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至于信过弥勒教的,这都垂头丧气,心气全无。
此时的荆楚潭州,一个深山之中,高高地祭台上,摆着十几颗血淋淋的头颅。
底下三十几个人,有男有女,又老又小,最小的不过三四岁,被一个妇人抱在怀里。他们身穿着各色衣服,对着祭台跪拜起来。
他们的脸色,十分的虔诚,在祭台下的蒲团上,坐着一个面阔口方的汉子。
这人穿着袈裟,头上却没有剃发,看上去十分庄严肃穆。
敞着的胸怀上,露出健硕的肌肉,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这庄严的宝象,颇有点得道高僧的意思,若不是身后的人头,就更像了。
在他身边,是一支金属铸成的金刚杵,柄端雕刻的佛首。
佛首狮鼻鬆发怒睛外突那张凶狞可怖的大口大张着露出两对尖利的獠牙。
这个人,就是从京兆府逃走的王金刚,他到了潭州之后,使了一些手段,诓骗了一家富户。
这家人信了他的邪说,越来越沉沦其中,今日被王金刚撺弄着,杀了庄里的一些借宿亲戚和庄客,正式入教。
前面的一个少女眼神空洞,面上却带着平和安祥的浅笑,红唇翕动无声念诵着经文。
王金刚眼里的淫色一闪而逝,嘴角轻轻一笑,道:“如此,你们便是我弥勒教徒了,本座转世已经半个月之久,也该去江南联络教众了,你们今夜挨个来我房中,聆听佛法。”
说完,还着重看了一眼前面的少女。
“谨遵佛爷法旨。”
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儿有仇,九世必报
杨霖在京兆府,耽搁了几天的行程,不得不匆匆赶回瘟疫正严重的云内。
出了雁门关,就是应州府,如今这里的百姓,正在各自整修自己的家园。
打了这么久的仗,早就是一片狼藉,房屋焚烧家园被毁,还有恐怖的瘟疫。
饶是如此,他们还是选择在故乡的土地上,重建家园。
靠近雁门的地方,相对没有经过什么大战,女真人的铁蹄也没能靠近这里。
从雁门关出来,走到河阴一带,依稀可见遍地的城寨和燃烧过后的灰尘。
放眼望去一个老汉在破旧的茅屋前,挥动着简陋的农具,正在和泥。在他旁边,坐着一个垂髫小童,手里握着不知道什么野果,正在啃。
杨霖摆了摆手,骑马过去,老汉赶紧擦了擦手,想要行礼。
“不用了,这是什么地方?”
“回将军,这是河阴县牛角村。”老汉呲着黄牙说道,抬头的动作,让他眉头的皮皱起,就像是一道道黄土沟壑。
杨霖拔下酒囊,举着灌了几口,拧上盖子顺手一扔,老头接住之后连声道谢。隔着老远,他就闻到了酒香,馋的直咽吐沫。
“老头,你是汉人还是契丹人?”
“俺是契丹人,这个小娃是汉人。”
这种地方的契丹人,早就被汉化了,说的是一口地道的秦腔。杨霖也见怪不怪,不管什么异族,住的离汉人太近了,总会早早忘掉自己的语言和习俗。
这种无与伦比的渗透力,也体现了汉风昌盛千年不灭的底蕴。
“这不是你孙子?”杨霖微微有些诧异。
“俺们牛角村的人都死了,鞑子过境杀得凶,全村就剩下俺们两个,老爷俩相依为命喽,以后他就是俺的孙子。”
这小孩抬起头,叫了一声爷爷。然后低着头继续啃手里红色的野果。
“老头,这泥盖的房子,能撑得住么?我看这河阴县,风可不小。”吕望低着头,看了一眼混着草杆的稀泥,笑着问道。
杨霖叹了口气,这云内还真是流年不利,天灾**。先是大水,又是大风,战火消弭,就来了瘟疫。
相比于幽燕十州轻易收回,这六个军州和它们包含的土地收回来,着实曲折许多。
老土呲着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杨霖看着那个啃果子的小孩,闻到:“喂,那娃,这儿归了我们大宋,你可高兴?”
