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那么这上面写的就是真实的!”李璋叹了口气道,虽然他已经帮大宋做出了许多的改变,但历史的惯性却是巨大的,所以他依然不敢保证百年后会发生什么
&nb
第六百七十三章 去泉州
“杀!这帮番人全都该杀,我大宋待他们不薄,可是这帮人却不知感恩,竟然……竟然……”赵祯看着手机上的内容时,脸色也变得十分狰狞。
在南宋灭亡之前,陆秀夫等人带着小皇帝南逃,本想进入泉州,借助泉州的水兵阻挡蒙古人的铁骑,可是当时担任福建安抚使的蒲寿庚却与元人勾结,拒绝小皇帝等人进城,甚至还屠杀了泉州城中赵宋皇族及臣子三千多人,可谓是罪恶滔天,而蒲家也凭着这个功劳,终元一朝一直把持着海贸的生意。
蒲寿庚并不是汉人,他们家本是从中亚逃到大宋的大食商人,对于这帮域外的商人,大宋非但没有拒绝,而且还让他们在港口定居,甚至蒲寿庚还被大宋授于官职,可是这个家伙却是狼子野心,在最后关键时刻捅了大宋一刀,也算是间接的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更加可恨的是,蒲寿庚虽然坏事做绝,但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荣华富贵一生,他的子孙也一直把持着泉州的海贸,直到后来朱元璋驱逐蒙古人建立大明,这才彻底的清算了蒲家,蒲寿庚也被从坟墓里扒出来鞭尸三百,所有蒲氏后人也全都充军禁锢,并且永世不得读书,更不能参加科举。
李璋早就听说泉州、广州一带有许多海外的胡商定居,如果这帮人只是合法的商人,李璋倒也懒得理他们,可是这帮人在陆地上是合法的商人,但到了海上却化身海盗,四处抢掠商船,当然不少汉商也是这样,但却不像这帮胡商那么大胆,因为他们在大宋混不下去时,完全可以驾船出海,但汉商却需要顾虑自己的家人。
“陛下,杀是肯定要杀的,但也不能全杀了,毕竟海贸是个聚宝盆,可以为咱们大宋带来巨额的利润,只是以前海贸实在太混乱了,而且也没有什么有效的监管,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派人去把海贸也整顿一番,使之在朝廷的掌控之下!”李璋当下再次开口道。
海洋才是帝国的未来,只是以前大宋面临的危机实在太多了,使得李璋根本没时间去理会海上的事,不过现在外部的威胁暂时解除,内部的改革也正在进行中,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在考虑海上的事,结果刚巧遇到董清的事,这才借题发挥引出海贸的事。
“海贸的确是个丰厚的行业,据说一般货物运到南洋,可以换来十倍以上的利润,如果运到更远处,回报会更大,只是海上的风浪危险也是极大,一不小心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而且表哥你也说过,海洋的面积数倍于陆地,海上更是有许多的海岛可以藏身,朝廷就算是想要监管恐怕也有心无力吧”赵祯听完李璋的话沉思片刻,随后又有些不太疑虑的道。
以前李璋曾经给赵祯讲过一些地理方面的常识,所以赵祯知道这个世界是个大球,也知道海洋的面积远超陆地,甚至还知道这世上有七洲四洋,只是他做为在中原大地上长大的人,根本没有见过海洋,再加上李璋对海洋的描述也太过莫测,所以他的骨子里对海洋也有些敬畏。
“其实海洋的监管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打造一支精锐的水师,本来我还想着等以后有
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别
“夫君怎么又要出去了”燕娘抚着大肚子颇有些不满的道,这两年李璋动不动就要外出,呆在家里的时间都少了,特别是她现在怀着孩子,自然更不想让李璋离开。
“没办法,泉州的事情比较棘手,别人去陛下我和都不放心。”李璋这时也无奈的一摊手道,他也感觉对不起家人,但海贸实在太重要了,所以他必须要亲自走一趟。
“夫君这次要去多久,我让人多给你准备些行李。”青织这时却十分大度的道,其实她心中也十分的不舍,但她也知道李璋身份特殊,有些事情必须由他出面,所以也从来不拦着李璋出外。
听到青织的话,李璋也心生感动,成婚这么多年,青织也替他接过了家中的重任,现在家中上下都由青织照料,之前燕娘还能帮她分担,但现在燕娘怀孕,家里的大小事务也全都压在青织身上了,但她却没有丝毫的怨言。
“泉州离的太远,而且等到泉州的事情结束后,我可能还要去广州、明州等地转一转,看看那边的海贸情况,为日后整顿海贸打下基础。”李璋这时考虑了一下道,“估计最少可能也需要半年时间,恐怕燕娘生产时我很难赶回来了。”
李璋说到最后也有些愧疚的看向燕娘,不过燕娘刚才虽然报怨,但也并非是不明事理的女子,所以这时也开口道:“夫君不必担心我,家里有姐姐照顾,肯定不会有什么事的!”
