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幸好耶律仁先平时喜欢看书,哪怕出征时也随身带着不少的书籍,现在被软禁在这里后,他每天就以书籍为伴,倒也不显得寂寞,只不过有些人天生就是劳碌命,比如耶律仁先这段时间似乎也越来越烦躁,甚至连书都看不下去了。
“呯!”正在看书的耶律仁先忽然把手中的书扔到地上,随后十分烦躁的来回走动几趟,这才快步来到帐篷前对外面的守卫高声道:“我要见陛下!”
“不行,陛下有令,没有他的允许,你哪也不能去!”侍卫十分生硬的回绝道,自从上次耶律仁先违抗军令,擅自让攻城的辽军退回去后,耶律宗真大发雷霆把他贬为庶民,这段时间再也没有见过他。
看到守卫不放心,耶律仁先也是又气又急,但也知道守卫是奉了耶律宗真的命令,除非耶律宗真同意,否则自己哪也去不了,当下只能气呼呼的转身回到帐篷中。
不过就在耶律仁先刚回帐篷没一会,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只见耶律智让提着食盒走了过来,看到他时也立刻笑道:“仁先兄,今天可是上好的羔羊肉,另外还有两壶好酒,咱们不醉不归!”
看到耶律智让,耶律仁先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因为被软禁的这段时间,也只有耶律智让能够时不时的来探望他,至于他手中提的,则是自己的晚饭,这段时间耶律智让经常跑来蹭他的饭吃。
“智让兄,我想见陛下,你能不能替我通禀一声”耶律仁先这时哪有心怀吃饭当即十分焦急的开口问道。
“这个……”耶律智让听到这里也露出为难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苦笑一声道,“仁先兄你怎么还没有放弃,陛下现在不想见你,也不想听你说那些他不喜欢听的话,万一你再惹怒了陛下,说不定连人头都保不住了。”
“我知道陛下不肯见我,可是时间我却知道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再不撤退的话,恐怕咱们这八万人就要全都扔在古北口外了!”耶律仁先这时却快步来到耶律智让面前大声道,说话时眼睛都红了,他实在不想再等下去了。
“仁先兄,我知道你对咱们大辽是一片忠心,可是陛下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就算让你去见了陛下,恐怕也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只会给自己惹祸上身啊!”耶律智让这时也一脸诚恳的劝道。
“为臣子者,自当为国尽忠,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陛下犯错而什么也不做!”耶律仁先大义凛然的再次道。
“你……”耶律智让听到这里心里也有些不舒服,虽然耶律仁先不是故意的,
第六百三十九章 皮室军造反
大帐之中,耶律宗真一脸阴沉的坐在毛毡上,外面呼啸的寒风吼个不停,更让人心烦气躁,明灭不定的烛光下,是今天耶律宗真的晚饭,只是相比以前他喜欢吃的娇嫩的羔羊肉,现在的晚饭却是粗糙的牛肉,实在让他难以下咽。
其实耶律宗真的理智也告诉他,现在的确到了该退兵的时候了,毕竟大军中已经没有吃的了,带来的牲畜几乎被吃光了,连征调的粮食也快没有了,现在军中只能杀马为食,那些可都是珍贵的战马,哪怕辽国擅长养马,但吃掉这些战马也足够让他们心疼的。
但理智归理智,耶律宗真的自负和骄傲却不允许他撤退,更不愿意向宋人低头,特别是他不愿意向耶律仁先承认自己的失败,为此他甚至把自己的御食让给耶律仁先,为的就是让对方以为军中的粮草充足。
然而现实却不会因为耶律宗真的自欺欺人而改变,就在今天,辽军大营中又发生两起叛乱,虽然规模不大,而且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但军心却已经散了,甚至耶律宗真的命令已经无法完成贯彻下去,毕竟连肚子都吃不饱了,将士们哪还有心思去干别的事
“不可能退兵,我是辽国皇帝,天下共主,怎么可能失败!”阴影中的耶律宗真咬着牙低声道,也不知道是给自己打气还是说给别人听,只是整个大帐除了他自己再也没有其它人。
夜已经深了,外面的风也越来越大,帐篷里虽然升着火,但依然有寒风顺着帐篷的缝隙钻进来,使得火盆里的那点热气也很快被吹散,耶律宗真这时也感觉又困又乏,于是就躺下来准备休息,只是他在被窝里躺了半天,却依然没有睡着,一件又一件的烦心事就像是走马灯似的在他脑子里转来转去,搞的他根本闭不上眼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最后好像东方的天际都已经微微发白之时,耶律宗真这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可是还没等他睡太久,却忽然被外面的一阵喧嚣声吵醒,刚开始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忽然只见一个内侍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大叫道:“陛下大事不好了,皮室军……皮室军造反了!”
