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看到刘平如此有信心,郭遵心中的担忧也放下了许多,不过紧接着他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当下看了看左右无人,这才低声道:“士衡兄,听说朝中有人想要让你回京城,可是现在大战在即,若是你走了,恐怕会影响到军心啊!”
“放心吧,朝廷那边还是知道轻重的,如果真要让我回京城,恐怕早在我打下大同时,调令就发过来了,但现在一直没有动静,而且我得到可靠的消息,陛下亲自指定的监军已经赶来了,估计再过段时间就会到燕云,所以我估计在这打退耶律宗真的大军之前,朝廷肯定不会让我回京城。”刘平笑呵呵的道
第六百三十四章 古北口之战
九月下旬,一直没有动静耶律宗真终于倾率大军杀往古北口,他之所以这么晚才出兵,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粮草不足,哪怕他向各州发出调集粮草的命令,但因为之前的内战已经让各州府的物资消耗一空,这时再筹集物资差点要了这些州府的老命。
不过在耶律宗真的强制命令下,各个州府最后把仓库都搬空了,这才勉强凑齐了粮草物资,随后耶律宗真一声令下,除了留下两万人在中京外,剩下的八万人全都被他带走了,仅仅几天时间,八万辽国铁骑就杀到了古北口长城外。
秋风萧瑟,时隔近百年,契丹人与汉人再次在长城防线决一死战,刘平站在奚关城头打量着对面的辽军大军,之前他们攻打燕云十六州时,辽军因为兵力太少,只能防守,但防守根本发挥不出辽军铁骑的实力,而他眼前这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骑兵才是真正的辽军铁骑。
当然了,刘平可不会傻到出城与辽军野战,古北口地形险要,周围大都是山岭,而山岭上又修建有长城,骑兵根本无法通行,唯一的谷口也被奚关挡住了去路,至于旁边的潮河虽然能通行,但辽军都是骑兵,根本不习水战,而且他们渡河时也极容易受到宋军的阻击。
最重要的是,之前征调战俘在古北口重修长城,除了山岭两侧的长城和奚关外,潮河两岸也修建了数个地形险要的堡垒,堡垒中藏有弓箭手和火枪手,完全可以封锁潮河的河面,甚至河面上还架起了数十道铁链,防止有船只通行。
就在刘平打量着辽军的同时,辽军中耶律宗真也在打量着对面的奚关,就有半年前,这里还是被辽军控制着,只是奚关早就破败了,平时主要是向进出关口的商人收税,可是当这座关口落到宋军手中时,却一下子露出了自己本来狰狞的爪牙。
只见奚关破败的城墙早已经修复,而城头上站满了宋军,女墙的垛口后,竖起一根根长矛斜指天空,耶律宗真知道那是床弩,另外还有垛口后伸出一根根的铁管,如果他猜的不错,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火炮了。
看着面前这座武装到牙齿的奚关,再看看奚关两侧险峻的山岭,以及山岭长城上防守的宋军,整个古北口就像是一座铁桶一般,他们除了强攻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可想。
“陛下,宋军早有准备,而且早就料定咱们会打古北口,不过咱们的速度快,若是现在调转马头猛攻奉化州,现在还来的及!”大军之中,耶律仁先一脸焦急的向耶律宗真建议道。
出兵之前,耶律仁先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派出小股的军队在奉化州外活动,希望可以吸引一部分宋军过去,可没想到刘平根本不上当,现在古北口防守森严,在他看来根本不宜强攻,否则就算打下来,他们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日后肯定也无力南下,所以还是寻找长城防线薄弱的地方趁虚而入才是正理。
“这怎么行,粮草物资和大军全都调集到了这里,若是临时更改目标,你知不知道这是军中的大忌”耶律宗真却是瞪了耶律仁先一眼斥道,这也就是耶律仁先,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自己的想法,恐怕耶律宗真早就把人拉出去砍了。
看到耶律宗真依然不肯听自己的劝说,耶律仁先表面上也立刻惶恐的退下,但暗中却是长叹一声,他早就知道耶律宗真太过刚愎自用,可是经历过这场内战后,耶律宗真似乎更加自负了,而对面的刘平似乎早就摸透了耶律宗真的性格,否则也不会直接把大军调到古北口。
“安营!三日后攻城!”随着耶律宗真的一声令下,辽军也立刻开始安营扎寨,而且大营距离奚关仅仅只有三里,这可是一个十分近的距离,如果宋军夜晚袭营的话,这个距离简直太方便了。
不过城头的刘平却是淡定的一笑,耶律宗真这点小聪明早就被他一眼看穿,把大营放在古北口这么近的距离,无非就是想吸引他们夜间袭营,不过他敢肯定,晚上辽军肯定会设下陷阱,如果自己真的派兵的话,只会吃大亏。
接下来的几天里,辽军一边做出休整的姿态,一边派人来到奚关城前骂阵,其实就是想引诱宋军出城,不过刘平却是军中的老将,对于耶律宗真这些小手段,根本不放在心上。
