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可是最后,所有的功劳都落到了杨霖的头上,他还借此收服了西军诸将。

    这一切,本来都应该是某童贯的,现在他还不知足,要来夺某伐燕之功

    当初从扬州一起发迹,如今的杨霖和蔡京都已经在朝中立足,以他们两个手段本事,经营数年,当可稳固。

    可是自己,差点成功时,被自己信任的人给坑了一把。如今要给梁师成回信,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朝中争斗他们这些人一直被蔡京和杨霖牵着鼻子走,这老贼和小贼怎就如此奸猾。

    砰地一声,童贯把笔一扔,溅起许多墨点。

    杨文渊,过河拆桥的小人,某跟你没完。




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鸟大夫酒囊卿
    汴梁城西,靠近昭德坊的街前,有一间大宅子。

    此处本是杨霖给自己的姘头段妙贞准备的,段氏献国之后,便住进了此间。

    对于女儿和少宰杨霖的风言风语,段正淳也听到一些,不过他并不反感。

    大理段氏现在的处境十分微妙,有一个朝中巨擘关照,总好过全族山下提心吊胆的。

    关于宋廷的权势排行,他早就清清楚楚,那些大理国内的宋军,也都是杨少宰的手下。

    段正淳住进这府邸中,才发现此处竟是意外的好,用度不下于大理皇宫。

    自己的女儿哪有这些钱,来汴梁时不过是带了几个老仆,其他的都是高氏安排的人手,钱财也在他们的掌管之中。

    现在看来,自己女儿的衣服、首饰,全都不是凡品,尤其是满头珠翠,动辄就是金玉翡石,段氏也是穷皇帝,自问是拿不出来这些钱给女儿置办首饰的。

    花厅内段正淳正在胡思乱想,只见远处两个少女笑着走来。

    段妙贞和郑云瑶把臂扣指,芳息相闻,吹鬓如柳,并肩靠头,模样十分亲热。

    见了段正淳,叫了一声伯父,后者赶紧笑着应承一声。

    这是皇后的亲妹妹,段正淳不禁有些高看自己女儿的本事了,来了大宋才几天,就和这么多当权者挂上了勾。

    郑云瑶只是和段妙贞亲近,对着她爹有些不自在,拍拍她的手背,微笑道:“爹爹,我把瑶儿送回家。”

    “去吧,见了郑太师注意莫失了礼数。”

    段妙贞不知为何,心情大好,笑道:“知道了。”

    段正淳看着两女的背影,眼中有精光闪动,据说那钱家献国之后,有几百个进士,当宰相的也不在少数。

    复国肯定是无望了,若是能成为钱氏那样的望族,也不失为一个弥补祖宗的好办法——

    昭德坊,书斋之中,坐着一班士大夫模样的人物,奇怪的是人人都是一身道袍,未曾着冠,只是乌木横钗簪发。

    大袖飘飘尽显疏阔之态,就好像都是宦海倦游,从此芒鞋竹马道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闲散人。

    只有杨霖知道,这群人对权势的热衷,只怕是比真道士对成仙的渴望都大。

    这些都是蔡京新政,裁撤掉的官员,蔡京也还算是厚道,答应每月都按时给他们发放养望钱。

    但是对于大宋的文臣士大夫之辈而言,断了仕途上的前程,比杀了他们也好不了多少。

    这些人想了半天,蔡京老贼下的手,朝中也只有杨少宰能帮自己了。

    于是他们聚到一块,前来找杨霖,希望能够换来少宰的支持,众所周知杨少宰手下没多少人。

    自己这些人,都是宦海沉浮的老官了,杨少宰或许会仗义执言帮助自己恢复官职也说不准呢。

    谁都知道杨霖的另一层身份,所以他们便投其所好,道袍来见。

    众人来时已经商量好了,此刻端坐书斋内,安安静静等着杨少宰前来。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众人一起竖起耳朵。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杨霖进来之后,先是一愣,道:“本官莫不是来了延庆观?”

    “少宰。”

    众人一起起身行礼。

    杨霖哑然失笑,道:“诸位虽然失了官身,什么时候一起投了道门,不过这样也好,说起修身养性,我们道家不让于人。”

    “少宰,我等皆是班科出身,礼部唱喏点名的金殿进士,蔡相挥笔一勾,便把我们从吏部除名,古往今来都没有这种事,还请少宰为我等做主啊。”

    说话的人相貌儒雅,身材欣长,乃是大宋正奉大夫魏贤。

    宋官僚机构中的怪事之一是本官常常不管本职事务,“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有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笔之事,……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究其原因,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魏贤就是一个这样的闲官,听说他天天养花弄鸟,还得了一个花鸟大夫的雅号。魏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天天以花鸟大夫自称,显得自己清贵悠闲。

