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但是曹利用却不同,他发际后对宦官不但鄙夷,而且还表现在脸上,见了宦官就没有好脸色,甚至有一次刘娥身边的罗崇勋犯了错,刘娥让曹利用代她申斥一番,结果曹利用倒好,竟然把罗崇勋拉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让他脱掉官服官帽跪在地上,然后整整申斥了一个多时辰,要知道罗崇勋可是宫是的太监之首,平时哪受过这种气?

    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件事,曹利用和罗崇勋也结下了大仇,所以罗崇勋在得知曹利用的侄子这件事后,竟然主动向刘娥请求前去赵州调查,结果在查明之后直接将曹讷乱棍打死,至于曹利用还要等朝廷的下一步发落,不过曹利用以前得罪了太多的人,这次墙倒众人推,估计下场肯定会十分凄惨。

    曹利用的遭遇倒是给李璋提了个醒,当初澶渊之盟时,满朝文武无人敢前往辽国商议,唯独曹利用胆气过人主动前往,虽然澶渊之盟对大宋有些屈辱,但却换来三十多年的太平,可惜曹利用恃功而骄,最后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这让李璋也是暗自警醒,日后万不可成为第二个曹利用。

    随着曹利用的倒台,王曾本应该春风得意才是,但是与事实却恰恰相反,王曾非但没有得意,反而变得更加小心,特别是经过李璋的提醒后,他也知道自己只差半步就步了曹利用的后尘,幸亏他后来立刻停止了一切动作,反倒是曹利用却是动作不断,所以曹利用倒台这件事表面上受曹讷的牵连,实际上还是他自己找死。

    也正是知道了刘娥的底线,所以王曾才会更加小心,他熬了多年才好不容易熬到宰相的位子上,自然不想轻易的失去,更何况他身上还有一重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有他和鲁宗道等在朝堂上看着,刘娥至少不敢乱动。

    不过就在对曹利用的处置还没有下来,朝堂上却又发生一件事,那就是有官员为了巴结刘娥,忽然上书请求为刘氏修建七庙,所谓七庙,天下间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修建,也就是三昭三穆外加太祖,但刘娥只是太后而不是皇帝,根本没有资格修建七庙。

    本来对于这种巴结奉承的奏折,刘娥大可以直接扔了,但她的态度却显得有些暧昧,竟然在朝堂上当众拿出奏折,并且询问大臣们的意见,这让很多大臣都有些不知所措,最后还是鲁宗道大声呵斥道:若是刘氏修建了七庙,以后的皇帝该怎么办?

    有了鲁宗道的带头,下面的大臣也有不少人反对,但这却让刘娥十分的生气,当下甩袖离开了大殿,而当这件事传出来时,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刘娥的野心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她恐怕根本没想过这件事赵祯知道后会怎么想?

    当下李璋立刻进宫,果然,当他见到赵祯时,对方正在喝闷酒,这让李璋也无奈的上前道: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话吗?

    记得,表哥你放心吧,我只是一时间想不开,想要把自己灌醉罢了。赵祯这时举了举酒杯道,看他两腮发红的样子,估计在李璋来之前已经喝了不少酒了。

    我陪你!李璋知道赵祯心中不痛快,当下也坐到他的对面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与赵祯碰了一下酒杯,两人也一饮而尽。

    以前李璋把该说的话都说过了,赵祯也知道他现在只能耐心的等,无论刘娥做什么他都要接受,所以接下来两人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最后赵祯第一个倒下,而李璋的酒量本来就不行,所以很快也第二个倒下。

    因为鲁宗道等人的反对,修七庙的事终于还是不了了之,这让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这天李璋像平时一样去火器监,只是走到皇城门前时,却忽然看到一队奇装异服的人走向城门,而李璋看到这群人也不由得惊讶的叫道:怎么会有倭人来皇城?




