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剑侠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少年的幻想城
众大臣自然不会因为庞焕的三言两语而敌视皇上,但结合之前皇上所犯下的种种错误,以及今儿禁军的反常,都不得不让他们心生臆想。
就在这时,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出声的丞相,东方相如,却突然站了出来,对庞焕说道:“庞大人,此言可有失偏驳啊!皇上什么时候听不进去别人的进言了好像每次遇到比较重要的事,皇上都会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吧甚至很多次就连决策都是由大臣们决定,试问有几个皇帝能做到把国家大事的决策全交给臣子的这可和庞大人的自立高墙,完全扯不上关系啊!”
东方相如此话一出,顿时令一众大臣的议论声更加热烈起来,而皇上以及李佑福也是脸色一变,一股不好的预感慢慢涌上了他们的心头。丞相这句话,看似是在反驳庞焕,实则是在和庞焕一起来贬低皇上!按照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在说皇上是一个没有主见,也没有能力的庸君吗
“丞相,庞大人!您二位这话是不是有些过了这毕竟是在朝堂之上,咱们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在这里明嘲暗讽,能有什么用难道你们在这指责几句,就能让外面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过回去安稳日子”大臣们自然听得出庞焕和丞相在变着法讽刺皇上,因为除了皇上,就属后两人官职最大,所以皇上不发话,他们也不敢乱说什么。不过,终究有一些对皇室非常忠诚,且性子比较耿直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便站出来开始指责两人的行径,而这个最先为皇上说话的大臣,正是太子太师宋怀民。
宋怀民是皇上幼时的老师,后来也负责辅佐皇上处理政事,太子太师这个位置,品级挺高,但没啥实权,若不是有皇帝导师这个名号,怕是根本没有人会听他的话。
“就是,皇上身居高位,本来就不可能时时刻刻观察到百姓的疾苦,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都思考周到,所以才需要咱们这些做大臣的,替皇上分忧解难,怎么到了丞相嘴里,就变成另一个味道了”既然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自然就会有其他大臣也紧随其后,就
第四百五十六章 国丈现身
朱戎这时候突然站出来,且明显是偏向丞相和中书令,这不禁让一众大臣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让他们察觉到了一丝不妙的意味。不少之前还指责丞相的官员,此刻纷纷退到人后,低着头不再出声。倒是太子太师宋怀民依然昂首站在那里,听完朱戎之语,不禁冷言相向道:“前朝覆灭的原因,我们当然清楚,除了前朝皇帝昏庸无能之外,朝中大臣也没有敢说真话之人,一个个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奸臣当道!若不是前朝大将自己叛乱,怕是前朝还没那么快就垮掉,不知朱将军,是不是想提醒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官员呢”
“哼!我可没那么说!”朱戎毕竟是武官,讲理这一方面,肯定是讲不过宋怀民的,于是直接把头一扭,不再理他。
宋怀民见朱戎不再言语,便接着说道:“皇上虽然能力尚浅,但毕竟还算年轻,经验不足很正常,真是如此,咱们做大臣的才要更加尽心尽力的辅助,而不是生起异心!”这话说的可谓相当直白,算是在警告众臣。
随着宋怀民说完最后一句话,这次早朝也就上到了这里,而对于诸多问题的处理,却是一点进展都没有。昊元年对于群臣的争吵颇为头疼,早就想逃离此处,见不再有人说话,便急急的宣布了退朝。但他是觉得放松了,但大臣官员们,在经历了这么个闹剧后,可就不轻松了,因为他们都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回到寝宫,昊元年直接往长椅上一趟,然后便嘟囔道:“今儿这些大臣到底是怎么了我知道现在外边挺乱,那就讨论问题啊,怎么就吵起来了”
李佑福看着好像还没意识到危机的皇上,便神色凝重的说道:“皇上,难道您就没看出点什么吗”
“还能看出什么不就是丞相和中书令对我有意见吗”昊元年有些埋怨的回了一句。虽然在朝堂上表现的还算和气,但被人这么指责,心里肯定不会那么畅快。
李佑福叹了口气,摇头说道:“皇上,怕是问题没有您想的这么简单,我觉得丞相和中书令,以及骠骑大将军,肯定在策划着什么阴谋,甚至还有可能,他们都起了反叛之心!”
