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斋鬼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鬼雨

    桑子明见到陆九龄之后,赶紧跪下磕头:“弟子拜见老祖。”

    双方之间境界差太远了,一个事炼气,一个是合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隔着不知道多少层,所以桑子明作为年轻人,磕几个头都不嫌多。

    陆九龄为人很是和蔼,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面带微笑道:“起来吧,我听梁帖说,你家祖上留下来一件灵宝,所以我想见识一下。”

    桑子明没办法推脱,只好将灵宝弓取了出来。

    陆九龄从太师椅中站起来,接过灵宝弓端详了一阵子,双手轻轻拉了两下,赞道:“果然是一张好弓,若是落在老夫手里,敢跟低级的地仙抗衡了。”

    听他这么说,桑子明不由得心中一紧,暗道:“这老家伙不会想贪墨我的宝弓吧”

    然而陆九龄只看了一小会儿,就将灵宝弓还给了他:“收好它,莫要给别人看见。”

    桑子明赶紧收了起来:“多谢祖师。”

    陆九龄上下打量着他,道:“听说你这次考了个琅琊郡的案首,是吗”

    桑子明赶紧躬身道:“弟子侥幸,考了第一名。”

    陆九龄笑道:“琅琊郡虽然地处偏远,然而颇有灵气,曾经出过好几位仙人呢。琅琊有三大修仙家族,比如说琅琊王氏,琅琊颜氏,琅琊诸葛氏,昔年都有人白日飞升。老夫闲来无事,想要考考你,你若能让我满意,少不得提携你一番。“

    桑子明浑身一震,心里明白这是难得的机会,赶紧说道:”请祖师出题。“

    陆九龄眯起眼睛道:”桌上有现成的笔墨,拿出你全部的实力,去写一篇仙文,限时一个时辰,能写多少写多少,让我看看你的根基,是否可造之才。“

    桑子明躬身退下,走到另外一侧,凝神沉思了片刻,提笔写起字来。

    自从琅琊城一行,观摩狼牙石刻之后,他的功力暴涨到炼气大圆满,这还是次要的,更大的收获还在仙文方面,在碑文和悟道茶的双重刺激下,他领悟的仙文已经达到两千九百个,其中入道级别




第157章 敬、静、净、雅
    如何检测修士是否妖修化形,这问题有些复杂。

    如果衡量修士是否被阴鬼侵染,这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好在只要对方愿意接受检查,儒门还有一些方法能检测出来。就怕对方百般推脱不愿意接受检测,那就不好办了。

    陆九龄做的事很简单,主要就是三步。

    第一步,他拿出一个照妖镜,对着桑子明看了一会儿。

    第二步,他又拿出一个八卦心镜,对着桑子明照了一会儿。

    最后,他让桑子明休息半个时辰,然后书写“敬、静、净、雅”这四字仙文。

    要说人与兽和鬼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按照天儒门的说法,主要就是一个“礼”字,礼的核心就是敬、静、净、雅。敬天敬地,懂得尊敬别人;平静,安静,心静,静以修身,简以养德,宁静可以致远;干净,没有污秽,净口,净身,净手,净心,表里俱净,六根清净;高雅,典雅,雅以为美,君子安雅,静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这四个字,正是妖和鬼难以做到的,也是它们难以书写的仙文。鬼喜欢污浊,妖很是粗野。但凡居心叵测,都是心里有鬼,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就只能做鬼了;但凡傲气凌人,都是未脱兽性,不能安安静静的做人,那就只能做妖了。

    桑子明提起笔来,耐心的写了这四个仙文。

    这些仙文都是儒家的根基,被列入最初的《仙文初解》里面,所以他早已掌握了,此时写出来依然处于“入道”的境界。

    陆九龄看了如释重负,拿着桑子明书写的二十个仙文赞叹良久:“好样的!天降奇才,有百龙之智……”

    随后,他沉吟片刻,道:“今年七月有一场乡试,年底腊八还有会试,你的功力虽然很低,但也不是没有希望。这样吧,从今天以后,每隔十天,你过来见我一回,我来指点你科考,你可愿意”

