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不过就算是榜眼,韩琦的表现也依然十分的惊人,要知道他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这么年轻就高中榜眼可不多见,说起来今年的状元王尧臣也十分年轻,但也已经二十五岁了,韩琦却比他小了六七岁,所以他的潜力丝毫不比五尧臣差。
韩琦考得好是好事,但对李璋来说却是个麻烦,因为韩琦考的太好了,结果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很多衙门都争抢着想把韩琦招过去,如此一来,李璋想要把韩琦招到火器监就增加了许多的阻力。相比之下,包拯的排名倒是一般,不高也不低,李璋想把他要过来倒是容易多了。
其实李璋也知道,让朋友做自己的下属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太容易因公事而引发矛盾,不过李璋之所以急着把韩琦和包拯安排到火器监,主要是他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他想把火器监的职位辞掉。
火器监是专门为火枪和火药而设,现在已经步入了正轨,甚至开始研发一些新的火器,比如手雷就很受大宋军中将士的欢迎,当初李璋接管火器监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可以说火器监几乎是他一手带起来的。
不过现在火器监已经步入正轨,李璋的副手刘恕也是个精明强干之人,现在李璋已经把监中的大部分事务交给他打理,以刘恕的能力,完全可以接管整个火器监。
可以说火器监现在对李璋的依赖已经很小了,相比之下,钱行却是在蓬勃的发展之中,发行的钱钞也几乎覆盖了整个京城,野心勃勃的李璋甚至决定在洛阳等地开设分行,如此一来,钱行就需要一个人主持大局。
豁子丑娘和豆子虽然能力很强,成长也很快,但暂时还挑不起这个重任,所以只能由李璋自己上了,当然李璋身为官员不能经商,但却可以在幕后指挥,这也需要他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也是他想辞掉火器监的主要原因。
不过李璋既然想辞职,肯定需要给接任的刘恕找几个帮手,而韩琦和包拯就是李璋为他选的帮手,可惜现在韩琦太引人注目,想要回来也有些麻烦,另外李璋想要辞职,也需要得到刘娥的允许。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李璋在考虑了数日后,终于决定在这天再次来到垂拱殿,无论是辞官还是要人,都需要刘娥的点头。
第三百零九章 钱行的前景
天气越来越热,大地也被晒的发白,听说西边的河中府一带还发生了旱灾,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的小麦旱死无数,眼看着今年的夏粮就在颗粒无收,若是放在往年,朝廷肯定会为此焦头烂额,但是现在却显得十分从容,因为仓库里有足够的粮食,只需要组织人手把粮食运过去赈灾就行了。
这些年土豆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已经逐渐从北向南扩散,别小看这一枚小小的土豆,它的保质期虽然短了点,但架不住产量大,土豆吃饱了自然也就把其它的粮食节约了下来,不过这也造成大宋的粮价下降了许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对此朝廷也只能鼓励百姓开始一些副业,增加一些收入来源。
李璋来到垂拱殿时,里面的刘娥就在与几位大臣讨论着上面的这些事,所以他就没有打扰,而是站在一边静静的听着,反正垂拱殿里有降温的冰盆,倒是十分的凉爽。
等到刘娥与大臣们讨论完后,几个大臣告退,李璋这才上前行礼道:参见大娘娘!
咦,我们的新郎官来了,听说你被人家抢回去成亲了,新娘子怎么样,也不带到宫里让哀家瞧瞧?刘娥看到李璋时,却是开口调笑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脸色发窘,他没想到上次捉婿的事竟然都传到刘娥的耳朵里了,不过刘娥能和他开玩笑,说明她的心情不错,正是自己辞官和要人的好时机。
大娘娘不要取笑我了,我也是受是无妄之灾,谁能想到那帮捉婿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捉人,我想躲都躲不开。李璋当下故意苦笑一声道。
这时刘娥也让人把面前的帘子打开,她与众臣议事时需要帘子,但是与李璋见面却不需要,事实上这两年刘娥越发的苍老了,不但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美人迟暮,这也让刘娥平时也不太愿意见外人。
只见刘娥这时上下打量了李璋几眼,随后再次笑道:这么俊俏的小郎君,人家眼睛又不瞎,自然要早点抢回去,说起来你与刘家侄女的婚事也定下来了,过两年择个好日子,到时我亲自给你们主持婚礼!
