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孰高孰低,一眼就看得出来了。

    对科技不重视,特别是对武器科技不重视的宋朝,注定是要被游牧民族吊打的。

    怎么改变这个风俗呢

    张正书认为是没救,起码在儒家学术贯穿的宋朝,是没救的。因为士大夫不可能给武将坐大,也不可能让厉害的武器一再发明。除非得到皇帝的支持,是不是很讽刺绕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




第两百一十四章:未料胜,先料败
    未料胜,先料败,是为将者最需要的品质。因为一时间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想到胜利,却未能想到失败后怎么保存自己。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好像后世人们买彩票一样,一般都是想着中大奖后要怎么花,却很少会想到不中奖怎么办。

    历史上,刘邦屡战屡败,却总是能逃出生天,积蓄力量。项羽一辈子都在打胜仗,西楚霸王的名声远扬。可惜,这两人最后的一战,常败的刘邦赢了,赢了他想要的一切;常胜的项羽输了,输掉了他原本唾手可得的一切。

    可以说,笑道最后的往往是懂得保存自身的人。

    后世太祖都说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大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古今往来的战略家,之所以能比其他人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都想通了关键点。打仗打的战略,其实就是保存有生力量,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只要弄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在战略上就不会吃亏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如果宋朝的军队能做到这个程度,何愁不把西夏、辽国拖到经济崩溃

    可惜,宋朝就没有战略家,眼光实在太差了。

    张正书现在呢,倒是很懂得保存自身,皇城司一露面,结合赵煦的企图,张正书立马就打算退居海外避难了。没办法,他一介屁民,根本承受不住皇权的倾轧啊!如果赵煦想对付他,轻轻调动皇城司就能办到了。再结合遍布大宋的安抚司,张正书第一次有种危机感。原来大宋也不安全!

    确实,大宋是挺不安全,在汴梁还好,要是在民风彪悍的地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有之;杀了人之后落草为寇的有之;甚至还有人开黑店做人肉馒头的——别以为是《水浒传》杜撰的,在大宋穷山恶水之地,还真的有这种事情发生。

    “那怎么才能组办一支远洋船队呢”

    张正书知道,组办一支远洋船队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得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还要有一个认识航线的人。通常船长也是认识航线的,但越多人知道航线越好。懂得使用指南针,懂得看天象的人才必不可少。操帆手,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就是船员了。按照大宋这时候的叫法,叫纲首、副刚、杂事、火儿、梢工、贴客、招头、碇手、作头等等,而且出海也分为贸易业务和操船业务两类,船员的来源渠道多样,甚至还有“入股”的雇募方式,让船员成为了船上的利益团体,有利于船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宋朝的远洋船队,早就形成了独特的体系,要想创办一支船队,必不可少的是招募到人才。

    可惜汴梁城这里,没有什么航海的人才。要想招募,就必须去到海贸繁荣的沿海城市,比如福建路,广南东路,京东东路、两浙路等等的沿海城市。

    “要提上议程了,也要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密探组织……”

    张正书也不是傻子,面对危险不懂自保。谁能想得到,哪一天皇帝突然要抄他家,捉他下狱抄家也就罢了,钱财乃是身外物。可被拿下狱,甚至被砍头,那就死得太冤了。作为一个穿越者,张正书对皇帝有种深深忌惮。应该说,张正书有种极其强烈的不



第两百一十五章:脸皮薄
    “看来,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张正书叹了口气,心道:“但也不算是无可救药,像清朝那种完完全全杜绝‘奇技淫巧’,那才是无可救药。嗯,诱之以利这个计划,还是得进行。成立银行后,拿出一部分利润,鼓励科技发明。发明东西都能挣大钱,估计中国立马多出很多爱迪生来……”

    张正书知道,中国人的聪明是毋庸置疑的,可惜都喜欢放在做官上。即便是对发明,对科技有兴趣的官,也只是把科技当成消遣罢了。像记录活字印刷术,建议大批制造“神臂弩”的科学家沈括,还有制成了水运仪象台的苏颂,被中国古建筑界所供奉的祖师爷李诫,写下《洗冤集录》,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的宋慈等等科学家,其实都是当官的。

