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课上完了,李璋也有些累了,当下让助教们下课,他自己也去外面洗了洗手,不过这时周太医却忽然走过来道:“山长,有件事
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复燕云的好时机
“耶律仁先率兵突袭温泉宫,与萧孝先护送萧耨斤的大军相遇,双方交战之下,耶律仁先大败萧孝先,差点将萧耨斤活捉,但却救走了耶律宗真,现在他护送着耶律宗真逃回上京,而萧耨斤与萧孝先则返回中京,双方各自纠集大军,大战一触即发……”
李璋读着辽国最新传回来的情报,脸上也满是狂喜的表情,特别是心中更是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因为辽国现在的这种局面,正是他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他提前通知赵安仁,通过赵安仁又提醒了萧耨斤,说不定现在耶律宗真已经政变成功,从而独揽大权,到时辽国虽然会有些动荡,但却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息下来。
大殿中不但有李璋,赵祯和吕夷简、王曾等人也都在这里,他们这时也同样是满脸的喜悦,毕竟辽国的内乱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甚至他们恨不得辽国打的天翻地覆,这样他们才能坐收渔利。
不过在激动过后,赵祯这时终于冷静下来,当下开口问道:“各位爱卿,辽国内乱,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各位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赵祯的话音刚落,就见王曾第一个站出来道:“天佑我大宋,萧太后与辽帝争夺,以现在的局势来看,这场争权大战肯定是再所难免,而辽国的国力本就有所下降,如此一来,等到这场大战结束,无论谁输谁赢都将是我大宋之福!”
“王相所言极是,只不过辽国内乱,朕觉得咱们是不是能做些什么”赵祯听到王曾的话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笑着向下面的大臣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阵兵边境,然后派出使节出使辽国,要求废除岁币!”这时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出来一脸正色的开口道。
听到这个中年人的话,大殿中包括赵祯全都是一愣,随后就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而李璋更是惊讶的看着对方,这个中年人名叫石中立,是名相石熙载之子,不过他虽然出身官宦世家,学问也相当不错,但性格却是戏谑诙谐,平时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哪怕现在已经做到了参知政事一职,但依然不改本性。
比如前段时间石中立骑马,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当时有不少官员在场,全都吓了一跳,但石中立却像个没事人似的站起来,然后拍了拍身上的土笑道:“幸亏是石参政,如果换成了瓦参政、瓷参政的话,这下肯定会把自己摔碎了!”
上面仅仅是个很小的例子,类似的还有很多,特别是他的胆子也是极大,当初宰相张士逊告老回乡,在酒宴上十分自得的夸自己为相多年,现在天下太平,他也十分满意,结果石中立却直接怼了一句:“可惜北辽未灭,战火难平啊!”
从上面也能看出,石中立此人倒是有点像汉朝中的东方朔,只不过他的官职可比东方朔大多了,现在已经是副宰相,但平时说话依然没个正形,为此不少谏官都参奏过他,他的不少朋友也劝他注意一下身份,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似乎根本没把自己的官位放在心上。
也正是深知石中立的为人,所以朝中的大臣这时才会感到惊讶,毕竟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时没个正形的石中立,竟然会这么激进,要借这次辽国内乱的时机废掉岁币。
要知道岁币可是先皇赵恒与辽国达成的联盟条件之一,虽然不少人都觉得十分屈辱,但终北宋一朝,直到辽国灭亡才废掉了岁币,这中间不是没有人想要废掉岁币,但一来辽国势大,二来这是赵恒与辽国结盟立下的条件,如果废掉了岁币,就相当于否定了赵恒结盟之举,所以在这种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很少有人敢提岁币的事。
但是石中立这时却偏偏提了,而且脸上也没有了平时的嬉笑,反而一脸的严肃,这让所有人都是即意外又惊讶,李璋也同样如此,他与石中立不算熟,甚至以前基本没见过面,只是对方升任参知政事后,这才偶尔见上几面,只是平时听说过这位石参政的一些趣闻。
