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榨油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山村养殖户
本来苏晓芸家就因为连年给自己哥哥治病花了不少钱,没有多少积蓄,后来她父亲又突然去世,家里的光景更是大不如从前。
苏晓芸的妈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也没有赚过几分钱,半辈子就知道在家里缝缝补补,浆浆洗洗。
后来,成绩本不错的苏晓芸便主动辍学回家,学了磨豆腐的手艺之后,买了一辆三轮自行车,开始做起了豆腐生意。
磨豆腐,一斤黄豆的价格
第一一二章 哇塞是手机
吃过晚饭之后,苏晓芸和妈妈继续忙活着磨第三包豆腐,一直到晚上九点的时候,娘俩才把所有的工作都干完了。
看着整齐得压在豆腐模子里的浆水,娘俩相互看了看,笑了。
“妮儿啊,你说刚才小张怎么就没有到咱们家坐一坐呢”
苏晓芸的妈妈已经54岁了,到了这个年纪还让自己妈妈辛苦,她自己觉得很内疚。她想要让自己妈妈过上好日子,所以她很努力得工作。
“没来就没来吧,兴许是人家看不上咱们这穷家庭呢。”
然而苏晓芸的妈妈却连连摆手,说道:“哎,你大姑早跟我说了,小张家是老实本分的人家,原先也不是有钱的,这是最近他们家承包了油坊之后才一下子富起来的。以前有你爸的时候就常说,这个年轻人啊,只要有头脑,想要富起来,也是早晨晚上的事情。人家要是对咱们又冷有热啊,你也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苏晓芸忽然想起来,张有矿急急匆匆得来一趟,给自己送了个礼物,到现在也没有拆开,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说着话,娘俩已经关好了东屋门,来到了正北屋。
“对了,小张来还给我送了个礼物,我倒是要看看他从泉城来给我买什么来着。”
说着,苏晓芸跑到里屋自己的卧室,然后拿出了那个包装盒。
“你看我说的,人家都给你送礼物了。我的妮儿俊,那个小张的小伙子啊,跑不了。”
苏晓芸的妈妈笑呵呵得看着自己女儿打开了包装盒,然而她看到自己女儿打开包装盒之后,却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妮儿。”
“妈,小张送给我的,是手机!”
“手机”
村里好多年轻人已经开始用手机了,苏晓芸的妈妈知道,那是有钱人才用的东西。
一部手机,那得不老少钱呢!
“这么贵重的礼物”
“妈这么贵重的礼物,你说咱们怎么还礼啊要是以后谈不来的话,那……”
“妮儿说的也是,这个,你自己拿主意,你要是觉得人家娃儿不妥当呢,我看咱们不能要这么贵重的礼物。”
“可是,要是直接把这个手机还回去的话,我怎么又觉得不太妥当呢”
“妮儿,你以后也得有个手机,要不这样,明儿你到东区卖手机的店里面打听打听,这手机到底多少钱的,回头你也买个差不多的礼物送给小张。这样,就谁也不欠谁的。”
毕竟是年轻人,娘俩想好了下一步的应对策略之后,苏晓芸便点着头,拿出了手机,然后看着说明书,认真的学着操作起来了。
2002年的时候大学生里面好多已经开始用手机了,不过在初中和高中里面,拿手机的却很少。
后来手机开始在初高中里面流行起来,大约是从2g时代,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子书之后。好多学生便攒零花钱买个便宜的手机,上课也不睡觉了,什么《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诛仙》、《七界传说》、《飘渺之旅》等等,几乎都成了那个年代的必读书目了。
2002年,拥有一部手机,几乎是每一个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说实话,苏晓芸其实挺高兴的。
她高兴,首先因为她知道,张有矿肯定是中意自己的,要不然也不会上来就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其次,她也很高兴自己拥有了一部手机。
看说明书的时候,一张纸条从里面掉出来,苏晓芸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很漂亮的小字“明天去办个手机卡,以后我们发短信。”
第一一三章 再次贷款一千万
北河大田这边的工地是九月份开的工,开工之后,张有矿一直盯在工地上,工程进度赶得很快,估计到十月底的时候,就能完工了。
新院子完工之后,接着豆粕生产线设备也到了交货的时间了。
油坊那边现在基本上稳定下来了,颜庄油坊那边每天进账现金五六百块钱,然后寨子油坊这边每天进账四千来块钱。