“啊不可能吧李伯,你一定是想多了,他们怎么可能反叛呢别的不说,丞相平时可没少帮助我处理朝政,他也教了我很多东西,我想,他们只是对我这次的行为很失望罢了。”昊元年并不认同李佑福所说,他丝毫没有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皇上,事情绝对没您想的这么简单!您仔细回想一下他们在朝堂上的言行,那根本不是在指责您,而是在诋毁您啊!哪有大臣敢这么诋毁皇上的他们为何有这个胆子动机又是什么这都不合常理啊!您就听老奴一句劝,现在赶紧派人将丞相、中书令和大将军给监视起来,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常,立马抓起来,押入大牢!皇上,防患于未然啊!”李佑福见昊元年不为所动,不禁越加着急起来。
昊元年皱了皱眉,还是觉得李佑福有些小题大做,刚准备劝慰他两句,一个太监突然走了进来,然后跪下说道:“启禀皇上,皇太后来话,让您过去一见。”
“啊母后找我”昊元年一听,不禁露出不情愿的表情,毕竟之前还因为偷偷离宫,被皇太后教训了一顿,不知这次找自己,是不是还想训话。
但不管多么不情愿,昊元年也不能拒绝,于是便点头道:“知道了,马上就过去。”说完,便从长椅山坐起来,让宫女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便要出门。
李佑福见状,忙说道:“皇上!请您一定要早做决定,万不可放松警惕啊!”
“知道了知
第四百五十七章 寝宫密谈(上)
正因多年未见,今儿国丈的突然出现,的确让昊元年非常的惊讶,也让李佑福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怕是目前事态的发展,比自己想象中,还要糟糕的多!
“国丈真是好久不见,您老人家......这些年还好吗听说道家饭菜粗淡忌荤,真是苦了国丈了。”昊元年走上前,行了一个晚辈之礼。
“皇上,你搞错了,佛家之人才讲究苦行持斋,忌荤忌色,道家之人,若不是一心修仙,就没那么多避讳。”国丈摸了下胡子,笑呵呵的调侃了一句。
国丈,也就是殷老丐,原名殷无寿,其殷家也是在开国皇帝打江山的时候,便效力于后者麾下,不过那时的殷家先祖只是负责管理财政的文官,所以王朝建立之后,就被封了个户部尚书。虽然官职不算小,但那时王朝刚刚建立,国库空虚,天下土地也未全部收拢,很多事都需要这个户部尚书亲力亲为,所以这个职位属于出力最大,但又没什么实权的官职,而殷家先祖本来也没什么野心,所以究其一生也只是一个户部尚书。
但其后一代,也就是殷无寿的父亲殷施恩,却是青出于蓝,也不知是在什么因缘巧合下,让殷施恩接触到了武功,并一发不可收拾,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努力,不但掌握了高深的武学,更是在军营的历练中,一路驰骋,最终官拜护国大将军之位,就连当时的甄家,也比殷家低了一头。
到了殷无寿这里,他完美的继承了父亲的武学天赋,在武学的造诣上面是越走越远,不过他本人生性散漫自由,既不愿当官,也不愿进军队,若不是被殷施恩强迫威胁,怕是早就跑去江湖历练了,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在朝堂中混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然后结婚生子,他的前半生,虽说有高深武学加身,但也的确比较无聊。
谁也没能想到,殷无寿人生的转折点,居然是出在自己的女儿,殷兰的身上。殷无寿年轻时长得也算人模人样,而其女儿的相貌更是惊为天人,年幼时便是一个小可人儿,在行了及笄之礼后,更是出落成一个大美人,甚至名满整个京城!上面求亲人更是一家接着一家,最后,就连当时的太子爷,也看上了殷无寿的女儿,虽说殷无寿官职不大,但殷施恩却是护国大将军,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了,于是太子和殷兰就这么顺理成章的结为了夫妻。
殷兰虽说是个女子,但是聪慧明智,眼光不浅。当时的皇位继承,可和昊元年继承皇位时情况完全不一样,那时太子有足足八个皇兄,且大多都对皇位虎视眈眈,虽说按照传统,必然是长子继承皇位,但若太子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肯定也会被贬下去,所以那些皇兄自然是紧紧盯着太子,并时时刻刻准备给他下套。当时的太子,其实比起能力,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正是有殷兰的帮助,帮他识破了诸多阴谋,将图谋不轨的皇兄一一打败,最终还是成功的登上了皇位,而在他登基后不久,便将殷兰封为了皇后。
至于在这其中几乎没怎么出过力的殷无寿,就这么躺着成为了国丈,虽说这既不是官职,也没有实权,但地位摆在那里,皇上的老丈人,这走出去,谁敢招惹
又过了没几年,殷施恩时日已到,驾鹤西去,没有了父亲的束缚,又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国丈,殷无寿彻底变得自由了,于是他便开始频频出落与江湖之中,明面上是游历天下,实则都是为了寻找一本武学秘籍。这本武学秘籍,指的当然是完整版的天地无双诀!不过至于他为何知道并修炼了此功法,暂且不提,以
第四百五十八章 寝宫密谈(下)
面对皇上的问题,殷兰凝重的说道:“皇上,丞相这群人,怕是想要谋反!”
