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若是游牧民族的无甲弓骑兵或许边军精骑追不上,会被放风筝,但那些同样穿着马甲的牙兵若是敢过来,一定无法甩脱边军精骑的追击。
昭武狄遮看到敌人的军阵模样后,一眼就认出对方的士兵都是战阵娴熟的大唐地方卫戍部队。
在军事素养上,与己方的3000府兵县兵没啥区别。
然而,敌人的数目却比己方多出整整一千人!
要知道,此时己方已经败了一阵,前锋的色目人炮灰已经全军崩溃,后面还在收拢溃兵呢!
这或许对第二线的军阵没啥影响,但士气方面却不可避免的出现小幅度下降。
战场是一个玄妙的地方,敌人强了己方士气自然就会衰败,战场上的优势也会因为士气的相互增减而不断扩大,处于劣势的一方必须想办法扭转战局挽救才可以,否则随着时间推移处于劣势一方早晚会全面崩盘!
这场战斗比昭武狄遮想象中还要来的艰难,第一轮交锋对方那很辣的手段就让昭武狄遮大开眼界……
红头巾的色目人仆从军爆发出来的绝望战力可是生生打崩了己方人数超过敌人一倍的色目前锋!
在明军营阵列的严防死守下,昭武世家第二道阵线的汉人官兵很快放弃了弓弩,换上了长杆武器,以几乎相同的军阵缓步压了上去。
双方都是唐军体制下训练的军队,战术战法完全一样,当然,唐军的战术也代表着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作。
弓弩先射削弱敌人,然后密集的长矛阵冲击,两翼骑兵包抄夹击,这一套下来,唐军的敌人没几个能扛下来,包括战斗意志爆表的绿皮!
就这样,完全相同的两道军阵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在披甲率方面,抄了高象县士绅阶级全部家丁护卫装备的李察占据了绝对优势,对面的昭武世家汉人官兵虽然第一排士兵也有不少能穿上轻型铁甲,但披甲率根本无法与明军营相提并论!
这些汉人官兵虽然忠于昭武世家,但终归不是昭武世家的亲信家丁护卫,昭武世家自然不可能给他们全员配上昂贵的铁甲。
昭武世家也配不起……
这可是3000多人呢!
铁甲可不是打造出来就完事,平日里的维护,战斗过后的损毁修补等等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特别是在战场上,铁甲的损坏率是很高的,轻型铁甲防防箭矢还行,近战冷兵器就很难防御了,顶多有个泄力的辅助作用。
刀剑劈砍能费点力,但长矛绝对是一扎一个窟窿眼!
想要有效防御近战冷兵器,起码要达到中型铁甲的防御程度才行,若是能有重型铁甲的厚度和硬度,基本上就可以无视全部冷兵器
117 昭武要逃
五军营步兵个个身具下品皮肉境的战力,而且还列着严密的军阵,一接触就用庞大的力量将正面的色目人仆从军阵势推了回去,留下满地疮痍的尸体!
精干的500人方阵一路平推,沿途阻挡的色目人仆从军无一合之敌,有的色目人仆从军企图避开锋锐的正面,向着侧后冲去,结果被护卫两翼和后屁股的五军营步兵瞬间砍翻在地!
五军营步兵手持盾牌,身上穿着铁甲,那些色目人仆从军使用的少量弓弩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伤害,近战肉搏贴上去又被完虐,结果数千人的色目人仆从军阵势被五军营步兵轻而易举的凿穿!
凿穿后,五军营步兵立刻分为两部分向失去了阵势的两边色目人仆从军杀去,幸存的色目人仆从军看到气势汹汹的五军营步兵杀过来,哪里还有对抗的勇气
昭武世家大军两翼支援上去的色目人仆从军,没等接触到中军主战场,就全盘崩溃!
“嘶这些士兵难不成个个是精锐死士”
精锐死士是大唐治下名门望族培育的精锐家丁,他们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家族收养的孤儿从小培训出来的,不光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肉身训练,还从小对其进行洗脑式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养成了对主家绝对忠心,甚至为主家战死是绝对光荣的思维。
堪比被宗教洗脑的狂信徒!
然而,名门望族培育的精锐死士不光忠心耿耿,还因为十几年如一日的从小培养,个个身具不俗的武力,最差的都能混成下品皮肉境武者!
因为若是连武者都无法成就,就会在训练中被淘汰掉……
对死士而言,淘汰就意味着永远的消失!