第三百零二章 倭国使团
    李璋在皇城门口看到一群倭国人进城,当下也十分的奇怪,他之所以能一眼认出对方是倭国人,因为对方的发型实在太特别了,头顶上那块直接被剃掉,后面的头发绑成一个发髻压在脑袋上,据说这叫唐轮头,是倭国学习唐朝男子的发型,但不知为何到了倭国就变成这副模样。

    奇怪,能进皇城的应该是倭国的使节吧,可是倭国使节什么时候来的京城?李璋这时再次自语道,对于倭国,他可不是一般的感兴趣,只是两国距离遥远,中间又有大海间隔,李璋平时也没想过倭国会出现在大宋的京城。

    出于对倭国的好奇,李璋也不去火器监,扭头也进了皇城跟在那些倭人的后面,结果却发现这帮倭人最后去了政事堂,估计是由王曾这些大臣接待,毕竟并不是所有使节都能见到大宋的皇帝,更何况现在是刘娥当政,她一个女子更不方便见使节。

    李璋在政事堂外站了片刻,犹豫着自己是不是要进去,说起来政事堂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除非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得到允许后才进去,毕竟里面是大宋朝堂的核心,像他这样跟踪着外国使节来政事堂的,恐怕也是第一个。

    李都尉?你怎么这里?正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而当李璋扭头看去时,却发现竟然是王曾从外面走来,看他脚步匆匆的模样,似乎是有什么要事?

    参见王相,刚才我看到有一队倭人进到政事堂,一时好奇于是就跟了过来。李璋这时也没有隐瞒,当下笑着对王曾道,对方掌管着政事堂,所以应该知道这些倭人的事。

    果然,听到李璋提到那些倭人,王曾也当即笑道:原来你是为了那些倭人而来,其实那些是倭国的使节,今年从明州上岸,于是明州守臣就将他们送到京城,只是太后不方便见他们,于是就让我们代她见一见这些倭国使节,顺便打发他们回去。

    李璋听到这里也了然的点了点头,大宋立国之后,虽然在军事上不如辽国,但是在经济文化上却是吊打周围各国,所以每年都有不少国外的使节前来。

    大宋刚开始也很大方,使节带来的礼物收下后,一般都是翻倍赏赐回去,结果这样一来,这些周边的小国尝到了甜头,几乎每年都会派使节前来,甚至有些更是一年几次,这下大宋也受不了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做冤大头,所以大宋也开始对进贡的小国限制来大宋的次数,同时赏赐也少了许多,但再怎么少还是比他们进贡的要多,所以对小国来说,进贡依然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是我听说有不少异族的商人经常冒充使节,从而换取朝廷的赏赐,这帮倭人使节会不会是冒充的?李璋这时忽然发出自己的疑问道,这可不是他无中生有,事实上冒充使节这种事时有发生,比如今年初时,就曾经有一支倭国的商队冒充使节,但因为拿不出国书而被大宋赶出去了。

    今年的确是有人冒充倭国的使节,不过这支使节却有国书,而且使节的队伍极大,送来的贡品也十分丰富,应该不是假的。王曾当下也笑着回答道。

    听到对方这么说,李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而且看王曾的样子,似乎也没有请他进去的打算,毕竟政事堂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地方,而且王曾又是个极有原则的人,哪怕之前李璋帮过他,他也不会因此而徇私,所以李璋也只能告辞离开,而王曾也笑着送他离去。

    不过李璋人虽然走了,但心却一直记挂着那些倭国使节,确切的说他其实是在记挂着倭国的另一样东西,那就是银矿,要知道倭国石见银矿可是天下少有的大银矿,而且开采十分容易,开采出来就能换钱。

    虽然白银在大宋不能直接流通,但对李璋却有大用,钱行发行了纸币,但却缺少一种真正的本位币,后世实行的是金本位,黄金就是纸币的保障,虽然后来的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但依然不能影响金本位的本质。

    相比之下,钱行其实还是铜本位,虽然铜也是一种贵金属,但那主要还是因为大宋这边缺铜,铜的产量太少,所以才被当成货币,但如果以后与外界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大,再使用铜本位就有些吃亏了。

    比如有个地方盛产铜,铜价很低,这种地方在世界上还真不少,毕竟铜的产量可比黄金白银强多了,到时这个地方的人就可以直接挖出铜就能来大宋换铜钱,用铜钱来买走大宋生产的物资,对大宋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事实上后世的西班牙就用这种办法买走了明清两朝的许多物资,当然他们用的是白银。

    所以李璋早就想将铜本位换成金本位或银本位了,但很不幸的是,无论是黄金还是白银,大宋的产量都不高,至少无法满足做为本位货币的需求,这让李璋也十分苦恼,但如果能把倭国的石见银矿搞来,那银本位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虽然银本位也不是很安全,毕竟美洲那边的白银也很多,最安全的还是黄金,但白银相比铜还是强多了。