    可想而知,当人才都跑去当官了,那这个国家其实已经没有前途了。

    事实上也验证了张正书的想法,国家真正的栋梁,其实不是那些当官的,而是工匠农民等人灵光一闪,在闪闪发光的文明河流中拾取到的一个贝壳。这个贝壳,名为创新,也叫发明。

    发明,有被动的发明,也有主动发明。但很可惜,中国的发明,大多都是被动发明。像火药,原先是道士炼丹无意中发明的;硫酸也是炼丹时候发现的,只不过还是硫酸铜没有提纯而已。当然,也有主动发明,比如蔡伦造纸,毕昇改进印刷术等等。

    但是,张正书觉得还不够,需要有些刺激才行。这个刺激,自然是金钱了。很多发明者,并没能利用发明赚钱,甚至还穷困潦倒。这种情况下,哪里还顾得上发明金钱上的支助是必然的,但张正书也不是白支助,是要利用这个发明赚钱的。

    一时间张正书想了很多,一阵清风拂过,张正书回过神来,苦笑一声,自嘲道:“想那么多干嘛,明天的那一关,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呢……”

    皇城司,一听就知道是不好惹的。

    偏生赵煦让这伙人盯住了自己,就好像给张正书上了一个枷锁一样。

    现在张正书满脑子都在想,赵煦到底想干什么

    “小官人,喝碗姜汤压压惊罢!”

    这时候,一个温婉的声音传来。

    张正书一听,有点诧异地扭头看了一下,居然是郑月娥。

    “她怎么……”张正书也不是瞎子,自然看得出郑月娥的心意。但他救人,并非是为了贪图美色的啊!这就尴尬了,那张正书要怎么面对郑月娥呢无奈何,只能接过了这碗姜汤,张正书笑道:“不过是皇城司罢了,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安慰郑月娥,没事的,不用这么为张正书着想。

    郑月娥也明白了过来,低着头说道:“小官人是好人,好人自有好报……”

    张正书接过了碗,问道:“听闻这段时间,都是你在帮你爹爹记录账本”

    “嗯……”

    郑月娥应了一声,却好似蚊吶一样,要是听力差点,还真的听不出来。

    “怎么,学会了么”张正书可是手把手教郑时弼的,不知道郑月娥的领悟能力如何。要知道,张正书还留下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了阿拉伯数字的对照表,然后把复式记账法的原理都写了一遍。如果看得懂的话,自学都是没问题的。

    “嗯,不是太难……”也许是天生脸皮薄,郑月娥说着说着脸颊上就显出了红晕。虽然是在月色下,还有微弱的烛光照耀着,但张正书还是看到郑月娥确实别有一股小家碧玉的风情,怪不得那叶弘泽对她这么上心。可惜,张正



第两百一十六章:杂买务
    皇城司和官员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摩擦也不少。皇城司作为只听命于皇帝的特务监察机构,本身就受到官僚集团忌惮,恨不得一下子将皇城司打倒。再加上亲从官、亲事官狂行悖法、纪律废弛,皇城司的风评并不算好。

    其实,不论哪一朝哪一代都是这样的,明朝也不见得官僚们和锦衣卫,东、西厂的关系有多好,甚至可能是皇帝故意造成的局面。

    谁要是小看了皇帝平衡势力的手段,那他肯定是要吃亏的。哪怕是几岁就登基的赵煦,也有个高太后在给他做榜样。帝王心术这个东西,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耳提面命,只要皇帝不蠢,稍稍一琢磨,就能在极度的不安全感之下做出类似的决定。只不过帝王心术有高有低,高明的帝王心术不仅可以让文武对立,还能促使他们互相为国家利益而竞争;低劣的帝王心术,只会破坏朝堂气氛,形成党争,内耗国力。

    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明知道皇帝对你使了帝王心术,你却毫无办法。

    毕竟张正书不是政治斗争的高手,他也没有资本,没有能力去反抗。这也是为什么张正书要思考退路的原因了,这种不安全感不只是皇帝会有啊,屁民的不安全感更甚!