谢大娘娘!李璋听到这里也急忙向刘娥道谢,随后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大娘娘,臣今日前来是有两件事想要求您!
哦?能让你用‘求’这个字,看来这两件事都不是什么小事了。刘娥听到这里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李璋表面谦逊,其实骨子里带着一股傲气,平时也极少求人,哪怕对她这个长辈也是如此。
也不能这么说,对我来说肯定是大事,但对大娘娘您来说却不算什么大事。只见李璋这时笑着再次道,顺便还拍了一记刘娥的马屁。
不过刘娥却是不吃这套,当下淡定的一笑道:有什么事就说,拍马屁是没用的。
李璋当即也收敛了笑容再次开口道:启禀大娘娘,科举已经结束,新科的进士也正在等候派官,我们火器监从成立时就有些人手不足,所以这第一件事,就是我想向大娘娘要两个新科的进士来我们火器监。
我当是什么事呢,不过是两个人而已,哀家准了!刘娥听到李璋的话却是毫不犹豫的道,不过是两个进士而已,火器监的情况她也知道,那边的确缺人,所以安排两个官员去火器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看到刘娥答应的这么爽快,李璋却是再次一笑道:谢大娘娘,不过这两个进士我想要指定两个人,还请大娘娘恩准。
指定?刘娥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后看着李璋再次道,你要指定哪两个,如果你非得要状元和榜眼的话可不行,就算我答应了,政事堂那边也不会同意。
大娘娘放心,状元我肯定不要,不过榜眼嘛,嘿嘿~李璋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不过意思已经明白了。
你想要那个韩琦?刘娥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韩琦虽然只是榜眼,但年纪却小,潜力不比状元差,所以很多衙门都抢着要,没想到李璋竟然也在打他的主意。
启禀大娘娘,韩琦是我儿时的玩伴,当初我住在城外义庄时,就已经与他相识了,今年他进京赶考,也住在我的家里,上次放榜我就是陪他去的,结果他先被捉走,我也紧随其后,他若是去了火器监,我也能帮他尽快的熟悉监中的事务。李璋这时直接把自己与韩琦的关系和盘托出道。
不过刘娥听到李璋的话却是再次一皱眉,因为她讨厌的就是这种拉帮结派,所以这让她也有些不快的道:你既然在火器监了,那个韩琦还是不要去了,毕竟朋友归朋友,若是做你的下属,恐怕你们的朋友也做不久了。
启禀大娘娘,这就是我要请求的第二件事。李璋说到这里忽然上前一步,随后跪倒在地郑重的道,臣请辞火器监!
什么?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刘娥听到李璋的话也震惊的叫出声道,她万万没想到李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辞官?
要知道李璋的火器监做的十分出色,当然刘娥强行任命李璋为火器监时,朝中还有些非议,但现在却变成了她有识人之明,年纪轻轻的李璋竟然把火器监打理的井井有条,连朝中的几位相公也对李璋十分赞赏,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李璋日后登上宰相之位也并非不可能。
启禀大娘娘,臣十分清楚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是火器监现在已经步入正轨,刘恕已经可以扛起火器监的大梁,臣再呆在火器监也没什么用,而且臣也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所以就想卸下火器监的重任。李璋当下抬起头看着刘娥的眼睛毫不闪躲的道。
什么事情,难道你想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那个钱行里?刘娥在提到钱行时也不由得冷哼一声,李璋做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她的眼睛,只是像这种事情她懒得理会而已。
大娘娘说的不错,我的确是打算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钱行上。李璋当下点头承认道。
你好好的官员不做,你竟然打算做个商人?刘娥这时终于露出恼火的表情怒斥道,钱行的事她知道,不过在她看来,钱行做的再好,也不过是个商贾之所,连台面都不上去,更别说与火器监相比了。
大娘娘千万不要小看了钱行,现在钱行仅仅只要京城一地,就发行了上亿贯的钱钞,仓库里也堆满了铜钱,而且这些钱完全可以投出去吃利息,每月的收益不下百万贯,这还是十分保守的估计,若是放开来做的话,钱行的利润只会更高!李璋这时却是十分认真的回答道。
