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剑侠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少年的幻想城
待到葬礼结束,并且全部弟子守灵七天后,赵东升等人商量了一下,便决定告知所有弟子,若有想离开问剑阁的,尽管可以离开,门派不会阻止,当然离开之后,便彻底和问剑阁无关,门派的存亡不需要他们承担,但他们若是遭逢劫难,门派也绝对不会再给予庇护。
没有要求大家立马做决定,而是给了弟子们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若是还留在问剑阁的,那么便相当于决定留在门派,从此之后,振兴问剑阁的重任,就落在了他们身上,大家今后自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三天内,陆陆续续有弟子选择了离开,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留在这里,毕竟对门派拥有深厚感情,或者无处可去的弟子,还是占了大多数。三天之后,赵东升等人又对弟子进行了一次清点,发现原本三百多名弟子,去掉在万荒谷遇害的,以及自己选择离开的,也还剩下一百八十人,而有这些人就足够了,他们有信心,让门派重回往日荣光!
至于赵东升自己,肯定是选择继续留在门派,虽说他被刘志义赶出了问剑阁,但毕竟后者都已经死了,而门派现在也确实需要人手,那么依然对问剑阁拥有深厚感情的他,是断然不会离去的。
第一件大事已经解决,那么剩下的就是第二件大事,阁主的宝座,应该由谁继承。
按照常理来说,此时剩下的所有弟子,辈分最高的那一批人中,赵东升的武功当之无愧排在第一,理应有他来继承阁主之位。但是赵东升自己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如今问剑阁武功最强之人,并不是他或者和他同辈分的人,而是被刘志义传授了整套红尘剑诀的卓越然!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天下始乱
不少门派想要联合起来,向群英门以及胭脂城讨个说法,不过最闹腾的这些门派,大多数的掌门以及门内精英都折损在了万荒谷之中,所以他们自己现在就乱的很,有的门派在忙着争抢帮主之位,而有的门派却已经几乎要到了解散的地步,因此很难有规模的组织在一起。
当然,想要问群英门要说法的,不止是在万荒谷有所损失的门派,一些早就和其结下梁子的帮派势力,也趁此机会纠集人手,打算以此为借口对群英门进行讨伐。而在这些门派中,尤以烈刀门最为积极,烈刀门在江湖中也就算是一个准一流的门派,和之前的问剑阁,或者万剑门这些门派是比不了的,不过烈刀门的前掌门在江湖中却极其有名,那就是赤阳刀公孙思忖。
公孙思忖年轻时,凭借一柄赤阳刀,在江湖中创下赫赫威名,也是在他的带领下,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烈刀门,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便从三流门派一跃成为武林中颇为有名的翘楚势力。不过在烈刀门走上正轨之后,公孙思忖却从帮主之位中退了下来,说是要就此归隐,谁也不知道风头正盛的他为何会归隐,这在当年几乎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公孙思忖也并没有彻底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他归隐的第四年后,突然有人在东晟郡见到了他,而那时候的他,已经成为了逍遥王府的客卿。
不过虽说成为了王府客卿,但公孙思忖却也没有再参与过江湖中事,最多就是当一当和事佬,或者比武监审之类的角色。上次叶岚参加的那一届尊武盛会,主监审的位置,就是由他来负责的。
至于烈刀门和群英门有没有仇呢倒的确也有,当初群英门对外扩张的时候,也损害了烈刀门的一些利益,不过当时的后者是敢怒不敢言,如今却带头讨伐群英门,虽然事出有因,但也透着一些奇怪。不过呢,若真有眼光毒辣,智谋上佳之人,也不难看出这其中缘由,公孙思忖虽说早就离开了烈刀门,但他真的就对帮派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了吗要知道烈刀门可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而公孙思忖自己又是逍遥王府的客卿,若是想一步一步细究下去,那么真正想要对付群英门的,就不是什么江湖门派了,而是逍遥王!
当然了,这都是一些人自己的猜测,并没有实在的证据,而且这些人并不知道,其实就连群英门,也得到了一些逍遥王的暗中资助,他们同样是属于王爷这一个阵营的!
不过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隐藏在深处的阴谋,江湖之中绝大数人都不知道,他们也只是一枚枚的棋子,并没有选择自己走哪一步的权利,只能被动的被人牵引着走,最终结果如何,也不过是执棋人的一句话罢了。
不少人都猜出了烈刀门的背后有逍遥王的扶持,还以为王爷要对群英门下手,所以好多在万荒谷遭重,有些走投无路的门派,纷纷投靠了烈刀门,也相当于是在向王爷投诚。虽说江湖中人最不耻的就是成为朝廷走狗,但一来逍遥王也算半个江湖人物,二来这些门派自己都混不下去了,还在乎什么耻不耻的逍遥王不管有什么目的,起码跟着他混不缺饭吃,要知道逍遥王府就建在东晟郡最富饶的地方,王爷就算什么都缺,也绝对不缺钱!