    “怪不得历史上那么多忠臣良将最后没啥好下场,原来是多疑的帝王把他们的好心当成驴肝肺……”

    张正书吃着肉饼,喝着稀饭,心中很是不忿地想着。要知道,他站在历史制高点上指出大宋要攻击的敌人不是西夏而是南边,却被赵煦惦记上了。这种事情搁在谁身上都觉得不太好受,更何况是张正书这样没有忠君思想的穿越者,那就更加为甚了。

    缓兵之计最后只拖延了一刻钟,在王庆等皇城司亲事官的“押解”下,张正书只能乖乖地跟着他们走。

    琼林苑在新郑门外,俗呼西青城,是举行宴饯之所。琼林苑的大门牙道两旁,种满了古松怪柏,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参天蔽日;琼林苑两旁有石榴园、樱桃园之类的小园子,各个小园子里都兼有亭榭。可惜的是,多是被酒家所占用了,谓之曰“脚店”。

    琼林苑的东南隅,是政和间创筑华觜冈,高达数十丈,上有横观层楼,金碧相射,下有锦石缠道,宝砌池塘,柳锁虹桥,花萦凤舸。种的花都是素馨、茉莉、山丹、瑞香、含笑、麝香等闽、广、二浙所进南花。有月池,梅亭牡丹之类,亭子多得不可悉数。每逢有大官外出任职,往往会在琼林苑举行“燕饯”。

    张正书似乎有点明白了,为什么酒精生产的作坊要选择在琼林苑旁边。

    这都是因为在琼林苑旁,有诸多“脚店”,里面存着大量的酒。如果想大量生产酒精的话,那么这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起码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这些脚店里“杂买”不少大酒。所谓“杂买”,其实就是皇家的采购,也不是不给钱,相反还按照市场价进行。从这一点来说,宋朝做得还算不错的,起码尊重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没有用强权征收。

    当然,负责杂买的太监宦官,就不会那么好说话了。想要结账行,给回扣吧。不给那不好意思,拖你几年的赊账都是正常的。

    要知道采购本身就



第两百一十七章:中医有外科手术!
    张正书见王庆如此模样,心中也暗笑。不费吹灰之力,就让皇城司为自己冲锋陷阵,这种成就感,早就把先前的郁闷一扫而空了。

    皇城司会毫不犹豫地出手,这早就在张正书的预料之中。皇城司和朝中官僚集团本来就不对付,如今捉到把柄,岂能不把它放大,好闹出一些什么事情来换做是张正书,也会这样做的。

    以己度人,张正书就肯定皇城司会出手了。

    “少几个蛀米大虫,终归是好事。”张正书心道,“省下的钱,用来奖励工匠,说不定能促进科技大跨步发展呢……”然而张正书却知道,这只是个奢望罢了。要是宋明会舍得投钱进武器研究上,就不会有外族入侵的事了。就是因为腐儒当道,老是在鼓吹什么“三代之治”,“复井田周礼”,“祖宗之法不可变”,结果你不变人家在变,你自然就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必然的事。

    可以说,汉人王朝是自己玩死自己的,明明历史上科技领先世界,却偏偏不重视。就好像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自小是个神童,会作诗,但后天不努力学习,结果被别人反超了,最后泯然众人矣。科技发展也是这样,你不去投入心思,不珍惜领先地位,那被人追上来了,你就要挨打了。不过宋朝也还算好,起码是个实用主义。神臂弩好用,于是宋朝精锐军队多多装备。从这个角度来说,宋朝还是有救的。

    想着自己的心事,张正书不知不觉间随着王庆走到了一个似乎刚刚新建起来的作坊外面。

    这个作坊,看上去很像是酿酒的作坊,烟囱不停地往外冒着蒸汽。但张正书知道,里面别有乾坤。因为在这个地方,居然有不少的禁军,执械把守。

    虽然明知道这些禁军只是做做样子的,但张正书还是有点慽慽。

    毕竟这不是在看电视剧,而是亲身体验这种距离冷兵器只有几米的距离,这种心悸感,没经历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那闪着寒光的枪头,血槽在上面,好像露出了獠牙。张正书可以肯定,一枪扎过来,在这个医疗技术不过关,连伤口缝合的技术都没有,那只能等死了——流血都能把人流死。

