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铁血大唐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迷茫的老舟

    副使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是幽州的节度副使

    &




第44章 形势分析会
    张允伸带着张直方和张威走进内室。

    要知道这里是东北,春天来了跟没来一样,冷还是冷,晚上更冷。

    里屋有火盆,暖烘烘的。

    “来人啦,端三盆羊肉,上三壶酒。”进门之前,张允伸对手下道。

    “诺--”

    大厅是议事的,众人一起使用;内室是用来商量事情的,几个人用。

    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好处。

    内室中间摆着几张案几,张直方在中间的位置上坐下来,张允伸坐在他的左首,张威坐在右首,随后羊肉端上来了,每人面前都放了一小盆。

    随后手下又给三个人一人端上了一壶酒和一个喝酒的杯子放在案几上。

    手下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这三个人在一起说的话不适合在大众场合说。于是端上酒,放下肉之后,很知趣的出来了,顺便把门也闭上了。

    内室的温度很不错,暖烘烘的,虽然火盆里的炭火有些呛人,但坐在这里面一点都没有室外那种寒风凛冽的感觉。

    现在该说话了,张直方给自己倒上一杯酒对张允伸和张威道:“二位,我今日带兵来到辽东,受到张老将军的盛情款待甚是高兴,来,我们先喝一杯,随后边喝边聊。”

    “副使大人亲自带兵增援辽东,这是我辽东军民百姓的幸事,允伸代表辽东官兵百姓感谢节度使大人的仁德。”张允伸端着酒说道。

    张威知道这都是套话、大话、也是空话,也就这么一说罢了,至于能不能真的消灭山奚敌人,还要等打败了山奚的进攻再说。

    随后几个人一起喝完杯中酒,张允伸说话了,“副使大人,虽然你这次带兵过来增援,但当下的辽东可谓是四面受敌,这点兵马未必能打败盘踞在这里的山奚贼人。”

    现在张威很清楚自己当下所处的地方就是东北的辽宁了,属于东北三省的范围,从古至今都是边境所在之地。

    唐代的时候,这里有回鹘、契丹、山奚等少数民族居住,再往东还有今天的朝鲜,那个时候叫做高丽的外国。

    辽东之地说是四面受敌一点也不为过。

    张直方当然知道自己这五千兵马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放下酒杯对张允伸道:“老将军,你应

    应该知道我们幽州到底有多少兵马,总共也就五万左右的兵马,其中两万人在你这里,用来防守幽州的也就是三万兵马了。现在父亲又命我带五千兵马增援辽东,已经不少了。”

    张直方的话已经很明白了,幽州节度使手里总共只有五万左右的兵马,你张允伸原本有两万,现在又给辽东五千兵马,当下的辽东已经有两万五千兵马,不少了。

    要知道当下范阳节度使能够调遣的也就是两万五千兵马,还能再给你吗

    显然是不能的,再想多要就过分了。

    张允伸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当然知道张直方话里的意思,“副使大人此言不假,能够给辽东两万五千兵马确实是不少了,既然副使大人亲自来到辽东,还请大人亲自执掌这里的战事,老夫一定会协助大人扫平山奚贼人的。”

    这是怎么回事

    张允伸这话实际上是交权,幽州节度副使来了,你还不交出战斗的指挥权更待何时

    张威虽然年龄不大,也能从二人的谈话中看出渠渠道道了,也基本明白了幽州乃至辽东的实际情况了。

    幽州节度使所能够管辖的地方主要有两块,一块在华北平原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另一块就是这辽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辽宁一代。

    这两块地方虽说归一个节度使负责,但却是两块相对独立的地方。幽州这地方实际上就像一个哑铃,中间细,两头大,两头大的区域一块是华北,一块是辽东,中间细的地方就是辽西走廊,一旦敌人掐断了辽西走廊,这两块地方就是彻底割裂开了。

    而当下位于这两块地方正中间的少数民族山奚已经向辽西走廊进犯了,如果不及时收付,这两块地方可就真的要彻底分成两块了。

    作为幽州节度使的张仲武不是傻瓜,当了一辈子节度使的他一眼就看出山奚的贼人



第44章 形势分析会
    张允伸带着张直方和张威走进内室。

    要知道这里是东北,春天来了跟没来一样,冷还是冷,晚上更冷。

    里屋有火盆,暖烘烘的。

    “来人啦,端三盆羊肉,上三壶酒。”进门之前,张允伸对手下道。

    “诺--”

