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马周当然也立刻跟上,两人穿过林间的小道,很快来到了无敌庙前,只见这座庙并不是很大,只有前后两座院子,但修建的却十分精致,而且相比残破的奚关,这座无敌庙却是保存完好,看得出来似乎有人时常维护。
“转运使,您别看这座庙虽然不大,但名气却不小,特别是辽人一向尚武,对杨老将军自然也十分尊敬,许多路过这里的辽国武将也会前来祭拜,据说庙上的匾额还是当年韩德让亲手写的,而且这座庙之前还被韩南望出钱重新修缮过。”马周当下再次介绍道。
韩琦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难怪这座庙看起来这么新,原来是韩南望出钱修过,当下他也抬头看了看传说是韩德让亲笔写的“无敌庙”三个大字,发现韩德让的字竟然写的相当不错,三个字的一撇一捺就像是暗藏刀剑一般,一看就知道出自武将之手。
当下韩琦迈步进到庙中,庙中也有庙祝照看,看到客人也立刻迎接他们进庙,等到来到大殿后,韩琦也一眼就看到了供奉在神位上的杨业雕像,只见整个神像比真人高大一些,身披铠甲,头戴战盔,舒眉朗目,方面阔口,灰白胡须,看起来威风凛凛,下面还有两个武士,一个手捧关刀,另一个手捧兵书。
而除了神像之外,大殿两侧的墙壁上画满了关于杨业的事迹,特别是最后一幅,更是杨业血战陈家谷,最后被俘绝食而亡
第六百二十章 赵祯的无奈
“说吧,你们两个打算怎么办”公主府中,赵祯一脸怒火的盯着眼前的李璋和妙元大声质问道,大殿中的下人早就被赶出去了,现在整个大殿只有他们三人。
之前妙元怀孕的事被赵祯发现,本来当时正在气头上的赵祯恨不得直接砍死李璋这个勾引自己妹妹的家伙,可是后来被析津府大捷打断,只能先把这件私事放到一边,现在国事处理完了,自然要把这件事说清楚,所以他特意又悄悄的出宫跑来公主府。
“那个,事情是我做下的,我也绝对不会否认,这是我和妙元的孩子,我自然会将他悉心的抚养长大!”李璋看到发火的赵祯,当下也有些心虚的道,毕竟自己有错在先,不过说来也有趣,以前都是他教训赵祯,但这次却反过来变成赵祯教训他了。
“孩子你当然得抚养,不过妙元该怎么办,她现在未婚先孕,若是这件事传扬出去,她还要不要做人了”赵祯当即再次恼火的质问道。
“大哥,我当初早就说了,这辈子我都不想嫁人,至于我和表哥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我觉得现在就挺好的。”妙元这时却抢先道,她现在身子不便,所以赵祯和李璋都站着,唯独她坐着。
“好什么好,没名没份的,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生出来后怎么办”赵祯听到妹妹的话却是一脸痛心疾首的再次反问道。
“当然想过了,我是公主,本来就不需要停靠男人,孩子生下来我自己养着就是了,大不对外宣称是我领养的孩子,甚至到时直接认表哥当干爹,哪怕别人知道了又怎么样,我看他们谁敢胡说”妙元这时十分霸道的道。
妙元的确有这个底气,虽然大宋的公主不像唐朝时的公主那么任性妄为,但公主就是公主,身为皇帝的女儿,她们本来就不同于一般的女子,更不需要依靠男子而活,再加上妙元的经历本来就与一般的女子不同,再加上从小受李璋的影响,被带偏也很正常。
“你……你糊涂,就算是公主也不能……不能……”赵祯听到妙元的话也有些急了,可是话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毕竟妙元是他妹妹,有些重话他还是说不出口。
看到赵祯又气又急的模样,妙元忽然站起来扶着赵祯坐下,甚至还亲手给他倒了杯茶,随后这才再次开口道:“我知道大哥是心疼我,可是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再怪我和表哥也没用,而且我也不瞒你,当初我之所以不愿意嫁人,其中有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我喜欢表哥。”
“你……”
听到妹妹的这些话,赵祯当即又有些着急,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却被妙元再次打断道:“大哥你别着急,先听我说完!”
