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韩琦说的也是实情,他对火器的确十分感兴趣,另外他也知道火器监虽然刚建立没几年,但因为一种新武器而独立开设一监,足以说明朝廷对火器的重视,而且火器监新立,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他若是去了那里,也更容易做出政绩来。

    看到韩琦没有生气,李璋也放下心来,这时包拯还没有来,所以他就和韩琦坐在那里闲聊,又过了大概小半个时辰,下人前来禀报说是包拯来了,李璋与韩琦也急忙起身亲自前去迎接。

    包拯上次在放榜时见过李璋一面,只是他也没想到当初的那个年轻人竟然就是传说中的李璋,所以当他见到李璋时,脸上也露出惊愕的表情,随后这才反应过来上前行礼道:下官拜见李权监!

    包兄不必多礼,今日是私宴,你不如就和韩兄一样,直接叫我的名字,或是叫我李兄就行了。李璋这时也急忙上前还礼道。

    希仁兄,李兄今日的确是以私人身份宴请咱们,所以你也不必太过拘束。韩琦这时也笑着上前打招呼道,他与包拯见过一面,虽然不太熟,但丝毫算是互相认识。

    包拯对韩琦这但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也印象深刻,特别是对方还是自己这科的榜眼,所以他对韩琦也十分的佩服,所以在听到他的话后,包拯也立刻改口,毕竟大家都是年轻人,相处起来也更加的随意。

    当下李璋请包拯进府,然后立刻命人送上酒宴,三人分宾主落坐边吃边聊,李璋先是询问了一下包拯的情况,得知他足足比自己大了十岁,而且包拯的父亲也是官员,官至虞部员外郎,包拯在家中行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只是他父亲年纪大了,现在已经致仕,一家人都在老家庐州,也就是后世的合肥居住。

    虽说是私宴,但最后还是免不了聊到火器监上,毕竟韩琦和包拯都已经接到朝廷的任命,即日就要去火器监任职,而李璋身为火器监,对他们两个下属也有必要介绍一下火器监的情况,特别是包拯对火器监也极感兴趣,还向李璋打听了一下火枪在战场上的应用情况。

    做为一手创立了火器监的人,李璋对火器监的了解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所以他也将火器监的内部结构,以及各方面的职权给两人详细的讲了一遍,让李璋没想到的是,包拯竟然向李璋要了纸笔,然后一条一条的记录下来,韩琦记性极佳,本来不需要用笔记,但看到包拯在记,他也不好意思不写,于是也让人拿来纸笔,但却只是装装样子。

    韩兄包兄,其实不瞒你们,我很快就要卸任火器监一职,而要去少府监任职,所以你们日后主要是辅助新作的火器监刘恕做事,刘恕这个人是我的老部下,而且是从小吏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火器监的设立也有他一半的功劳,所以希望你们日后能尽心的协助他,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尽管找我帮忙!李璋最后十分真诚的再次道。

    李兄你要离开火器监?韩琦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大吃一惊道,他也是第一次听李璋说起这件事,事实上他刚才也有些担心自己做了李璋的下属后,会影响到两人的关系,却没想到李璋竟然要走,难道说他连一点也考虑到了。

    不光韩琦吃惊,包拯也同样露出惊讶的表情,他已经知道李璋和韩琦是儿时玩伴,两人的关系比自己亲近多了,可是现在看到韩琦的样子,显然李璋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

    不错,我虽然是第一任火器监,但自从火器监走上正轨后,监中的事务大都是由刘恕来处理,我不过是挂个名而已,另外我也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所以实在分不出精力再处理火器监的事,于是就向太后请辞,而太后也将我调到了少府监,很快就要上任了。李璋这时也点了点头道。

    听到李璋这么说,韩琦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按理说李璋一手创立了火器监,而且火器监已经走上正轨,正是捞政绩的好时候,可是李璋竟然这么大方的扔给了别人,自己去少府监了,不过他又仔细一想,似乎这还真是李璋能干出来的事,因为他做事一向都是出人意表。

    看到气氛有些沉闷,李璋这时再次举杯笑道:今天是私宴,大家本应该聊些开心的事,这些事咱们就不说了,等过两天我带你们去见一见刘恕,到时咱们再详谈!