    就算没扎中要害,失血不多,那跟着而来的,几乎是百分百的感染,都能要了人命。当然,及时用酒精消毒,做到止血,还是有救的。前提是,不要伤及要害、内脏,不然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大罗神仙都难救。

    张正书知道,为什么赵煦会应承他的条件,都是因为酒精的发明应用,对于军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能救活一半战争伤员,那么宋朝的战斗力就不会下降得那么快。“要不要把伤口缝合跟他说说”

    想了想,张正书觉得还是等合适的时机吧,献上这个技术,应该要换点什么东西回来。比如要求多一些冶炼金属的人才,铸币需要大量这种人才。如果新铸的钱币含铜量太高的话,一样躲不过被熔铸成铜器的命运。当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发行纸币,但是张正书知道,发行纸币只能一步步来,要先建立信用体系才行。

    只是张正书真的把宋朝看得太扁了,在宋朝军医里,已经有伤口缝合的外科手术,而且是沿用隋、唐清创方法,剔除



第两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
    张正书是再清楚不过了,酒精中毒有多可怕,甚至会死人的。幸好那些匠人喝得不多,要不是现在都能出殡了。

    “中毒!”王庆一惊,“这是毒药”

    张正书苦笑道:“酒精不是毒药,但摄入过量,也就是喝多了,会死人的。这就是醉生梦死了,我忘了告诉你们,这酒精是喝不得的。好在你们蒸馏次数不多,这酒精还不算太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王庆脸上表情丰富了起来,复杂地望着张正书:“果真如此”

    “嗯……”张正书点了点头,他继续查看那蒸馏器,比之张正书让道士郭骞制作的蒸馏器要大上不少。但是效率嘛,却比张正书的那个蒸馏器低了不少。蒸馏器并非越大越好的,因为热量跟不上,效率自然就降低了。系统全景预演制作出来的设计图,效果那自然是不用说的。赵煦贪图大气,反倒是落了下乘。

    “为什么这蒸馏器这么大我记得我的设计图上,明明标注了尺寸的。这么大的蒸馏器,效率不知道要低多少倍!”张正书毫不犹豫地指出了缺陷说道,“若是按照我的设计图做出来的蒸馏器,这酒精的浓度还能再上一层楼。只有蒸馏到那种程度是酒精,才能真正的防止伤口感染!”

    王庆有点脸皮挂不住了,因为这个作坊,是官家赵煦命皇城司去置办的。为了讨好赵煦,皇城司费尽心思才弄成了这个大三倍的蒸馏器。可没想到,这下弄巧成拙了。

    “小官人,这如何是好”

    王庆有点着急了,万一给赵煦知道他坏了事,那他这个勾当皇城司公事还干不干了别说其他的,就是他的竞争对手,其他几个勾当皇城司公事也不会放过他的。

    “能怎么办,赶紧融了再重新铸过!”张正书也被气乐了,他总算明白什么叫官僚了,真的是为了升官,拍马屁拍得无所不用其极啊!当然,做了皇城司是很难升官的,除非是得到赵煦的认可,重新调回到禁军去。想必,这王庆打得就是这个主意。不然的话,就算是升官,那也只是升他的武官官阶,实权没有增加一丝一毫,还是管着那么多人,这叫王庆怎么能甘心

    要知道,王庆自赵煦登基起,就是勾当皇城司公事了,做了十几年,除了武阶官阶从武功大夫一路爬升到正五品的协忠大夫以外,位置就没挪动过。

    若说待遇,还是皇城司好。毕竟在皇城司,就根本不惧怕满朝文官,可要是到了禁军,就要夹着尾巴做人了。不然,枢密院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官打压武官,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王庆对这个早就心知肚明。可为什么他还是想跳出皇城司呢那就是因为宋太宗的一道操蛋的诏令,有鉴于皇城司的权柄太大,所以不给皇城司出汴京。没有特殊诏令,谁要是敢出城,那就要视为间谍了。
1...4647484950...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