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韩爌、来宗道等人相互看一眼,朱由检这是有撤销南直隶的意思啊。

    要知道从永乐年间开始,南直隶就一直存在,至今已经两百多年,期间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撤销南直隶的想法,但都没有实现。

    如今朱由检重提此事,而且以朱由检的作风,恐怕这次南直隶难以保全了。

    “陛下,”礼部尚书周延儒出列道:“南直隶虽然权利不大,但其乃祖地,有南帝宫和祖陵,而且地理位置重要,需要大军镇守。。。。。。”

    “陛下,”兵部右侍郎陈新甲也提出,“南直隶有稳定南方作用,臣认为不可动。”

    户部左侍郎倪元璐也反对道:“南直隶户部一直负责浙江、江西等地赋税,贸然撤销,恐会使各地赋税不能及时收缴。”

    朱由检看了眼陈新甲和倪元璐。

    两人都是明末的名人,陈新甲乃万历年间的举人,守过边关,当过御史,做过侍郎,明朝很多官职他都干过,而且很有才干。

    可惜不够稳重,不能持廉,难当重任,不过在仕林之中威望却很高,不用可惜,用了又有点不放心,朱由检也很为难,最终还是试试看。

    至于倪元璐,才干没问题,就是年轻了点,但绝对是忠臣,也是崇祯皇帝自缢后追随而去的大臣之一,值得托与重任。

    “你等所言,”朱由检淡然道,“保留南直隶,无非是守护祖地与皇陵,稳定南方,收取赋税。”

    “其一,”朱由检起身,缓步道:“祖地与皇陵无需这么多人,保留数支上直军足也。”

    “其二,南方稳定与否,在于朝廷,在于这里,京师稳定,南方就乱不了。”

    “其三,方便收取赋税一说,更是无稽之谈,”朱由检冷声道:“赋税乃大明根基,且能分南北,今后大明赋税统一由北直隶户部收取,其余人等一律不得插手。”

    朱由检此话一出,惹来不少人的眼光,特别是户部尚书范景文,一脸萌呆的看着朱由检,朱由检此话是个什么意思

    &nb




第三十五章 体恤大臣
    朱由检听后也深知这是个大问题,地方官府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官官相护,上下串通,特别是这种通讯不利,交通不便的时代,地方官府就是一群土皇帝。

    想让户部独立于地方官府之外,行事赋税收取权,肯定会极大的触及地方势力的利益,会招来地方势力的集体抵制。

    没有地方官府的支持,一群光杆司令能干嘛,还能提着笔去要钱不成。

    此时范景文也冷静下来,细细思考,这的确是个问题,除非户部有自己的兵马,至少要拿得出手,不被地方势力欺压上头。

    不过这些对朱由检来说都不是问题,他心中早就有了计较。

    “刑部,”

    朱由检扭头看向刑部尚书路振飞,淡然道:“将各地刑部清史司和各府提醒按察使司合二为一,由刑部出头,重新组建府提邢使司、州提邢使司和县提邢使司!”

    “府、州、县提邢使司直属上下级,皆归属刑部直属,独立于各府衙之外,不受各府官员干预,提邢使司只负责各地断案、缉捕、拘提、解押,提邢使司掌管地方衙役。。。。。。!”

    朝廷众人听了此话,终于明白朱由检的真正目的,恐怕不是抓紧钱袋子那么简单,朱由检一出手,便将大明十三府的财政和兵权掌控在手中。

    没了赋税权,各府官员只得等着户部放款,没了衙役,地方官府等于没了爪牙,想干点什么都不方便。

    朱由检最狠的是,赋税使司和提邢使司都直属六部中的户部和刑部,背景大,靠山硬,地方官府除非想造反,否则根本不敢打两个府衙的注意。

    众人不知道,朱由检还有更狠的,只不过还没到时候,也不能将各地官府给逼急了。

    “对了,”

    朱由检突然想到什么,继续悠闲的开口道:“赋税使司组建衙役,负责征收、保护和押运税银,押运税银时可让提邢使司衙役协助,亦可请都指挥使司派人陪同押运!”

    说完这些后,朱由检微微一愣,竟然没人迎合,这有点尴尬了。

    朱由检做回龙椅,微微咳嗽两声,吸引众人的注意之后,才疑惑的问道:“你等,可有意见”

    “户部,领旨!”

    范景文第一个反应过来,这可是大好事,虽然会得罪很多人,但只要能让国库充裕起来,让大明渡过危机,这也不算什么,他范景文敢拼。

    最主要的是,这是皇帝的意思,身后有这么大一个靠山,不敢出点事业来,白瞎了户部尚书,内阁大臣。

    “刑部,领旨!”

