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斋鬼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鬼雨
    在这里,她还看到一些灵水、灵火、灵木和灵土,都是不同灵根的修真人所需要的东西,可惜价格昂贵,她也没舍得购买。

    在这墟市之中,好的法器较为稀缺,普遍比地面上贵两三倍,因为妖修不善于自己炼制法器,他们使用的法器大都是从人族修士手里抢来的。有些妖修使用的法器是他们自己炼制的,但都比较简陋,比如说将一根九阶灵木的树干炼成大棒,所用的材料堪称绝佳,然而他们不会在上面雕刻复杂的符文,所以这样的法器品级不算太高。

    李秋婵在墟市逛了一圈,大体了解了情况,然后就回去了。

    不久,师傅鬼桑子叫她过去,询问她修炼的情况。

    &nb




第161章 鸿蒙、璇玑
    五天之后,桑子明还坐在静室内一动不动。

    他胸中的璇玑世界已经开辟完毕,但是小腹部位的鸿蒙世界还没有完成,因为这个世界有些复杂。

    他因为是木火土三系灵根,即便放弃稍差的土灵根,还有木火双灵根,都是很好的资质,如果采用单系筑基,未免太可惜了。他最强的是木灵根,火灵根也不差,将来作为灵医,离不开炼制灵丹,若能精通火系功法,必然对炼丹有好处,所以他不能抛弃火灵根。

    因此之故,他考虑再三,决定选择木火双系筑基。

    他事先已经从地下室挑选了一朵仙火和一株仙树,都是一阶仙品。如果等级再高的话,他也无法收入丹田中。

    仙火的名字叫黄道火,仙树的名字叫白榆树。

    这火是从天上来的,跟黄道十二宫有关。

    桑子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记得《灵医宝典》中有几句话“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天东扶木三千丈,一片丹心似许长。九重阊阖开黄道,买花移榆且迷藏。”

    他在自己的丹田中,用意念开辟了一个火池,张嘴将豆粒大的黄道火吞入腹中,火苗落入火池中,轰的一声放大开来。

    在丹田的另一侧,他用意念挖了一个小坑,将三寸高的白榆仙树种了了进去。

    结果这一火一树相得益彰,随着每一次呼吸节节拔高,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伸展到百丈之高,成了支撑鸿蒙世界的天柱。

    一百丈高的鸿蒙世界,已经相当于普通修士的平均水平了,然而对于桑子明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他吞服一颗筑基丹,一天一夜之后,两大天柱拔高到一千丈。然后他吞服第二颗筑基丹,又经历一天一夜,天柱拔高到两千丈,九天之后,他吞下第十颗筑基丹,天柱不再增长,固定在九千三百丈!

    他开辟的鸿蒙世界,竟然如此之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因为按照传说,即便是功力独步天下的春秋老仙,开辟的丹田也只有一万丈,从来没有人能超越这个数字。一般来说,但凡能开辟一千五百丈的鸿蒙世界,只要没有半途陨落的话,都能修成天仙。若是超过两千丈,那更是前程似锦。

    而且,桑子明不止有一个鸿蒙世界,他还开辟了六千三百丈的璇玑空间。

    修士竟然能在体内开辟偌大的空间,这是一种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奇妙现象,类似于佛家的纳须弥入介子,或者说仙家的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什么是修仙修仙就是探索玄奥奇妙体内世界的过程,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那将违背天道法则。大千世界不允许有太多的神仙,否则整个宇宙都会崩溃。

    桑子明从进入静室开始,直到十八天后,才从里面走出来。

    迎接他的是两位如花似玉的少女温暖的怀抱,仔细看时,她们的脸上分明挂着一道道泪痕。

    李秋婵依偎在他的左侧,口中说道“桑郎,你总算出来了。经历这么多天,我们都担心死了。筑基还算顺利吗”

    莲香紧紧的抱了他一下,在他右侧面颊上亲了一口,然后迅速松开,跳到了一边,脸若娇花,明眸皓齿,腰如束素,开心的笑道“恭喜公子,你已经是筑基修士了



第162章 自找苦吃?
    第二天早上,桑子明去仙文馆拜见陆九龄。

    对于这位老先生,他心里有感激也有好奇。

    按理说陆九龄愿意指点他的修行,那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老师了,然而陆九龄却没有要收他为徒的意思,连记名弟子都不是,更不是什么徒孙。人家就是好心,有空指点他两句而已。所以桑子明只能按惯例,称呼对方为祖师。

    即便他现在筑基了,还要叫金丹真人师叔,叫元婴真君师叔祖,叫步虚真君太师叔祖,也应该叫合道真君“太太师叔祖”,与其弄这么复杂的称呼,还不如干脆叫祖师呢。

    陆九龄正坐在太师椅上在看书,看见他来了,上下打量一眼,淡淡的问道:“你果真开辟两个世界了”

    桑子明躬身回答:“多谢祖师,弟子侥幸成功了。”

    陆九龄又问:“你开辟的璇玑世界有多大”

