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
    大帐外,几个亲卫在外宿卫,吕望铺好床之后,自觉地在一旁的小床上,准备睡觉。

    杨霖坐在床头,轻咳一声,吕望不解地望向他:“少宰?”

    “你看这月色如此迷人,你就不准备出去欣赏一番么?”杨霖问道。

    “哈哈哈,少宰,您没事吧。咱们这是大帐有顶的,从哪看得到月色了。属下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别的不敢说,经验丰富,一伸手就知道今晚有雨。”吕望神色颇有些得意,一边说一边将配刀解下来,放在一旁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翻了个身,吕望合上眼道:“我看呐,少宰是累的迷糊了,睡一觉就好了。”

    杨霖心中暗道,下次一定带陆谦来,真是不懂事。

    “吕望,今晚不用你护卫了,你出去睡吧。”杨霖沉声道。

    吕望不解地转过身来,突然脸上恍然大悟,一个骨碌起身,摸着刀低声道:“少宰,是不是要去杀人。”

    “快滚快滚,下次老子一定带陆谦出来。”

    莫名其妙被赶出来的吕望,心中十分憋屈,陆谦?他哪有自己的身手好,当初在淮扬路上走盐,自己救了他好几次呢。

    正在挠着头抱怨的时候,远处聘聘婷婷,过来两个人,这两人挽着手,脚步有些奇怪,双腿像是有些发颤一般。

    这般紧张?靠近少宰?莫非是刺客?

    吕望疑心大起,将手里的朴刀一举横在跟前,凝目道:“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旁边的亲卫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朱老头打着哈哈,将他揽着肩膀拽到一旁,凑到耳朵边低语一番。

    吕望这才懊恼地说道:“你怎么不早说,难怪少宰对我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刚刚得知自己改了姓氏的姐妹俩,低着头走到帐前,不一会大帐内灯就灭了。

    ......

    小雨声淅淅沥沥,打在帐上,天色已经破晓。

    杨霖伸了个懒腰,伸手一摸身边早就空空如也,只有残存的温度,提醒自己这里曾经有人。

    杨霖抹了把脸,嘀咕道:“吕望说的还真准,下雨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披上一个袍子坐在床沿,杨沫儿和杨可儿听到动静,端着一个木盆和洗漱物品过来,在床头伺候。

    一前一后伏在杨霖面前,莺声道:“老爷,奴婢伺候您起床。”

    两朵娇滴滴的鲜花让自己任意采撷,嘴上说着好听话曲意奉承,是个男人就自然生出些怜爱的意思,杨霖也不例外。

    她们来时,肯定是受了部落的叮嘱了,做派有些唐时奴婢的意思,但是却不伦不类的。

    看着两人显露出部落慕艾少男们从未见过的柔媚和温婉,眉眼的羞态像极了娇柔羞怯的小妾,杨霖笑着哄了几句。任由她们笨手笨脚地服侍自己洗漱穿衣,然后才进来几个她们姐妹本来的丫鬟,伺候她们收拾被褥。

    一个年长的婆子,剪下两块沾血的布料,笑着道:“他们汉人,可讲究这个呢。”

    姐妹俩对视一眼,一起娇羞地低下了头。

    杨霖早就出来,果然空气中多了一丝寒意,幸亏自己里面有回鹘人特有的翻领比甲,也不觉得冷。

    吕望递上一个蓑衣,道:“少宰,终于转冷了,许叔微说过,这次瘟疫怕寒,看来可以更好地控制住了。”

    杨霖喜滋滋地点了点头,控制住疫情,才是当下最重要的。有的疫情怕冷,有的疫情怕热,现在看来还是怕冷的比较好,毕竟这里靠近草原,进了秋天马上就是大降温。

    刚站了一会,早就在远处等着的杨夜,一溜烟跑了过来。脸上堆笑道:“少宰,眼看又下雨了,不如在我们夜落部多待一天。”

    杨霖点了点头,道:“此地水草不是很盛,与其继续放牧,不如建造一个小城。”

    杨夜眼珠子都快红了,心跳加快,恨不得把耳朵竖起来听。一旦建城,自己也是一城之主了。自己这个部落实力不济,所占有的牧场肯定是很差的。

    杨霖继续说道:“茶马商道日益繁华,京兆府道路闭塞,不如分流到此,走云内进河东、河北、幽燕。沿途的这些地方,大兴土木,广建城池。”