    桑子明心里一跳,十分欣喜,赶忙说道:“弟子愿意,多谢祖师。只是弟子近日需要闭关筑基,恐怕没时间来见祖师。”

    陆九龄不以为意,笑道:“等你筑基完了再来。趁着有空,我再给你讲讲筑基的事,我们儒家筑基跟仙家不同,人有三处丹田,仙家重在下丹田,儒家重在中丹田,佛家重在上丹田。仙家讲究炼精化气,儒家讲究常养浩然正气,我看你精气充足,百脉尽通,五脏六腑的灵气也满了,所以开辟璇玑世界绰绰有余。”

    桑子明忽然问道:“请问祖师,有没有人同时开辟中丹田和下丹田?“

    陆九龄闻言一怔,过了好一阵才回答:“你说的这种事,也不是没有。但是修炼的难度极高,一旦成功了,将来的好处也很大。”

    桑子明静静的看着他,等对方进一步讲解。

    陆九龄接着道:“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仙帝,名叫叶昊天,实力高强,不在春秋老仙之下,他为人低调,居住在大千世界之外,所以一般知道他的人不多。这人修炼的功法很奇特,据说他同时开辟了两个世界,下丹田开辟紫府世界,中丹田开辟璇玑世界,然后儒道双修,形成两颗金丹,两个元婴,两个元神,他与人交手时,可以一分为二,两个打一个,所以在众多的仙帝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很是受人景仰。不过,你要想跟他学,可能要承担极大的风险。不但筑基艰难,而且将来晋升每一阶,都比别人辛苦得多。等于别人爬一座山,你却要爬两座高峰。”

    桑子明微微皱眉,心里在盘算着,不知该如何是好。

    陆九龄又道:“不说别人,我那幼弟,地仙陆九渊,当年就开了两个丹田,但



第158章 炼丹
    自古医药不分家,药分丹膏丸散,丹是药的一种,神医桑长乃是天下三大神医之一,所以对于炼丹有独到的体会和经验,在他留下的《灵医宝典》中,记录了详尽的炼丹方法,每一种丹药都有细致的描述。筑基丹,结金丹,元婴丹,步虚丹,大道丹,这些都是修士进阶必须的丹药,更是桑长研究的重点。

    桑子明认真琢磨筑基丹的炼制方法,结果发现炼这种丹药,不能用普通的药鼎,需要用特殊的丹鼎才行。

    他以前用的是药鼎,药鼎是低阶药师常用的鼎,因为它容易铸造,而且上面开一个小口,可以看见里面的丹药变化。而丹鼎是真正的丹药师采用的鼎,制造工艺负责,顶上是密闭的,看不见里边的景象,全凭神识来查看和控制丹药的变化。

    要想购买一只药鼎,大概五颗灵石就够了。而对于丹鼎来说,价格要昂贵的多,哪怕最低等的丹鼎,也需要数百颗灵石,因为它是复杂的法器,经过多年的温养之后,某些丹鼎还有进阶的能力,所以它的价格很难衡量。有些门派为了争夺丹鼎,可能会打破头。

    桑子明需要丹鼎,却不用去外面买,这样的法器就算去买,也买不到好的。他相信这样关键的灵医器具,爷爷应该给自己准备好了。老爷子心思细致,精心准备多年,若是连吃饭的家伙都没给孙子留一件,岂不成了笑话

    他又去地下室里找了找,结果找到三个大小不同的丹鼎,最小的约有三尺高,青铜铸就,上面刻着三个字“灵丹鼎”;中等的丹鼎约有五尺高,紫铜铸就,上面写着“宝丹鼎”;最大的一个有八尺高,上面有“仙丹鼎”的字样。

    桑子明看了,既感到欣喜,又觉得惊讶不已,没想到爷爷连“仙丹鼎”都留下来了!由此可以想象,爷爷收集的仙丹鼎,应该不止这一个,因为还是那句话,作为天下著名的神医,长期出门在外,身上不带吃饭的家伙,那不成了笑话吗看起来,仙丹鼎虽然珍贵,但是到了仙界之后,也不算价值连城,只要用心搜集,还是能找到的。