    当然了,以现在钱行的发展,考虑这些好像是有些太远了,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璋不可能只看到眼前,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也要考虑到,毕竟他熟悉历史的发展进程,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如果放弃了这个优势,那他和古代人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下午的时候,李璋特意早点离开了火器监,然后跑去找赵祯打听倭国的事,不过赵祯对倭国使节到来的事也知道的不多,毕竟这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大事,估计刘娥那边也是一样的想法,否则也不会让王曾代她见倭国使节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璋只得让赵祯多留意一下倭国使团的事,然后这才离开皇宫回到家,不过就在他刚进家门,却看到狸儿和豆子等人围成一团站在院子里,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李璋看到这里也感到十分好奇,当下迈步走上前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呢?

    听到李璋的声音,狸儿等人这才发现他回来了,当即只见豆子笑嘻嘻的凑过来道:大哥快看,有人给你送礼来了!

    送礼?什么礼?李璋听到豆子的话也是一愣,随即就发现在豆子他们中间竟然围着一个女子,只见这个涂着满脸的白粉,眉毛被画成一团,偏偏嘴巴又点了一点绛红,而当看到李璋时,这个女子也立刻微笑着向他行了一礼,结果露出满嘴的黑牙,吓的李璋差点拔出随身的手枪自卫。

    这这哪来的倭国女人?李璋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当即板着脸问道,今天还真是邪门了,在皇城遇到倭国使节也就罢了,怎么家里又来了个倭国女人?

    豆子哥刚才不是说了吗,这是人家送给大哥你的,刚好大哥你还缺个随身的丫鬟,要不就她吧,毕竟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意。狸儿这时也十分调皮的说道。

    小丫头再敢乱说,我就让她当你的贴身丫鬟!李璋听到狸儿的话也不由得白了她一眼,这个倭国女人涂的像个鬼一样,牙也是黑的,大白天看到都能吓一跳,更别说晚上了,如果真让她做了贴身丫鬟,那岂不是天天上演鬼片?

    听到李璋的话,狸儿也调皮的吐了吐舌头,这时秀秀走了过来,将一份礼单交给李璋道:大哥,这是今天倭国使节派人送来的礼物,这个女人也是礼物之一,你不在家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所以就让他们先放在这里了。

    这帮倭国人搞什么鬼,送礼也就算了,怎么还送个女人来?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皱起眉头,使节给大臣送礼的事他倒是听说过,但像倭国这么明目张胆的送女人却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还送来这么丑的,虽然他知道倭国古代女子以黑齿为美,但依然有些无法接受。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也很奇怪,附近这么多的府邸,好像只有咱们家收到了倭国的礼物,难道说倭人也知道大哥的名气?秀秀这时再次开口道,如果一般人送的礼物,她直接拒了也就是了,但这次却是国外的使节来送礼,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明天把这些东西退回去吧,送礼也不知道挑个好看点的。李璋当即回答道,说完还看了看那个人鬼难辨的女子,这个女人脸上的妆实在太厚了,连年龄都看不出来,当然李璋对她也没有任何兴趣,豆子和狸儿他们估计也是看珍稀动物的心态才围在这里不走的。

    听到李璋这么说,秀秀也立刻记下,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韩琦从门外进来,当他看到站在人群中间的倭女时,却也不由得惊呼一声:怎么府中也有倭女?



第三百零三章 借种
    因为今年增加了恩科,所以韩琦这段时间也一直呆在李璋家中苦读,李璋本以为他今天也在家,却没想到他竟然从外面回来了,而且听他话中的意思,似乎在别的地方也见过倭女?

    韩兄你这是去哪里了,又是在哪见到的倭女?李璋这时也急忙问道,同时他也感觉有些奇怪,平时在京城很少能见到倭人,但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所有人都见到了倭人,真不知道这帮倭国使团一共来了多少人?

    韩琦听到李璋的话却是看了看狸儿等人,随后尴尬的一笑道:这件事说来话长,咱们还是去我院子里再说吧!