    杨霖坐在上首,轻笑一声道:“我大宋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中枢两府更是人浮于事。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蔡相一力改革,我等当全力支持,他若是觉得本官可有可无,一并裁了我也无话可说。”

    众人一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大表自己的重要性。

    杨霖一拍桌子,对他们说道:“蔡相新政,本官第一个赞成,你们不要来我这里聒噪。若是有确实冤枉的,便回去之后把自己的履历写一遍,为政举措和处理过什么事件,写的清清楚楚,我自会酌情去找蔡相商议。

    像是花鸟大夫这样魏贤的,就别来触这个霉头了,我丑话说在前面,让我查出弄虚作假的,本官和他好生清算。”

    众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像他们这样的被逐出官场的士大夫,近来汴梁城中着实不少。

    他们每日里游走于汴梁酒肆瓦舍,一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云臣是酒中仙的范儿。灌饱了黄汤,阴一句阳一句的对着当道诸公发各种转弯抹角的牢骚。

    再多饮几角,干脆就撒酒疯,谁来劝都骂对方是俗人。

    这般闹了一阵,连瓦舍里面的小厮都知道这帮人是十足十的厌物,正眼待见他们的越来越少。

    把这些苍蝇赶走之后,杨霖不禁轻笑一声,蔡京真的开始了,这个人的新政就像是手术刀一般精准,把大宋的烂肉分毫不差地割掉。

    在被改变的旧时空中,蔡京为相之后,因为身边都是梁师成、李彦、王黼这样的对头,为了保住权位,他哪还顾得上大宋的弊病。

    执掌中枢以后,蔡京深谙死也不能撒手的道理,日夜浸润,培植势力,一点点的将中枢大权抢过来。

    在这过程中,无非就是党同伐异,打压异己。

    这腐臭的党争,不但浪费了金辽之争给北宋带来的最好的崛起机会,也浪费了蔡京一身的治国才华。

    使京能正心术,虽古之贤相弗加也。



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须颜闵材。
    时值岁末,年味渐浓。

    昭德坊内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清扫,每个人都忙碌起来,杨霖连个站脚的地方都不好找。

    几个学生提着各自的礼物,前来拜访,被杨霖拉着来到院子里,让他们一个一个来说自己都学到了什么。

    吴敏身为大弟子,第一个说道:“恩师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我等思索经历的事,遇到的物,都能有所获。”

    杨霖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将来老子的学说,就得靠你来发扬光大,开枝散叶了。

    袁庭植比较老实,轮到自己先是对着杨霖作揖,然后说道:“治理一方百姓,要粗略懂得农田、水利、矿产、交通若要为民谋福祉,不能眼高手低。”

    杨霖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现在看来,这货可以做官。

    马扩早就等不及了,兴冲冲地起身,抱拳道:“恩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钻研学问不能读死书,要活学活用、身体力行。学生以为,行大于知,躬行乃是成圣之道。”

    宇文虚中站起身来,接着道:“子充说的没错,就如同这战阵谋略,就是熟读兵法,也不如久经战阵。世间大事莫不是瞬息万变,唯有身处其中,把握脉络,才能得心应手。”

    杨霖笑了起来,上前拍了拍两个人的肩膀,道:“为师期待你们将来有所作为。”

    马扩和宇文虚中对视一眼,都十分兴奋,这两个人再后来的靖康之变,皆有不俗的表现。

    马扩西山和尚洞义军抗金,曾被俘。逃出来之后又组织了五马山义兵,被举为河东、河北各路义军的首领。

    宇文虚中更离谱,靖康之后,毅然挺身而出前往金国充当使节,被扣留后出仕金国,官至特进、礼部尚书,封河内郡开国公,金国上下称之为国师。

    在金朝商议南征的时候,国师每次都是老生常谈,扳着手指头给金人算计,出征费钱、费力收不回成本,不如在北方享乐,这样的言语得到了很多女真贵族的共鸣。

    金朝逐渐出现与南宋议和的心态,在女真人兵威最强的时候,宇文虚中拼了命在敌人老巢拖后腿,很大程度上给大宋赢来了南渡之后的宝贵的喘息时机。

    宇文虚中一开始就打算将来要利用自己的官位,来一个里应外合,帮助大宋夺回故土。可惜的是他碰到了赵构秦桧,这两个人不但在他举事时提前告密泄露给金人,还把他全家二百余口,送到了金朝。

    被大宋的皇帝和宰相出卖,情急之下,宇文虚中还是想着帮助大宋,干脆趁着金熙宗祭天之际将皇帝挟持,可惜最后功败垂成。金人把宇文全家锁到一个屋子里边,宇文家两百多口被活活烧死。

