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榨油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山村养殖户
拆迁意味着什么啊,意味着发财!
村民们都知道,几年前要在村子西边修高速路的时候,村里有几户村民的宅子被拆迁了,每一户都拿到了几万到十几万的拆迁补偿款。
没想到,这样的好事,竟然轮到了自己头上。
这边的村民相互兴奋得奔走相告,大家马上就要发财了,完了村里还承诺了,这边养殖户不让搞养殖了,然后村委在村西边重新规划一片养殖区,让大家到那边去搞养殖区。这样一来,大家就更高兴了。
不过呢,至于说将自己搬迁走了,这边要搞什么项目,农户们却不清楚,他们问那些来测量的工作人员呢,大家也都说不知道。www
两天后,全部测量工作都结束了,然后北河大田养殖户,最少的一户也能拿到九万多块钱的补偿款,而多的,则能够拿到十八万块钱的补偿款。
拆迁工作进展的很顺利,没过多久,北河大田那边就只剩下张有矿的万家乡榨油厂了。
村里老百姓都在说,人家张有矿仗着县里有关系,是打算着要多跟政府要钱的。
大家都以为拿到手里的钱是政府给的,而且他们也确实是从寨子乡政府拿到的钱,但是实际上这个钱,可都是张有矿的。
一般情况下,用地单位都会提前把征地补偿款打给政府,然后由政府来进行征地工作。然后如果说征地过程中遇到了钉子户,项目迟迟不能落地,那么用地单位的前期补偿款,很有可能就会打水漂了。
紧接着,夏晶莹又帮张有矿联系建筑施工单位,紧接着张有矿的万吨花生油生产线的厂房建造工作就开工了。
年产万吨花生油,平均每天就要产28吨左右的花生油,需要原料花生仁的数量则是70吨。
70吨花生,要经过一道道的工序,最后才能加工成花生油。
每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设备,所以整个万吨花生油生产线的生产厂房,那是非常大的。
厂房大,而且为了保证使用寿命,所以必须要用钢结构的厂房。
而钢结构厂房要想搭建起来,就得使用大规模的机械设备,然后这些机械设备到了工地上面之后呢,又一下子成了村民们围观的目标了。
工地开工了,然而老百姓们却发现,张有矿的榨油厂仍然还在生产,有人一下子明白过来,难道说,这次的工程,是张有矿一家搞的。
渐渐的,终于有人忍不住好奇呢,从乡里打听到了确切的消息,北河大田那边占地三四百亩地的浩大工程啊,就是万家香榨油厂做的万吨花生油生产线项目。
不过人家万家香的老板低调,也没怎么跟大家说。
这边厂房院墙等的工程进行着,另一边大型机器设备也在紧张的铸造加工生产之中。还好员工们呢,张有矿基本上都已经培养好了,下一步自己手下这160多人的员工队伍,进行这个万吨生产线的生产任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第一六五章 花生仁储存的问题
八月份开始花生收购,而现在已经五月份了,种下去的花生,早就已经发了芽,拱出了地膜。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鲁中这边山区种植花生,便普遍开始覆盖地膜。因为要想让花生生根发芽,必须要保证地表温度15度以上,还要保证充足的水分。
鲁中地区多春旱春寒,原先种植花生一般都要等到五月份才行。直到后来使用地膜覆盖之后,花生种植的时间就提早到四月份了。
下一步张有矿要大量收购花生,总共需要收购一万八千吨左右。而他现在的仓库只能够储存两千吨左右,这可不够用的。
所以摆在张有矿面前的首要工作,又多了个修建仓库了。
下一步北河大田那边,是设计了花生仁储存库的,不过要等到那边工程建设好的话,自己收购的花生仁,恐怕就要都发芽了。
于是,张有矿决定,便将原先寨子油坊这边的大院子,设计成一个大型的花生仁临时储存库。