不过死士虽然好用,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普通的世家能培养出数人乃至十几个就不错了,家底丰厚一些的也不过数十上百个。
若是想以精锐死士组成千人军队,那都是大唐内陆顶尖的豪门望族才能做到的,精锐死士也是那些豪门望族立足的根本。
五军营步兵打仗无所畏惧,视死如归,身手又强,军阵齐整杀敌效率极高,无论那一点都跟大唐内陆的豪门培育的死士兵团极其相像。
只是昭武狄遮想不通,大唐内陆那些豪门世家怎么可能看重穷苦且汉人稀少远离政治中心的西域地区呢
因为李察的队伍数量太多,昭武狄遮根本没有往道兵方面联想,一来道家道兵很少有完全跟人类士兵相同的,二来,能驱使上千道兵作战的道士,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昭武狄遮自认为应该能认出来。
反正在他印象里,没有一个叫做李察的强大道士……
昭武狄遮没有见识过李察凭空召唤系统兵的能耐,自然不信李察是一个强大的‘道士’。
不过疑惑归疑惑,仗还是要继续的,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场战役败亡,否则史国府就危险了!
他这一次除了昭武世家的家丁护卫外,将史国府所有的官方力量差不多都拉了出来,若是在这里都交代了,难不成史国府要靠着昭武世家那几百个家丁守城
家丁是很能打,但人数太少了啊,偌大的府城城墙都站不满,怎么守
至于临时征召民壮,以昭武狄遮今天看到的李察军队素质,估计那些征召的民壮连一个回合都挡不住……
中军战场的明军营表现一般般,但两翼击溃数千色目人仆从军,却无一人阵亡的五军营步兵让昭武狄遮大开眼界。
&nbs
118 务必全歼
在安西都护府控制下的西域地区,汉人基本上跟军户差不多,不是地球历史上明朝的军户,这里的军户指的是家家户户都参军的意思。
西域地区生存繁衍的汉人平民家庭,都需要服从义务兵役制度,一般先从村里的巡逻队会县镇的巡防营和官差衙役等基层做起,少数的会从雇佣兵干起,一点点积累战斗经验,然后成为正兵领取官府军饷。
因为西域地区汉人数量稀少,所以不得不采取这种全民兵役制度。
不过西域的汉人家庭也不是全都需要当兵,主要分界线在于财富和土地多寡。
因为西域地区有大量色目人可以剥削奴役,富裕的汉人阶级自然不会再去虐待自己的同胞,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汉人士绅阶级。
大量充沛的色目人廉价劳动力开垦了大量农田,使得汉人士绅阶级的群体不断壮大繁衍。
他们以土地赚取的财富开始经商,并贿赂官府形成一整条安西都护府治下的西域地区利益链条,从而深深扎根在西域地区!
可以说,西域地区真正的主宰不是那些强大世家和空降的军政一把抓节度使,而是下面的汉人士绅阶级!
无论谁想要统治西域地区,都需要安抚汉人士绅阶级,哪怕吐蕃人也不例外!
清洗一两个乃至十几个士绅家族都没事,但绝不能动整个士绅阶级的利益,他们或许愿意花钱给新的统治阶级上贡,但绝不愿意自己享受的税收政策被颠覆!
一旦某个地区的汉人士绅阶级被清洗,就会引起整个西域地区强大的汉人士绅阶级恐慌,到时候无论是他们自己拉团练还是投靠清洗汉人士绅阶级的敌人,都会让站在汉人士绅阶级对立面的那个势力遍地是敌人!
正因如此,在没有扩充到足够强的实力前,李察不打算跟汉人士绅阶级站在对立面,甚至还和以前的官府一样,与汉人士绅阶级进行有限的合作,共同欺压占据多数的西域色目人……
反正李察将汉人士绅阶级手里的土地拿过来也没人去管理,总不能让官僚阶级兼职地主吧……
所以说,李察虽然是底层出身,但他的争霸行为跟安西都护府的其他势力差不多,目标都是对准最上层的统治阶级,地方上还是需要汉人士绅阶级帮助治理。
在西域这片土地上,被压迫的都是色目人,连最基本的道德绑架都没有……
昭武狄遮直接将第二线的汉人官兵当成了弃子和殿后部队,带着2000多史国府的唐军野战部队抛弃了大军辎重,快速向后方逃亡。
反正这里距离史国府也不远,依靠士兵们自带的口粮足以奔波到史国府大本营,不用愁粮草的事情。
李察眼看着大获全胜,怎么可能放过昭武狄遮手下的主力精锐
投入战场的步兵是肯定追不上了,别说现在还有一群汉人官兵没有解决,就算都解决了,步兵追步兵本身就很难追得上……
跑路的永远比追击的要快!
大军追击不是几个人的赛跑,要维持军队的整体追击,速度自然不同。
想要追击敌军,只能派遣大批骑兵队伍!