    看到李璋难得举杯,韩琦和包拯也纷纷端起酒杯,满饮之后李璋也岔开话题,聊起放榜那天被捉走的事,这让韩琦和包拯也纷纷大笑起来,因为他们两个也都是受害人,包拯那天同样被人捉走了,可惜他和韩琦一样都早早娶妻,妻子李氏一直在家中侍奉父母。

    这顿酒宴一直喝到天色将晚,然后这才散去,包拯喝的面红耳赤,但却能保持清醒,反倒是韩琦已经醉倒在地,李璋命人送包拯和韩琦回去,自己也回到房中休息。

    几天之后,韩琦和包拯正式上任,其中韩琦担任火器监丞,而包拯则是主薄,一个从六品一个从七品,毕竟韩琦是榜眼,官职高一些也很正常,而李璋也亲自带他们见了刘恕,并且率领监中的官员在酒楼设宴,算是为他们接风,顺便也为自己送行。

    就在韩琦和包拯上任后的第十天,李璋也终于将手头的事务交接完毕,韩琦和包拯也初步熟悉了手中的事务,同时李璋的调令也下来了,于是他正式卸任火器监由刘恕接任,自己则去了少府监挂职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少监。

    虽然是挂职,但李璋也要去少府露一下面,少府监掌着百工技巧诸务,比如制造门戟神衣旌节祭玉法物牌印朱记百官拜表法物等事,可以说主要是与手工业有关,所以少府监名下也管理着不少的作坊与匠人。

    不过相比其它各监,少府监的职权在宋朝时被压缩了许多,主要是它的管辖范围与其它一些衙门有重合,比如三司中也有负责督造的衙门,少府又争不过人家,于是最后职权越来越小,最后轮为主要督造一些宫廷官员需要用到的一些特殊器物。

    不过就算是这样,少府监的机构依然十分庞大,而且因为少府监督造的器物大都比较特殊,要求也极高,所以少府监中的匠人也都是各个手工业的翘楚,整个大宋最好的铁匠玉匠木匠织女等,都集中在少府监名下。

    少府监和火器监一样,都在皇城的外城之中,只不过火器监在西南角,而少府监则在东南角,距离相当远,李璋这天乘着马车来少府监赴任,其实他只需要今天露个面就行了,平时来不来都没关系,毕竟只是挂职。

    当马车来到少府监衙门前时,李璋本以为自己这个少监上任,哪怕是挂职,对方怎么着也得做做样子,至少少府监的权监也要出面迎接一下,毕竟之前韩琦和包拯上任,自己可是数次出面安排,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的马车来到少府监时,却只看到一个身穿九品官服的年轻官员站在门口,除此之外再无他人。

    看到这里,李璋也是一皱眉,不过还是下了马车,而那个年轻官员看到李璋也立刻笑着上前迎接道:请问可是李璋李少监?

    不错,本官就是李璋,你如何称呼?李璋看到只有对方一人,心情也不太好,所以语气也带着几分恼火。

    不过这个年轻官员却似乎是个好脾气,当下再次笑呵呵的道:在下张朗,是监中的录事,权监有事去下面的作坊巡视了,所以就派下官前来迎接少监,顺便带少监熟悉一下监中的事务。

    李璋听到这里更加有些恼火,自己今天上任的消息肯定早就传遍少府监了,可是那位权监竟然不见人影,显然不把自己这个挂职的少监当回事,虽然他没打算在少府监里混,但依然让他感觉很不爽。

    嗯,那就有劳张录事了。不过最后李璋还是把心中的怒火压了下去,然后对张朗一笑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毕竟就算发火也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反而让人笑话,不过来日方长,这个场子他一定要找回来!




第三百一十二章 再临皇庄
    少府监是大宋立国时就设立的五监之一,但因为职权被压缩的太厉害,所以内部的架构也精减了许多,比如在李璋来之前,少府监只有正监一人,下面是两个丞和两个主薄,并没有常设的少监,直到李璋的到来才补上了这个空缺。

    虽然刘娥并没有给李璋安排什么具体的事务,但毕竟是少府监的二号人物,所以也有自己单独的公事房,录事张朗带着李璋熟悉一下少府监中的环境,然后又他来到少监专用的公事房道:少监,这里是您平时处理公务的地方,里面有个小卧室,可以供平时休息之用。

    李璋进来打量了一下这个公事房,虽然那个少府监不待见自己,但是在自己的待遇上还不敢做什么手脚,至少这个公事房的环境还不错,这让他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张录事你平时在监里主要负责什么?