    他最关心的还是儒门修炼的根基,儒门的根基在于胸中的浩然正气,需要在璇玑世界中修炼,所以他上来就问这个。

    桑子明开辟了六千三百丈的璇玑世界,但他往外说的时候略微压缩了一点,答道:“启禀祖师,弟子开辟的胸内世界,大概有四千丈高。”

    陆九龄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珠子,手里的书“啪叽”掉在腿上,然后自觉失态,赶紧又捞了起来。

    他心想:“老夫当年开辟了九百丈的璇玑世界,已经算是很大了,没想到这小子如此妖孽!”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又问:“那你开辟的腹内鸿蒙世界有多大呢”

    桑子明见了对方吃惊的样子,当下更不敢多说了,将数字尽力压缩了一番,答道:“大约两千丈余丈。”

    陆九龄一听,脸色又是一变,伸出手指,微微颤抖,指点着他,道:“你……竟然有这么好的资质,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天大的麻烦,你知道吗”

    “祖师,弟子愚钝,还请您老人家开解。”

    “你开辟这么大的体内空间,准备花多少年时间来填满灵气”

    桑子明眨眨眼睛,小心的问道:“祖师,不是说筑基的时候,开辟的体内空间,越大越好吗”

    陆九龄瞪他一眼,道:“凡事有利亦有弊。你开辟的世界大了,固然增添了成长潜力,但是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来填充!你想想,这么大的空间,需要多少灵气来填满又需要几个甲子来锤炼压缩你别忘了,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筑基修士最多能活五百年,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内结丹,将会化为一抔黄土!人死都死了,你再上来说,开辟了多大的空间,有意思吗”

    桑子明无言以对,心里却不服气,觉得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陆九龄接着说道:“体内空间越大,修炼的难度越高。就像爬山一样,别人爬百丈高的小山,就能筑基圆满,你要爬四千丈高的山,才能登上山顶。这个过程太艰辛,太漫长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般的修士筑基的时候,都想让自己开辟的空间不大不小。

    什么是不大不小呢平均而言,儒门弟子能有两三百丈的璇玑世界,就算不错了;若是好一点,有五百丈高的空间,至少能修炼到元婴;若有八百丈高,不但仙基稳固,有希望修成地仙,而且修炼的速度比较快。

    若是像你这样子,开辟如此庞大的空间,事情反而麻烦了,不单筑基时需要大量的灵气,而且结丹时,也要耗费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老实说,你这是自找苦吃啊!”

    桑子明有点儿灰头土脸的感觉,他好不容易开辟了很大的空间,没有得到夸赞,反而被老先生说了一顿。此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毅然道:“多谢祖师提醒,弟子愿尽力而为。”

    略微停了片刻,陆九龄又开口道:“按理说,你开辟了两千丈的鸿蒙世界,对于仙家来说,也是难得的好苗子,会让很多大人物抢着收徒。但我是儒门修士,不懂仙家法门,所以不能教你。我只传你一些儒家的法门,告诉你如何在璇玑世界中,尽快的填满浩然正气。”

    桑子明赶紧说道:“多谢祖师教诲。弟子是仙文阁弟子,自应修炼浩然正气。鸿蒙世界先放在那儿,留待将来另作打算,若实在不行只好放弃了。”

    陆九龄微微颔首,面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嗯,这想法不错,昔年我那弟弟,就是这样做的。”

    接着,他开始讲如何在璇玑世界中修炼浩然正气。

    “要想尽快的积累足够的浩然正气,大约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读书、写字,就像你平日里做的,写出仙文之后,等它充满了天道灵能,再将其吞下去。这种天道灵能,也就是浩然正气。

    第二种方法是静坐,跟佛家的打坐类似,道家也有类似的功夫,儒家打坐有独特的方法,回头我慢慢跟你说。

    第三种方法是呼吸吐纳,每天对着巍巍高山,滔滔大河,滚滚红日,皎皎月华,呼吸吐纳,借以培养浩然正气。所以很多儒家的修士,都需要出门游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同时观澜天下,从壮丽河山中吸取浩然正气。你也不能一直待在荒谷城啊!

    第四种方法,是多参悟前人留下来的碑文,里面蕴含着天道正气,这一点你已经试过了,而且得到不少的好处,对吧

    第五种方法,趁着天下群儒大祭的功夫,尽可能的获得天上降下来的甘霖,那是诸



第163章 再见秦筝
    桑子明拜别了陆九龄,走在仙文馆的亭台楼阁之间,感受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

    为了进出方便,陆九龄给了他一块普通内门弟子的令牌。

    他将令牌挂在腰间,然后一面走一面琢磨,接下来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走着走着,他忽然看见迎面走来一位女修,面目颇为熟悉,不由得为止一怔,此人乃是曾经教过他剑术的老师秦筝。

    他心中一喜,赶紧迎上去,叫道:“秦师傅,您怎么在这儿”