于是乎,在烈刀门的带领下,想要讨伐群英门的势力越聚越大,虽说聚起来的人就没几个狠角色,但也不得不让群英门重视起来,后者此刻从上到下,除了门主武原之外,其他人都是一副紧张兮兮的态度,担心自己随时都会被别人找上门来寻仇。而且很多群英门弟子都还感觉很是冤枉,毕竟当初武原和万魂寺的阴谋,只有少数人知道,门内大多弟子是不知情的,如今莫名其妙的因为一个万荒谷惨案,让他们成为了武林中的头等大敌,实在是感到憋屈的很。
 
第四百五十二章 劝诱
在这场纷乱之中,本该出来主持大局的朝廷,却一直都没有出声,好像在默许这场越演越烈的闹剧。那么为何朝廷会不闻不问呢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实在抽不开精力,因为此刻的朝廷,或者说皇室,自己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哪里能分出精力来管江湖中事呢
至于朝廷的麻烦,那就还得追溯到上次胭脂城万宝楼开楼的时候。当时年轻贪玩的皇帝昊元年,因为忍不住小公主昊元怡的劝诱,偷偷带着大太监李佑福溜出皇宫,跑到胭脂城玩耍。结果却意外的和礼部侍郎甄临军发生冲突,险些被对方所害,当然这其中还隐藏着别的阴谋,但从明面上看,就只是皇上微服出巡,结果差点遇害,险些酿成足以震动整个王朝的大祸!
因为这件事,本来就以好玩出名的皇上昊元年,彻底成为了大臣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若是只有一个大臣,那么他可能还不敢上奏指责皇上,但要是所有大臣一起呢当然大多数上奏指责皇上的大臣,他们的目的其实还是想警戒皇上,让他能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少些贪玩的性子,能真正的成熟起来,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还有一些大臣,他们的目的可就没那么单纯了。
比如说,中书令庞焕,就是对皇上指责最严重的人,其言行举止简直不像是在批评,那架势,根本就是恨不得要换一个皇上一般!要知道,在整个朝堂文官之中,除了丞相,就属他和尚书令甄禄官职最大,而甄禄因为甄临军的关系,现在全家人都还处于被监视的状态,若不是有逍遥王在暗中协助,怕是他们早就被满门抄斩了!
甄禄不敢说话,丞相东方相如又意外的对此事保持了沉默,所以话语权最重的,就是中书令庞焕,他说的话,不管是皇上还是其余大臣,都不得不仔细考量一番。
既然说到甄临军,那么就不得不说回甄家这事,甄临军都被安上了谋害皇上的罪名,甄家理所应该会被牵连到才对啊可为何他们不但没事,就连甄临军也没有被立时判决呢这事就得从皇上和逍遥王返回京城的那天说起了。
皇上返回京城之后,因为受到的惊吓颇大,又被逍遥王狠狠批了一番,加上一路又是舟车劳顿,所以直接就回宫中休息,或者说自闭去了,所有后续事件的处理,全都交给了逍遥王。
而逍遥王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上了尚书令甄禄,以及前一品大将军甄山河。
“王爷!您在信中所说之事,可都是真的”甄禄在自家客厅见到逍遥王后,开口便是如此问道。虽说皇上在胭脂城遇刺一事已经传遍京城,但凶手是谁,还无人得知,而逍遥王却先一步写信给了甄家,所以现在整个京城,除了当事人外,就只有甄家知道真相。
“当然是真的,皇上和李大监亲自作证,您儿子也已经签字画押,这还有假”逍遥王抿了一口茶,用一副随意的语气回应道,和焦躁不安的甄禄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啊!那......那可如何是好!谋害皇上......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临军他......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甄禄一下子就软倒在椅子上,听到逍遥王的确认,整个人都仿佛被雷劈了一般。
不过相比于慌乱无措的甄禄,其父亲甄山河倒是还算冷静的问道:“既然如此,为何王爷要专门写信通知我们呢”
“呵呵,当然是不想看着你们甄家因此遭难啊!”逍遥王笑呵呵的说道。
“您......您有办法救我甄家”甄禄一听这话,忙又从椅子上爬了起来,不敢相信的看着逍遥王。
“办法......倒是有一个。”逍遥王又笑了一声,然后便冲门边抿了抿嘴,甄禄会意,走到门边,确定四周无人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万事具备
逍遥王昊元乐的一番话,让甄禄听的是呆若木鸡,胆战心惊!而甄山河虽说没有太过失态,但心中也已经是巨浪滔天,惊骇无比!