看到燕娘也如此体谅自己,李璋也更加感动,当下也再次叮嘱了一下燕娘多注意身体,说起来燕娘是契丹人,她从小就跟着家人骑马射箭,所以身体颇为强健,哪怕怀孕后也闲不下来,为此李璋可没少叮嘱她。
第二天一早,李璋又去了妙元那里道别,结果妙元也是一顿抱怨,幸好她现在有孩子了,所以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所以在抱怨过后,也只是叮嘱李璋多注意身体,早点回来之类的,当然她也给赵祯准备了衣物等行李,为此李璋也不得不拿上两份行李。
因为这次去泉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李璋也需要向其它亲人告别一下,不过他离开妙元的公主府后,并没有直接去李用和的府邸,而是回到家中的前院,迈步走到其中的一个小院子里。
这个院子是吕武居住的院子,吕武年纪大了,前两年辞官后就住在李璋家里,李璋和青织也将他当做父亲照顾,甚至多次想让吕武搬到内宅,但吕武却不愿意,反而喜欢住在前院,因为老刀和瘸子他们也都住在这里,一帮老头凑到一起显得十分热闹。
当李璋进到院子里时,只见吕武和老刀两人正相对而坐,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火锅,现在天气冷了,正是吃火锅的好时机。
“武叔、老刀,怎么就你们两个,瞎眼和瘸子呢”李璋笑着走过来笑道。
“来的正好,快坐下来陪我们喝上两杯!”吕武看到李璋进来也立刻招呼道,吕武老了,头发全都白了,脸上也多了不少的皱纹,但精神却是极好,身材也依然健硕,腰杆也挺的笔直,比之前也胖了一些,旁边的老刀精神头更好,不过现在老刀也退休了,顶多偶尔指点一下家中护院的武艺。
李璋也没有客气,笑着和吕武两人打了个招呼后也坐了下来,随后亲自给两斟酒,其实以吕武和老刀的年纪,本不宜喝太多的酒,李璋为此也劝过他们,不过吕武他们都是好酒之徒,不让他们喝酒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所以他们也根本不听,顶多就是少喝一点,为此李璋也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了。
“对了,你来的正好,我和老刀正准备要向你告别!”吕武吃了口羊肉忽然开口道。
“告……告别”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本来他是找吕武告别的,可是没想到对方竟然先向自己告起别来了
“武叔你们要去哪里”李璋反应过来也立刻关切的问道。
 
第六百七十五章 野狗的坚持
武学的职务李璋早就卸下来了,现在已经由赵振接管武学,至于打败辽国的刘平在回京之后,则去了枢密院担任枢密使,也就是韩琦的上司,不过因为刘平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毕竟是靠军功升上来的,所以在官场也比较受排挤,对此刘平也没有办法。
武学的规模比当初又扩大了一些,因为每年招收的学员也更多了,前几批毕业的武学学员在军中表现的相当优异,特别是像狄青、曹佾这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进入军中的高层了,这也使得赵祯对武学格外的重视,甚至已经定下目标,希望在十年内把军中的将领替换为武学学员,哪怕之前已经是中高层的将领,也需要到武学学习一段时间。
李璋迈步进到武学,门口的守卫依然还是当初的老人,看到李璋也立刻行礼,李璋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迈步进到里面,不过他并没有去找赵振,而是径直来到武学后面的校场,这里是是学员们操练的地方,面积广大又分为数个区域,比如骑马场、射箭场、演武场等等。
李璋沿着校场的边缘绕过几个场地,很快来到一座练武场,这里是教导学员习武的地方,毕竟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将军,就必须先做一个优秀的士兵,所以在武学中不但教兵法韬略,同时也有骑术、箭术、武术等操练。
当李璋来到这个练武场时,发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混战,不对,应该是一场单挑,确切的说是一个对一群的单挑,而且被围攻的那人明显占据着上风,围攻他的人虽多,但在他面前却都像是小孩子似的,被他随手一挥就能推倒三四个人。