    秦筝身材修长,面色白净,左侧眉毛有一点残缺,然而不改她秀丽的面容,反而增添了一些英气。

    当初她离开荒谷城的时候,还是炼气大圆满,此时已经完成突破,跟桑子明一样,成了筑基初期的修士。

    她抬头看见桑子明,当即笑了起来:“我已经是仙文馆内门弟子了。你呢为何来到这儿”

    桑子明抖了抖挂在腰间的令牌,笑道:“我跟您一样,也是仙文馆的弟子了。秦师傅,您若是有空的话,我想继续跟您学剑!你放心,该有的礼节和束脩一样不缺。”

    按理说,他有师傅黄瑞做指导,黄瑞掌握了十四式天剑诀,比秦筝还要强一些。问题是学习剑术不是目的,他需要找人切磋。这样一来,黄瑞七十岁的老头子,平日里又很忙,再加上师道尊严。就不是很好的对象了。

    秦筝较为年轻,对剑术孜孜以求,伸手很不错。她爷爷是剑术大家,金丹后期,掌握二十七式天剑诀,在琅琊城远近闻名。

    秦筝上下打量着他,忽然惊讶的叫起来:“啊呀!桑子明,你吃了什么仙丹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阶筑基了呢”

    桑子明微微一笑,道:“秦师傅也很年轻,不也筑基了吗”

    按理说,修士筑基的平均年龄,大概在六十岁左右,最晚一百二十岁。如果超过这个岁数,将会出现种种问题,气血衰竭,再加上天道约束,很难再筑基成功了。

    而秦筝也不过三十五六岁,能在这么早的年纪筑基,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的了。

    秦筝微微一笑,轻叹道:“我跟你不一样,五岁就开灵了,比你早了很多年,也辛苦修炼了多年。你倒是轻松,一口气修成筑基了,真让人怀疑,天道不公啊。”

    桑子明笑着问道:“秦师傅,您上次得了虎啸金,回去之后,铸剑成功了吗”

    “那是当然,大获成功!我爹得了一口心仪的宝剑,志得意满,正在闭关修炼,想要进阶金丹呢。”说完这话,秦筝眼望着桑子明,笑道:“我的剑术太浅薄了,没办法再教你。你若是真想学剑,那就跟我来吧。”

    “好啊,秦师傅,您带我去哪儿”

    “就在这仙文馆内。我爷爷受到邀请,来这儿做了教习,专门教授剑术。我领你去见他,看你是否合他的眼缘。”

    桑子明又惊又喜:“啊令祖在这儿,那真是太好了!”

    秦筝笑道:“好什么啊我爷爷要求很严,他虽然给很多人授课,但都是泛泛而谈,能得到他真传的人并不多。”

    “怎么令祖自珍其秘,怕别人学会了他的功夫”

    “胡说八道!家祖精研天剑诀,这是儒门固有的剑法,又不是他独创出来的。他恨不得将自己领悟的剑术都传下去,然而学习天剑诀的难度太高了,前面几式还好,越往后越难,没有几个人能学会。连我这样的,现如今才掌握十一式!”

    “你上次说,令祖掌握了二十七式,是吗”

    &



第164章 天剑秦斩
    仙文馆的范围很大,围着火湖半圈的建筑,跟烈焰门一起平分火湖,占地足有数十里。不过仙文馆暂时没有那么多弟子,所以很多地方还空置着。

    桑子明跟着秦筝,左弯右拐,走了盏茶功夫,来到一处绿树掩映,很宽敞的院子里。

    院中正有十几位筑基修士在演练剑术,正前方站着一位老者,看外表大约六七十岁,真实年龄不知几许。

    作为老牌的金丹后期的真人,按理说应该在五百岁以上。

    桑子明差不多学全了《灵医宝典》,按照上面的说法,可以大体估计修士的年龄。

    作为一介凡人,最高寿限一百岁。就算超出这个数字,也不会太多。

    如果是金丹真人的话,大约拥有千年的寿限,在没有戴面具,没有服用驻颜丹,也没有刻意运功,改变容颜的情况下,如果这人看着像是三十岁的年轻人,那他就有三百岁了;如果看着有五十岁,那就有五百岁了。

    眼前的老者看着有六七十岁,那就有六七百岁了。

    他的功力为金丹第九重,距离千岁还有三百多年,有很大的希望进阶元婴。

    金丹真人跟炼气期修士不一样,炼气期修士没有开辟体内空间,灵气保留在静脉中,如果不能在两个甲子内筑基,随着经脉的老化,灵气就四散逃逸了。而金丹真人体内的元液固守在鸿蒙世界中,就算卡在一千岁,临死之前,进阶元婴,那也是有可能的。

    秦筝走上前去,笑语盈盈,跟金丹老者说了几句话。

    然后金丹老者对着桑子明招了招手:“年轻人,你过来。”

    桑子明赶紧走到近前施礼:“弟子拜见师叔。”

    金丹老者长方脸,剑眉朗目,头发花白,颌下留着半尺长的胡须,上下打量着他,说道:“年轻人,当初那三块虎啸金,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1...4243444546...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