倒是一些年轻的
将领沉不住气,纷纷向刘平请战,结果全都被刘平骂的狗血淋头,这些年轻将领不怯战倒是好事,但也不能没脑子,一来他们有城墙可以凭借,而守城又是宋军的长项,根本没必要舍己之长出城与辽军野战,要知道辽军大都是骑兵,他们巴不得宋军出城与他们决战呢。
另外辽军现在物资短缺,所以时间在大宋这边,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个月
一个月,耶律宗真命令大军整整围攻了古北口一个月,八万大军轮流进攻,甚至连晚上都不休息,而且不仅仅是从正面,耶律宗真甚至还从两边的山岭上进攻,想要打下一段长城后,直接偷袭宋军的后方。
但是很可惜的是,古北口的地势实在太险要了,两侧山岭根本不可能展开大军,所以耶律宗真派的那点军队根本没什么用处,反而损失了不少人手。
面对这种情况,耶律宗真也是想尽了办法,甚至想过挖暗道、水攻等办法,但却都没有用处,奚关就像是一根顽固的钉子一下,死死的把他们钉在古北口,别说夺回燕云十六州了,连前进半步都做不到。
“呜呜呜”随着一阵沉闷的号角声,进攻奚关的辽军也缓缓退下,就像是海浪退潮一般,只是海水退下去后留下的却不是沙子,而是一地的尸体与鲜血。
很快又有辽军打着白旗来到战场,他们不是投降,而是要把受伤的辽军抬回去,宋军这边也没有攻击他们,并不是宋军仁慈,而是宋军知道与其让这些受伤的辽军死在战场上,不如让他们被救回去,这样还能消耗辽军的粮草和药物,而辽军中的物资本来就十分短缺,所以这些伤兵对辽军来说本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耶律宗真当然知道宋军的打算,但却又不能放任着这些伤兵不管,因为宋军那边已经明确表示答应让他们救治伤兵,如果他放任那些伤兵在战场上等死的话,只会让他这边军心尽失,更别说驱使这些士卒为他卖命了,面对这种阳谋,耶律宗真也只能捏着鼻子把这杯苦酒吞下去。
看着如潮水般退下的辽军,狄青也抹了一把脸上的鲜血,刚才有数支辽军杀上城头,其中有一支就在狄青负责防守的城墙区域,但却很快被他们斩杀干净。
本来以狄青现在的身份,已经不需要亲自上阵杀敌了,只不过他却喜欢杀敌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特别是当敌人的鲜血喷撒在他身上时,每次都让狄青感到来片灵魂的颤栗,似乎这才是男人想要的生活。
“狄哥,你怎么又亲自上阵了”正在这时,只见曹佾提着一颗人头走了过来,看到狄青满身是血的模样也不由得笑道,他负责防守的区域与狄青刚好紧挨着。
“趁着年轻还能提得动刀,当然要多杀几个,另外你也知道,火枪越来越普及,日后战场上恐怕很少会有近身搏杀的机会了。”说到这里狄青看了看曹佾手中的人头,当即再次笑道,“怎么,杀了一条大鱼”
“嘿嘿,一个小将军,估计能换不少军功。”曹佾这时扬了扬手中的人头道,辽国虽然号称承袭唐制,但毕竟是游牧民族,军制也十分的粗放,比如职位就很笼统,各级将军分别称为小将军、将军、上将军、大将军等,不过就算是小将军,也是辽军中的高层,曹佾能斩杀一个小将军,的确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运气不错,你手下今天又有肉吃了!”狄青听到这里也是笑道,斩杀小将军这种级别的辽将,除了记入军功外,也会有额外的赏赐,当然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别的,无非就是赏赐些好吃食犒劳一下将士。
&nb
第六百三十六章 耶律仁先被贬
凌晨时分,夜战了一晚的辽军也终于承受不住惨重的伤亡,哪怕指挥的将领再怎么下令,甚至让督战队杀了几个后退的辽军,但其它人依然不愿意再上前一步,毕竟他们知道上去也是死,留下来也是死,而且打了一夜他们早就累的站都站不稳了,所以还不如坐下来等死算了。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辽军的士气也降到了谷底,事实上不但这支辽军,最近轮流进攻的辽军都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也不能怪辽军的将士,毕竟猛攻一个月,但他们除了付出巨大的伤亡外,什么也没有得到,每天都有人战死,这让辽军的士气也消耗殆尽,这时没有发生兵变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辽军的将士不愿意上前,但是负责指挥的将领却没有接到后撤的命令,而如果退兵的话,恐怕耶律宗真会拿他问罪,所以这时他也是急的满头大汗。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支骑兵来到城下,为首的将领看到士气低落、神情麻木的辽军将士,当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向负责指挥的辽将开口道:“撤回去吧,再这么逼下去的话,恐怕将士们就要造反了!”