    即使是强如党项、河西回鹘,也都是各自在一个城内,这些人相互之间是竞争的关系,没有人有这个机会占据很多的资源。

    这一招从根本上断绝了有人逐渐壮大,威胁朝廷的苗头,西北的资源可以说是完全任由杨霖、宋江等人调度,这也是西北群雄俯首帖耳的原因。

    西夏和大辽的覆灭,吐蕃两百年内战,让这些地方,再也没有一个可以聚合一族人的势力。这是西北异族最弱的时候,杨霖把握的时机正好。

    从这个角度看,杨霖如今在西北的威望,真的有些类似当年安禄山慑服东北的契丹、奚人一样。

    以力破之,然后以利驯之,给这群剽悍善战的人,戴上一个紧箍。

    ---

    荆楚省,殷慕鸿眉头紧皱,事态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没想到这次邪教发展的如此之快,越是深入调查,就越骇人。

    他已经摸到了事情的关键,失势之后的江南士绅集团,并没有偃旗息鼓,做少宰治下大宋的顺民。

    他们什么手段,都愿意尝试,不惜用尽手段来反抗。

    里通交趾、结好女真,甚至出资支援邪教。

    信教的大多是生活艰难的山民,这些人浑浑噩噩,被蛊惑之后往往是六亲不认,手段狠戾。只要是弥勒使者一声令下,他们可以毫不眨眼地对自己的至亲举起屠刀,只因为他们不信弥勒和明王。

    而有了大批士绅投入的巨额财富,更是相当于在火势上,添了一把猛火油。

    眼前这个大院中,遍地都是死相凄惨的尸首,有的四肢被砸碎,有的七窍被剜,有的浑身**下体血肉糜烂...这都是弥勒教徒的手法。

    这个颇为豪奢的府邸,被翻了个里朝天,钱财被一卷而空。

    殷慕鸿迈步走进客堂,在大堂的正中间,摆着一圈头颅,中间一个木佛,坦胸赤膊,怒目圆瞪。

    “王金刚!”



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勋和军心
    两浙省,太平州。

    清溪山的山洞内,灯火幽暗。

    这里是方腊身死的地方,当日无数的好汉,随着他自刎而死。

    明王方腊,虽说目光短浅,城府不深,没有成大事的性子和本事。但是为人四海,慷慨豪迈,意气豪雄,不知道多少汉子为之心折,甘愿追随他而死。

    清溪山一带,自从方腊死后,这连绵的山洞中,据说常有鬼哭狼嚎,当地人轻易不敢靠近。

    此时洞内,却聚集了一批人,为首的一身锦衣,衣衫收拾的整齐,面容一尘不染,正是江南豪门顾家的顾南山。

    当日逃出杭州,怎么都追查不到,没想到躲在了这里。

    顾家的家资太大,鼎盛时候族中知府以上的官员,就有五十多人。

    即使是逃亡在外,依旧是如此富贵,奴仆如云。

    在洞内,所有人都看向中间的王金刚,他此刻正在游说这些明教余孽和江南士绅。

    “当初列国争雄,秦国兵强马壮,穷六国之力也不可敌。然而渑池之会,蔺相如五步之内,却可令秦王击缶。这是什么道理?时机选择的好,匹夫之怒,亦可使天下大变。”

    王金刚环视四周,继续说道:“如今大宋看似强大,却是穷兵黩武,处处树敌。南有交趾、北有大金,西边养着一群虎狼,南海还和占婆人交战。

    诸位细想,这和隋炀帝有什么不同,我等揭竿而起再造一个盛世大唐,由于有什么不可能。”

    顾南山是最恨杨霖的,好好一个顾家,被他给打压的藏头藏尾,说不出的难受。

    他拍了拍手,道:“好,王教主说的不错,杨霖倒行逆施,弄得人心惶惶,我看和汉时王莽有些像,这是正宗的取死之道,早晚都要被推翻的。趁早起事,也能为天下之先。

    我二哥在交趾,和李朝皇帝交好,到时候我们请交趾出兵,再联络金国,买通占婆人,南北夹攻,陆海齐至,我等则从荆楚、江南腹心之地开花,到时候,这天下就乱了。杨霖小儿仇家遍布天下,天下一乱,肯定是蜂拥而起,何愁大事不成啊。”

    他说的兴起,洞内的人都一齐激动的叫喊起来,声音被洞穴扩大,果然像是鬼哭狼嚎。

    北宋开国之初,在荆楚一带杀伐太重,再加上这里本来就是各种邪门的巫道盛行的地方,所以弥勒教和明教一结合,吸引了不少的信徒。

    还有就是通过族内的士大夫群体,吸榨了大宋百年的江南士绅们的鼎力相助,更是让邪教的气焰越来越旺。

    清溪山外,方腊殒命之处,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风暴。

    ---

    云内,大同。

    瘟疫已经被控制住,附近的军民,陆陆续续开始往城内进驻。

    城郊大营内,搭起了高台,旌旗蔽空,迎风烈烈。

    杨霖对这次功勋卓著的西军,大肆封赏,尤其是巷战中的有功将士。

    宗泽、王禀也到了,他们在阻击完颜阿骨打时候,出击及时,功不可没。

    高台上,摆满了一些勋章,特制的章每一枚都登记在册,和持有人挂钩。

    这些勋章上,刻着复云二字,一旁的还有复燕勋章。

    各营长官推举出在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将士,经过审查之后,功劳都是真的,方能得授此章。