    从刚才的交谈之中,李璋已经得知这个张朗只是少府监中的小人物,应该不怎么受人待见,因为刚才他带自己熟悉少府监的环境时,其它官员看到李璋都纷纷闪避,估计是知道那个正监不待见李璋,所以下面的官员也不敢和他走的太近,而张朗显然是被上头的人逼的,他走过去时,有不少人都在他背后偷笑。

    我也没什么具体的事情,平时上头有什么吩咐我就做什么。只见张朗这时有些尴尬的一笑道,他在少府监其实就是个打杂的,这次接待李璋也是其它人都不愿意去,结果他就被上头强逼着出来了。

    李璋听到这里也没有再说什么,事实上之前他早就猜到了,不过这个张朗虽然年轻,但待人接物很有礼数,应该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他这么年轻就进入官场,应该不是通过科举,很可能是家里的蒙荫,只是他既然有家里的靠山,又为何会受人欺负?这其中肯定有一些故事。

    不过李璋和张朗毕竟是第一次见面,所以也不便打听太多,当下他在熟悉了少府监的环境后,就让对方离开了,而他自己也没有在少府监呆太久,很快就乘着马车离开了这里,反正他也只是来露个面而已,以后来不来还不一定。

    李璋没有回家,而是乘着马车来到了钱行,相比当初刚开业时的冷清,现在的钱行却每天都是门庭若市,存钱的取钱的人络绎不绝,为此钱行也把两边的门面都买了下来,多开了三倍的柜台,但却依然无法满足需求,每天来大厅里都挤满了人,甚至出现了专门替人排队的票贩子,为此李璋和豁子也在商量着在城中再开一家分行缓解压力。

    大哥您不是去少府监上任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李璋进到钱行找到豁子,结果对方看到他也有些惊讶的问道,他以为李璋今天不会来了。

    只是个闲职而已,露个面就行了,分行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外面的人太多,如果老是因为排队而无法存兑,恐怕会让一些客人不满。李璋这时直接进入正题问道,钱行虽然占据了京城纸币的大部分份额,但依然有一小部分交子铺顽强的活了下来,所以钱行也不能太过大意,免得让客户流失到这些交子铺去。

    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我和丑娘豆子正商议着派去人手的事,另外还有一些账目往来的一些细节需要准备,估计再过三五天也就差不多了。豁子当下回答道,不但京城要开分行,周围的洛阳等城市也要开设分行,不过分行的开设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先在京城开设分行也能为他们积累一些经验。

    李璋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钱行大方向上是由他把握,但是一些具体的事宜他还是会交给豁子和豆子他们去做,这样主要是为了锻炼他们,毕竟李璋需要他们日后能做到独挡一面。

    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丑娘走了进来,看到李璋也立刻露出笑容道:大哥来了,我也有正好有事要和你说,上次你让我买的东西已经买来了。

    听到丑娘的话,李璋也不由得心中一喜,当下急切的问道:东西在哪,我什么时候能见到?

    已经送到城西的庄子去了,你不是说买来后就送到那里吗?丑娘这时再次笑道,她也不知道李璋为什么忽然让她买那些东西,不过既然李璋吩咐了,她自然也会尽心去完成。

    城西的庄子也就是原来种土豆的皇庄,刘娥答应过李璋,等到土豆推广出去后,就把这座皇庄赏赐给李璋,所以后来皇庄就成了李璋的私人庄园,不过那个庄子离京城有点远,骑马也需要大半天,所以李璋平时也很少去。

    听到东西已经送到庄园去了,李璋也心中暗喜,恨不得立刻就去庄园看看,不过想到钱行这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所以只能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这时豆子也来了,于是四人就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主要就是商量一下京城分行的事,毕竟这是钱行第一家分行,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错。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也整天泡在钱行里,少府监那边再也没去过,不过关于他从火器监调到少府监的事也传了出去,结果竟然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流言,大概意思就是说他已经失去了刘娥的宠信,所以才会从火器监调到少府监担任一个闲职,甚至还有多个版本,对此李璋也懒得理会。

    忙了几天之后,分行的事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着选个吉日开门了,而李璋也终于抽出一天的时间,叫上野狗打马飞奔出城,等到下午终于来到了这座属于自己的私人庄园,里面的佃户现在也全都是他的佃户了,不过平时的租子还是以前的比例收,反正李璋也不指着这个挣钱,所以佃户们对他也十分的感激。