能有这种本事的自然也只有野狗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野狗的武艺也越发的精深,不但在武学中无对手,整个京城中也找不出能与他对打的人,甚至连当年对他不服气的狄青也放弃了挑战野狗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精湛的武艺,野狗在京城中也有了相当大的名气,许多想要学武的人纷纷跑到他门前想要拜师,但野狗对教徒弟没什么兴趣,而且他本来就是武学的教头,所以对外面拜师的人全都赶了出去,想要向他学武就必须得进到武学才行。
围攻野狗的学员们明显已经尽力了,但却依然被野狗一人压制的死死的,而且李璋也看得出来,野狗根本没尽全力,反而只是逗着这帮年轻人玩,如果他真要全力出手的话,恐怕这帮人早就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不过野狗也很快看到了李璋,当即也是微微一笑,随后也不再和这些学员纠缠,直接几个横推把这帮人打倒在地,而学员们的力气也耗光了,这时也干脆躺在地上不起来了。
野狗也没再理会这帮学员,而是迈步来到李璋面前笑道:“大哥你怎么来了”
“没什么事,我也是随意转转,刚才那帮学员又是不服气你这个第一高手来挑衅的吗”李璋说到最后也笑着用下巴指了指远处那帮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学员们问道。
野狗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有人称他为京城第一高手,但总有些人不服气,别的不说,武学中每年都会招收新的学员,这帮年轻人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对野狗这个第一高手自然不服气,所以野狗也经常遇到别人挑战。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海
两天后,李璋辞别了家人,带着野狗和一队护卫离开了京城,这次去泉州路途遥远,本来走水路更舒服一些,当然前提是不晕船,不过李璋不想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毕竟水路还是慢一些,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走陆路。
李璋离开京城的次数不少,但以前他主要是去北方,基本没怎么去过南方,最接近的一次还是去永城,不过永城虽然比开封靠南,但地理上依然属于北方,说起来李璋的祖籍还是杭州,可是他只是在后世去过杭州一次。
一路上舟车劳顿不必细说,而当李璋他们到达扬州时,再往南就要过长江了,这个时代的长江上可没有什么大桥,虽然有些地方可以架设浮桥,但需要在长江特定的河段才行,毕竟长江的流量太大,雨季时又容易爆发洪水,所以很多地方都不适合架设浮桥。
当然最重要的是,长江河道可以通行大船,如果架设了浮桥,会影响船只的通过,所以在古代时期,想要过长江一般都只能依靠船只才行。
李璋他们在扬州休息了两天,品尝了一下扬州当地的美食,另外还欣赏了一下号称当初引杨广南下欣赏的琼花,可惜现在不是开花的时节,不过李璋还是买了几棵,然后让人送回京城给李太后做礼物,说起来李太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惜他这次没办法赶回京城给这位姑母祝寿了,只能送点礼物聊表心意。
李璋他们在扬州弃车乘船,除了要过长江外,他们也要乘船去李璋的祖籍老家杭州,然后再从杭州乘船出海,沿着海岸线航行,最后到达泉州,当然从杭州也可以走陆路到泉州,但这个时代的南方虽然已经开始发达,但各方面还是无法与北方相比,道路条件更是极差,所以还不如走海路。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如果在北方这个时节,说不定已经是大雪满天飞,植物也大多枯萎了,不过长江沿岸这边虽然温度也比较低,但相比北方还是暖和多了,而且越往南温度越高,不过与后世相比,这个时期的气温还是要低一些,据说长江沿岸在冬天也经常下雪,而不是像后世那样,下场雪都能上新闻了。
李璋等人的船只很快也到达了杭州,在这里他们需要再次换船,因为河船无法在海面上行驶,毕竟河船大都是平底船,这种船根本经不起风浪,一个浪头下来,船只可能就要底朝天了,所以必须换乘尖底船才行。
李璋深知这个时代出海的危险性,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出海的人几乎是把脑袋捆在腰带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全军覆没。出于安全考虑,李璋信不过普通的海船,于是在到达杭州后,找到当地的官府表明身份,并要求对方从水师中调几艘船护送自己去泉州。