赵祯看着妙元真诚的眼神也不由得心中一软,最终只得长叹一声没有开口,于是只见妙元再次道:“只是当时我明白的太晚了,表哥和表姐当时已经订婚,我总不能对不起表姐吧,刚好我又从小做道士,本来就对嫁人的事不怎么在意,所以后来我就决定索性不再嫁人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妙元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我虽然不想嫁人,但却很喜欢孩子,而且感情这种事也实在难以控制,所以我和表哥也很自然的走到一起,说起来我也十分对不起表姐。”
妙元说到最后时
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大同
大同城下,宋军推着攻城车冒着箭雨在前进,后方的火炮与弓箭虽然一直在向城头射击,但并不能完全压制城头的弓箭手,毕竟对方居高临下,更能发挥弓箭的威力,另外城门也早就被堵死,哪怕用火炮轰都轰不开,毕竟有了析津府的教训,大同守将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宋军只能使用传统的攻城工具,比如攻城车、云梯之类的,另外用火炮压制城头,城下也有人开凿城墙,准备填放攻城筒,这东西就是一个巨大的火药筒,必须把它塞到城墙里才有效。
不过城头的辽军对攻城筒的可怕也早已经知晓,毕竟之前其它几个州的城墙就是被攻城筒炸开的,所以这时辽军拼命的向下扔滚木擂石,想要把下面的龟车砸碎。
但是大宋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特别是只要城头的辽军敢冒头,立刻就被它们集中射击,一时间城头上残肢与鲜血齐飞,惨叫与轰鸣声响成一片。
刘平骑在马立在中军之中,手持望远镜打量着城头残酷的争夺战,虽然辽军的伤亡很大,但宋军这边也每时每刻都有人伤亡,如果直接战死还好一些,最惨的是那些重伤不死,只能发出凄厉的惨嚎,如果没有同伴的救援,等候他们的往往是敌人的弓箭。
刘平这时却极其平静的看着这一切,哪怕伤亡再大他也没有皱一下眉头,这并不是他冷血无情,而是为将者基本的素质,毕竟从他们进入军中的第一天起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不仅仅是别人的命,有时候他们自己的命也随时可以扔到战场上。
“轰隆”随着一声巨响,冷血良久的攻城筒终于爆炸了,城头上的辽军也被震的东倒西歪,位于爆炸点正上方的辽军更是直接飞上了天,在空中就已经四分五裂,等到爆炸后的尘土散尽后,只见城墙位置已经出现一个倒塌近半的缺口,虽然缺口被破碎的砖石堵住,但只要爬上去就能杀进城中。
“第一个杀进城中者,赏钱千贯、升两级!”看到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后方督战的刘平也终于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立下高额的悬赏,而下面的传令兵也立刻将他赏额高喊出来,这也让听到的将士全都是精神大振,毕竟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天价的赏额,如果能拿到的话,这辈子都不用发愁了!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特别是经常这段时间的交战,宋军几乎是横扫燕云十六州,这也让大宋将士在心中建立了无比的信心,之前对辽国的畏惧也早就抛之九霄云外,士气更是达到一个顶点,特别是十六州就只剩下大同府,如果再捞不到赏赐,那日后就没有机会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将士们也是人人争先,不一会的功夫,就有第一批人翻过缺口杀进城中,紧接着城中就传来手雷爆炸的声音,另外还有火枪的“呯呯”声,城头上也有宋军在与辽军厮杀,这时的辽军也已经支撑不住,被宋军杀的连连后退,宋军控制的区域也在慢慢的扩大。
“大局已定,破城就在今日!”刘
第六百二十二章 饥民
摇晃的粮草车上,好不容躺睡着的韩琦却又很快被摇醒了,然后努力了几次他都没能睡着,这让他也不由得叹了口气,索性就抱着毯子坐了起来,他身下是装着粮食的袋子,虽然不是很硬,但躺久了还是让人感觉腰酸背痛。
就有昨天,韩琦接到前线刘平传来的消息,大同已经被他们打下来了,这也意味着整个燕云十六州全都落到他们的掌握之中,大宋上百年来无数人的心愿也总算是达成了,这个巨大的惊喜也让韩琦感觉有点不太真实。