    佩戴着它,入公堂不跪,家中赋税减半。

    在宋朝,只有文人的身份地位才能有此待遇。大宋为了避免五代武人作乱的遗害,死命地打压武人,推崇文人治政,更是舍得在士大夫文人身上花费银子。

    有宋一代文官不仅官俸高,赏赐重,而且可以荫及家人,差科全免,成为社会上享有特权的“官户”阶层。

    于是,就出现了“榜下捉婿”的一幕。在科举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文官的待遇太好了,不由得不让人心动。

    大宋文官的俸禄和福利都是很高的,他们的俸禄内容丰富充实,高举高打,并非只是单纯发钱。

    实际上,文官福利令人叹为观止,有正俸、禄粟、职钱、春冬服、从人衣粮、茶酒、厨料、薪炭以及牲畜饲料等,衣食住行,甚至家眷从人的开销,全部国家买单。

    要是当了宰相和枢密使一级的执政大臣的年俸是三千六百贯钱、1200石粟米、40匹绫、60匹绢、100两冬绵、14400束薪、1600秤炭、7石盐再加上70个仆人的衣粮。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计算,宋朝宰相和枢密使的年薪是相当于后世的八百万元到一千万元人民币之间,大家熟知的包青天包拯的年薪就是令人咋舌的一千多万元,与当时一个整州的年税收差不多。

    杨霖的这次授勋,算是打破文官特权的第一步,将这个福利轻微地扩散到武人。

    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改动,军中无不欢欣鼓舞,至少有了盼头不是。

    高台上,杀敌十人以上的,就是一等功勋,由杨霖和宗泽亲自颁发勋章,荣宠至极。

    所有将士,都恨不得在上面授勋的是自己,而不是眼巴巴地看着。

    站子台上的宗泽,往下一扫,心中顿时升起一股难言的感觉。

    那些将士的目光,汇聚在一块,着实让人心旌神摇。

    传闻商鞅以军功鞭策老秦卒,秦人至今闻战则喜,杨少宰一举非但是提高了武人的士气,更是一举收拢了军心。

    军中武将,只怕都愿意为他效命了,这个人就是大宋武人眼中的希望。

    这授勋要是随便换一个人来,或者说是前几年有人这么干,只怕仪式还没结束,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唯有杨霖这般权势,才敢做这种事,想到这里宗泽转头一看,杨霖的脸色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是云淡风轻。

    仿佛在他看来,这石破天惊的一天,寻寻常常,没有什么不同。

    这个人...真的是状元出身么,他到底是什么心思,为何敢打破文人的特权,还可以没有丝毫的波动。

    亲手将最后一枚一等勋章,挂到一个独臂老卒的胸前,杨霖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人结队而下。

    杨霖转过身来,就是山呼海啸的欢呼声,这一刻整个云内,都在为杨少宰高呼。



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
    杨霖心底自有一股豪气冲天,自己就是麾下这些将士的靠山,是他们翻身的依仗。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自己宰执大宋的依仗。大宋的文人,并非都是下三滥,但是这个团体确实越来越腐朽了。

    所谓的过犹不及,就是说的这个,他们对武人有一种变态的防备。

    后世的靖康之难,最重要的第一次开封保卫战中,各地军将义军自发汇聚勤王,除了西军等野战主力十余万之外,汴梁左近另有汇聚而成的勤王之师垂三十万上下。

    这些军马,除了西军等经制之军外,多是装备简陋,粮秣不足。可就是这些军马屡败屡战,与女真大军纠缠不休,才让已然有些疲惫的女真大军索取了大量财货之后,解围而去。

    可汴梁中枢诸公,却忧心于原来内重外轻的画皮被戳穿。怕这些勤王之军势大难制。更怕西军常驻汴梁,动摇他们地位。就跟发了疯也似的驱赶着这些军马去援救收复太原府。

    军将士卒,都服从了汴梁的命令,义无反顾的杀入了河东重重山地之间。数十万粮秣不充,军械匮乏的军马,一批批地被女真击破。到第二次汴梁之围的时候,已然再无可战之军了。

    好好的江山,就此沦丧,河东群山之内,战死了几十万汉家男儿。开封中原腹心,十几万妇人少女,被敬献抢夺,沦为异族玩物。

    北境道路上,风尘涨天,沙雪扑面,这些柔弱的中原女子,既不被后代的历史巨眼关注,也不为当时自顾不暇的主子们怜惜,她们羊羔似地瑟缩着,凄惶着,消失在中原的土地上,留下了让后人至今难以磨灭的恨意。
1...243244245246247...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