杭州也是南方沿海有名的大港,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即是河港又是海港,可谓是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这里也极其的繁华,当然和东京比还是差一些,但绝对是长江南岸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就只有广州才能与杭州相比,估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来的南宋小朝廷才会选这里做首都。
 
第六百七十七章 烂掉的水师
当李璋找到胡指挥使时,对方正手持望远镜打量着远处的海面,让他意外的是董清竟然也在这里,只见在两人对面天海交接的地方一片昏暗,似乎是有一股暴风雨在酝酿。
“胡指挥使,远处的天气是不是有变化,咱们要不要靠岸躲避”李璋看到天际线的那抹昏暗也不由得担心的问道,虽然才刚出海几天,但前天他们就遇到了一次大的暴风雨,当时胡指挥使立刻命令船队靠岸躲避,但就算是在岸边下了锚,船只在暴风雨中依然像是一片雨的落叶,李璋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大自然的狂暴与力量。
“侯爷放心,远处只是一片过路雨,不会干扰到咱们的!”没想到胡指挥使还没有开口,却只见旁边的董清竟然抢先道,董清做为案子的原告,所以他自然也陪同着李璋一起南下,而且他从小就跟着家里跑船,对海上的气候也再熟悉不过。
“董兄对海上了若指掌,这段时间我也向他请教,感觉是受益匪浅!”胡指挥使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他不知道董清的身份,也不知道李璋去泉州做什么,但既然董清是李璋这位定北侯带来的人,所以他也不敢有所怠慢。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李璋听到这里也长出了口气道,前天的那场暴风雨可把他吓的不轻,而且这还不是台风,只是海上一场比较大的风暴,这让两世都很少出海的李璋也无法想像台风在海上肆虐时的场景。
“侯爷,您找胡指挥使肯定有事相商,小人告退!”董清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这时也立刻猜到李璋的用意,于是主动提出告辞道。
李璋本来是打算找胡指挥使单独聊的,但现在看到董清却忽然灵机一动叫住他道:“不用,我只是向胡指挥使打听一些海上的情况,这方面董清你肯定也清楚,咱们一起聊一聊!”
董清是泉州的大海商,而且又是从小就在海上跑,他肯定比任何人都清楚海上的情况,对大宋的水师也应该十分了解,正所谓旁观者清,也许董清能提出与胡指挥使不同的看法,所以李璋才让他留了下来。
听到李璋的话,董清也只好停下脚步,随后李璋这才转向胡指挥使道:“胡指挥使,我想向你打听一下咱们大宋水师的情况,主要是海上水师的情况,内河水师就不必说了。”
胡指挥使听到李璋的询问也是一愣,当下迟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启禀侯爷,哪怕是海上水师的情况,也十分的复杂,一般来说,沿海各个港口都有水师驻扎,人数也不定,不过据我所知,大宋水师的数量应该不下于十万,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内河水师,有些也像我们杭州一样,内河和海上两头跑,彼此间分的并不是很清楚。”
李璋明显感觉胡指挥使没敢说实话,所以只挑了一些明面上的话应付他,这让他也无奈的一笑道:“胡指挥使,你不必有什么顾虑,我只是对海贸颇感兴趣,打算让家里做点海贸方面的生意,只是我听说海贸最大的危险除了风暴等天灾外,最大的危险就是海盗了,不知道咱们大宋的水师能否保护船队的安全”
&nbs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霸道行事
昏暗的船舱里,李璋坐在书案边沉思了许久,这才拿起旁边的毛笔开始写道:“水师败坏多年,早已不堪大用,对水师的改革也事在必行,未来的威胁必将来自海上,因此我建立将水师一分为二,建立一支独立的海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