等到反应过来后,韩琦也立刻决定去大同,这也是刘平要求的,因为大同那边刚刚打下来,城中混乱不堪,哪怕已经进行了军管,但一个城市那么多的百姓,光是吃喝拉撒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所以必须要派文官前去接管。
不过韩琦也知道,刘平和他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治理地方同样是一把好手,比如之前打下析津府时,韩琦当时还在河间府,等到他直到析津府时,整个析津府城都被刘平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大同府的管理同样也难不倒刘平。
只不过刘平现在却需要避嫌,特别是打下大同后,整个燕云已经拿下,之前的战略目标也已经完成,如果刘平再军政大权一把抓的话,那可就有些犯忌讳了,以刘平的精明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他才会催着后方的文官前去接管大同。
“刘将军这次恐怕要老老实实的回去做文官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辈子都别想再带兵了!”想到刘平,韩琦也不由得有些感慨的道。
夺回燕云十六州当然是好事,刘平也完成了上百年来宋人的心愿,他肯定也将因此而名留史册,但是以大宋官场的潜规则,像他这种立下开疆拓土大功的武将,日后基本不可能再呆在军中了,免得他们功高震主,从而效仿他们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比如之前打败党项的赵振,现在也被调回京城坐镇武学。
不过相比赵振,刘平毕竟还有个进士出身,武将做不成那就做文官,以他的功劳,估计枢密使的职位肯定是跑不了,而且刘平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如果在官场上表现出色的话,日后未必不能正式拜相,那可就真的是位极人臣了。
“不对,枢密使有可能,但宰相还是别想了!”很快韩琦又想到了什么,当下摇头否定道,以刘平的功劳,如果再做了宰相的话,那可就威胁到皇帝了,这可是君王的大忌。
想到刘平日后的前程,韩琦也不由得露出羡慕的表情,虽然枢密使的职权比不上宰相,但那也是能够进出政事堂的相公之一,而他虽然也是官场的后起之秀,这次攻打燕云也立下不少的功劳,可以说不少人已经将他视为未来的准相公之一了,不过韩琦也知道,自己吃亏在太年轻了,想要进入政事堂最少也要再熬上十年才有可能。
“吱”就在这时,忽然马车停了下来,这让韩琦也不由得坐直身子,刘平那边催的很急,再加上燕云之地刚打下来,一路上也不太平,所以韩琦就决定和押送粮草的队伍一起走,毕竟粮草有大军看护,辽军主力也被消灭,所以安全上也有保证。
“怎么停了”韩琦当即向两侧的侍从问道,这次他出来虽然匆忙,但也带了不少的侍从和护卫,毕竟他身份重要,哪怕运输粮食有大军保护,但也不能大意。
这支押送粮草的队伍规模庞大,毕竟现在大军都集中在大同府,那里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个无底洞,虽然能从雁门关一带直接运送,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幸好析津府打下来后,韩琦就在那里储存了大批的粮食,现在两边运送勉强能供应上。
韩琦身边的随从这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立刻跑到前面查看,很快就又跑回来道:“老爷,前面是一群饥民挡住了路,说是快要饿死了,请求咱们给点吃的。”
韩琦听到这里也是一皱眉,这时已经是凌晨时分,东方的天际也微微发白,韩琦当即也跳下马车来到前面,果然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饥民挡住了队伍的去路,而负责押送的将领也正要让人把驱赶走,毕竟这些粮草是军粮,任何人都不得擅动。
“怎么回事,这些饥民是哪来的”韩琦这时也走上前向押送的将领问道,这个将领姓王,之前就曾经数次押送粮草,韩琦又
是管理后勤的,所以与这位王将军也颇为相熟。
“我也不知道,刚才咱们来的时候他们就一直堵在路上,也不肯让开,反而还想要吃的,要不是看他们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饥民,恐怕刚才我就让手下的将士动手了。”王将军立刻回答道。
他负责粮草的安全,所以这一路也是精神紧绷,这也不能怪他
第六百二十三章 福星高照的韩琦