指挥的辽将认识来人正是耶律仁先,只是他这时还有些迟疑的道:“可是陛下那里……”
“陛下那里我会去解释,你率将士们回去休整一下吧!”耶律仁先这时也十分无奈的道,虽然军令如山,但眼前这些将士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但体力透支,而且精神也出现异常,再这么逼下去的话,恐怕真的要兵变了。
耶律仁先在军中的威望很高,毕竟他可是力挽狂澜救了耶律宗真,可以说现在耶律宗真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局面,主要功劳都要归于耶律仁先,所以指挥的辽将听到他的保证也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吹响号角收兵回营。
看着哪怕撤退时也依然面无表情的辽军将士,耶律仁先也不由得皱紧眉头,随着攻打古北口不利,他早就发现军中的士气是一降再降,而且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战死,更导致将士们的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厌战的情绪,如果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别说攻打古北口了,到时辽军自己就会先造反了。
想到上面这些,耶律仁先也不由得长叹一声,不过他也已经尽力了,这段时间他多次劝说耶律宗真舍弃古北口,利用他们骑兵速度快的优点从其它方位进军,可是耶律宗真根本不听,反而变本加厉的逼着大军攻城,然而除了导致更大的伤亡外,根本没有任何的效果。
不过现在大军伤亡惨重,而且士气全无,哪怕舍弃古北口也没用了,所以耶律仁先一直想劝耶律宗真退兵,但他却不敢,因为他了解耶律宗真心高气傲的性子,想要让他承认失败简直太难了,说不定他还会恼羞成怒的怪罪自己,所以现在耶律仁先在他面前说话也十分的小心。
本来像今天这种情况,耶律仁先是不应该管的,因为他擅自让攻城的辽军撤退已经违反了耶律宗真的命令,耶律宗真完全有可能拿这个当借口问他的罪,只是耶律仁先不管不行,毕竟万一把这些将士给逼反的话,说不定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想到这里,耶律仁先再次叹了口气,随后扭头看了看奚关城下惨烈的战场,这才调转马头回到了辽军大营,不过他虽然一夜没睡,但却没有回自己的营帐,而是亲自来到耶律宗真的大帐外主动请罪。
这时天已经亮了,耶律宗真也很快醒来,而当得知晚上攻城的军队擅自撤军的消息时,他也十分恼火,随后耶律仁先进帐请罪,这让耶律宗真也愤怒的大吼道:“耶律仁先,你可知违抗军令是什么后果吗”
“陛下息怒,臣知罪,只是当时将士们士气全无,而且体力也已经耗尽,督战的将领已经杀了几个人,却依然无法驱使将士,如果再强逼下去,恐怕只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还请陛下三思啊!”耶律仁先上前一步沉声道。
耶律仁先十分了解耶律宗真的性子,所以他开口就先请罪,然后再说明自己当时那么做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耶律宗真才会有耐心听自己解释后面的原因。
&nb
第六百三十七章 第一场雪
古北口外的第一场雪终于落了下来,不过下的并不大,仅仅一个时辰就停了下来,雪花落在冻土上也只有两寸深,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辽军的攻城却在这一天停了下来,不知道是因为天气还是别的原因
奚关城头上,狄青裹紧了身上的棉大衣,按了按头顶的帽子,这才感觉舒服了些,昨天晚上的一场雪,使得气温骤降,再加上呼啸的北风,吹在脸上就像是刀子一般,特别是城头没有遮拦,这里又是山谷,本来就是风口,结果这城头就像是冻窟窿一般,只要站上一会就能把人给冻透。
