集起来撒在封锁线外围巡弋!
当然,李察是不会让这么多骑兵跟背嵬军骑兵精锐互相消耗时间的,背嵬军骑兵精锐要是发现无法突破封锁线缩回去,那李察的布置可就泡汤了!
因此,李察的大队骑兵开始暴露出不大不小的战术错误机动,比如说胸甲骑兵‘莫名其妙’的孤军一头扎入到背嵬军精骑区域,还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继续深入……
战场辣么大,偶尔有骑兵走错场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在背嵬军精骑的统帅将军傅选眼里,就是送上门的肥肉!
三只大队明军骑兵组成的封锁线很难突破,如果打掉对方一股骑兵,背嵬军精骑突破封锁线的概率可不仅仅是翻几倍那么简单!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歼灭或重创眼前这支走错片场的明军骑兵,傅选有超过九成把握突破明军封锁线,从而将明军后勤线彻底摧毁,赢得这场决定明宋两国未来命运的战役!
而这支明军骑兵只有不足5000人,还没有配备骑弓(骑弓很明显,侦骑远远一眼就能看出来)和骑枪,怎么会是几乎全能的背嵬军精骑对手?
背嵬军精骑无论是夹枪冲锋还是马刀砍杀都是看家本领,同时还兼职骑射兵种,马上的功夫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背嵬军精骑也是冷兵器时代精锐兵种的常态,哪怕是李察前世被后人埋汰贬低的满清入关前的八旗,也个个都是上马能骑射冲锋,下马能步射肉搏的勇士!
不然的话,明军再腐朽也不至于总在绝对兵力优势时被击败……
哪怕是单个单的拉出来,当时的八旗也能吊打同时期最精锐的明军……
不过地球历史上的明朝末年那么大一个国家,连一支全能精兵都训练不出来,确实是腐朽不堪……
全能兵种是冷兵器时代军事强国的标配,就好比现在的背嵬军精骑就是这类兵种!
作为全能精兵,自然是有一股子傲气,而且对面也没有什么火炮跟随,就是纯粹的肉搏骑兵,8000多对不足5000,傅选那叫一个信心十足……
同时,这股精骑上上下下也对胜利充满信心,从没想过自己会被不足5000纯肉搏骑兵击败!
于是,傅选带领着背嵬军8000多精骑朝着胸甲骑兵堵截过去!
双方一照面,就二话不说分成数波开始骑兵之间的主力对冲!
傅选一方人多,自然留有一部分预备队,前面那些也是他的一种试探,如果能用骑射消灭对方,自然不用伤亡过大的肉搏对冲。
胸甲骑兵这面就非常朴实了,直接来了一个全军突击!
对冲的骑兵群距离拉近的非常快,快到双方在抵近前连射一箭都做不到!
影视剧里骑兵对冲时先射一箭再拔刀砍人的镜头纯属扯淡,骑弓的射程才多少米?
对冲的骑兵跨过这段距离估计连一秒钟都用不上,哪有时间拔刀砍人?
不过,傅选派出去的3000背嵬军精骑全都是一幅幅弯弓搭箭御马的姿态,丝毫没有夹起长枪。
对面的胸甲骑兵看到这一幕后,也没有拔出弯刀,而是掏出了李察事先为他们人手两把配备的燧发手铳!
这玩意是李察命军工厂打造的,专门给肉搏骑兵配备。
火枪就是这点好,哪怕对骑射一窍不通的肉搏骑兵装备上燧发手铳,也可以立马变成伪骑射兵种!
就这样,两支压根没打算骑马与砍杀的骑兵群抵近了!
在接近前一刻,背嵬军精骑前锋猛地分成两股洪流,绕过正面向胸甲骑兵两侧插去!
:。:
从小兵到帝王 403 同样的选择(恭祝大家国庆快乐)
双腿熟练的控马前行,紧跟在前面的同袍后面,双手则弯弓搭箭侧身朝着十几米外的胸甲骑兵射过去!
背嵬军精骑使用的都是破甲重箭,所以需要贴近到十几米距离内才能发挥出有效杀伤力。
毕竟骑弓的拉力本身就不如步弓。
然而,当背嵬军精骑前锋分为两股洪流从胸甲骑兵两侧对向跑过射箭的时候,胸甲骑兵则将早已准备好的燧发手铳对准侧面的背嵬军精骑扣动扳机!
一时之间,箭矢和铅弹相互交叉着射入不同的队伍中!
胸甲骑兵在高速运动的战马上开枪自然没什么准头,但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彼此都是密集的队列!
理所当然的,被铅弹扫过的背嵬军精骑不断有人落马,射了一枪的胸甲骑兵则掏出第二把燧发手铳扣动扳机!
当两杆燧发手铳都射完之后,两只相向而行的骑兵队也差不多分开了。
然而,燧发手铳喷射的铅弹对背嵬军精骑是致命的武器,但那些冷兵器时代非常好用的破甲重箭却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杀伤力!
凡是射在胸甲骑兵宽阔上半身躯干上的破甲重箭,全部被厚重的胸甲荡开,只有射中胸甲骑兵头部裸露部位和腿部以及马匹的重箭才能起到作用!
胸甲骑兵连中远距离的燧发枪枪弹都能挡得住,更何况是冷兵器时代的破甲重箭?
后面的傅选看到这一幕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方的胸甲竟然可以完全无视己方的破甲重箭!
发生这种情况只会有两个原因。
第一,对面的胸甲骑兵各个都是突破了筋骨境甚至是后天境的强大武者,所以能穿上上百斤重的特制加厚版重型铠甲。
不过那种铠甲外表看起来十分臃肿,一眼就能认出来,傅选自然不可能认错!
对方的胸甲看似厚实,但也就是普通人穿戴的重甲程度,远不如那些高手武者的特制重型铠甲。
更何况,傅选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这数千骑兵都当成最低筋骨境的武者!
第二个原因就十分贴合现实了。
明军开发出了一个既轻便又防御力极佳的胸甲!
甚至强壮一些的普通士兵都能穿戴!
虽然第二个原因更加符合逻辑,但傅选却不愿意相信明军的甲胄技术已经将宋国甩开这么远!
这种轻便又防御力极佳的甲胄,宋国别说是打造了,想都不敢想!
傅选自然不会知道,拿破仑时代的胸甲骑兵都是蒸汽机出现后,成熟水力锻压机压出来的‘高科技甲胄’,自然不是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的冷兵器时代甲胄可以比拟的。
人力再强,也无法比得过机械的力量……
哪怕背嵬军精骑个个擅长骑射,也没办法达到百分百命中头部和下半身啊,更何况射中战马未必能杀死胸甲骑兵!
结果,双方交错而过之后,背嵬军精骑的前锋伤亡远超胸甲骑兵!
看到这一幕,傅选知道背嵬军精骑的骑射已经很难对明军骑兵造成伤害了,更可悲的是,这说明骑射制霸战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歼灭或重创眼前这支明军主力骑兵,不管骑射会不会被淘汰,这一场事关宋国国运的战役必须取得胜利!
至少也要打个平手……
不然的话宋太祖好不容易开创的大好局面很可能崩盘,宋国也将面临灭国之危!
现如今东亚大陆只剩下明宋两个强国,就算想要远交近攻合纵连横也找不到人了!
于是,对冲过后两股骑兵很快重新整队,傅选将之前的前锋汇入自己的主力中,这一次傅选打算全军展开冲锋,彻底打垮对面的胸甲骑兵!
在骑兵对决中,骑射只是削弱对手和有生力量的手段,真正的胜利还是要在对撞砍杀中分出胜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