小孩眼睛瞪得很大,看了一眼自己的爷爷,老头也是一脸懵,小娃只好歪着脑袋,大声道:“高兴...不打仗了就高兴。”
跃下马背,杨霖将这个小孩手里,黏答答的果子一扔。
老头大惊,只见这个年轻的将军,把自己刚认的小孙子,抱到他的那匹神骏宝马上。
杨霖握住缰绳,道:“你现在看,有什么不同。”
“好高啊,俺有点晕。”小孩脸色潮红,有些兴奋。
万岁营的亲卫们大笑起来,杨霖把自己的宝剑抽出来,递到他的手里,小孩吃力地握住。
“女真鞑子,烧了你的家园,屠光了你的亲人,你怎么能盼着不打仗。你该日思夜想,等着长大,拿着兵刃、骑着大马,去打仗!男儿有仇不报,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说完,将他抱了下来,拿回宝剑插到腰中。杨霖挥了挥手,继续往前走,卷起一路的尘土。
身后,一老一小,看着他们渐渐消失不见。
应州府内,怨军八营和耶律宪都已经消失了,昙花一现的女真兵早就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秦陇省的兵马。
一群官吏和将佐在城门口等待,远远瞧见杨霖的人马过来,纷纷往前迎了出来。
非常时期,没有什么铺张的欢迎,足够简单,杨霖轻轻点头。
瘟疫这东西,就怕人多,人越少越好。
应州暂时由军队接管,并没有知州知府,姚古在马上抱拳道:“少宰,远到辛苦,且在应州歇脚进食吧。”
眼看姚古的神色不似作伪,杨霖点了点头,这等将门人物,只看族中利益。他那个守寡的小嫂子,是自己的禁脔,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杨霖现在是姚家的最大的靠山,姚家已经取代了种、折,成为军中最大的势力。
自己的养子姚平仲,又是他的学生,统率西军。姚古当然不会为了这种事,断送家族的前程,杨少宰如今如日中天,谁都不敢断言他不会更进一步。
到时候世人只知道俺姚家与国同休,荣宠无限,谁去管这些烂事。
杨霖更是压根没放在心上,那折浣香通体妖娆、媚骨天成,自己要是不下手,就得在这深宅大院守一辈子活寡,而且还是个处子,简直是暴殄天物。
上天创造出这等尤物,可不是让她们独守闺房,孤独终老的。
杨霖点了点头,率众进了应州府,街道上冷冷清清。不过路边也有几个胆子大的,已经开门做些营生,左右不过是赚取这些大头兵的钱财。
就算是两边站着的将士,也排的稀稀疏疏,杨霖更加满意:“瘟疫,没什么好怕的,不外乎疏、降、治三个字。我看这应州府,做的就不错,姚古你到让我刮目相看。”
姚古自谦地一笑,心中暗道,这和俺没啥关系,你那个外甥看来还是真有本事的。自古瘟疫,哪有控制的这么快的。
杨可世道:“少宰放心,俺们已经听了许叔微的话,在应州府划出一片住宅,让病患居住。每日里的汤药,也都给他们管够,能死能活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姚古说道:“活下来是命硬,死了也是运气不好,唉,这次不知道折损了几万个大好儿郎。”
杨霖感觉心在滴血一般,就算是和女真鞑子血拼,也死不了这么多人。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女真鞑子,就是一场灾祸。走到哪留下满地的尸体,还管杀不管埋,着实是文明世界最大的敌人,断难与之共存。
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书生,晒晒太阳
酒席上,十分简单,不过是些军中疏食,做了个烤羊宴。
这便是长期脱离中原的应州府,已经逐渐融入了一些异族元素。
杨霖有询问了几句应州府的难民安抚,此地长期处于契丹的统治下,不可避免地流入了许多异族。
有汉人、契丹人、党项人、鞑靼人还有回鹘人
姚古面带难色地说道:“有些书生,不守规矩,好吃懒做不说,还喜欢四处生事。这些人很多都是大户人家子弟,带着奴仆前来的,寻常欺辱当地百姓,没有人敢惹。”
“打啊。”杨霖撕了一块烤肉,骂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说的就是这个。云内是瘟疫之地,是新复疆土,偏偏不是法外之地。”
说到这里,杨霖拧眉问道:“这种书生很多么?”
