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畔南宫
他们早已看清了现实,趁着汉王朝的余晖未尽能惬意多久是多久,人生苦短,只争朝夕!他们大多没有选择搬去山阳那个鬼地方,就算最后的汉祚在那里对他们而言也是毫无吸引力。
不过是留下的一个名分而已,这些汉室末裔们还不如做自己的土财主来得逍遥自在。
刘康一支的族人却是留了下来。
刘康父亲早死,如今他继承了山阳公的爵位,也成为了刘家目前地位最高的人了,也就是说他是刘家的族长。
当然许多人视这主脉为耻辱,因为就是在这些无能的人手上,一代不如一代,汉室失去了它的尊号。再看看远在蜀地的那一家,大汉重建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诸葛亮返老还童,复兴有望。
无论别的族人如何,刘康还是需要在此守灵。
说是守灵其实也只是住一段日子吃上几天斋饭罢了。
曹魏毫不吝惜金钱,这座陵墓严格地按照汉天子礼来修建,并附带有住房足够近千人居住,以充沛的财力彰显本朝威严。
此时广阔雄壮的宅院显得有些冷清凄凉。
刘庆之躺在自己的床上,身为一个小孩儿他需要充足的睡眠,不然以后长不高。
另一方面,曾经的他有许多梦想,而其中一个就是发愤图强,成为教育部的一把手。但成为一把手并不是他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在他的设想中,中小学生早上上课的时间应当不早于九点,晚上下课的时间应当不晚于五点,并且在寄宿制学校中,所有的宿舍楼应当在晚上十一点停止照明的供应。朝九晚五的生活才是适合学生的。这并不是
因为要减少学习时间,恰恰相反,是为了增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光靠教师纲领性的课堂传授只能造就平常,非凡必须要自己去探索。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他并不愿意后辈们和他们这辈人一样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生活作息无规律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症。
但很可惜,刘庆之打入教育部门改变青少年的伟大构想被一纸召令打碎,而之后他振奋精神决心以军界大佬的身份发动建言的计划也因为一次意外袭击而无疾而终。他并不知道自己为国捐躯之后是否成为了烈士,但他知道在这个没有电力的世界他可以想睡多久睡多久,再也没有该死的deadline逼迫他带着浓厚的眼圈赶工赶点。
想起来还是有些想念的,那跑程序跑到凌晨三点钟的岁月啊。
过往的无节律生活让他发誓这辈子一定要睡早起,反正也没什么五光十色的夜生活,不睡觉还能做什么。
不过今天他睡得并不安稳,应当是认床的缘故,或者是白天混在人群中不小心睡太多的原因,小小年纪的刘庆之失眠了。
他精神振奋地数着羊,但这毫无作用。
“也许是压力太大了。”他寻找到了一条合理的解释。
降生到这个诸葛亮返老还童,天知道还有什么妖魔鬼怪的年代之后,他十分小心、十分努力地扮演着一个小孩儿。
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首先要假装自己不会说话,然后还要重新学习怎么讲话,说出来的话还要带点儿口音。至于为什么要带点口音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广东人总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讲一口京片子。
整个过程真是如同掌握一门外语般艰难。
幸好刘庆之不会写毛笔字,或者说写的非常难看,倒是可以趁此机会练练字。倒也有人夸赞他天资聪颖,这字儿写的真是黑啊。
&n
章三:赠书
刘庆之脑袋上被敲了好大一个包,安安分分地坐在自己床上。
那银发的女冠也搬了张凳子坐在床边,有些苦恼地看着刘庆之。
她用一根手指轻轻揉着自己的眉心,似乎很苦恼怎么摊上这么个小崽子。
说刘庆之童真吧,可他那声“神仙姐姐”中气十足,把远处巡逻的卫兵都引了过来,要不是反应的快早就被守卫给撞见了,但要说他心机深沉,却也感觉不太对,毕竟“神仙姐姐”这样的称呼也只有心灵纯真的小孩儿才能够喊出来了。若是那些沾染世间风尘的俗物,那早就是一口一个仙子叫个不停的讨嫌模样了。
她斟酌了许久,最终缓缓开口进行了自我介绍:“我是南华。”
当她说出这句话之后,刘庆之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漂亮的银发大姐姐容光焕发。刘庆之记得这种变化他曾经在某些纪录片中见过,那是当人们阐述理想时才会焕发的光芒。
那就吊诡了,刘庆之虽然当年是个工科男,可他《三国演义》还是读过的。
南华是谁
那是传授了张角三卷天书,传说中的神仙!
