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刘平那边早就接到消息了,应该已经在着手准备了,另外定北侯可知道这次的消息是怎么传回来的吗”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吕夷简上前道。

    “怎么传回来的”李璋听到吕夷简的话也不禁露出奇怪的表情问道。




第六百二十九章 固执的耶律宗真
    “陛下三思啊,咱们刚刚拿下中京,国内大乱未平,对于陛下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国内的局势,至于燕云十六州那边,还是需要等到国内稳定后再做定夺!”耶律仁先这时一脸痛心的大声劝道。

    “区区宋人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只会趁着我大辽内乱时偷偷出兵,趁着现在他们在燕云立足未稳,只要我大辽的铁骑一到,宋军必然望风而逃,燕云百姓也必将响应,若是等到日后宋人在燕云站稳了脚根,再想把他们赶走就更困难了!”耶律宗真这时却一脸固执的反驳道。

    前段时间萧孝先投降,将中京城献出,耶律宗真也一举捉住了自己的母亲萧耨斤,随后就处死了萧孝先,另外还有不少萧耨斤的党羽,算是初步平定了这场辽国的内乱,但是经过这场大乱后,辽国内部早已经元气大伤,各地也是混乱不堪,所以耶律仁先等人看来,首要任务就是安定国内的局面。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耶律宗真却根本不管国内的乱局,反而一心想要出兵收复燕云,无论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陛下,仁先兄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国内未平,各地的贵族虽然表面归附,但依然不肯交出兵权,另外北边的女真蛮子也多次闹事,实在不宜在这个时候出兵啊!”这时只见耶律智让也上前一步开口劝道。

    经过这次的大乱后,耶律仁先与耶律智让已经成为耶律宗真最信任的人,现在也只有他们两个才敢劝说耶律宗真。

    “我意已决,这件事不必再劝,你们只需要准备好出兵的事宜即可!”耶律宗真却十分霸道的再次道,这下耶律仁先和耶律智让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后也一同叹了口气。

    “陛下,太后虽然犯了大错,但她毕竟是您的母亲,而且现在您已经坐稳了皇位,不如就大度一些,亲自去探望一下她,这样也能让臣民看到陛下的气度!”这时耶律仁先忽然再次开口道。

    萧耨斤被抓后,一直被软禁在皇城之中,而且耶律宗真对自己这位母亲也是恨之入骨,虽然没有让人虐待她,但也从来没有去看过她一眼,如果不是怕落得一个“弑母”的名声,说不定耶律宗真会直接让人处死她。

    “不去,这个女人为了权力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要了,我还认她这个母亲做什么”耶律宗真却再次固执的怒斥道。

    “陛下生气也是应该的,只是她毕竟是陛下的生母,哪怕陛下做个样子也是好的!”耶律仁先当下再次开口劝道。

    要知道当初萧耨斤得势时,辽国绝大部分贵族都依附于她,现在萧耨斤虽然被抓,但那些贵族都在,而且因为人数太多,他们也不可能全都抓起来问罪,而这些人现在也是人心惶惶,担心耶律宗真事后追究,这也是辽国内部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如果耶律宗真这时能表现出帝王的气度,做出原谅萧耨斤的姿态,从而向那些以前曾经依附过萧耨斤的人知道,他连萧耨斤都可以原谅,更别说他们这些人了,如此一来,肯定能让这些人迅速归心



第六百三十章 故人重逢
    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中收获的时节,李璋坐着马车来到城门外,时不时的向官道上张望,而当看到一队边军人马护送着一辆马车驶来时,他也立刻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跳下马车上前迎接,而马车里的人这时也看到了李璋,同样停下马车。

    “安仁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乎”李璋看到从马车上走下来的人时也不由得大笑道,这个人正是从燕云来到京城的赵安仁。

    “李使……不对,应该叫定北侯才是,奴婢见过……”

    赵安仁见到李璋还有些拘束,甚至还一本正经的想要行礼,不过却被李璋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笑道:“安仁兄你现在是宋人了,而且还于国有大功,日后你就是我李璋的兄弟,走走走,我已经在家中设了酒宴,咱们今天一醉方休!”