然后呢,花生仁收购数量有时候多点有时候少点,寨子油坊和颜庄油坊两个交易点,再加上20个业务员收购,多的时候一天能进一万五千多斤花生仁,少的时候则只有七千来斤。
估计再过两个月,收购花生仁的工作基本上就要结束了,老百姓想卖的都卖了,那些不想要卖的,业务员就是在他家门口喊上三天,人家也不搭理你。
因为年底的时候自己要面临368万的支付压力,前算后算的还有200万的缺口,所以张有矿得想办法融资的。
好在现在银行放贷宽松,所以这都不算什么。
后世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那些人,可能不知道2002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里面,贷款究竟多么宽松。
举个例子,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十八岁成年人,然后只要拉个开公司的给担保一下,接着说路边找个地方随便圈个院子,里面再借点钢材一放,让银行里面的人拍个照,回头就能从银行里面一两百万的贷款。
银行管贷款的胆子也大,对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贷款,他们要吃3个点到20个点不等的回扣。越是那些问题多的贷款,信贷员吃的回扣越多,然后那些办贷款的,拿到钱之后接着买上豪车,到处风光,赚钱不赚钱根本不理会,回头豪车一抵押,有能办出不少贷款,买更好的车了。
虽然说骗贷量刑挺重,但是老百姓懂法的能有几个啊。普法教育做不好,很多事情真的很难办。
张有矿借着自己二舅的关系,已经跟银行里面牵上头了,下一步基本上就不缺钱了可以说。
但是呢,要说自己硬着头皮办贷款,白白让人家拿回扣可就不划算了。
然后呢,自己等着把院子建好了,然后机器设备也都弄过来,甚至于说将两个油坊也都搬过来,再注册个新公司,完了之后明明白白得办贷款,再加上自己二舅的关系,那些业务员也别想着从自己嘴里吃什么回扣了。
这些都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然而现在呢,张有矿得利用这两个月跟银行里面培养感情,交上朋友。
干什么最容易交朋友,那就是吃喝玩乐了。
张有矿发现靠着省吃俭用,估计是怎么也不可能到年底的时候攒够支付的三四百万,然后现在他一天还有四五千块钱的收入,所以他觉得,与其攒钱然后通过贷款填补缺口,倒不如把现在的钱都花掉,该干嘛干嘛,该送礼的时候送礼,该享受的时候享受,然后感情联络好了之后,回头从银行里面弄出千把万出来,别说那三四百万的支付压力了,接着又可以开始新投资了,多舒服啊。
思想转变之后,张有矿便开始用糖衣炮弹攻陷鲁中商行和鲁中农村信用社的相关人员。
当然了,他这样做其实对于鲁中商行和鲁中农村信用社来说,完全是有好处的,因为他自己清楚,自己将来一定会很清楚的将所有贷款都还清的。他有这个能力,完全有。
能还清贷款的客户,不就是优质客户吗张有矿很清楚,自己就是银行里的优质客户,可
第一一四章 挂牌成立大山榨油公司
现在张有矿的产业越做越大,然后还投资二三十万给牟汶河上修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这在村里的身份地位,已然快要提高到和村主任阚洪业平起平坐的位置了。
大桥通车这天,村领导等一干人都过来剪彩,完了大家看着张有矿开着自己的桑塔纳2000过了桥,纷纷鼓掌。
看热闹的也很多,都是寨子村的村民。
再有两天就是小年了,进了腊月,这年的氛围就一天浓似一天。寨子村今年喜事颇多,新划了一片宅基地,好多村民都盖了新房子。而最让大家感到惊讶的,就是张有矿了。
自打张有矿高中毕业之后,这家就跟坐了火箭一样,一下子就成了村里炙手可热的富裕户了。
再说张有矿的北河大田建设的新院子,总共五十亩地的院子,完了其中的十分之一搞了建设,另外整个院子被张有矿垫高了七八十公分的样子,这样他估计等到沿河路修好了,自己的院子也要比路面高了,到时候下大雨了,也不怕说是路上的水倒灌了。
张有矿是知道前世的那些北河大田这边的养殖户是怎么遭罪的,然后他也跟每个人都提议过各户建房子修猪圈鸡舍的时候,垫高一下院子,免得到时候内涝了。
然而大多数人呢,虽然也垫高一下,但是根本垫高不了多少。
有些事情张有矿自己也不好跟大家明说,所以,也只能眼看着邻居们将来受苦了……
好在呢,邻居们也受不了多少年的苦,因为张有矿估计,等到2004年的时候,沿河路修好了,北河大田这边交通真正通畅了,那么自己直接就将这边的十几户的养殖户占的地都给转包过来,回头在这边建个能够辐射整个鲁中地区的花生油榨油基地。
当然了,这都是在张有矿脑子里面装着的蓝图,他可没有随便跟别人说起来过。
这两个月里面,张有矿跟苏晓芸的关系呢,虽然说两个人都比较忙,但是每天也都有来往,渐渐地也都有所了解。
而且对于两个人关系这件事情上呢,张有矿和苏晓芸倒是也观点一致,那就是俩人年龄确实还都有些小,可以先当男女朋友谈着,不过至于说定亲啊,结婚啊这些事情,只能再等谈个两三年之后再说。