    大厅是议事的,众人一起使用;内室是用来商量事情的,几个人用。

    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好处。

    内室中间摆着几张案几,张直方在中间的位置上坐下来,张允伸坐在他的左首,张威坐在右首,随后羊肉端上来了,每人面前都放了一小盆。

    随后手下又给三个人一人端上了一壶酒和一个喝酒的杯子放在案几上。

    手下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这三个人在一起说的话不适合在大众场合说。于是端上酒,放下肉之后,很知趣的出来了,顺便把门也闭上了。

    内室的温度很不错,暖烘烘的,虽然火盆里的炭火有些呛人,但坐在这里面一点都没有室外那种寒风凛冽的感觉。

    现在该说话了,张直方给自己倒上一杯酒对张允伸和张威道:“二位,我今日带兵来到辽东,受到张老将军的盛情款待甚是高兴,来,我们先喝一杯,随后边喝边聊。”

    “副使大人亲自带兵增援辽东,这是我辽东军民百姓的幸事,允伸代表辽东官兵百姓感谢节度使大人的仁德。”张允伸端着酒说道。

    张威知道这都是套话、大话、也是空话,也就这么一说罢了,至于能不能真的消灭山奚敌人,还要等打败了山奚的进攻再说。

    随后几个人一起喝完杯中酒,张允伸说话了,“副使大人,虽然你这次带兵过来增援,但当下的辽东可谓是四面受敌,这点兵马未必能打败盘踞在这里的山奚贼人。”

    现在张威很清楚自己当下所处的地方就是东北的辽宁了,属于东北三省的范围,从古至今都是边境所在之地。

    唐代的时候,这里有回鹘、契丹、山奚等少数民族居住,再往东还有今天的朝鲜,那个时候叫做高丽的外国。

    辽东之地说是四面受敌一点也不为过。

    张直方当然知道自己这五千兵马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放下酒杯对张允伸道:“老将军,你应

    应该知道我们幽州到底有多少兵马,总共也就五万左右的兵马,其中两万人在你这里,用来防守幽州的也就是三万兵马了。现在父亲又命我带五千兵马增援辽东,已经不少了。”

    张直方的话已经很明白了,幽州节度使手里总共只有五万左右的兵马,你张允伸原本有两万,现在又给辽东五千兵马,当下的辽东已经有两万五千兵马,不少了。

    要知道当下范阳节度使能够调遣的也就是两万五千兵马,还能再给你吗

    显然是不能的,再想多要就过分了。

    张允伸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当然知道张直方话里的意思,“副使大人此言不假,能够给辽东两万五千兵马确实是不少了,既然副使大人亲自来到辽东,还请大人亲自执掌这里的战事,老夫一定会协助大人扫平山奚贼人的。”

    这是怎么回事

    张允伸这话实际上是交权,幽州节度副使来了,你还不交出战斗的指挥权更待何时

    张威虽然年龄不大,也能从二人的谈话中看出渠渠道道了,也基本明白了幽州乃至辽东的实际情况了。

    幽州节度使所能够管辖的地方主要有两块,一块在华北平原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另一块就是这辽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辽宁一代。

    这两块地方虽说归一个节度使负责,但却是两块相对独立的地方。幽州这地方实际上就像一个哑铃,中间细,两头大,两头大的区域一块是华北,一块是辽东,中间细的地方就是辽西走廊,一旦敌人掐断了辽西走廊,这两块地方就是彻底割裂开了。

    而当下位于这两块地方正中间的少数民族山奚已经向辽西走廊进犯了,如果不及时收付,这两块地方可就真的要彻底分成两块了。

    作为幽州节度使的张仲武不是傻瓜,当了一辈子节度使的他一眼就看出山奚的贼人



第45章 你来我交权
    当张仲武防着张允伸的时候。

    六十多岁的张允伸也不是傻瓜,官道上混了这么多年,战场上有打了这么多年,什么世道没见过,什么阴谋没经过,只要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想要说什么;只要你吐一口气我就知道你喝的是什么酒。

    所以当张直方亲自带领五千精兵赶往辽东之后,张允伸很主动的交出了兵权。

    你带兵来增援,顺便把这指挥权也就交给你了。

    我的兵是你的,你的兵也是你的,你看着办吧。

    关键时候要懂得藏锋,这是中国古人官场最重要的一条处事之道。

    果不其然,当张直方听到张允伸这句话之后,心情豁然开朗了,端着酒对张允伸道:“老将军,打仗是很辛苦的事情,更何况当下这天气冰天雪地的,万一老将军受了伤寒我等也担待不起。到时候我带兵在前方跟敌人大战,老将军坐镇辽东为我军策应,岂不美哉。”