很快,3500明朝边军精锐骑兵得到命令,向昭武世家的主力追了上去。
在昭武世家的主力撤退后,第二线的汉人官兵最后一口气就崩了,只是大量的溃兵阻碍了李察队伍的视线,导致他们并没有察觉到敌军后阵已经全部撤退。
&n
119 正面冲锋
“大人,后面的李察军队骑兵追上来了,我们是否要停下来结阵应敌”
昭武狄遮收到汇报后,冷冷的扫了眼队伍后方追兵扬起的烟尘,下令道:“将所有的牙兵都派出去掩护步兵大队,步兵大队改成纵列方阵继续前进,敌军若是靠近,立刻用弓弩驱赶他们。
我们不能停下来,否则敌军步兵主力很快就会尾随追上来,若是那些骑兵敢硬冲我们的步兵阵列,就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在进行简单调整后,昭武狄遮的人马速度虽然有所减慢,但仍然保持着前行的状态,几百名手持骑弓的牙兵在步兵队列周围巡弋着,只要李察的边军精骑敢靠近,立马会遭到箭矢射击!
这些唐军野战部队使用的弓弩都是质量上乘的硬弓,箭矢也是唐军野战部队专用的破甲箭,完全可以在百步内射穿轻型铁甲!
反观边军精骑虽然是骑兵,却不是弓骑兵,根本无法靠近正在行军的步兵大队,除非组成冲锋队列杀过去!
而少量的边军精骑袭扰拖延步兵大队也做不到,因为那数百个牙兵会进行强力驱逐。
因此,摆在3500名边军精骑面前只有一条留下敌人的方式——强攻!
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
对李察的军令,边军精骑可不会打折扣。
他们无需军官命令,很快形成了一个个骑兵冲击波次,并且分成了三个方向,分别从左后右同时杀向昭武狄遮带队的唐军野战部队!
昭武狄遮看到这一幕后,不得不下令军队停下就地结阵防御,他没想到这数千骑兵真的敢对己方步兵方阵发起冲锋!
“那个李察从哪里找来这么多不怕死的骑兵”
昭武狄遮脸色阴沉的嘀咕着。
对面的骑兵占据人数上的优势,如果真的铁了心硬攻,他这支人马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然而,昭武狄遮却别无选择,他总不能将这2000多人的史国府最后精华丢掉不管吧……
若是那样做,即便他逃回了史国府,也无法抵挡李察的兵锋……
最重要的是,昭武狄遮很清楚,一旦他跑路,剩下的己方步兵一定会立马垮掉,迎风而降!
与其那般便宜那个李察,还不如停下来跟已经开始冲锋的追击骑兵干一架,万一赢了呢
数百个控马的骑马牙兵看到大队边军精骑结阵冲锋而来,因为人少,只能利用速度优势避开,让出了后方的步兵阵列。
对面的铁甲骑兵看起来完全是专业的冲锋骑兵,惜命的牙兵自然不愿意硬顶。
他们逃到外圈后,挺着长矛的边军精骑从三个方向猛地扎进了昭武狄遮麾下唐军野战部队步兵的方阵中!
步兵挺起的长矛和边军精骑的骑矛几乎同时刺入对方的身体中,双方如同大型车祸现场一般,步兵的人体接二连三的飞起来,奔腾的战马连同上面的骑兵一个个跌落!
在后世,很多人认为冷兵器战场上骑兵对结阵步兵冲锋是一件不可能胜利的事情,其实不然。
火器没有普及的时代,除了攻城战之外,骑兵完全是野战中的王者。
骑兵之所以不冲击结阵的长枪步兵军阵,不是因为冲不赢,而是战损比太亏!
骑兵正面冲击步兵方阵,伤亡比一般不会超出一比一太多,这对骑兵一方而言显然非常不公平,培养一个合格骑兵花多少钱,训练一个长矛兵又花几个钱
因此,哪怕同等人数下,专业的冲击
120 大丰收
“好勇猛的骑兵,他们真的是人类么”
在亲卫重重护卫下安然无恙的昭武狄遮目瞪口呆的看着战场中惨烈的厮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量的双方士兵倒下,对方的骑兵仿佛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一般,就算是死也要咬下敌人一口肉!
这些边军精骑的军事素养一点都不弱于大唐正规野战部队,单体战力仅仅比注重个人勇武的牙兵略逊一筹,却硬生生依靠人数优势压着昭武狄遮的队伍打!
昭武狄遮原本觉得自己的人马可以杀伤追兵一批,然后迫使这股追兵撤退,但人家却摆出了一副死战不退,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态势!
短短一个小时的混战,昭武狄遮麾下的步兵阵列就全部溃散,那些失去了阵形保护的唐军野战部队被边军精骑很快屠戮一空。
剩下的牙兵也损失惨重!
直到这时,昭武狄遮才不得不放弃之前那可笑的想法,最后在十多个心腹亲兵的拼死保护下,总算是脱离了战团,仅仅带着不足两位数的轻骑逃出战场……
昭武狄遮一逃,剩下的牙兵更没有战斗的必要,纷纷寻找最近的方向跑路,但大部分都被追杀的边军精骑击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