“谋反!”当昊元年听到这两个字从母后嘴里说出来时,不禁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满脸的不可置信,倒是李佑福一脸淡定的样子,显然是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
“您说丞相和中书令要谋反他们疯了吗别说咱们昊皇室,就算是满朝文武大臣,又有谁会支持他们”
“若说丞相他们想改朝换代,自立为帝,那么可能不会有多少人支持,但这皇位并不是易姓,而仅仅只是易主呢”殷兰虽然不想告诉昊元年这件事,但毕竟事到临头,不得不说。
“易主而不易姓”昊元年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便醒悟过来,不过紧接着他便猛地摇头说道:“不可能!母后您是想说我弟弟逍遥王要谋反这太荒唐了!谁谋反都不可能是他谋反!我当皇上这些年,他是训诫我最多的人,比母后您还要勤快,他每次见到我,都要教我怎样做一个好皇帝,若是他想谋反,应该巴不得我成为昏君才对!而且我......我.....我其实私下里偷偷跟他说过,想把皇位......禅让给他,但他都拒绝了,怎么可能会谋反呢”
“唉......皇上,好多事,你完全看不明白啊。”看着一脸不相信的昊元年,殷兰叹了口气,自己孩子的想法,她又怎能不知她明白昊元年从小就喜爱自由,不愿被束缚,毕竟身上有一部分殷无寿的血脉,但这些都是后者的命,不接受,也得接受!
就瞧殷兰拉着昊元年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就算是母后也不得不承认,逍遥王的确比你有能力,有眼光,但谁让你是长子,又是我的孩子呢......你知不知道,刚刚你说的话有多么幼稚历朝历代,都是长子才能继承皇位,除非他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你并没有,而且先皇也是亲下诏书,指定你为下一任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皇帝就必须是你来当,别人想都不能想!禅让这种事,根本不可能,你弟弟逍遥王在这一点上,可比你看的明白,在这太平之年,若是随意改换皇帝,尤其还是这种违背祖宗之法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你让大臣们怎么看让天下百姓怎么看你应该知道,咱们中原之人最讲礼法,可若是连皇上都不遵守礼法,那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咱们的法规法纪还怎么约束别人若是你真的将皇位禅让出去,那么朝廷必定会掀起巨大的浪涛,随后便会波及整个王朝!这些你都想过没有”
“这......”昊元年被殷兰这么一点拨,顿时醒悟过来,他虽然单纯了点,但可不傻,自然能明白母后的话,于是心中可谓是浪潮翻涌,久久不能平静。
殷无寿见皇上终于想明白了一些事,便接着开口道:“正因如此,逍遥王若是想成为皇上,那么就不可能走正常的路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搅乱朝政,接着让这天下大乱!这样他就能有一个正当的借口,可以对外宣传,当今的天子昏庸无能,不配坐在龙椅之上!他可以打着为了国家,为了王朝的口号,扛着正义的旗子来对你进行讨伐!百姓们居于庙下,高堂之事他们不会了解,他们只会知道,自己正生活的水深火热,必然是皇上的不作为所致,这个时候有一个看起来更加有威望,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且同样是皇室的人出现,那么大家肯定会摒弃传统礼法,追随于他!毕竟饭都吃不上,谁还会在乎这些”
“所以......最近外面出的乱子,都是我弟弟搞出来的”昊元年还是有些不愿相信,但殷无寿说的句句在理,他又不好反驳。
“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应该和他脱不开关系。”殷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两狐合谋
昊元年决心已定,并直接离开寝宫,同时派人去通知逍遥王,召见他来皇宫一叙。对于皇上的选择,尽管殷无寿心里有些不悦,但也没有阻止,只是嘱咐了一句小心安全,便也由着他去了。
从朝堂回到丞相府,东方相如连朝服都没有换,直接来到书房,而逍遥王此刻正在书房里,优哉游哉的写着诗句,看起来相当的清闲。
“王爷,您倒是挺有雅致,老臣刚刚在朝堂上,可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呢!”东方相如在见到逍遥王后,看后者如此轻松写意,禁不住调侃了一句。