农村里面倒是也流行早定亲,好多人高中毕业之后,接着就谈男女朋友,完了之后好多女生就住到男生家里面去了,甚至于有些胆子大的,没结婚之前就把孩子给生出来了。
这个年代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还是非常严格的,什么一人超生,全村结扎的口号,那不是喊着玩儿的,真来。
张有矿可不想着因为自己一时不小心,让全村人跟着受罪。
所以,他打算和苏晓芸呢,先慢慢联系着,培养感情。等到自己的事业发展的有些眉目了之后呢,再谈两个人感情的事情。
回头她发现这个姑娘也确实有些能力,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豆腐买卖做得有声有色,在东区餐厅那边开了门头,家里面也雇了五个干活的,然后她现在也已经不走街串巷得叫卖了,现在她家的豆腐主要在门店卖,以及往各大饭店里面送。
现在苏晓芸一天能出三百斤黄豆的豆腐,因为往饭店里面送,售价也比走街串巷的时候高了,三百斤黄豆的豆腐磨出来,一天卖掉能赚七八百块钱呢。
头前张有矿送给了苏晓芸一部手机,后来苏晓芸送给了张有矿一身昊宝西服,花了一千多。
当然了,苏晓芸主要也没有
第一一五章 年底结算
两个月前张有矿从银行里面办了一千万贷款,然后从那时候开始他一个月的还款数额就变成了二十二万,然后他一个月的收入是十五万,每个月还要从一千万贷款里面拿出七万块钱来补这个窟窿,然后修桥又花了接近三十万。还有买螺旋榨油机生产线呢,又总共花了七十多万。
在贷款之前呢,张有矿手里倒是也攒了十几万,然后到了年底的时候,他手里的钱大约就只有九百万的样子了。
苏晓芸给送来了一包豆腐,张家自然也要回礼的,于是张有矿便在腊月二十二这天给张家送了两桶花生油,一桶二十斤,总共是四十斤。
感情这种东西,要说老是一方付出,那么被付出的一方就显得太没诚意了,到最后也很难有什么结果。
要说真有那种只喜欢被付出而不懂回报的人,那么付出的人就得好好考虑,这样的人真值得付出吗
当然了,有道德的人,如果有人喜欢自己,给自己送礼物,然后而自己根本一点都不喜欢对方的话,就应该直接了当得拒绝。
张有矿是中意苏晓芸的,而苏晓芸呢,也看得上张有矿,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这事啊,才能成。
临近年底,对于张有矿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核对全年的账目。
从小年这天开始,张有矿和宋道燕母子两个便每天晚上忙到十点,一天一天的账单都核对清楚,然后算清楚了每个雇工的工资,所有花生种植户的花生款以及工程款。
俩人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六日这天,终于将所有的款项都算好了。
油坊门口早就在进腊月的时候贴出来了通知,要在腊月二十七日这天结算花生款。
农户之所以愿意将花生款放在油坊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油坊里面给涨利息,而且要比银行里面的利息稍微高一些。
当然了,因为要结算利息,所以也增加了张有矿和宋道燕的工作量。
往年的时候,油坊也都是从腊月二十七开始结算花生款,这也是多年形成的规矩,张有矿也不打算破了这规矩。
同时呢,腊月二十七是寨子年集,这天整个村子都热闹得很。
全乡接近三万人,在腊月二十七这天,大约得有两万多人来寨子集市上赶集。
这是大年集,年底最后一个年集,大家要到集市上面置办年货,要给老人孩子买新衣服,还要买鞭炮,买瓜子糖,买青菜,买猪肉等等。
那些卖给油坊里面花生仁的农户,这天就不用到银行里面提钱去了,然后直接到油坊里面,把卖花生的钱和利息一块取出来,就可以正儿八经得过个好年了。
早晨八点不到,张有矿刚吃完饭,然后从北河大田来到了位于老油坊这边的门头房,然后便有人拿着几个月前油坊里面打的条子提钱来了。
张有矿负责核对款项是否准确无误,然后宋道燕则负责根据张有矿核对的款项付给农户钱,两个人从早晨八点坐下来,然后一直忙活到上午十点半的时候,才算是歇了一阵子。
不过,十分钟之后,接着又来了一波前来提款的。
为了结算这些花生收购款,张有矿提了两百万的现金,其中寨子油坊这边需要结算一百五十万,然后颜庄油坊那边需要结算五十万。
因为整个下半年,张有矿安排两个油坊都没有停止收购花生仁,所以两个油坊的花生仁收购量都特别大,要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
同时为了明年的新的花生油生产线上马,张有矿还从油坊里面收购了一百万斤花生仁
第一一六章 年三十中午公司聚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