对于现任皇帝,甄山河早就有所不满,前者刚刚登基那几年,没少溜出去玩耍,甚至很多时候大臣们都无法得知皇上的去向,时不时的就失踪一次,而且时间还不短!每当这时,大臣们无不人心惶惶,生怕皇上发生什么意外。后来因为实在无法接受皇帝的这种行为,所有大臣一起上奏,加上逍遥王也一直在对他进行劝诫,才终于让皇上安分了下来,不再偷溜出去,开始勤于朝政。
但谁能想到前不久他竟然又犯了老毛病,再次偷溜出皇宫,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就算皇上真想游山玩水,那也得告知群臣,准备周全,护卫充足的情况下,这不拿自己安危当回事的行径,实在无法让人认同。而且抛开这方面不谈,现在这个皇上在对大事上面的决策也太过优柔寡断,很多时候都要靠丞相来替他出主意,这么依赖一个大臣,这对朝堂来说可不是好事,若不是现在这个丞相东方相如为人谦和,又一心为国,那么他稍有歹心,怕是都会对朝廷造成严重的危害!
当然,说了那么多,但要是让甄山河背叛皇室,那也是万万不能的。他们甄家算是王朝元老级别的家族,在开朝皇帝打天下的时候,甄家先祖便已经开始辅助昊皇室,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那之后,甄家后代一直都在朝为官,且多是武官,若有战乱,甄家人便冲锋在前,杀敌卫国,若是和平时期,便负责镇守边疆,驱除蛮夷,不管是到了那一代,镇家人都是屡建功勋,甄家,就是王朝一根极为重要的顶梁柱!
不过,一直到了甄禄这一代,却发生了一些转折。和甄家以往任何一代都不同,甄禄天生胆小弱懦,虽说也算聪慧机灵,但这种性格肯定做不了将军,甄山河也明白,所以就允许儿子做了一名文官,借助自己在朝堂中的影响力,以及甄禄自己也确实有些本事,竟然还真从下品官员,一路坐上了尚书令的位置。
甄禄从武不成,在文上面有所建树也无不可,反正都是为了朝廷效力,可谁能想到,甄家继续往下一代,到了甄临军这一辈,就彻底完了。这小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武不行,文更不行!就他现在能做到礼部侍郎这个位置,也全是靠家里人的关系,可不管甄家再怎么不满,也拿这个小子没有办法,毕竟是甄家这一代的唯一子嗣,那就是掌中宝,心疼肉!平时甄临军再怎么作妖搞事,甄禄和夫人都舍不得骂他,而前者也还不算傻,毕竟在京城长大,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所以如此嚣张跋扈的他,竟是一直都安稳到了今日!
至于甄山河,他是前几年才告老还乡的,之前大多时间都在军营,无暇教育孙子,等到退休之后,甄临军的性格已经成型,想在教育回来,已然是不可能了,只能尽量看住他,不让他捅出太大的篓子就行。然而千算万算,也没能算到这小子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惹到大人物,结果出去游玩了一次,就惹到了皇帝的头上!
对于甄山河来说,一方面他肯定不会背叛昊皇室,否则那就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可另一方面,在他的观念里,香火传递,传宗接代也极其重要,若是绝了后,同样对不起甄家先祖,所以若是有两全其美的方法,那是再好不过,而逍遥王的话,显然满足了这两点,所以他这个老顽固,竟然真的有些心动了,若不是对反贼这两个字极其避讳,可能甄山河就已经答应下来了!
看着沉默不语的甄山河,逍遥王还没说话,甄禄先一步说道:“爹!我看这事可行!王爷的能力,咱们可都是有目共睹的,说句有些大逆不道
第四百五十四章 暴雨将至(上)
皇上对弟弟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利索的答应了他的请求,李佑福虽然心有怀疑,但一方面他这是个宦官,这种事轮不着他插嘴,另一方面,他也算是看着逍遥王长大的,知道这哥俩感情深厚,应该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情。
正因这番操作,甄临军明明都被压回了京城,却一直都关在秘牢里,没有对外界透露一丁点的消息,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外人知道,在胭脂城意图谋害皇上的就是他!