    李璋和赵安仁虽然只见过几面,但平时也经常有书信往来,而且在辽国这件事上,赵安仁可是立下了大功,如果不是通过他的嘴,也不会让萧耨斤与耶律宗真两败俱伤,更别说上次他出使辽国时,赵安仁更是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也一直把对方当成朋友。

    听到李璋竟然在家中款待自己,这让赵安仁在受宠若惊之余,也露出感动的表情,毕竟他是个阉人,哪怕之前做的事对大宋有功,可真正能看得起他的人又有几个不过李璋却是个例外,从刚见面时起,他就一直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这让赵安仁也感受到久违的尊重。

    当下李璋请赵安仁上了自己的马车,然后两人一起回到李璋家中,家中也早就准备好了酒宴,而且很多都是赵安仁喜欢的京城本地菜,别看他是河北人,但他母亲却是京城人士,所以他从小就是吃母亲做的京城菜长大的。

    “赵兄,你可回家见过老夫人了”李璋亲自给赵安仁倒了杯酒,随后这才开口问道。

    “见过了,我娘的身体还好,就是耳朵背了,知道我来京城时,还特意让我代她感谢李兄你当年的搭救之恩!”赵安仁说到这里也向李璋拱手行礼道。

    “赵兄客气了,这本就是我应尽之义!”李璋当即再次客气道,随后又询问了一下赵安仁家中的情况,对方也一一做了回答。

    “李兄,我有件事一直想要问你。”正在这时,只见赵安仁忽然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

    只见李璋这时吃了口茶,沉吟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赵兄你是不是想问我,这次我们大宋会不会出救出萧太后”

    “不错,太后现在肯定落入到耶律宗真手中,虽然他们是母子,但耶律宗真早就恨太后入骨,我真担心他会对太后不利!”赵安仁点头道,他对萧耨斤可谓是忠心耿耿,哪怕在这时也依然希望大宋能出兵救出她。

    “我也不瞒赵兄,大宋这边基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兵!”李璋这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道,他不想骗赵安仁,所以直接说了实话。

    听到李璋的回答,赵安仁脸上也露出失望的神色,随后他也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猜到大宋不会轻易出兵,只是心中还抱着万一的希望。”

    看到赵安仁失望的样子,李璋也有些不忍,当即再次开口道:“其实你也不必担心萧太后的安然,她毕竟是耶律宗真的母亲,哪怕他再怎么恨自己的母亲,也不会公开做出弑母这种事,所以我估计萧太后最后可能会被软禁,然后流放到某个地方,使得他们母子永不相见。”

    赵安仁也是关心则乱,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醒悟过来,以他对辽国政局的了解,耶律宗真的确不可能杀了萧耨斤,这让他也松了口气。

    “赵兄,你本就是宋人,现在已经从辽国逃回来了,而且还于国有大功,不知你日后可有什么打算”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问道。

    “这个……”赵安仁听到李璋的询问也露出沉吟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其实不瞒李兄,我回到大宋后,除了希望大宋出兵救出太后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侍奉在母亲身边,为她老人家养老送终,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想法!”

    “赵兄,你于国有大功,如果你愿意的话,陛下可以委派你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李璋却是再次开口道,其实他今天迎接赵安仁除了为他接风外,也是要替赵祯询问一一下赵安仁的想法,因为大宋这边对赵安仁也准备了赏赐,其中就有授官一项。

    “多谢李兄的好意,只不过我在外漂泊这么多年,在辽国皇宫中虽然看似风光,但其实每天都面临着无数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我也早就累了,而且我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我这个不孝子以前也没能在她老人家面前尽孝,所以我也想多陪陪母亲!”赵安仁这时却摇了摇头道



第六百三十一章 军中小聚
    古北口奚关,本来颇为冷静的这里现在却是热火朝天,一队队的战俘在宋军的押送下来到这里,然后编成五人一组开始在工匠的指挥下重修长城,因为时间紧迫,所以这次只是大概修筑一下关键地段,只要能暂时使用就行。

    而在古北口长城防线南侧,刘平也早就亲率大军赶到这里,因为如果耶律宗真起兵南下的话,肯定会从古北口过,到时他们就可以依托长城防线与辽军决一死战。

    “来来,哥几个不要客气,现在正是牛羊正肥的时候,这火锅吃起来可比京城的味道好多了!”曹俣举着酒杯大笑着向众人敬酒道,而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则摆放着一口冒着白汽的汤锅,汤锅周围则摆满了切成薄片的牛羊肉。