在一旁切肉的杨可世,听了之后,笑道:“少宰,一群羊中,混入两三只狼,羊群就乱了。这些人倒不是很多,不过折腾的不轻就是。”
杨霖嚼着肉,道:“那就好办了,用一招杀鸡儆猴,找几个闹得凶的,在应州云内立威。你们再坚持几天,吏部已经在选派云内官员了。”
这些武将面带喜色,他们可受够了在这地方驻扎,只希望这些琐事不要由军中负责就好。
在应州只是稍作歇脚,第二天一早,杨霖一行就往大同赶去。
越靠近大同,战火的遗迹就越明显,很多地方堆砌的小山一般的丘包,下面掩埋的便是无数的尸首。
这一场血战,你来我往,契丹人、女真人、宋人各自血战了几场,杀得草木齐悲,腥膻遍地,正不知死了多少的生灵。
如今尘埃落定,但是此战在云内割出的伤口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愈合的,大同就是创口最深处。
姚平仲麾下的一众西军,往来如风,卷起遍地的尘土。
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人手。
杨霖已经注意到,有许多力气不是很大,看上去不甚健壮的年轻人,费力地搬运着木材。
同样大小的木头,军汉们往往是两一人根,而有的就是十几个人抬一根,那便是前来驰援云内的书生。
杨霖看见之后,不自觉笑出了声,不是他不厚道,实在是有些好笑。
这个年代的读书人,自律且家境贫寒的,就是寒窗苦读,摇头晃脑钻研经史子义,太阳都晒不到几次。
家境好的,更不得了,寻花问柳,诗词歌赋,夜夜笙歌。
大抵百十个书生中,有那么几个健壮的,已经算是不错了。
希望这一次,能让他们苍白的脸上,多一些正常人的神采。
姚平仲带着一群武将,骑马赶来,在城郊和杨霖相会。
下马之后,姚平仲摘下头盔,捂着白布的脸上满是汗珠,抱拳道:“恩师,重建大同府,需要砖石、木料、石灰、铁器户部已经半个月没拨钱粮了。”
“如今国库也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了,北边连年征战,将士动辄数十万。南边筹建了水师,还有交趾之乱,开凿运河,到处都要钱。”杨霖替户部说了几句话。
姚平仲不以为然,道:“恩师,弟子认为,云内当是重中之重。此地不修葺牢固,将来不知道要多花多少倍的钱粮。万一大同等城池失守,损失的可就不是这一星半点了。”
大同这样的城池,一旦丢了,围上几年也未必能拿下来。
到时候损失的将士、钱粮、物资,确实不是小数目。
杨霖点了点头,道:“我让朝中大臣们再想想办法。不过这树木嘛,河北的树林正在砍伐,正好运过来用。”
当初幽云十六州都割出去了,河北一下子成了边境,为了防住契丹南下,百十年间不知道种了多少的树木,而且历代的皇帝,还会专门下诏保护这些树木,很多地方早就是到处都是参天巨木。
这些密林,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今河北已经是内陆,有幽云十六州护着,不虞再遭铁蹄践踏。
现在河北的道路,已经没法走人了,砍树大计早就施行了,很多木材都被运到了汴梁,那里的木材市场就是一个无底洞,多少都能消费掉。
杨霖一声令下,它们就得转道运来云内,好在相隔不远。
大同城,现在还没有清理干净,各个街道上已经腐烂的尸体,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臭味。
杨霖来到城郊西军的大营里,大帐内鼾声大作,许叔微已经累的呼呼大睡,身上还穿着麻布青衣。
杨霖嘿嘿一笑,过去轻轻踢了他一脚,许叔微慢慢睁开眼,迷迷糊糊地道:“舅舅,回汴梁么?”
“回什么汴梁,此间瘟疫还未肃清,好外甥,你还得继续发光发热啊。”杨霖扶着他的肩膀,鼓励道。
许叔微这才清醒过来,揉了揉眼睛,叫苦道:“我的好舅舅,这里的郎中太少了,有时候方子开好了,找人熬药都找不到。”
杨霖瞪了他一眼,道:“不是有韩世忠的军医营嘛?”
“杯水车薪,杯水车薪啊。”许叔微马上要开始长篇大论,杨霖赶紧插话打住他,道:“那韩世忠的军医营,也是你一手调1教出来的,在云内何不继续招收学徒,以干代学,对你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许叔微叹了口气,眼前这个舅舅,看来是非把自己榨干不可了。
他小声道:“舅舅,你那外甥媳妇总也生不出儿子,我在汴梁,刚寻摸了一房小妾,要是累死在这,我们许家可要绝后了。”
杨霖哈哈一笑,脸上得意洋洋,拍了拍胸脯道:“儿子而已,这东西我有的是,实在不行我给你过继一个。不过我可得跟你说,生不出儿子,和夫妻二人都有关系。你看看舅舅,不是这么强健,能有这么多儿女?你不会不行吧,别不好意思,下次我把阮小七的海狗1鞭,给你留点?”
许叔微刚想反驳,这不靠谱的堂舅,说的没一句正理,他那儿子都是自己的弟弟,如何能够过继。直到听到最后一句,眼色一亮,马上道:“一言为定!”
那可是真宝贝啊。
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战,灭其根脉
“圣人之言,未必是之乎者也,我对年轻人的期许,是脚踏实地,将圣人学说,运用到实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