    路振飞亦是激动的领旨,按照朱由检的圣旨,刑部将真正的掌控整个大明的刑罚之权,成为大明最为强势的部门之一,不比吏部、兵部、户部差丝毫。

    “臣等领旨!”

    朝堂文武皆跪地领旨,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像话,他可是万岁爷。

    “退朝!”

    被朱由检这么一弄,本来还要奏起不少事的大臣皆没了心思。

    突如其来的改革,不知道要影响多少人,不知道多少人要睡不着,又有多少人的利益要被侵占。

    “还有,”

    见满朝文武就要退朝,朱由检突然抬手阻止道:“从明日起,百官不用来早朝了。”

    “陛下,不可,”百官听了朱由检此话,皆激动起来。

    特别是韩爌、来宗道等内阁,更是惊吓不轻。

    明熹宗时期,朱由校就是这么干的,不上早朝,将一切都交给内侍魏忠贤,最终导致魏忠贤把持朝政,迫害大臣,无恶不作。

    现在朱由检又要学他哥哥朱由校,不上早操,这还得了。

     



第四十章 下子江东镇
    “臣不日将启程前往东江镇,”孙承宗暂时被朱由检说服,将兵权由兵部还给五军都督府,而且给孙承宗画了一个大饼,一个强军的蓝图,孙承宗信心满满的支持朱由检,准备去皮岛,打压打压开始不怎么听话的毛文龙。

    朱由检听了这个消息,心中一喜,当即道:“那就有劳孙师,江东镇之事拖不得。”

    “不敢,此乃臣之本分,”孙承宗继续道:“臣走后,兵部之事可交由左侍郎王象乾,右侍郎陈新甲等,此二人颇有才能,可堪一用。”

    朱由检微微点头,表示知道,兵部左侍郎王象乾和右侍郎陈新甲可是朱由检亲自挑出来的,有没有才能还用孙承宗来说。

    “孙师此去江东镇,好生安抚毛文龙,让其小心防备后金,交好朝鲜,练兵备战,不可松懈。”朱由检沉声道:“此去,户部郎中吴甘中掌管江东镇政务,可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随后,朕亲书一封,请孙师交于毛文龙手中,”朱由检准备好好拉拢毛文龙,毕竟毛文龙所在地对如今的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有毛文龙在皮岛一带,后金就别想倾巢而出。

    送走孙承宗后,朱由检便令当值太监方正化去传户部郎中吴甘中。

    “臣,拜见陛下!”

    吴甘中很快别入宫,朱由检定眼看去,吴甘中身材中等,不胖不瘦,留着小胡子,标准的文人福相,年纪也不算大,受得了皮岛那种艰苦环境。

    这个吴甘中,朱由检也有点印象,历史上崇祯时期也算是个干吏,而且也是崇祯皇帝煤山自杀后,举家殉国的忠臣之一。

    “朕要你去皮岛主政,辅助毛文龙镇守江东镇,你可有想法”前往江东镇那种苦寒之地,远离京师,也算是外放,对一个文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吴甘中对着朱由检就是一拜,诚恳的道:“陛下让臣去江东镇,臣必将不负陛下厚望,与毛帅一同,保江东镇无事。”

    朱由检微微点头,随后道:“此去江东镇,其一是为了管理江东镇政务,做好大军后勤工作,让大军无后顾之忧,切记,不得干预军中之事,一切军事行动,以毛文龙为主。”

    “臣,遵旨!”吴甘中急忙领旨,同时明白朱由检派他去,不是为了以文管武,更不能插手军队事宜。

    朱由检继续道:“其二,封锁江东镇一带,莫要让大明一米一盐一铁从此地进入后金,发现资敌者,斩!”

    吴甘中坚定的道:“臣,定不让陛下失望!”

    “其三,”朱由检微微迟疑道:“朝鲜被后金胁迫,明面上归顺后金,但其心还是向着大明的,你到任后,要与朝鲜王室取得联系,好生安抚他们,莫要让朝鲜彻底倒向后金。”

    “臣明白,”吴甘中立刻领会朱由检的意思,对朱由检更加佩服,当即对朱由检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若能满足,臣用顶上人头担保,江东镇稳如泰山!”