“什么!”耶律宗真听到内侍的禀报也一下子跳了起来,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皮室军曾经是契丹人最精锐的军队,在辽国建国之初,皮室军就相当于现在的宿卫军,只是后来辽国建立后,皮室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渐渐的变成了辽国各地的驻军,而且主要也是由契丹人组成,虽然在地位上比不上宿卫军,但依然是辽军的主力精锐之一。
“都有哪些皮室军造反”耶律宗真当即急切的问道,这次他出征也调集了各地的皮室驻军将近三万余人,如果这些人全都造反的话,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是三边防城的皮室军因不满军粮的分配,今天凌晨时分杀了运粮官,现在已经与前去镇压的宿卫军打了起来,外面也是乱成一团!”内侍当即再次禀报道。
所谓三边防城,也就是指镇州、防州、维州这三地连成一线的防线,主要是负责镇守辽国的西北边边疆,之前耶律宗真南征时,将这三城的兵力
第六百四十章 退兵
西北大营的皮室军叛乱虽然被平息了,但也死伤数千人,整个大营更是人心惶惶,更让耶律宗真头疼的是,这次参与叛乱的人将近上万,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投降,对于这些人又该怎么处理,总不能全都杀了吧
“陛下,老臣以为这些将士虽然犯下大罪,但也情有可原,而且现在军心本就不稳,处置太严恐怕会更加影响军心,所以老臣以为不如抓几个带头的问罪,剩下的就将他们遣回驻地,等候日后的发落如何”张俭这时十分小心的向耶律宗真建议道。
不得不说张俭这个老家伙可比耶律仁先狡猾多了,他也知道大军已经到了不得不撤退的地步了,可是他却不敢明着劝,但现在借着叛乱的机会,他建议把叛乱的皮室军遣回原驻地,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撤军,毕竟有一就有二,皮室军撤了,其它的军队肯定也不会留太久。
“不行,他们可是参与了叛乱,若是如此轻易的放过,日后如何正法典”耶律宗真当即眼睛一瞪怒声道。
看到耶律宗真不同意,张俭也是无奈的苦笑一声,当即不再说话,不过他这时也心中有气,既然耶律宗真不同意自己的意见,那他干脆就不管了,看耶律宗真自己怎么处理这些参与叛乱的人
果然,耶律宗真其实也只是嘴硬,对于这上万人的处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杀是肯定不能杀的,否则整个大军不但军心散了,说不定还会彻底造反,可是放任不管又不行,军营里本来就缺粮,也根本养不起这么多闲人。
“陛下,国事为重,留下这些人有害无益,还望陛下三思啊!”正在这时,只见另一个汉官也上前劝道,这个人名叫刘六符,也是朝中的重臣,当然比张俭还是差许多。
刘六符倒是很会把握机会,他看出耶律宗真也没有办法,而且这么多俘虏除了遣返外,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所以他才出言了耶律宗真一个台阶下。
耶律宗真虽然嘴硬,但这时也知道张俭和刘六符的建议更加实用,所以在沉默了半晌后终于点头道:“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去办吧!”
耶律宗真说完转身就离开了这里,似乎是不愿意在这里多呆,而张俭与刘六符这时也对视一眼,随后都是无奈的摇头苦笑,遇到耶律宗真这样的皇帝,他们现在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啊!