    仙丹鼎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还可以分成一到九阶。仙丹鼎之上,还有神丹鼎,也就是仙帝炼丹所用的神器。神器是超越九阶的仙器,炼的是大道枢机,投入的不是灵草。

    桑子明想了想,觉得自己功力太弱,炼制的又是低阶灵丹,只能拿最小的“灵丹炉”出去。

    灵丹同样分为一到九阶,筑基丹虽然是三阶灵丹,但依旧属于低阶灵丹的范畴,四阶才算是中阶灵丹,七阶以上算是高阶灵丹。

    桑子明看着灵丹鼎,心里犯起了嘀咕,他还是第一次使用这样的丹鼎,不晓得自己的神识能否驾驭得了。

    于是乎,他只好先用这样的丹鼎重新炼制“培元丹”。结果因为不熟悉丹鼎内部的构造,第一次炼丹失败了,连一颗灵丹也没有炼出来。

    他闭上眼睛,动用神识观察丹炉内部的情形,整整揣摩了一上午,然后开始炼制第二炉培元丹。这一次,他成功了,打开丹炉,得到六颗灵丹。

    他觉得还是不满意,于是总结经验,开始炼制第三炉培元丹。

    他有很强的神识,能够清晰的看见丹炉内的变化,随着经验积累越来越多,炼丹成功率也很快的提升上来。

    第三次炼丹,他就有了突破,炼出九颗培元丹,随后第四次、第五次,都炼出了十颗培元丹。

    他仔细看了看丹药,发现不单数量增加了,而且品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从下品灵丹提升到中品,其中还有一部分上品灵丹。

    灵丹有不同的品级,分成下品、中品、上品、极品。下品灵丹混有太多的杂质,因而外表有明显的杂色;中品灵丹杂质较少,外面只有小小的杂色斑点;上品灵丹颜色单一,看不见一点儿的杂色;极品灵丹除了无杂色之外,还拥有一条丹纹。丹纹是沟通上苍的标志,说明灵丹得到天道认可,拥有非比寻常的效力。

     



第159章 闭关筑基
    这时候,莲香已经从荒原上回来了,说起一路行程碰到的趣事,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显然她很喜欢回家的感觉,荒原是她成长起来的地方。

    “公子,我已经弄到了不少的灵木,连九薇木都找到了。”

    桑子明大喜,笑道:“好,你辛苦了!先留着这些灵木,等我筑基之后,看看能不能构建最简单的祭坛。”

    随后,他开始琢磨陆九龄赐下的筑基心法,还让李秋婵和莲香帮忙,去地下室寻找双重筑基的方法。

    二女忙活了好几天,结果运气不错,还真的找到了一枚玉简。

    那枚玉简是神医桑长从仙帝叶昊天的徒弟那儿获得的,里面不单有开辟两个世界的方法,还有接下来如何进一步修炼,凝结成两个金丹,再生成双元婴,甚至将肉身一分为二的描述。

    这是仙帝叶昊天独创的修真之路,他并没有自珍其秘,而是将功法抄录了几份,分别送给仙文阁和几位儒家仙帝,想要这些人将功法传下去,以提携后辈儒家弟子。

    然而那些个仙帝虽然看重叶昊天的功力,却不同意他修炼的途径,因为儒道双修固然有好处,但也有明显的坏处,让普通弟子无法快速进阶,而且归根结底,这样修炼出来的人物,究竟是儒家还是道家的人呢

    近年来,儒家的势力越来越强,隐然有凌驾于道家之上的趋势,在很多小世界都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了,所以几位仙帝将叶昊天提供的心法搁置一边,仙文阁也将这门心法锁在了密室中不给弟子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神医桑长碰到了叶昊天的徒弟,很容易拿几颗仙丹换到了这门心法。

    其实按照桑长的本意,并不是想将这门心法拿给孙子修炼,而是他自己作为神医,理当明白整个天下所有修真人进阶的方式,如此一来才能帮他们诊治疾患。否则作为神医,连病机病理都搞不清楚,凭什么帮人治病啊人家修炼出了问题,找上门来求你帮忙,结果你啥都不懂,或者一知半解,岂不是打神医的脸