    李璋听到这里也明白了韩琦的意思,于是立刻点了点头,然后他吩咐秀秀暂时给这个倭女安排一个住处,明天就退回去,毕竟这个女子的打扮实在不符合他的审美,浓妆能洗去,但牙却洗不白,所以还是退回去,免得留在家里吓到别人。

    当下李璋跟着韩琦来到他住的院子,韩琦住在李璋家的前院,这里是位于前院东南角的位置,院子前是个幽静的小花园,穿过花园的石子小径才能进到他的院子,所以这里也颇为幽静,十分适合韩琦读书。

    进到院子后,韩琦关上院门这才笑道:李兄有所不知,上次你将今年开恩科的消息告诉我,我也通知了几个,让他们早做准备,今天他们请我去外面喝酒,算是对我的感谢,结果就遇到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随着韩琦的讲述,李璋也终于知道了他是在哪见到的倭国人,原来韩琦他们去了马行街那里喝酒,马行街旁边就是国子监,所以那里也是京城读书人的聚集地,经常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士子四处游荡。

    韩琦他们在一个不大的小酒馆聚会吃饭,这里的饭菜虽然不是很精致,但却份量却很足,价钱也不高,很适合像他们这种年轻又没什么钱的士子聚会。

    这次是欧阳修请客,几个人中就数欧阳修的家境最好,而且他为人豪爽大方,再加上开恩乎的消息现在已经传出来了,但他们却比别人早知道一个月,所以欧阳修等人对韩琦也十分感谢,这才特意抽出时间向韩琦道谢。

    不过就在韩琦他们一行人在酒馆里高谈阔论之时,却没想到酒馆外竟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看到许多人往一个方向跑去,这让他们也十分好奇,刚好这时他们也吃的差不多了,于是结账后一行人就出店门,跟着人群也走了过去。

    结果让韩琦他们没想到的是,人流最后竟然来到了国子监的大门前,说起国子监,这里也是大宋的最高学府,可惜却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必须要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推荐才能进,而且每个官员推荐的名额有限,所以除非是至亲之人,否则他们也不肯轻易的动用名额。

    韩琦和欧阳修他们这帮人都没有资格进到国子监,不过并不妨碍他们对这里的向往,平时偶尔路过这里时,看到那些进进出出的监生也会让他们心生羡慕。

    不过人流的目标却不是国子监,而是国子监的对面,说起国子监还有一个趣事,那就是在国子监的正对面,竟然开了七家青楼,也就是大宋的最高学府对面就是妓院,这也算是一大奇观了,不过想想也很正常,毕竟才子佳人本来就容易碰撞出火花。

    当然这帮人也不是来逛青楼的,他们的目标其实是青楼旁边新搭建起一片帐篷,这片帐篷倭人搭建的,里面都是一个个的倭国女子,一般人需要交钱才能进去,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还不足以吸引人,而是这帮倭人打出一个招牌,国子监的监生,以及进京参加科举的士子免费。

    免费的东西向来都是最吸引人,更何况还是女人,而且这些女人还是十分少见的倭女,所以才吸引了不少好事之徒,甚至还有冲着国子监大喊,让里面的监生出来,毕竟人家大老远的从倭国来了,而且还是免费,大宋的男人也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李璋听到这里也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看向韩琦问道:韩兄,你不就是进京赶考的士子吗,人家可不要钱,难道你就不想进去?

    李兄别开玩笑了,那帮倭女打扮怪异,连牙齿都是黑的,实在让人不忍直视,哪怕是最为风流的永叔兄见到后也是大为摇头,国子监更是大门紧闭,根本没有人愿意去,毕竟这件事实在是透着几分诡异。韩琦听到李璋的调侃也不由得连连摆手道。

    这有什么诡异的,倭国人这是在借种而已,听说南方沿海一带经常发生这种事。李璋这时却是再次笑道,然后就给韩琦解释了一下倭国人借种的由来。

    原来大宋的经济文化昌盛,这也导致了周边各国都以学大宋为荣,其实还出现一些奇特的风俗,而借种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们认为大宋之所以如此繁华,主要是大宋的人种好,所以有些小国就动了歪心思,他们将本族的女子送到大宋边境,勾引大宋的男子与她们交合,从而怀孕生下孩子,以此来改善本国的人种。

    这种情况不但倭国有,而且西北西南一带的的小国部族也时有发生,只是这种事实在不登大雅之堂,一般都只在私底下流传,知道的人并不多,李璋也是从后世的史书上才知道的这些。

    韩琦听完李璋的讲述也是大为震惊,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有些无语的道:李兄,这些女子若是怀了咱们宋人的孩子,那以后还怎么嫁人?
1...134135136137138...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