    庄园里有李璋的宅子,原来的周里正已经变成了周管家,专门负责帮李璋打理这座宅子,顺便收收租子,李璋不在时,这里就归他管,日子也过的十分逍遥,而李璋来到这里时,周管家也立刻带他来到了库房,里面堆放着丑娘从西域那边买来的货物。



第三百一十三章 庄园遇袭
    这是庄园里一个独立的小仓库,李璋和野狗进到里面时,立刻闻到一股有点奇特的臭味,虽然臭但并不浓烈,而当周管家将仓库中的一个袋子打开时,立刻露出里面黑乎乎散发着奇特味道的种子,这些种子和豆子差不多大小,外面裹着一层黑灰,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恐怕会被误认为羊粪。

    李璋看着这些种子却感觉很亲切,当下上前抓了一把在手里,仔细分辨了一下发现的确是棉花的种子,之所以是黑色的,主要是种子外面裹上了一层草木灰,也许是为了防潮,也许是为了给种子做肥料,李璋对棉花不是很了解,甚至连这些种子都是从西域一带买的。

    说是西域,其实就是后世的新疆一带,那也是棉花的传统种植区域,据说早在唐朝时,高昌国就以盛产白叠布而闻名,白叠就是棉花的别称,而在大宋这个时期,棉花的种植还是没有扩展到内地,只是听说海南一带有人种植,但海南太远了,所以李璋就让丑娘联络了几个西域的胡商,然后从他们手里买了这些棉花的种子。

    棉花这东西在中原种植的时间很晚,据说是元朝时才开始大规模种植,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原百姓主要是土地上种植粮食,毕竟民以食为天,能吃饱肚子才是真的,其它的经济作物需要排在后面,第二则是中原以前是以麻布为主,对棉花没有太大的需求,毕竟传统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棉布代替麻布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主要就是土豆的大规模推广后,粮食已经不再是困扰大宋的问题了,甚至还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对此李璋觉得可以让农户们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来弥补损失,而最好的经济作物自然就是棉花,因为这关系到纺织业的前景。

    说起纺织业,毫不夸张的说,大宋这个时期的纺织业几乎是吊打全球,光是一个丝绸就足以让无数人眼馋,每年光是丝绸交易,就能为大宋带来无数的财富,另外大宋的麻布纺织也同样发达,不光中下层的百姓普通穿麻布,同时也还以可卖周围的部落和小国,比如与草原人的交易中,麻布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头。

    不过就算麻布织的再细,本身的缺陷却还是无法弥补,毕竟麻的纤维太粗,织成的布穿在身上总归是不太舒服,相比之下,棉布就没有这个缺点了,即可以贴身穿,也可以染上漂亮的颜色做成外衣,而且成本比丝绸要低的多,纺织起来也容易。

    另外李璋还想到,后世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实正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所以他也想试试能不能在大宋复制后世的工业革命,毕竟大宋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比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差,甚至比英国还有更多的优势,比如资源充足,人口众多国土广阔,经济文化强势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李璋这个穿越者,熟知历史进程的他完全可以对历史进行一些小改变,从而推动历史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如果能提前完成工业革命那就更好了,当然这只是李璋设想的远景,至于能否实现他也没有任何的把握。

    检查过棉花的种子后,李璋立刻吩咐周管家将这些棉花种了下去,一般棉花五六个月才能长成,短的也要三四个月,现在正是种棉花的好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丑娘不光是买了棉花种子,另外还有几个懂得种植棉花的奴隶,现在也在庄园里,李璋也没去见他们,直接让周管家看着安排,同时组织人手向这些西域奴隶学习种植棉花的技术,争取早点把棉花种出来,到时织成棉布送给刘娥,她应该很高兴推广棉花这种经济作物。

    天色将晚,李璋和野狗也就在庄园里住了一晚,李璋难得来一次,所以周管家也立刻杀鸡宰羊,做了一桌丰盛的酒宴,反正有野狗在,做多少也不怕剩下来,说起来野狗进入青春期后,饭量更是大的惊人,偏偏他又不胖,真不知道他的饭都吃到哪去了?

    吃过晚饭,李璋在房间里看书,野狗在外面练武,等到快二更天时,两人这才分别休息,李璋睡在里间,但野狗却抱着被子窜到了房梁上。
1...138139140141142...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