    朱由检微微一笑,他就喜欢这种有脑子的人,“说。”

    吴甘中急忙道:“如今辽东落入后金手中,江东镇陆路被阻,唯有从海上方可来往,臣请陛下派水师负责运送皮岛皮岛所需粮饷,万不可有所中断。”

    朱由检听了吴甘中的要求后,眼睛一亮,这个吴甘中果然是个人才,一样就看出守住皮岛的关键点。

    历史上毛文龙之所以被袁崇焕斩杀,就是因为皮岛粮饷不足,难以支撑,不得不冒大不韪走私禁品来支撑军队所需。

    “你放心,”朱由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朕会专门组建一支水师,负责皮岛的粮饷运送,江东镇所需钱粮,绝不拖欠一丝一毫。”



第四十一章 四大国公算计
    简单的吃过晚膳,朱由检正想按往常一样回乾清宫。

    刚踏出几步,突然一顿,微微迟疑之后别对王承恩道:“摆驾坤宁宫。。。。。。”

    皇帝走到哪里,身边都跟着大批人马,那怕是在深宫,身旁伺候的太监和宫女就不用说了,就连密卫也有近百人,由密卫营副统领谢文举随身保护。

    “参见陛下。”

    刚到坤宁宫门口,周皇后已经带着坤宁宫一众太监宫女跪地相迎。

    朱由检快步上前,将周皇后扶起,随后密卫营进入坤宁宫,接手坤宁宫防务,而原本坤宁宫的太监和宫女,除了信王府出来的几人外,全部被赶了出去。

    “五郎,臣妾专门熬制的参汤,,,,,”

    看着满满一碗金黄色的参汤,朱由检噎了噎口水,脸色有点不自然,这样的大补,是不是过了点。

    不过朱由检还是硬着头皮将参汤喝了下去。

    随后,朱由检拉着周皇后的手在坤宁宫内随便走动了下。

    不知道是参汤喝多了的原因,还是散发着体香的周皇后不断在自己手臂上摩擦的原因,朱由检感觉自己越来越急躁,一点欣赏景色的兴趣都没有,眼睛时不时的瞟向身旁的周皇后身上,而且老实看不该看的地方。

    “朕乏了,还是回去休息吧。”朱由检也难得装了,反正都是自己老婆,管那么多干什么。

    朱由检拉着满脸通红的周皇后往后走,进入卧室,退避左右。

    “臣妾为五郎更衣。。。。。。”

    不用说,是非常舒服的一夜,本来朱由检下定决心做一次郎的,可惜好像参汤喝多了点,不能控制自己,结果可想而知。

    “启禀陛下,魏国公、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在外求见。。。。。。”

    还在朦胧睡意中的朱由检突然醒了,周皇后也睁开眼睛,害羞的躲在被窝里。

    “咳咳,凤儿好些歇息,朕先去处理政务,改日看你。。。。。。”

    朱由检很快穿着整齐,带着一群护卫离开坤宁宫。

    “参见陛下!”

    朱由检在御书房召见四位国公,按照朱由检的吩咐,取消每日早朝,改为内阁大臣每日前来汇报和商议。

    早朝完全没必要,本来事就多,哪能每日浪费时间来开全体大会。

    有大事再开会讨论不就行了嘛,每日开会,谁不累啊。

    “陛下,臣等连夜就五军都督府的事商议出一个大体的章程,请陛下过目。”魏国公徐宏基递上一本奏折,让朱由检微微皱眉。

    “四位国公为国操劳,当注意休息才是,来人,赐座,上茶。。。。。。”

    朱由检一边说,一边翻看起魏国公递上来的奏折。

    当看到内容时,朱由检眼角微微一挑,不过很快隐去,不漏声色的继续看下去。

    内容很简单,没有文官那些奏折那样长篇大论,与其说是奏折,还不如说是五军都督府的人事任命名单。

    “前军左都督,黔国公沐启元,右都督成安伯郭邦栋。。。。。。”

    “后军左都督,定国公徐希,右都督永康侯徐锡登。。。。。。”

    “左军左都督,成国公朱纯臣,右都督。。。。。。”

    “右军左都督,英国公张维贤,右都督,阳武侯薛濂。。。。。。”

    “中军左都督,魏国公徐宏基。。。。。。”

    五军都督府,分掌大明五大军区。。



第四十二章 迫不及待
    “四位国公为国操劳,为朕分忧,朕心甚慰,”等四人冷场之后,朱由检才不紧不慢的收起手中的名单,轻轻放到一旁,微笑道:“五军都督府之事,还需四位国公多多费心。”

    “此乃臣等分内之事。”定国公徐希急忙表示没什么,成国公朱纯臣也想说点什么,可见魏国公徐宏基和英国公张维贤都沉默不语,微微皱眉,也没有开口。

    朱由检依然面带笑容,满脸诚恳的道:“四位国公世代忠心耿耿,为大明效力,有四位国公在,朕心甚安,五军都督府之事,便由四位国公之意。”

    听了朱由检的话,朱纯臣和徐希差点高兴得跳起来,他们没想到朱由检竟然就这么答应他们出任五军都督府之职务。

    而英国公张维贤却微微皱眉,悄悄抬头瞟了眼满脸微笑的朱由检,完全不解朱由检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难得自己猜错了。
1...8910111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