    随着曹俣的敬酒,旁边的呼延守信、狄青、曹佾等人也都纷纷站起来举杯,除了曹俣和呼延守信外,剩下的狄青与曹佾等人全都是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别看他们平时都在军中,这次也都参与了攻打燕云,但平时互不统属,所以也难得聚到一起。

    “三哥,刘将军把大军集中到古北口,是不是防备辽军杀过来,我听说辽国那边的内乱已经平息了”曹佾把手中的酒碗放下,随即就开口问道,旁边的狄青等人也都露出好奇的神色,他们的级别较低,虽然也听说了一些消息,但也只能靠自己的猜测。

    听到堂弟的询问,曹俣与呼延守信也是对视一眼,随后嘿嘿一笑道:“告诉你们也无妨,辽国那边的内乱的确结束了,刘将军之所以率军来古北口,也的确是防备辽军杀来。”

    “如果我是辽国皇帝的话,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稳定国内的局势吗”狄青这时却忽然有些不解的问道。

    “狄青你这次表现不错,立下的功劳足以让你再升两级,日后也能独当一面了,不过你得到的消息还是太少,所以你不知道耶律宗真是个什么样的人,相比之下,李兄却亲眼见过耶律宗真,而且他断定耶律宗真肯定会出兵,所以陛下才会命令刘将军做好准备!”呼延守信看着狄青也笑呵呵的道。

    当初呼延守信随同李璋去庆州,自然也认识狄青,事实上他对狄青这个机灵的年轻人也十分喜欢,可惜后来却被曹俣抢了先机,现在狄青在军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年纪轻轻就已经立功无数,日后说不定能与他平起平坐,这让他也暗自后悔,早知道当初应该加把劲,抢也要把狄青抢过来,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原来是校监做出的判断,那就难怪了!”曹佾听到呼延守信提到李璋,当即也精神一震道。狄青对李璋更加熟悉,当得知是李璋的判断,当即也没有再怀疑。

    “昨天辽国那边刚传来消息,中京那边的大军虽然还没有动静,但中京南边的各个州府却收到旨意,开始集结粮草物资,辽国的内乱刚刚结束,耶律宗真却在这个时候聚结粮草,除了攻打燕云外,还有第二个解释吗”曹俣挟了片羊肉在锅里烫了一下,随后蘸着酱料塞到嘴里道。

    曹俣的话一出口,狄青与曹佾等几个年轻将领全都是神情一震,当即欣喜的叫道:“太好了,辽国的内乱刚刚结束,国力大为衰退,耶律宗真若



第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昊西征
    赵安仁走了,在接受了赵祯的亲自接见与封赏后,赵安仁选择了回家为老母养老送终,走的时候李璋也亲自前去送行,而除了他之前,赵安仁也没有其它的朋友,所以李璋一直送他出城,直到马车消失在官场上他这才回城。

    不过赵安仁走的时候,还在叮嘱李璋,如果大宋有一天要对辽国用兵的话,请他务必要通知自己,毕竟赵安仁对辽国十分的熟悉,哪怕做向导也能发挥一些用处,当然他主要的目的不是帮大宋,而是想要迎回萧耨斤。

    对于赵安仁的请求,李璋也一口答应下来,其实对于萧耨斤他也没什么好感,不过这个女人搞乱了辽国,也算是间接帮了大宋,而且她失去权势后,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女人,根本无足轻重。

    天气一天天的变冷,赵祯和李璋也都在密切关注着辽国那边的动向,耶律宗真肯定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出兵,而且辽国那边可比大宋冷多了,如果他再不出兵的话,恐怕就只能等到明年了。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辽国那边出兵的消息没有等到,却等到了党项李元昊出兵的消息,只不过李元昊并不是对大宋出兵,而是再次对辽国发动了猛攻。

    不得不说李元昊的确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枭雄,在得知辽国内乱,而且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后,他竟然十分果断的出兵辽国上京道,上京道是辽国面积最大的一道,几乎包含后世的整个内蒙古地区。