叛乱的皮室军被遣返原驻地,几个领头的倒霉鬼被斩首,但是这件事仅仅只是开始,特别是营中的其它辽军看到皮室军竟然可以撤回驻地,这让不少人也都是心生它想,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大营里的粮食已经见底了,有些人更是几天都没有正经吃不一顿饭了,饿急了的人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辽军内部也陷入到风雨飘摇之中,张俭与刘六符等人也明里暗里的劝说耶律宗真退兵,但耶律宗真却还是放不下脸面。
不过就在这天傍晚,耶律宗真呆坐在帐篷中发呆之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只见耶律智让带着耶律仁先进到帐篷,而耶律宗真看到耶律仁先时也立刻变色道:“你怎么来了,谁放你出来的”
“陛下恕罪,是臣带仁先兄出来的!”耶律智让这时满头大汗的跪下行礼道。
“这件事不关智让兄,是我威胁他带我来的!”只见耶律仁先这时也跪倒在地,随即再次开口道:“陛下,现在已经到了如今这种地步,您难道还不愿意退兵吗”
“混账,你这是在指责朕吗”耶律宗真听到耶律仁先的话也不由得勃然大怒道。
只见耶律仁先这时却长吸了口气,随后这才语重心长的道:“臣不敢指责陛下,只是陛下身为大辽之主,万事都要以国事为重,现在南下数月毫无战果,粮草也已经耗尽,将士们更是军心涣散,军中叛乱更是此起彼伏,若是再这么下去的话,迟早会酿成更大的叛乱,到时就更加难以收拾,甚至动摇我大辽的根基,所以臣想请陛下三思!”
 
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击
战马在嘶鸣、武器在劈砍,铁与血的激情正在上演,宋辽两国的骑兵正在这片寒冷的平原上展开一场追击战,往日里威风凛凛的契丹铁骑,这时却扮演着被追杀的一方,精锐的宋军骑兵就像是一群饿狼一般,时不时扑上去将契丹铁骑咬下一块肉,这也导致契丹骑兵越来越少,反击也越来越无力。
不过这里仅仅只是战场的一部分,而在战场的另一边,则是一片更加宏大的战役,大将郭遵亲自率领着一支上万人的骑兵,正在对撤退中的辽军展开一场拦截战,而在宋军骑兵的后方,古北口的城门也已经被打开,一队又一队的宋军从城中杀出,眼看着就要追上撤退中的辽军。
将近八万人的辽军撤退,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根本瞒不过城头宋军的眼睛,更何况宋军早就猜到了辽军粮尽,而且士气低落的情况的,所以辽军这边刚一动,宋军那边也立刻做出反应,先是郭遵早已经埋伏在外的骑兵飞速追击,拖住了辽军,随后大军主力从城中杀出,开始了一场极为惨烈的追击战。
辽军中军,耶律宗真脸色阴沉的看着后方源源不断杀过来的宋军,虽然他早就预料到宋军不会轻易的放他们离开,但却没想到宋军的反扑如此猛烈,用来断后的骑兵根本没能顶住宋军的冲击,眨眼间已经崩溃,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派出身边的精锐抵挡宋军的骑兵,然而却很快就岌岌可危,眼看着宋军就要冲破后方的封锁。
“陛下,战局不利,臣请陛下先行一步,这里由臣来指挥!”这时旁边的耶律仁先上前大声请求道,自从耶律宗真同意退兵后,对耶律仁先的处罚也撤消了,现在看到战局不利,为了耶律宗真的安全考虑,所以耶律仁先才建议他先走一步。
“不行,朕若是先走了,军心肯定会更加不稳,你们更难以挡住宋军的冲击!”耶律宗真倒是十分冷静,这时也大声拒绝道,毕竟他是辽国皇帝,也是辽军心中的支柱,如果连他都跑了,本来就军心不稳的辽军说不定马上就会崩溃。
耶律仁先自然知道耶律宗真对军心的重要性,可是后面的宋军眼看就要冲破拦截的大军,如果让他们杀进中军,到时耶律宗真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陛下,现在情况危机,不如您留下车舆,由亲卫护送着先行离开,只要车舆在,将士们就不知道陛下离开。”耶律仁先这时再次建议道。
不过耶律宗真听后却本能的十分排斥,以他的骄傲,实在不想在宋军的追击下像只老鼠似的悄悄溜走,如果日后传出去的话,恐怕他都没脸做人了。
“轰隆”然而就在这时,忽然只听背后传来一阵巨响,紧接着负责断后的辽军中一阵大乱,惨叫声更是此起彼伏,原来宋军的主力终于追了上来,并且动用了火炮,而紧接着火枪军也杀到,这下断后的辽军也终于抵挡不住,当场死伤无数,剩下的辽军也拍马向后飞逃。
