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来1988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虾米
    “咳咳,”陈凡干咳一下,摇了摇手里的报纸,小敬这才知趣地走开了。

    翻了一会儿报纸,陈凡突然被一条新闻吸引住了。

    新闻说的是,有关方面在原有的7个证券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又在几十个城市开放国库券交易试点。

    前面的7个城市中已经有一个在辽省了,那就是盛京证券交易中心。

    又开放的城市中还有一个旅大市。

    蓝城市离旅大的距离跟盛京差不多。

    盛京是省会城市,旅大是计划单列市,在级别上跟盛京是平起平坐的。

    最近几年,旅大的发展势头已经盖过盛京了。

    或许那里的国库券交易更有搞头

    这么想着,陈凡一下站起来,抖着手里的报纸:“这期报纸我能不能拿回去再仔细看看”

    “没事的,拿走吧。”小敬连忙说。

    陈凡还是掉头看了看许大马棒。

    许大马棒点点头,陈凡这才转身拍了李青的肩膀一下:“先回去了。”

    “嗯,你先走吧。”

    回到办公室,陈凡继续翻看着报纸,越看越兴奋。

    他隐约感觉自己又要抓住新的机遇了。

    “师兄,啥事儿那么高兴呢”

    吴娜在对面娇滴滴地说。

    “没事儿,看看报纸。”

    “给我也看看嘛!”吴娜向陈凡眨巴着眼睛。

    陈凡总感觉她的眼神在暗示什么。

    只能假装懵懵懂懂,不跟她进行眼神的交流。

    陈凡正看在兴头上,当然不太愿意给她。

    可稍一犹豫,吴娜就撅着嘴撒娇:“嗯,给我看看嘛。”

    我去,这哪跟哪啊。

    陈凡只好把报纸递给了吴娜。

    并用眼角余光扫了下桌子底下。

    老温直拿脚踢吴娜。

    上一世,陈凡年轻时对那些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深恶痛绝。觉得他们就是人间垃圾,十恶不赦。

    等他自己渐渐也成为糙老爷们儿以后,就渐渐把这种事看开了。

    男女之间的事儿,说得难听点就是:母狗不掉腚,公狗上不了身。

    老温这种人吧,在各个单位都有。

    常年待在一个女多男少的环境里,他们不由自主就变成孔雀一般的人。

    再加上老温比较有生活情趣。

    老温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多才多艺。

    会拉




17、一见如故
    质检科的夜班其实很舒服的,大多数时候都可以睡上一整宿。

    质检科下面还有化验科。那些化验员们每隔两小时抽验一下车间的产品。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她们自己就解决了。根本不需要质检科的人出面。

    白班和晚班之间可以休息两个小时。

    陈凡就直接来到火车站买好明天早上去往旅大的火车票。

    回单位后在来食堂吃晚饭。

    结果又看到李青了。

    “你怎么回事怎么也干24休48了”

    “哈哈,没有,我帮科室的人打个替班儿。”

    干24休48,车间工人肯定受不了,太疲劳了,容易出事故。李青她们化验科也不容易支撑。

    而且李青的工种是他们科室里最辛苦的,车间和化验室来回跑。取样送样,上报质检科。

    “唉,那你可够辛苦的。”

    “还行,我已经上了三个老白班儿了。”

    “好吧,你工作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啊。”

    “嗯,知道了,今天有我在,你就安心睡觉吧。”

    “别啊,真有事你一定要叫我。”

    “嘻嘻,有事我扯你耳朵把你叫起来。”

    这一晚,陈凡睡得还真挺踏实。

    第二天早上,就在单位吃了早饭,家都没回就直接奔火车站来了。

    到了青泥洼广场还没到中午。

    旅大这边没有专门的国库券交易中心,就在银行大厅里辟出一角来。比盛京小多了,人却不少。要么抻着脑袋看大屏幕,要么在柜台窗口前排队。

    陈凡抻着脑袋看了会儿,跟盛京那边的牌面也差不多,看来最近也没多大波动。

    正困惑间,突然就看到人群里有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在盛京一再见到的那个大鬓角。

    “大哥!”陈凡忍不住过去打招呼。

    大鬓角看见陈凡也挺高兴,拍着陈凡肩膀:“哎呀!老弟,幸会!幸会!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

    “我听说旅大也开始试点了,就跑过来看看。”

    “哈哈,消息还挺灵通的,走!我们找地方坐一坐。”

    “可这……”陈凡指一指电子屏幕。

    “没什么太大变动,走吧。”

    两人一起向外走去了,一边走着,大鬓角一边伸出手:“童筝!”

    “陈凡!”