    据西北那边传来的消息,李元昊先是从白达旦部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辽国另一个大部族阻卜部,占据了卜大王府,随后一路向北杀向辽国的西北招讨司。

    本来西北招讨司中驻扎着辽国重兵,以镇守整个草原,可是之前耶律宗真与萧耨斤内乱时,西北招讨司的军队也被抽调大半,余下的部分根本挡不住党项人的铁骑,仅仅十天,西北招讨司就落入党项手中。

    随着西北招讨司的陷落,整个上京道就被李元昊截成了东西两边,东边是辽国的核心区域,五京都在那里,而且也是契丹人的发源地,整个辽国八成以上的人口都在那里。

    李元昊十分聪明,知道以自己的这点兵力,如果向东打的话,迟早都会被契丹人灭掉,而且大宋又打下了燕云十六州,更不会允许他染指东部区域,所以他十分果断的掉头向西,开始与辽国另一大部,也就是粘八葛部展开了上京道西部的争夺。

    粘八葛部是辽国上京道西部的第一大部族,也是室韦人的一个分支,值得一提的是,室韦人也就是后世蒙古族的祖先,只不过现在室韦人只是一般散沙,各个部族间征战不休,比如粘八葛部,名义上是一个大部族,但内部却分为无数大大小小的部落,彼此间也是打个不停,根本无法集中力量抵抗李元昊的进攻。

    “李元昊转向西部,会不会威胁到咱们在西域的计划”垂拱殿中,赵祯拿着党项最新的情报向李璋询问道。

    自从打下了庆州后,党项原来控制的土地几乎全都落入到大宋手中,这也让大宋再次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虽然大宋最近主要对辽国用兵,同时还要防备李



第六百三十三章 辽军南下
    “将军,奉化州那边的守军禀报,说是在长城以北发现辽军活动的踪迹,末将担心辽军会不会舍弃古北口,从而选择从奉化州那边入关”古北口奚关城中,副将郭遵一脸担忧的向刘平询问道。

    刘平把燕云的主力大军都调到古北口,长城防线的其它方位虽然布置了兵力,但远比不上这里,所以很多人都担心辽国探听到消息后,会从其它位置入关,比如远在东京的李璋,以及眼前的郭遵都有这样的疑问。

    “放心吧,奉化州那边应该只是辽国用来迷惑我们的小伎俩,如果耶律宗真南下的话,必定会走古北口!”刘平这时却是信心十足的道。

    “为什么,将军你为何如此断定”郭遵却还是有些不解的问道,其实之前他也觉得辽应该会从古北口进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也越来越冷,辽国那边却没什么动静,这让他也有些不太确定,军中更是出现了一些流言。

    只见刘平这时淡定的一笑道:“当初我们之所以断定辽军肯定会从古北口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是中京到析津府的交通要道,如果耶律宗真想要收复析津府,必定从这里经过。”

    “不错,可万一耶律宗真不打算先收复析津府,比如他可以从奉化州进关,然后杀向大同府,到时咱们的大军恐怕根本追不上辽军的脚步啊。”郭遵先是点头,随后又担心的道。

    “不太可能,辽国经历了一场大乱后,国力也大为损耗,甚至我怀疑他们连粮草可能都凑不齐,所以耶律宗真如果南下,肯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而相比大同,析津府更加重要,所以他们肯定会把析津府做为第一目标,否则就算他们攻击其它州府,也根本不能持久,迟早都会退出去。”

    说到这里时,只见刘平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耶律宗真这个人的性格我们已经摸清楚了,自大傲慢之极,特别是对咱们宋人极为瞧不起,以他的性格推算,他肯定会选择与咱们的大军正面交战,只有从正面击败我们,才能证明他们辽国的实力,所以我敢肯定,他在得知咱们的大军集中在古北口的话,肯定会直接率领大军杀过来!”

    刘平的分析有理有据,特别是对耶律宗真性格的分析,更是切中要害,这让郭遵也不由得连连点头,紧接着只见刘平再次笑道:“当然了,虽然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断定辽军会来古北品,但其它地方我也没有放松,这段时间一直派出探马监视着辽国那边的动向,如果辽军真的选其它方位南下的话,咱们肯定会提前得到消息。”
1...223224225226227...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