“这件事……”赵祯这时却露出犹豫的表情,并不是他不愿意废除岁币,只是岁币是他亲爹定下的,做为儿子,他废掉父亲立下的规矩也要承受一些道德上的压力,所以他这时也拿眼睛看向旁边的李璋。
李璋也没有让赵祯失望,只见他这时站出来开口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岁币之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
李璋的话一出口,赵祯也立刻松了口气,旁边的不少大臣也同样露出点了点头,毕竟他们也都觉得废除岁币实在太激进了,哪怕辽国内乱,岁币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
第五百九十三章 探望曹玮
出兵还是不出兵,垂拱殿中的君臣众人分成了两派,赞成出兵人比较少,但地位较高,特别是赵祯和吕夷简,可是反对出兵的人地占大多数,毕竟大部分人都还是不喜欢冒险,特别是这种军国大事,这让大殿中也陷入到僵持之中,这倒是有点像辽国现在的局势。
“收复燕云是太祖与太宗皇帝的遗志,朕不想把这件事再留给自己的子孙,现在的大好时机稍纵即逝,容不得任何犹豫,传朕旨意,三军将士做好准备,随时发兵攻辽!”最后赵祯忽然拿出皇帝的威严,直接力排众议做出决定道。
这下王曾等人也没办法反对了,大宋的宰相权力很大,甚至能驳回皇帝的决定,但那是在大臣们一条心的情况下才有用,可是现在连百官之首的吕夷简都不与他们站在一起,而且像这种军国大事,赵祯也拥有很大的决断力。
发兵的事情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该考虑这次攻辽的细节了,比如军队的调集、粮草的征召、主将的人选等等,毕竟打仗可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而是牵涉到各个方面,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想要工作,各个零件都不能出任何问题。
李璋只负责提议,对于战前的准备他没有什么经验,所以也没有参与进去,不过在提到主将的人选时,所有人都露出头疼的表情,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所以主将的人选至关重要,如果选出一个酒囊饭袋的话,那他们做再多的准备也没用。
通过上次对西北的用兵,赵振倒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过他现在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了,而且之前他已经立下了太多的功劳,如果再让他收复燕云,那可就真的是功高震主了。
另外赵振用兵求稳,但这次攻辽却是出奇制胜,而且必须要辽国内乱结束,甚至是在辽国反应过来之前,尽快的吞并燕云,所以用兵一定要快、要奇,这点与赵振的用兵方式完全相左,所以赵振也并不适合担任这次的主将。
对于这个主将的人选,赵祯也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毕竟大宋很少对外用兵,而战场又是检验一个将领用兵能力的唯一标准,之前虽然对西北用兵,但既然赵振不能用,剩下的周美等人要么年轻,要么能力上有缺陷,根本不适合担任主将。
“要不要召曹老将军来一趟,他应该能推荐合适的人选。”这时只见吕夷简开口建议道,上次出兵党项时,就是曹玮建议用赵振为将,结果赵振果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所以这次吕夷简也再次想到了曹玮。
“曹老将军身体不太好,这两年一直呆在家中休息,有时只能躺在床上,恐怕也进不得宫!”李璋听到吕夷简的话却是叹了口气道,曹玮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了,前两天他还特意去探望过,而当时曹玮也十分虚弱的躺在床上,以他身为医生的经验,恐怕曹玮的大限就要到了。
“朕亲自去探望一下曹老将军,表哥你陪我一起去!”赵祯当即决定道,曹玮既然来不了,那他就亲自去一趟,更何况曹玮身为国之柱石,现在生病他去探望也是应该的。
李璋听到赵祯的话也立刻点头,随后朝议暂时散了,不过攻辽的事已经决定,他们也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准备,当然这件事现在还属于绝密,如果任何人胆敢泄露,那可不是一件小事,甚至要以
第五百九十四章 再跑一趟
“刘平他真的能行吗”当曹玮说出他推荐的主将名字时,李璋和赵祯几乎同时疑惑的问道,这个刘平他们当然记得,当初攻打党项时,吕夷简曾经推荐过他,但曹玮却说刘平虽然文武双全,但为人太傲,遇到李元昊这种狡诈之辈容易轻敌,所以最后决定由赵振担任主将,却没想到这次攻打辽国,曹玮竟然会推荐了这个骄傲的刘平。
“刘平此人能文能武,在用兵方面也不拘泥于成法,军中的各个将领论起用兵,恐怕无人能与他相比,至于他骄傲的性子,那也要看对方是谁,如果是面对辽国这个大敌,我相信他绝对骄傲不起来,反而只会更加的谨慎!”