    从交易大厅出来没多久就到中山广场附近了。

    旅大虽然比蓝城时尚繁华多了,但这会儿也一样没有咖啡厅,或者茶楼之类的服务设施。

    陈凡正合计林大哥会带他到哪里坐。

    童筝朝胡同指了指:“那边。”

    两人一起朝胡同走去了。

    刚到胡同口,就看到胡同里面迎风飘扬着很多幡儿,就仿佛到了异国他乡。

    童筝拉着陈凡走进一间居酒屋。

    眼下也就这种日式居酒屋还挺适合谈事儿。

    进来后,陈凡四下打量打量,果不其然,各个小隔断里,很多西服笔挺的人都在小声说话,有时还能听到一两句日语。

    隔断里都是榻榻米。不过入乡随俗,这里的榻榻米也有所改进,桌子下都有一个大坑,可以直接把腿放进去,就跟坐在椅子上一样。

    两人刚一坐下,脸上像刮了大白一样的女招待就跪在榻榻米上,双手把菜单递过来。

    “反正已经快到饭口了,来!吃点什么吧。”

    童筝说着把菜单递到陈凡面前。

    鬼子的东西抠抠嗖嗖的,陈凡吃不来,也就鳗鱼饭以前吃过,感觉还不错,就指了指。

    “不吃别的了”

    “不用了。”

    “喝点什么”

    “喝点茶吧。”

    “到这里来不喝点清酒啊度数比啤酒还低,喝不醉的。”

    “不要了。”

    “好吧,就喝茶。”

    女招待下去了。

    童筝喝口茶,看一看陈凡的头顶想起什么。

    “上个月有一次我怎么看你头上裹着纱布不会是让人那个啥了吧”

    “哈哈,天黑不小心碰的,现在基本好了。”

    陈凡那一次受伤的伤口不大,一个星期就拆线儿了。

    只不过头发还没长起来,就一直留着圆寸。

    “上一次你怎么样啊”

    陈凡知道童筝说得是在盛京交易中心最后碰到的那一次。

    “多亏您提示啊,我正想谢谢您呢。”

    陈凡说着举起茶杯。

    “别客气!我感觉你资金量不大,经不起大折腾,所以就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嗯,得亏你提醒啊,不然亏大了。”

    “亏大了怎么会亏呢”

    “我出货的时候已经跌到101了……”

    “那也不至于亏啊,你多少钱拿的”

    “102……”

    “啊”童筝吃了一惊。

    陈凡比他更吃惊,因为陈凡一直以为他们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位拿的。

    “那你们是,多少拿的”

    “八五折或者九折,最低是八折。”

    “可,可我看金融时报上说,国库券不允许以低于票面的价格进行交易。”

    “老弟你太天真了。这种政策只在盛京和旅大这样的大城市管用,其他县乡镇小地方,哪有遵照执行的。”

    陈凡一时无语了。

    真惭愧啊,重生之人还不如现世之人知道的多,简直在拖重生的后退。

    “可八折九折的话,他们不赔死了吗”

    “也不会赔太多啊。老弟你不会不知道吧,国库券是以贴现的方式摊派到各个单位的。”

    “



18、山高皇帝远
    经过童筝的点拨,陈凡顿时茅塞顿开。

    虽为重生之人,但也只是知道大势而已,当下的具体细节还是童筝这种人了解的多。

    童筝能这么早在金融市场兴风作浪当然也不是普通人。

    身为旅大人,他基本没有海蛎子味儿,口音甚至比盛京人还正,跟燕京人差不多。

    这说明他十有**是大院子弟,比如军人家属之类。

    也就是当下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官倒、军倒。

    但他们的确响应了有关方面的号召,成为先富起来的一代人。

    ……

    又上了一天一夜的班儿后,陈凡就开始往周边的县乡镇跑了。

    陈凡特地穿的西装革履,夹着公文包,像个老板的样子。

    先跑到蓝城市西边的东营县。

    这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城区人口估计也就七八万。

    经济状况比蓝城差点,没什么大企业,靠山不靠海。

    陈凡感觉他们这里的四大行在销售国库券时应该压力比较大。

    眼下的时期,国库券的销售是半市场化、半摊派的方式。大企业多的城市会好些。或者城市本身够大,具备一定的流通能力,像盛京、旅大这种,也会不错。一般的中小城市就比较困难了。

    中行的行政摊派能力比较强,陈凡走过路过也没停留,就直接走进前面的一家工行。

    大厅中央正好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在旁若无人大声说笑着,陈凡走过去点点头:“请问你们谁负责国库券销售”

    一个头发花白的人瞪着陈凡:“你想干什么”

    “买国库券啊。”

    “买国库券到窗口排队去。”

    “我买的比较多。”

    旁边一女的笑了:“买的多能有多少”

    “还行吧,怎么也得百八十万吧。”

    “啊”

    几个女人面面相觑,头发花白的男子赶紧转身:“等会儿啊,等会儿,马上就来!”

    说完,快步往里面走去了。

    一个女的还说:“要不到办公室坐着等吧。”

    陈凡摆摆手:“不用了,就在这站会儿。”

    另一个女的看着陈凡点头:“真年轻啊。”

    在当下的挤兑风潮下,这会儿地方的小银行很穷,有十几万的周转资金就不错了,要不他们也不会惦记着倒卖国库券。

    没一会儿,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女人走过来,老远就伸出手:“你好!”

    “嗯,您好!”陈凡点头跟她握手。

    松开后,她立刻从口袋里摸出名片双手递过来。

    陈凡毕恭毕敬地接过来,看一眼:“文科长”

    “嗯。您怎么称呼”

    “我叫陈凡。”

    “好!谢谢你啊小陈同志。不过,您来的不巧,一个月前,我们刚把手里的国库券处理完了。”
1...678910...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