    他却没有想到,自己无意间留下的这门心法,让桑子明走上了稀有的修仙道路,最起码在黄昏界是独一份。

    桑子明仔细揣摩这枚玉简,还有陆九龄赐下的心法,整整耗费了十天的功夫,在脑海里模拟了很多遍,又跟李秋婵和莲香交代了几句,然后才开始闭关筑基。

    筑基对于修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门槛,普天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卡在了这一步,更不知道有多少人筑基未成身先死,然而还是有更多的人仿佛飞蛾扑火一样,拼死想要筑基。

    修真就像爬山,这座山很高很高,路上有许多的关口,如果能闯过关卡,还能继续往上爬,若是闯不过去,修真之路就断了。即便筑基的时候不死,早晚还是一个死字,因为人的寿命有限,岁月催人老,修炼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炼气大圆

    满修士能活两百五十年,一旦筑基成功,寿限立马翻倍,能活四五百年!

    修炼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长生吗

    有人说,不愿长生,只愿共生,不争百世,只争一世,不求永恒,只求今生,不求天长地久,只愿今生拥有。然而这些人活不过百年都死了,王侯将相,



第160章 阴墟
    李秋婵的心里也不好过,她经常对天祷告,希望桑郎一帆风顺。

    她跟莲香一样,也没有一直待在桑宅,而是经常出门,但她出门的时间,正好跟莲香相反。她选择白天去桑罗殿,反正荒谷深处很是阴暗,正适合鬼修静心修炼。

    每天上午,她都要跳进阴池里,在冰冷的阴泉中浸泡,直到无法忍受的那一刻,再从里面爬出来,接受七微火的烘烤。七微火温暖而不炙热,能祛除她身上过量的寒气。平日里,她还要服用桑子明炼制的丹药,再配以阴灵石提供灵力,所以功力进境很快,用不了两个月就能升一级。

    这一天,她带着护卫鬼铮和婢女钟琴儿,来到谷底的墟市。

    鬼铮腰里挂着宝剑,面色冷厉的站在她的身后,一双眼睛仿佛利剑一样,盯着那些试图靠近的修士。

    钟琴儿走在李秋婵的身侧,不时的指指点点。她在谷底生活了数百年,以前也曾跟别人来过这里。

    墟市位于一个独立的山谷中,内里空间范围很大,形状就像哑铃一样,中间细,两端粗,其中一端主要是妖修,另外一端主要是鬼修,但是彼此之间可以走动,因为有些东西属于谷底独有,有些物品则独产于荒原,两者之间需要互通有无,这也正是鬼修和妖修合作建立这个墟市的根由。

    李秋婵拿出了那一枚金丹真人留下来的储物戒指,戒指中原本有几件法器,她自己挑了一件“**金蛟剪”,那是一件六阶灵器,不但能剪人肉身,还能勾魂夺魄,原本是一位筑基巅峰的女性鬼修使用的,后来被那位金丹真人杀了,抢了人家的宝贝,收在储物戒指里面。

    这件灵器等级虽然不高,但是正适合李秋婵使用。她有师傅赐下的灵宝招魂幡,但是不敢轻易动用,每动用一次就要耗尽全身的功力,至少十天恢复不过来。

    另外,她还让钟琴儿从中挑了一口灵剑,钟琴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法器,因此开心了好几天。

    这一次,李秋婵来到墟市上,找了一家鬼修开的店铺,将自己用不到的东西都卖了,换回不少的阴灵石。

    随后,她来到妖修聚集的地方,购买了一些炼制培元丹、筑基丹和结金丹的稀有灵草。这些灵草价格并不是很贵,因为大多数妖修都比较笨,没有足够的炼丹知识,荒原浩瀚无边,生长着很多的灵草,妖修知道是灵草,却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其中的价值,这些东西如果拿到人族聚集的地方,可都是难得的宝贝了。

    除此之外,李秋婵还看到一块一块各种颜色的灵金,都是炼器的好材料,可惜她对灵金了解不多,桑子明也不会炼器,所以她不敢出手购买。

1...4142434445...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