    宇文虚中曾经密奏赵构,希望以全家被乱兵所杀为借口不要送过来,包括宇文中虚的儿子也上书皇帝希望不要把全家送到金国。但是在宋高宗和秦桧的一手操纵下,宇文虚中的家属全部被送往金国,老幼无一遗漏。

    到了蔡绦,见到四个师兄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心中有些紧张,起身道:“恩师,学生以为作学问要时刻省察克治、反省思诚,认识自己的不足,在事亲上体会什么是孝,在事兄上体会什么是悌,最终修身有所成,才能为国尽忠。”

    经过这么多天的观察,杨霖早就发现蔡京这个儿子,根本就是个守正君子。和几年前没有穿越融合的自己一样,个人品德无懈可击,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蔡京和蔡攸的教导下,变成这个模样的

    杨霖心道,自己的学说传播,还得靠吴敏、蔡绦这样的人,毕竟对于士子们来说,这样的人才有人格魅力,可以博得大家的认可和崇尚。

    杨霖让亭子外的锦儿过来,耳语一番,不一会李芸娘带着几个下人过来,身上各有几个包裹。

    “岁末已至,为师给你们放假半个月,上元节之后再来昭德坊。”

    杨霖走后,众人打开包裹,只见里面有一张一千贯的银票,两支紫毫笔,五块歙县烟墨。

    恩师手笔就是惊人,这个时候尊师重道,便是老师给的礼物,都是不能推辞的。

    这些钱对于蔡绦来说还好,和自己的用度差不多,对于其他四个,则就是天降横财了。

    一千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能是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就是一般的富户也轻易拿不出来。

    杨霖对于这几个弟子,抱着很大的希望,实指望他们能作为一股涤荡大宋文官的清流。肯定不会让他们为了生计发愁。

    如今大宋的朝堂上,蔡京因为别无所求,正在铆足了劲做一个贤相。各种新政切中病根,杨霖自问让自己坐到那个官位上,肯定不如蔡京做得好。就算他有贪墨、任人唯亲,也可以忍了。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就能够出将入相,无所不能。事实上,给你一个县令都不一定能做好。

    杨霖现在已经完成了边关布局,就等着开春拿吐蕃这块试刀石练兵,

    与其去横插一手,引来和蔡京的又一轮争斗耽误新政,不如专心教学生。

    大宋士大夫已经从根上腐烂了,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再造新根。

    送走了几个学生,杨霖一身轻松,为人师表可太累了,时刻都要端着架子。

    看到他肩膀一垮,芸娘捂着嘴笑了起来,调侃道:“奴还没见过大郎这么正经的样子呢。”

    杨霖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瞧着她沉甸甸的肥tun,心道一会再收拾你,叹了口气问道:“给陛下的进项和蔡府的财货,都准备好了么。”

    到了年关,坐到现在位置的杨霖,送礼的人都不多了

    自己虽然摆脱了蔡京单干,但是该有的年礼还是不能吝啬,毕竟他是当朝宰辅,若是一个劲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很有可能什么事都不好做。

    芸娘点了点头,道:“已经装好了,什么时候大郎吩咐一声,奴就让杨三送去。”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阳星象堕北城
    春节既至,自然还是老一套的流程。

    一大早跟着赵佶装模作样地祭天,然后就是国宴,接待番邦使者。

    辽使萧保先横眉怒视,看着对面站着的女真人,现在的萧保先还将他们看作造反的逆贼,行将被陛下的大军歼灭,对于宋廷接受女真的使团,分外不满。

    在萧保先看来,这就好比方腊派人去上京,大辽以接待别国使者的规格招待方腊的人一样。

    “这些女真匪类叛贼,如何能登上金殿,和我等一样出使大宋?这未免太过荒唐了吧!”萧保先厉声斥责,浑不把大宋君主当回事。

    赵佶面色稍微有些阴郁,从道理上来说,他确实是理亏的。

    蔡攸抢先一步迈出,指着萧保先道:“大胆,竟敢对吾皇如此不敬。”

    萧保先屹然不惧,怒道:“宋廷若是不驱逐这些叛贼,大辽铁骑将会为契丹讨回公道。”

    满殿的君臣,此刻对契丹还心存畏惧,毕竟百年时间里,大宋都被契丹压着打,几乎没有胜绩。

    抢先一步的蔡攸,站在殿前,有些骑虎难下,求助似的看向自己的亲爹。

    蔡京老神在在,好像没有看见,丝毫没有要出来替他解围的意思。

    自己这个儿子,太浮躁了,这若是个好拍马屁的机会,还轮得到你?
1...110111112113114...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