面对这群可怜的饥民,韩琦也动了恻隐之心,不过旁边的王将军却劝他不要冲动,毕竟经过战乱之后,整个燕云十六州到处都是饥民,他们就算是把押送的粮草全都散尽了,也救济不过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大军的粮食供应。
韩琦自然也知道现在一切以大军为重,不过最后他还是给饥民留下了几袋粮食,这样至少能让他们吃顿饱饭,有力气走到析津府去,现在朝廷马上就要重修长城,虽然主要是用战俘,但光靠战俘还是有些人手不足,到时肯定会组织民夫,而这些饥民就是最好的征调对象,毕竟他们只求一口饱饭,而且饥民少了,也能大大增加燕云的安定。
留下粮食后,韩琦再次加快速度赶往大同府,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走了没两天,就又遇到好几波饥民,这次那位王却死也不肯再放粮了,韩琦也知道自己救不了那么多人,无奈之下只能告诉饥民,让他们去最近的州府,等到了大同府后,他会吩咐各州府把饥民组织起来,到时应该能救下不少人。
几天之后,韩琦他们一行人也终于直到了大同府,刘平听说韩琦亲自来了,当即也出城迎接他们,不过当韩琦进城后才发现,原来大同并没有完全打下来,城中还有六七千的辽军死守皇城不肯出来。
“刘将军,这些辽军最好能劝降,现在战俘还是太少,想要修长城没个十万人根本不可能。”韩琦得知城中还有围困着这么多辽军时,也立刻两眼放光的向刘平道。
“转运使放心吧,这些战俘我本来就是给你们留的,否则区区一座皇城根本挡不住火炮的轰击!”刘平这时也抚须微笑道。
“那这些辽军什么时候投降,让他们一直留在皇城中总归是个威胁”韩琦这时再次追问道,他来大同就是接管这里的,只是城中有这么多辽军,他也根本没办法正常治理。
“就在这两天了,皇城中本就没多少粮食,那些辽军困守这么多天,粮食早就吃光了,再不出来就只能活活饿死在里面了。”刘平当即再次笑道,其实这两天他就发现皇城中的辽军已经饭的没力气了,如果他这时派兵攻打的话,说不定仅仅一个冲锋就能拿下皇城,只不过他既然想要招降这些人,自然也不想平白增添伤亡。
韩琦听到这里也大为高兴,本想亲自去看看被围困的辽军,不过刘平也为他准备了接风的酒宴,而且有些事情也需要向他交待一下,所以韩琦只能先去赴宴,与刘平和军中的将领边吃边聊,顺便也让他对大同有了更多的了解。
酒宴过后,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韩琦提出想去皇城那边,刚好刘平也要去那里巡视,于是两人就骑着马,沿着街道边走边聊,韩琦也借机巡视了一下大同府,发现城中许多地方都毁于战火,有些地方的血迹都还没有清洗干净,则此可知当初攻城时的惨烈。
这时也已经快宵禁了,街道上的行人一个个都是行色匆匆的,街道两侧的店铺也正在忙着关门,不过在一个刚刚经历过战乱,而且还没有完全结束的城市,街道上有行人,而且店铺也开门了,这说明整个城市已经开始基本的运转,这让韩琦也对刘平大加赞赏
第六百二十四章 萧耨斤要败
捷报,大军攻克大同府,这代表着燕云十六州彻底的落入到大宋的掌握之中,大宋之前制定的战略目标也已经达成,所以当大同被攻克的捷报送到京城时,赵祯也立刻下令昭告天下,整个京师也为之沸腾。
朝廷出资,在御街上摆下酒宴,任何人都可以上去吃喝,而且一连三日不绝,更难得的是这三天没有宵禁,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气氛当中,街道上到处都是东倒西歪的醉鬼,晚上都有人直接睡在大街上,幸好现在天气热,如果是在冬天的话,说不定会冻死不少人。
相比百姓,大宋的君臣同样陷入到狂欢之中,皇宫中大排宴宴,所有品级以上的官员全都参加了这场庆功宴,赵祯也放下皇帝的架子,与群臣来了个不醉不归,结果大宋的权力中心竟然瘫痪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才勉强恢复正常。
而在赵祯酒醒之后,也立刻开始着手巩固大宋在燕云的统治,其实这件事早就在做了,无非就是派驻官员,收敛流民、增强治安之类的,不过想要增强大宋在燕云的统治,还有一件事必须放在第一位,那就是增强边境的兵力防止辽军再打回来。
刘平从出兵攻打析津府,到最后拿下大同府,整个出兵过程都是以快打慢,再加上辽军在燕云本来就兵力空虚,很多州府都没有什么兵力,所以只要大宋的军队一到,几乎毫不费力的就打下了城池,也就只有重兵把守的析津府和大同府花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在宋军打下大同府时,辽国那边的援军也一直没有见到踪影,事实上就在宋军攻打析津府时,韩南望就已经派人向萧耨斤求援,刘平派人在古北口防守,就是担心辽国的援军杀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