说到这里只见曹玮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刘平曾经在沧州任职多年,对河北一带也十分的熟悉,甚至当初他在沧州时,还曾经亲自边境勘察地形,并且向朝廷献上一份夺取燕云十六州的策略,当时我与其它将军看过后都大为赞叹,可惜当时时机不对,再好的策略也无法施行。”
听到曹玮的这些话,赵祯和李璋也都有些心动,他们相信曹玮的眼光,上次他说赵振能用,结果赵振真的没让他们失望,而这次他又推荐了刘平,那么也没有理由怀疑,特别是刘平的确是军中有名的大将之一,本来就在预选的名单上。
“好,朕相信老将军绝对不会看错人,不过对于这次攻辽,老将军还有没有什么话要说”赵祯终于点头,接着又开口问道,曹玮是大宋名将,如果不是他年纪太大,这次攻辽的主将肯定非他莫属,不过就算曹玮做不了主将,赵祯也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曹玮似乎早就等着赵祯这句话了,只见他这时对赵祯说了一句“陛下稍侯”,随后从枕头边拿出一把钥匙,这才吩咐旁边侍立的曹倩到卧室旁边的书架上拿来一个盒子,这个盒子放在书架的最高处,上面也落了不少灰尘,看样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开过了。
曹倩把盒子上的灰尘擦干净,这才送到父亲手中,而曹玮这时也抚摸了一下盒子表面,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随后这才用钥匙打开盒子,露出里面一叠厚厚的书稿。
只见曹玮把书稿拿出来,露出下面一份叠放整齐的地图,曹玮先把书稿放到一边,然后拿出地图轻轻展开,李璋和赵祯也好奇的看去,结果发现这竟然是一份宋辽边境的地图,上面写写画画做了许多涂改,其中有许多线条从大宋延伸到辽境,看起来应该是行军的线路。
只见曹玮看着这份地图也露出感慨的神色,随后这才向赵祯道:“陛下,臣这些年也一直收集宋辽边境的信息,特别是辽国那边各地的驻军、道路情况、粮草屯集等等,并且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做为出兵的依据,平时没事时,也会在地图上做一些推演。”
说到这里时,只见曹玮把旁边的书稿拿起来放在地图上再次道:“这些都是老臣写的攻辽之策,只不过大都是纸上谈兵,能否施行臣也不敢保证,所以只能做为参考,希望陛下派人将这些送给刘平。”
看着曹玮手中这厚厚的攻辽之策,以及地图上满是涂改的行军路线,赵祯也不由得露出感动的神色,大宋有曹玮这样的将领,实在是他们赵家的幸运。
商议完正事后,赵祯又询问了一下曹玮的病情,其实曹玮的身体一直好好坏坏,前几天李璋来探望他时,他还躺在床上下不来,精神也十分萎靡,但现在却又恢复了一些,这让李璋也松了口气,而曹玮似乎习惯了自己的病情反复。
“陛下不必担心臣的身体,臣还要等着看陛下收回燕云十六州,从而告慰我大宋的列位先皇!”最后曹玮再次开口道,而赵祯也颇为感动的再次安慰了曹玮几句,随后这才告辞离开曹府。
“表哥,你觉得刘平这个人真的能担任主将吗”回宫的马车上,赵祯这时还有些怀疑的向李璋问道,这并不是他不相信曹玮,而是主将的人选实在太重要了,所以他也不得不慎重。
李璋这时手中拿着曹玮攻辽之策的那个盒子,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如果陛下对刘平还有所怀疑的话,不如我亲自跑一趟,看看刘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否担当起这次的重任”
李璋说到这里也露出无奈的表情,本来前段时间他已经接连去了洛阳和永城,
本打算这段时间好好的呆在家里,陪陪妻子和女儿,却没想到又忽然发生这样的事,而且他和赵祯一样,都对刘平不太熟悉,除非亲眼见一见对方,否则根本放不下心来。
“表哥愿意走一趟那实在太好了,只是这次又要辛苦你了。”赵祯先是大喜的叫道,但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最了解李璋,知道他如果不是为了大宋着想,恐怕也不会如此的忙碌
第五百九十五章 初见刘平
延州安抚使衙门,李璋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这里,进城后连驿馆都没去,而是直接来到衙门,随即就让人通知衙门中的刘平接旨,而李璋也到了大堂等候,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将快步走了出来。
李璋并没有见过刘平,不过在他想来,武将世家出身的刘平就算是文武全才,甚至还考上了进士,但想来也应该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否则也不可能在弱冠之年就连杀五名山贼。
但是当见到刘平时,李璋却惊讶的发现,对方即不高又不壮,反而是个中等身材的儒雅老者,而且他这时身穿便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而不像是一个统率千军的大将军。
刘平同样也不认识李璋,而且刚才李璋让人通知刘平时,并没有报上自己的名字,所以刘平这时也在打量着李璋,估计是没想到传旨的大臣会这么年轻。
李璋也没有介绍自己,而是清了清嗓子这才说道:“刘将军,本官这次奉陛下旨意前来传旨,还请你让左右退下!”