断后的辽军崩溃了,郭遵当即也亲率骑兵从侧翼杀进辽军,最后竟然生生的将辽军截成两段,后方的宋军主力也快速突进,眨眼间就将后段的辽军缠住,而郭
第六百四十二章 又见曹皇后
寒风凛冽,东京的天气也一天冷过一天,宝慈殿后殿的花园之中,李璋正在帮着李太后将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搬到旁边的暖房里,这座玻璃暖房是李璋亲自设计,并且指挥工匠们建造的,因为李太后喜欢种植花草,又不喜欢看到花草冬天枯萎的样子,所以李璋就设计了这座暖房。
玻璃这东西早已经不是稀罕了,之前的望远镜就用上了玻璃,而且暖房的玻璃要求不高,所以花费倒是不多,只是很少有人会想到用玻璃建造房子,整个玻璃暖房主体还是以硬木为框架,然后镶嵌好玻璃就行了。
刚搬了几盆花,李太后担心李璋累着,于是将他拉到一边喝茶,这些粗活可以让内侍去干,随后这才开口问道:“璋儿,青织母子二人怎么样了,小家伙的身体可还好”
前段时间青织终于生了,而且这次也圆了许多人的心愿,为李璋产下一子,当时李太后也特意出宫前去探望,这才隔了没几天,她就又问起孩子的情况了。
“姑母放心吧,青织和孩子的身体都很好,特别是这小家伙可比他姐姐能吃多了,家里给他多准备了一个乳母才够他吃。”李璋提到儿子也是笑道,小家伙算是他的长子,相比安然,这个小家伙可以说是能吃能睡,而且也不怎么哭闹,简直太省心了。
“能吃才好,小孩子能吃才能长的快,等到孩子百岁宴那天我再去一趟,等他再大一点,就进宫做昉儿他们的伴读,小孩子要一起长大才能感情好,就像你和陛下那样!”李太后当即笑呵呵的再次道,赵祯现在也有几个子女,所以李太后平时的生活也十分充实。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笑着答应,不过他这时也有些心虚,因为就在青织生孩子的第三天,妙元也为他产下一子,赵祯虽然知道这件事,但并没有告诉任何人,李璋也不知道李太后是不是知道
聊了几句家常话,李璋又帮李太后布置了一下暖房花草的摆放,这才告辞离开,本来他进宫除了来探望李太后,也是想去找赵祯商议一下,因为刘平那边传来消息,辽军粮草耗尽,随时都可能撤退,而他们也想趁势掩杀,现在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不过就在李璋刚走到宝慈殿的殿门前,却忽然只见有一队宫女走来,而在这宫女的拥簇下,曹皇后也缓步向这边走来,看样子她应该也是来向探望李太后的。
“外臣李璋拜见皇后!”李璋看到曹皇后也立刻行礼道,自从曹皇后与赵祯大婚后,李璋也偶尔在宫中见过曹皇后几次,别看赵祯对曹皇后十分的冷淡,但李太后却似乎很喜欢曹皇后的性子,多次想要撮合赵祯和曹皇后,可是赵祯虽然表面上答应,但私下里却依然不肯去曹皇后那里。
“不必多礼,恭喜定北侯喜得一子!”曹皇后这时也微微点头道,不过表情也十分的矜持,毕竟她是皇后,在面对李璋这样的外臣也要恪守礼节。
“皇后客气了,我给姑母做的玻璃暖房已经做好了,现在姑母就在后花园,皇后可以直接去那里见她!”李璋当下也十分客气的道,说完就准备告辞离开,毕竟他和曹皇后实在没什么可说的,而且也不宜有太多的交流。
不过就在这时,曹皇后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捷
“斩敌近万,俘虏两万三千余,此战必将让辽人胆寒,十年内都不敢南顾!”李璋看着赵祯递给他的捷报,当即也兴奋的大叫道,随着辽军的战败,这场绵延将近一年的辽东战事也总算可以划上一个句号,而燕云也将牢牢的掌握在大宋手中。
最重要的是,经历了燕云和古北口这两场战役后,辽人本来高人一等的心态被打破,军事上对大宋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甚至形势逆转,大宋在日后也将掌握主动,而辽国反而成为被动防守的一方。
赵祯这时也兴奋的想要大笑,之前打下燕云他虽然高兴,但心中还是担心打下来容易守住难,结果现在不但守住了,而且还把御驾亲征的耶律宗真打的大败而回,如果不是对方跑的快,说不定能把这位刚刚夺回大权的辽国皇帝生擒活捉,所以他在拿到捷报后,也立刻跑来与李璋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