什么?钱行竟然发行了这么多钱钞?刘娥听到上亿贯这个数字时,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要知道大宋去年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亿贯左右,可是现在一个小小的钱行竟然能发行上亿贯的钱钞,这才是真正的富可敌国啊。
大娘娘不必吃惊,钱行本来就是个钱生钱的地方,而且我们钱行打出口碑后,别人把家里的存钱拿到钱行存起来,我们给他钱钞做凭证,表面上看,一贯铜钱换一贯的钱钞,但实际上一贯铜钱我们给发行三贯的钱钞,而这其中就牵扯到一个金钱上的原理
李璋当下将钱行的运作原理,以及利润的来源,甚至未来的前景详详细细的给刘娥讲了一遍,相当于给刘娥上了一堂基础的金融课堂,刘娥能将这么大一个帝国统治的井井有条,对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也并非一窍不通,只是以前没有这方面系统的学习,大都是她从一些事例中总结出来的零散经验,现在经李璋这么一讲,她也不由得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娘娘,钱行若是能扩展到全国各地,那整个大宋的经济命脉都将掌握在钱行手中,商人用钱需要经过钱行,百姓用钱同样要经过钱行,连朝廷打仗筑路修水利等用钱也要经过钱行,您想一想,到时钱行的影响力将有多大?李璋最后再次总结道。
刘娥听后也是沉默了许久,最后这才看向李璋道:难怪你当初非要陛下占钱行的份子,看来你也早有把钱行献给朝廷的准备了?
那是自然,钱行这东西除了朝廷外,绝不能掌握在私人手中,特别是纸币的发行,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中,事实上若是能把金钱的力量运用起来,有时甚至不用打仗,就可以灭亡一个国家!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刘娥知道赵祯在钱行占了份子的事他并不意外,毕竟以刘娥的疑心病,如果不在赵祯身边安排人才是怪事。
只见刘娥这时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见她抬眼看了看李璋,然后忽然摇头道:火器监的官职你可以不做,但辞官却不行!
第三百一十章 少府监
大娘娘您什么意思?听到刘娥的话,李璋也不由得露出不解的表情问道。
只见刘娥这时却是瞪了他一眼道:你不是喜欢掌管钱币之事吧,那就去少府监任职吧,不要你负责什么实务,只需要挂个闲职就是了,暂时就去做个少监吧,品级和你的火器监差不多!
啊?李璋没想到刘娥竟然把他一脚踢到了少府监,不过仔细想想倒也合理,少府监掌管百工技巧诸务,其中铸造铜钱的铸钱局就归少府监掌管,李璋的钱行发生的纸币也是一种钱币,所以理应归少府监管辖。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火器监那边就由刘恕接替你的位置,你要的韩琦也可以安排到火器监,这两天你也去交接一下,然后去少府监上任吧!!刘娥这时根本不容李璋再辩驳,当下手一摆就要赶人。
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无语,没想到辞掉了一个火器监,却要去少府监做少监,说起少府监可不是火器监这种刚设立的监,而是隶属于传统的五监之一,职权范围可比火器监大多了,比如人家少监的品级就和他火器监一样。
大娘娘,我刚才只说了要韩琦,另外一个我想要包拯,您千万不要忘记了。李璋这时看出了刘娥的态度坚决,所以也没有再拒绝,当下把包拯的名字也讲出来道。
对于包拯这个名字,刘娥却显得十分陌生,毕竟百十个进士,她一般只记住前几个就行了,而在她的印象中根本没有包拯的名字,说明对方的排名肯定在后面,这让刘娥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问题,这个包拯就当做是韩琦的添头送给你们火器监了。
李璋听到这里更加无语,谁能想到后世大名鼎鼎的包龙图,这时竟然被当成添头送来送去?不过这样也好,倒是他省了许多的口舌,而且这时他也看出刘娥有些不耐烦,于是也立刻起身告退。
出了垂拱殿后,李璋却忽然停下来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大殿,随即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刘娥这几年在政务上越来越有些独断专行,容不得别人有任何的违逆,对此李璋也不得不越发的谨慎了。
当下李璋来到火器监,火器监就在皇城边上,做为第一任火器监,李璋在这里有着绝对的权威,来往的官吏看到他时也纷纷行礼,李璋一路也微笑点头,不一会儿就来到刘恕所在的公事房。
当下李璋推门进来,刚巧看到刘恕正在与几个官员商议着监中的事务,看到李璋进来也急忙都站了起来,而李璋也笑着对其它人道:你们先出去一下,我有事要与刘少监商议!