甄临军没有被公开审问,而甄家也暂时得以保全,并一直在暗处配合逍遥王的行动。
一直等到万荒谷事件发生,江湖变的混乱不堪,且纷争逐渐延伸到王朝之后,逍遥王知道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最后的计划,便要真正的开始了......
之前几次上朝,一直都有大臣指责皇上这次近乎胡闹般的行径,也有的大臣质疑调查此事之人的能力,毕竟过去那么久了,到底是谁谋害了皇上,其意图又是什么,竟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因为几乎一上朝就会有争吵,所以上朝竟成了皇上现在最怕的事情,可惜职责所在,不能避免,否则指不定这些大臣会怎么弹劾自己呢。
如往常一样,昊元年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强忍不耐,来到上朝的宫殿,坐在了龙椅之上。
“唉......天天上朝,真是烦,赶紧把政事处理完,然后早点回去休息。话说小妹因为上次那事,好像已经被南景王关了禁闭,也不知道何时还能来找自己玩,没有小妹陪着,真是要无聊死了!”昊元年都已经坐在了龙椅上,却还在想着杂七杂八的事情。而他并不知道,今天的这次朝政,可完全不同于以往。
众大臣都已到位,待到上朝之前的礼节行完之后,皇上便强打精神,说道:“台下众爱卿,今儿可有事要奏”
“禀皇上,臣有要事需奏!”只见中书令庞焕第一个走了出来,然后跪下说道。
最近就属庞焕指责皇上指责的最厉害,所以一见是他,昊元年忍不住眉头一皱,但还是说道:“爱卿请说。”
“启禀皇上,最近这一阵子,中原已是越来越混乱,甚至有很多起义之事发生,不知皇上可知晓一二”
“啊朕倒是听说最近武林倒是挺乱的,但怎么还有起义的呢”昊元年一愣,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庞焕嘴角微微朝上一撇,继续说道:“禀皇上,一开始得确只是江湖门派之争,但因为没有及时阻止,已经越闹越大,并严重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这几年本就不是很太平,好多地方都有天灾发生,最近又出现了,导致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忍饥挨饿,在这种情况,自是会有人带头起义。”
昊元年皱了下眉,思踌了小片刻,便说道:“竟然还有这种事......那必须得尽快处理,首先肯定要为难民安排住所,然后起义要镇压,以及江湖中的纷争,也得出手治理了一下,不能任由他们继续乱下去,只是不知道有哪位爱卿愿意处理这件事”他的思路倒也还算清晰,可惜在他说完之后,台下一众大臣,竟是没有一个应答的,毕竟安抚难民和镇压起义倒还算简单,但处理江湖之事,他们可就完全不擅长了,谁也不敢轻易接下这个差事。
庞焕看了一圈周围,没想到事情发展的比他想象中还要顺利,既然无人应答,于是他便继续说道:“皇上!您说的这几件事,倒也不是不能处理,但问题在于,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呢若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那么就算一时处理掉这些问题,怕是不久之后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总不能每次都是亡羊补牢吧”
“哦爱卿是想表达什么你说的根源又是指”不知为何,听到庞焕这一句话,昊元年竟是打了个冷颤,总感觉接下来有什么不好
第四百五十五章 暴雨将至(下)
不止是昊元年和李佑福,堂中大臣几乎都发现了这个异常,不禁面面相觑,互表疑惑,不过紧张什么的倒是没有,毕竟王朝已经安稳了数十年,这期间小乱子有,但并没有出现过太严重的祸事,所以大臣们一时间也没有往更深处想。
李佑福环顾大堂四周,发现除了台下窃窃私语的一众大臣,倒是没有再发现其他的异常,以他的本事,附近不可能暗藏杀机而他却没有一点察觉,这不禁让他稍稍安了点心,最起码这说明庞焕最多是用什么办法钳制住了禁军,并没有自己设下埋伏,想来也是,谁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在皇宫中布下会对皇上不利的陷阱呢
庞焕负手而立,在李佑福表情起了变化,便知道后者已经察觉出了什么,不过他的话可还没有说完,只见他环视了一圈大臣,最后又看向昊元年,继续昂声道:“皇上,臣之前所言,句句属实!若皇上听不得这些言语,大可将臣抓起来,打入地牢!但那样真的能让天下恢复太平吗能让黎民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吗!那只不过是自立高墙,自欺欺人罢了!”庞焕这句话说的极没有道理,皇上一句过激之语也没有,只不过李佑福看不下去他对皇上的不敬,才想要把他抓起来,却反而成了他泼脏水的借口,三言两语将皇上塑造成了一个昏君的形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