刘庆之从来都不记得管好自己的嘴,很久以前他是个优秀的逗哏,现在也是,为了戏剧性效果,他故意喃喃了句:“啊,真哒”
突如其来的压力,可怖的压力笼罩了他。
似乎是刘庆之的态度激怒了南华,随之而来的是非凡的力量。
刘庆之曾经是个相信科学,信奉“核平”的优秀唯物主义者,但在他被莫名卷进了这个在他看来有些错乱的时代之后,开始认真的考虑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在压力席卷他全身的这一刻,他坚信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并且第一次迫切地希望自己也能够掌握这种力量。
刘庆之的身体内仿佛被灌满了铅,沉重、阴冷,黏滞无比,他想要呼吸,但每吸进一口空气,一同带来的不止是空气,还有如同刀割般的疼痛之感。他痛苦地弯下腰,想要在床上翻滚,但是忽然间痛楚如同潮水般退去,夏夜凉爽的空气灌进他的肺里,他贪婪地喘息着,大口大口地吞进空气,仿佛刚刚破壳的鸟,为了生存而不管不顾。
“真哒。”南华学着刘庆之的语气开口,有些俏皮,仿佛刚刚的一切与她并没有什么关系。
刘庆之一边喘气一边用力地点着头,同时将面前的这个人归入狂热分子的范畴,并决心再也不在有关信仰的方面撩拨这个漂亮大姐姐。他有种直觉,这女人是个疯子,其疯狂是由于过大的外部压力导致的,并由于长久受到压抑,迫不及待地需要一个宣泄口。
而他刘庆之正好撞枪口上了。
南华看着他的
样子有些不忍,但那种柔弱的神色一闪而逝,并没有被刘庆之捕捉到。她从怀里掏出三本小册子,放在了刘庆之的身旁,“我是南华,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别紧张,放轻松,我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错误而来。你很聪明,应该知道我在说些什么。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让你拯救苍生用的,也不是为了让你做什么兴复汉室的大梦,只是为了一个很简单的目的——活下去。”
言毕她轻轻一挥手,画了一个圈,倏忽消失不见。刘庆之没有心情去感叹这一手大变活人,之前躲避那些甲士之时就已经亲身体验过了。他心有余悸地晃了晃脑袋,随手拿起一本小册子读了起来。
“太平者,皇天之下,百姓侍其君,服其役,供其赋税,乐此不疲,则可称太平。”
刘庆之看到这开头的一句悚然一惊。他迅速地往后翻了一遍,发现整本小册子用简练的语言地讲述了统治阶级应当如何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以及各种权谋攻伐之术,核心思想就是反动思想,刘庆之越看越觉得不符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赶忙把这本小册子给放下。
他又翻开另外两本小册子,一本小册子竟然是地理志,记载了天下山川险要,并有各地风土人情,民俗物产,乃至名门望族,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简直就是一本旅游手册。
最后一本小册子最厚,记载天文鬼神之说,并有禳星之法,周易之学,望星占课、奇门八卦、机关奇术皆在其中。
这三本小册子分别以天地人为名,正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刘庆之大略翻完之后不由感慨难怪张角当年能够裹挟百万,对抗朝廷,气吞万里如虎。
以《天卷》装神,以《人卷》驭众,以《地卷》攻城略地,安能不无往不利
若张角长寿,则可据河北,略辽东,夺关中,拓中原,如此则王霸之业成矣。即使皇甫朱儁二人联手,就算无何进辈掣肘,也无可奈何,只得任由神器更易,天下换主。
&nb
章四:就要远行
窗外有风吹来,悄悄吹进了屋子里,吹动了书案上摊着的书册,书页随风而动,翻乱了刘庆之的思绪。
他轻轻晃了下自己的脑袋,重新集中了注意力,将摊在案上的册子仔细贴身收好,然后继续收拾自己的行李。
春去秋来,距离刘庆之获得了那三本册子之后已过了八个寒暑。这八年时间刘庆之完全没有荒废,首先他已经将那三本小册子上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足不出户就在家中从册子上深刻领会了神州的地大物博,并且彻底了解并掌握了反动阶层的统治手段,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庆之虽然还未出落的玉树临风一表人才但却长开了不少。
十岁的刘庆之已经可以用小帅哥这样的词来形容了,既清秀又可爱,眉眼还未长开,但已经自有一种气度,温润如玉,谦和有礼。
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就是个可爱帅气的男孩子。
刘康在魏明帝做出了那个承诺之后一边守陵一边思考了三天三夜,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刘庆之培养成一个居家型好男人。
刘康也是希望子孙满堂的,然而他决不允许刘庆之成为一个多情种子影响日后夫妻和睦。时势比人强,只能委屈自己的儿子当一个好男人了。
受这种方针的影响,刘庆之的蒙学先生并不仅仅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汉朝遗老和满腹经纶的大儒,他还有一门品德教育的课程,其主讲人仅仅是一个山阳境内名不见经传名唤宋帘的孝廉,但这个宋帘则是以疼老婆与专情出门,刘康希望以这样的一个正面形象不断熏陶刘庆之,让他也成为一个疼老婆的好男人。
虽然宫里还没个准信儿要让刘庆之尚哪个公主,但总得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是刘庆之像刘家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尽管似乎无论魏晋,山阳总是混的很不错,直到后来少数民族入关才被灭绝了社稷,但是为了更好的山阳,也为了自己,刘庆之竭尽全力向宋帘学习哄女人的本事。
他学的还挺开心的。