逍遥王抬起头,对着丞相轻轻一笑,回应道:“丞相大人说笑了,这天下有什么事,能吓着您呢若是真发生了能吓到您的事,您现在应该不会还站在这里。”
“是啊,我也很惊讶,本以为李大监会命禁军将我抓起来,但禁军却并未出现,看来皇太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当然也有可能是国丈大人的命令,他们私底下必然已经在防备我们了。”东方相如一脸平静的说道,完全没有像其口中说的那般惊讶。
逍遥王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便一脸轻松的说道:“殷无寿倒是无关紧要,我有专门对付他的办法,倒是事成之后的麻烦,得想想该如何来解决。”
面对这个问题,东方相如也已有准备,便说道:“越王那边倒是没什么问题,他现在不问政事,一心都在他的醉音坊上面,就算您谋权篡位,他估计也只是会默默接受,之前先皇继位之时,也就属他最老实,当然了,实在不行,咱们先想办法除掉他也不是难事。至于南景王,我已经将您的信送过去了,估摸再过不久就会赶到京城。我们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军队的掌控权,现在我们有了甄山河的帮助,不少将军已经被我们策反,剩下的就是负责驻守边疆的那些将军,这些人倒也不难对付,因为山高路远,朝中发生之事,想传到他们那里也不容易,我们提前派杀手过去,处死他们,再对外给他们安上贪污军饷的罪名,若一切顺利,到时候主要的军队力量,就都会掌控在我们的手里!而在那时,就算南景王心有不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嗯,你做的很好,真是有劳丞相了。”逍遥王一边说着,一边对丞相做了个揖,以表感谢。
“哪里哪里,老臣所做之事,微不足道,哪能和王爷您比较呢不管是事成之前,还是事成之后,主要担子,可都在您的身上。当然,老臣也正是相信王爷能挑起这个担子,才会站在您这一边,咱们也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啊!”东方相如一副深明大义的模样,而逍遥王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要说逍遥王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打算谋权篡位的呢那说起来还真的挺早,当先皇宣布昊元年为太子,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之后,逍遥王就已经起了反心。
早在昊元年登基之时,逍遥王便开始为了自己谋反大计做着各种准备。比如自动请求离京,去远离京城的地方当一个不参朝政的逍遥王爷,以此来表明自己没有异心,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能更好的行动,不受他人监视,同时他明白自己若是想要谋反,除了朝中大臣的支持,也得有属于自己的一支力量,所以他的逍遥王府一直都对江湖各界人士敞开,不管你出身如何,有何过去,只要有真本事,王府都乐意接受你为府上客卿,加之逍遥王也算人格魅力出众,所以笼络了大批效忠于自己的江湖高手。
至于丞相东方相如,那也是最早站在逍遥王这边的朝中大臣。逍遥王知道,若是想谋反,怎么着也避不开丞相这一关,所以很早的时候他就找机会结实了丞相,并有事没事的就找他吟诗赏乐,久而久之,两人便成为了忘年之交。除了计划的需要,逍遥王也的确钦佩丞相的才识和谋略。
至于两人是怎么谋划在一块的,还是在几年前,两人又在一起喝酒吟诗,结果酒过三巡之后,丞相竟是突然开口,问他有没有谋反之心。
当时的逍遥王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可着实是吓了
第四百六十章 兄弟对峙
逍遥王来到宫中,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皇上平时批阅奏章的书房。而在他来到的时候,皇上已经坐在书桌前等候。虽然他的手中正捧着一本书,但根本没有心思去读。
“逍遥王,拜见皇上!”逍遥王来到书房后,直接对皇上行了个大礼,当然他以前也没少这么做,尽管皇上提醒过很多次,在没人的时候不必计较礼节,但逍遥王却一直坚持如此,皇上也没办法。
“啊你来了,快请起来,都跟你说了,咱们兄弟俩,别那么见外。”昊元年亲自从座位上站起身子,然后将逍遥王扶了起来,并拉着他一起坐在不远处的茶桌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