听到李璋的吩咐,其它人也立刻退了出去,而刘恕这时则边倒茶边笑着对李璋道:权监你有什么事情还非得和我单独聊?
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我要走了,以后火器监就归你管了。李璋这时也不客气,自己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笑道。
听到李璋的话,正在倒茶的刘恕也吓了一跳,结果茶壶里滚烫的热水倒在手上,痛的他急忙把茶壶放下,一边跳脚一边往手上吹气,整个人也是狼狈不堪。
哈哈~,看把你高兴的,我不是早就说过吧,火器监我只是暂时担任,迟早有一天会离开的。李璋看到刘恕的样子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
不是权监您干的好好的,火器监也步入正轨,怎么忽然想要离开了?刘恕这时摸着被烫的发红的手不解的问道,因为这个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他根本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
就是因为火器监已经步入正轨,我这个权监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平时的事务大部分都由你来打理,所以刚才我已经在太后面前推荐了你接替权监的位子,太后也答应了,至于我则是要调到少府监去,另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李璋这时大概的解释了一下道。
听到李璋真的要走,刘恕也露出几分不舍的表情,虽然他渴望升官,但是这两年与李璋相处的也十分愉快,特别是李璋背靠着太后,使得火器监无论做什么事都十分顺利,如果没了李璋,他就要一个人扛起这根大梁了。
不过你也不要担心,我虽然走了,但却向太后讨了两个新科的进士,其中一个还是榜眼,到时他们会充当你的副手,只是这两人都十分年轻,有些事情你还要耐心的教教他们。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
既然权监您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我也就不说什么挽留的话了,不过火器监是您一手打造出来的,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您也尽管开口,下官一定会全力协助您!刘恕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郑重的神色。
李璋听到这里也拍了拍刘恕的肩膀,随后再次微笑道:放心吧,如果真有什么事情,我肯定不会和你客气,另外我虽然离开了火器监,但日后若是监中遇到什么难解的事,你们尽管去找我,只要我能帮忙的一定不会推辞!
听到李璋这么说,刘恕也心生感动,于是他再次开口道:权监,既然您要走了,不如我去酒楼叫上一桌酒宴,然后把监里的人也叫上,我们大家一起为您践行如何?
现在还是不必了,这件事太后那边也是刚同意,估计等真正的调令下来还需要几天的时间,所以也不宜大肆宣扬,这几天咱们刚好把手头的事交接一下。李璋听到这里考虑了片刻,最终还是摇头道。
刘恕听到李璋的话也感觉有道理,于是也没有再强求,而李璋与他聊了一下火器监的事后,这才起身告辞。
几天之后,李璋的调令还没有下来,韩琦和包拯的调令却先来了,两人果然被安排到火器监任职,而李璋也借着这个机会,派人去请了包拯过来,韩琦本来就在他家里,倒是不用请了,而他也在家里设宴款待二人,顺便也和包拯认识一下。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任遇冷
韩兄,这次没有和你商量就把你要到我们火器监,还望你不要怪罪啊!客厅之中,李璋这时也向韩琦道歉道,他把韩琦要去火器监并没有和对方商量,直到圣旨下来后才告知了对方,事实上韩琦在接到圣旨时也猜到了,毕竟哪有可能这么巧,他偏偏被分到李璋主管的火器监?
李兄客气了,你也知道我对战场很感兴趣,火器在西北大发神威,一战之下打的党项溃不成军,民间对火器也有许多的传闻,我也早想见识一下,现在总算能够如愿了。韩琦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的回答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