但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刘康准
备把刘庆之送去建安学宫进行深造了。
现在的建安学宫已经是曹魏最顶尖知识分子的摇篮,并且还设有专门的特殊人才培养机构,专门培养那些具有比如奇门八卦,望星占课,搓火球这一类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才。
如今的前线战场与十几年前的并不一样,现在分属各势力的异人作为精锐小队频繁发生小规模高烈度遭遇战已经成为战争的主要形态。
前线的士兵大多在屯田,以及安居乐业。但是普通士兵并没有失去作用,他们成为了一种战斗力的计量单位,其中异人对普通士兵的最佳战绩由吴国的吴岚保持。
这个来自吴国的年轻姑娘,在成为魏国骑兵屠村的唯一生还者后,觉醒了某种相当强大的力量,于是那支五百人的骑兵队无人生还。
无论如何,为了山阳的延续,刘庆之要去学习先进知识,顺便还应当结交一些朋友,不求结党,也不强求是红颜知己,只要能够患难与共那就很好了。
刘庆之此时便是在收拾行李。
他摸了摸贴身藏好的三本小册子,叹了口气。
刘庆之如今对于三卷《太平经》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然而能背下来是一回事,能否应用又是一回事。就好比当年那些背了本英汉字典就去考试的人才,遇见听力还是只能两眼发直地听着洋文不知所云。
《地卷》没什么好说,这种高中水平的地理志刘庆之已经融会贯通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人卷
章五:路事
刘庆之前往建安的旅途还是比较顺利的,毕竟现在不比汉末各地马匪山贼层出不穷的乱世,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就连收过路费的都彬彬有礼。
三国的边境仍然频发摩擦,但是在内部的郡县安静祥和。
民众对现今的生活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反感,有滋有味地过着小日子,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除了每年都有故旧亲朋被征召上战场,其余也没什么要紧的。
只要不轮到自己头上,那就是幸福安康的太平盛世,男耕女织,交交赋税生生娃,不亦乐乎。
而随着具有特殊才能的人们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之后,老百姓们也忽然有了除了进入行伍靠军功发家以外的改变命运方式。
那就是依靠与身俱来的天赋,努力奋斗,提升自我,成为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搓火球、放雷、胸口碎大石的特殊人才。
建安学宫就是承担着选拔并培育特殊人才重任的新锐教育机构,其创造性地采用考试进行人才选拔的模式开创了先河,为当今圣上“明”之体现,短短十年间,已为朝廷输送了不少寒门子弟。
建安学宫的体系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大块,第一个大块是文昌宫,也是最为天下寒门士子所赞扬的地方。文昌宫对曹魏的一切士子敞开大门,传授儒家经典以及杂学,不论身份高低,足以称得上有教无类,并根据研究方向的区别将学子分为不同的“室”,同时每年都会进行大考,淘汰劣等,鼓励先进,并且每三年会进行一次“春科”,挑选出最优秀的那一批直接进入体制当中。文昌宫具备蓬勃的活力和优秀充沛的生源,具有极其深远的重要作用。
另一大块则是武禄宫,顾名思义,这一部分与文昌宫类似,只是主要研究的方向从内政管理改变为战争艺术。兵法谋略是必修课,同时曹魏的名将们还时常会被请来分享带兵的心得,并从中挑选一些优秀学员作为自己的亲信培养。另外还有对于个人战力的专门培养,个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好汉。
而第三个部分是人数最少,但具有最重要地位的观星阁。
观星阁不是类似钦天监那样的官方望星机构,观星阁这个名字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呼应孙吴所成立的凤凰台与蜀汉丞相府的春深草堂。总之核心思想就是要
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就可以了。观星阁由那些向曹魏势力效忠,接受曹魏供奉的异人组成。曹魏负责提供身世清白,忠心耿耿的弟子,他们只负责教就可以了。不求青出于蓝,只求在战场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就令人满意。顺带培养出一批拥有强悍武力的保镖也是极为重要的,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诸葛亮不会发疯,跑去洛阳用奇门八卦之术去刺杀魏明帝。当然,培养出精通奇门的刺客也未尝不是很好的选择。
刘康叮嘱刘庆之最优要进入文昌宫,武禄宫也极为不错,然而无论如何不能进入观星台。虽然山阳公刘康在曹魏属于被边缘化的权贵,但他好歹曾经是皇帝的继承人,对于观星台这种地方有着清醒的认识。异人的手段确实高妙,甚而有诸葛亮这种可以禳星祈命、返老还童的顶尖存在。但如果不能成为顶尖存在并掌握权力,那就只是一个值点钱的打手罢了,掌权豪阀子弟拥有力量是锦上添花,可像山阳刘家这种门第拥有特殊力量就不一定是雪中送炭。而文昌宫将是未来朝臣的温床,多拥有一些朋友总是好的,只要不是因为争风吃醋借下仇怨就没太大问题。
选择武禄宫也可以进入军队发展,当今天下仍未一统,武人的地位从各方面来讲也是超过文人的。刘庆之将来若作为驸马统率军队,想来也是能被曹叡所接受的,曹刘一家亲,流传下去也是段佳话。
但是刘庆之内心是极其想去观星阁的,他对于文昌宫这种传授落后封建思想的地方深恶痛绝,那么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想着为更美好的未来奋斗,反而为了维护统治阶级而竭尽全力,简直是太可悲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