听到李璋要求让周围的人都退下,刘平也是一愣,因为一般接旨可没有这种规矩,反而还要让周围的人一行跪拜接旨,除非是圣旨上的内容不方便泄露,这也让刘平当即挥退左右,这才跪下行礼道:“臣刘平接旨!”
“朕膺昊天之眷命,奉太祖、太宗之遗志,决意发兵收复燕云之地……”李璋当下也是一板一眼的把圣旨宣读了一遍。
后世电视剧中动不动就“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这个圣旨开关其实是从明朝朱元璋开始的,而宋朝的圣旨开关一般都是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这点在《宋大诏令集》中有记载。
赵祯的这道圣旨虽然写的又臭又长,但其实里面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诉刘平自己想要发兵夺回被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所以决意任命刘平为河北路大总管,总督河间、真定各路兵马,另外还从西北抽调五万大军,随同刘平赶赴河北收复燕云。
刘平之前并没有收到任何风声,事实上李璋之所以让其它人退下,就是为了保密,这次攻打辽国也是出其不意,所以事先只有中枢的少数人知道。
所以当刘平听到赵祯决定攻打辽国,并且任命自己为这次出兵的主将时,当即也露出激动的神色,毕竟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紧接着他又感到一股沉重的压力,毕竟机会虽好,但也要抓住才行,如果他出师不利的话,那他可就是大宋的罪人了。
等到李璋好不容易把圣旨宣读完毕,刘平这时却还呆愣愣的跪在地上,这时的他已经冷静下来,脑子里想的全都是该怎么用兵才能抓住这次的机会,为大宋解决掉北地的威胁,至于个人的荣辱他已经顾不上了,毕竟这次的任务实在是太重了,他甚至都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扛得起来
“刘将军,你若是还有什
么疑问的话,尽可以问我!”李璋看到刘平跪在那里不动,当下也是出言提醒道。
李璋的话也让刘平醒悟过来,当即站起来接过圣旨,随即这才向李璋问道:“不知天使怎么称呼”
 
第五百九十六章 攻守之势异也
刘平接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权,因为他十分清楚的知道,辽国不是党项这种杂鱼,别看现在李元昊依然在辽国边境搅风搅雨,好像辽国真的奈何不了他,可实际上辽国只是因为内部的原因,导致顾不上镇压李元昊,如果真的等辽国腾出手来,恐怕李元昊的下场会十分凄惨。
也正是明白辽国的强大,所以刘平才会要求朝廷给他自由指挥的权力,如果还像之前那样对束缚住主将的手脚,就算刘平再怎么有本事,恐怕也没有自信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
“没问题,陛下说了,此次出兵不设监军!”李璋这时毫不犹豫的答应道,刘平能想到这一点,赵祯和李璋他们自然也会想到,甚至这件事还是吕夷简第一个提出来的,毕竟这次攻打辽国意义重大,关系到大宋日后的国运,所以才特意恩准此次军中不设监军,这相当于彻底的放开了刘平的手脚。
刘平也没想到赵祯竟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军中没有监军,这也代表着朝廷对自己的信任,这让刘平一时间也激动的热泪盈眶,当即大声行礼道:“谢陛下的恩准,臣当万死以报陛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