    说是坐镇后方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我们打仗的时候,你继续待在辽东城里该干啥干啥,万一粮草不够用了,你赶紧派人给我送粮食过来就行。

    既然节度副使都说了,张允伸还能说些什么呢,只好答道:“末将领命。”

    看似吃饭,实际上两位在吃饭的时候顺便就把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好了,从今天起辽东的主导权由张允伸变为张直方了。

    换句话说就是下一步剿灭山奚的重任要由张直方担任了。

    人的事情就这样安排下来了,下面该商量如何打仗了,张直方喝着酒聊天似的对张允伸道:“老将军,这次我们过来的时候,在小凌河一带遇到了山奚牧民,顺势就把这些人给剿灭了,同时还带来了几个活口。”

    听完张直方的话,张允伸道:“副使既然抓获了山奚百姓,可否得知他们的藏身之所这几年末将对山奚贼人发动了多次进攻,但每一次都因为山大沟深,无法找到敌人的踪迹,最终是无功而返。”

    张威知道张允伸之所以如此关切山奚人的藏身之所,肯定是在这方面吃亏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张允伸关心这个问题自然有他的道理。

    走了一遭辽东的路,张威知道一路走来过了

    了多少山,趟过了多少水。更知道山奚人是少数民族,常年跟大山打交道,山里来,山里去,来无影去无踪,等带兵追过去的时候,人家早就不见了踪影。

    再说了就算是好不容易追到了敌人所处的地方,等你辛辛苦苦赶到的时候,敌人却已经跑到山上去了。

    山上山下听起来简单,追起来可就难了,好不容易,气喘吁吁的上了山,结果敌人又跑到山对面了。

    人家山奚是山里的猴子,大是刚进山的菜鸟,能相提并论吗

    看得见摸不着,听得见追不上,这就是跟山奚人作战最深切的感受。

    张允伸之所以如此关切敌人的老巢所在地,想法其实跟张直方和张威等人是一致的,那就是打算在敌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偷袭山奚贼人一举剿灭敌人。

    想法是美好的,道路是遥远的,想得美是想得美,做不到是真的美。

    张直方听罢摇摇头,“这些山奚贼人甚是顽固,虽然已经杀了不少,但是敌人始终不肯说出他们的老巢所在。不过这也不要紧,既然我们已经带兵来了,就算他们不说,我们照样能够消灭他们。”

    张允伸没有说话,既然你执意带兵剿灭,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张直方继续道,“老将军,我们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你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说说你的意见,我们该如何进军,是沿着大凌河一路向西开进呢还是先沿着辽西走廊一路向西,进入小凌河之后再向北开进”

    张威明白这其实是行军路线问题,自己刚来辽东,对这里的地形地貌还不是很了解,在没有实地查看和掌握的情况下还是少说为妙。

    从小娘就教育他,话要少说,言多必有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在没有实地查看了解的情况下,自己还是不要插言的好。

    &nb



第45章 你来我交权
    当张仲武防着张允伸的时候。

    六十多岁的张允伸也不是傻瓜,官道上混了这么多年,战场上有打了这么多年,什么世道没见过,什么阴谋没经过,只要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想要说什么;只要你吐一口气我就知道你喝的是什么酒。

    所以当张直方亲自带领五千精兵赶往辽东之后,张允伸很主动的交出了兵权。

    你带兵来增援,顺便把这指挥权也就交给你了。

    我的兵是你的,你的兵也是你的,你看着办吧。

    关键时候要懂得藏锋,这是中国古人官场最重要的一条处事之道。

    果不其然,当张直方听到张允伸这句话之后,心情豁然开朗了,端着酒对张允伸道:“老将军,打仗是很辛苦的事情,更何况当下这天气冰天雪地的,万一老将军受了伤寒我等也担待不起。到时候我带兵在前方跟敌人大战,老将军坐镇辽东为我军策应,岂不美哉。”

    说是坐镇后方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我们打仗的时候,你继续待在辽东城里该干啥干啥,万一粮草不够用了,你赶紧派人给我送粮食过来就行。

    既然节度副使都说了,张允伸还能说些什么呢,只好答道:“末将领命。”

    看似吃饭,实际上两位在吃饭的时候顺便就把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好了,从今天起辽东的主导权由张允伸变为张直方了。

    换句话说就是下一步剿灭山奚的重任要由张直方担任了。

    人的事情就这样安排下来了,下面该商量如何打仗了,张直方喝着酒聊天似的对张允伸道:“老将军,这次我们过来的时候,在小凌河一带遇到了山奚牧民,顺势就把这些人给剿灭了,同时还带来了几个活口。”
1...2223242526...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