幸好今天早上军营就发放了棉大衣,这是西北种植的棉花做成的冬衣,样式十分简单,就像是个带袖子的棉被一样,能够把人整个包在里面,十分的保暖,这也多亏了近几年推广棉花种植,才能让军中也用上棉大衣。
裹紧了身上的大衣,狄青在城头上转了一圈,只见城墙上薄薄的积雪已经被清理下去,虽然雪很薄,但这么冷的天气里依然容易打滑,如果敌人来攻时,积雪也可能造成一些意外,所以今天早上他就下令让人把雪铲下去,现在看来手下的将士倒是没有偷懒。
不过因为天气太冷,本来在城头守卫的将士现在全都缩到了城墙下面,奚关周围不缺树木,所以城墙下面也升了许多的火堆用来取暖,狄青在城墙上巡视了一圈后,虽然身上裹着棉大衣,但依然感觉都快冻透了,当即也钻进了城头上的一座城楼里。
“狄哥,这天寒地冻的连辽人都不愿意攻城了,你也不不必太小心了!”刚进到城楼,只见曹佾就笑着向他招呼道,这个城楼在他们防守的交界处,所以狄青和曹佾偶尔也住在这里,从城楼上还能观察城外的敌情,十分的方便。
“我倒不是担心辽军来攻城,而是怕他们跑了,毕竟这么冷的天,咱们躲在奚关里都冻的要命,更中说城外的辽军了。”狄青搓着冻僵的双手来到曹佾面前,抄起他面前的热水就一饮而尽,随后这才感觉身上有了些热气。
“你是说辽军可能会在这两天撤退”曹佾听到狄青的话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道,他早就在等着这个机会了,而且他知道狄青的眼光独道,远超他们这些同龄人,连刘平将军都对狄青赞不绝口,所以他也十分相信狄青的判断。
“很有可能,昨晚的这点小雪根本没什么大影响,可辽军却忽然停止了进攻,而且据我的观察,最近这段时间辽军的士气尽丧,每天来攻城的辽军甚至需要督战队逼着才会上战场,而且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发现!”狄青这时眼神明亮的分析道。
“什么发现”曹佾激动的站起来急切的问道。
“辽军没粮了!”只见狄青嘿嘿一笑道。
“你怎么这么肯定”曹佾听到狄青的话也不由得大吃一惊问道,虽然他们早就猜测辽军的粮草不足,但毕竟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谁也不知道辽军中的虚实,不过现在看狄青的样子,似乎十分的肯定,这让曹佾也十分的惊讶。
“嘿嘿,我当然肯定,因为辽军肚子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甚至最后干脆饿着肚子上战场,你说辽军还能有多少粮草”狄青这时得意的一笑道。
“饿着肚子你怎么知……我
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粮
大宋这边的粮食充足,特别是土豆这东西的产量太大,每年都吃不完,最后只能拿去酿酒或喂牲口,而且宋军又处于防御的一方,背后是整个燕云和河北,自然更不担心粮食的问题,更用不着吃人肉,不过对面的辽军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辽军中军大营,这里是耶律宗真的驻地,周围全都被一层层的营帐包围着,除了耶律宗真外,跟随他出征的一些重臣也都住在这片营区,而在营区的一角,这里有一座单独的帐篷,与周围的其它帐篷都保留着相当于远的一段距离,而这个帐篷里住着的就是被贬为平民的耶律仁先。
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耶律仁先独自坐在帐篷中,身上披着厚重的熊皮大氅,帐篷里也升着炭火,使得整个帐篷十分暖和,说起来他身上的这件熊皮大氅还是他在救出耶律宗真时,对方亲自赏赐给他的,据说熊皮还是耶律宗真从自己杀死的一头熊身上亲手取下来的,可以说这份荣耀几乎无人可及。
耶律仁先虽然被贬,而且还被软禁在这个独立的帐篷中,但却没有受到虐待,他私人的物品全都被送了过来,而且帐篷里的吃穿用度也一应具全,平时还有专门的人照顾,只是不允许他与军中的人接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