花生仁的堆高能到两米,再高了,底下的花生仁就要压扁了。一立方花生仁大约有公斤。如果说花生仁籽粒比较大的话,那么堆放的时候间隙也大,那么一立方米的花生仁重量就会少一些。
花生根据花生仁大小,可以分为大花生和小花生,其中北方主要种植大花生,南方主要种植小花生。
大花生的出油率不如小花生高,不过大花生的亩产高于小花生。
寨子油坊这边总共也只有1584平米的面积,其中还有个花生油销售点,占据了大约七八十平米的样子。
也就是说,就算是张有矿将剩下的全部1500平米的院子盖成了仓库,顶多也只能储存大约1900吨左右的花生仁。
这样还远远不够,那样大约还有一万四千吨的花生仁没有地方放。
于是张有矿便在五月份的时候,多方打听,看看哪里有仓库要卖的,实在不行,租也行。
然后在2003年5月18日这天的时候,张有矿打听到泰南市有三家粮站扯点合并,然后原先的粮站便空闲了下来。
张有矿是听别人从寨子粮站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一般不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人,也没有这些消息源。
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张有矿立马带着孙秀、孙振新,先到寨子粮站里面。
到了粮站里面一问,找到了粮站站长一看,张有矿乐了,现在的站长,竟然成了宋胡子。
而坐在宋胡子对面的人张有矿更熟,是小胡,粮站里面唯一的一个大学生。
“宋站长,跟你打听个事来着。”
“张总啊,来来来,坐下来说。”
张有矿将一条用报纸包着的泰山烟放到了宋胡子的腿上,然后宋胡子笑着说道:“客气了啊。”
“那啥,宋站长,我听着说泰南市那边有三个粮站扯点合并了有这么个事没有”
“有啊,是原先在城郊那边的三个粮站,然后合并成一个大量站了,重新规划建设,要搞成个五万吨储量规模的粮站呢。”
张有矿点着头,然后问道:“那三个粮站的储量规模多大”
“那三个粮站啊,储量规模都比咱们的大,每个都得有个五六千吨吧。”
张有矿一听高兴了,自己还差一万四千吨的仓库缺口,下一步这三个粮站要是买下来或者承包过来,以后可就帮大忙了。
“太好了,胡主任我就跟你直接说了,我想着买下来或者承包那边三个粮站,您看这事行得通吗”
“你要是买可能不好办,粮站都是国有资产,除非他们想卖,你去买啊,没有人理你。然后要说租呢,
第一六六章 求泰南市粮食局局长办事
城北粮站,一座座钢板仓矗立在那里,让张有矿看得也是大开眼界。
前世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见识过粮食也能用钢板仓来储存,然后自己只见识过传统的粮站,而传统粮站的仓库都是平房式粮仓,土地利用率是非常低的。
张有矿看到的直径22米高18米的钢板仓,有效存储容积能达到1800立方米。
而传统的粮仓,直径22米的地方,储存花生仁的话有效仓储容积380立方米。
土地的利用率,一下子就能提高三四倍。
而这种钢板仓的造价呢,当然也要比传统的粮仓高得多。
建造传统的粮仓,一个380立方米的平方式粮仓,每平米的造价大约在600块钱左右,总体造价是五万五千块钱,平均每立方米容积造价是150块钱。
每立方米钢板仓的造价,大约要比传统的平房仓高了三分之一,也就是200块钱。那么一个1800立方米钢板仓的造价,大约36万了。
张有矿下一步要仓储大约两万五千吨花生仁,需要建造的仓库容积就是四万立方米,然后光仓库的造价就差不多需要800万。就算是不用钢板仓的话,大约也得需要600万。
不过要想建造四万立方米容积的平房仓,需要的土地面积就是两万平米,足足有三十多亩。
而如果要建造钢板仓的话,虽然会多花200万,但是却只需要占地七八亩地就够了。
看着新粮站里面一个个排成排的钢板仓,张有矿动了心。
他心里盘算着,等到下一步产能扩大到10万吨级别的时候,自己就上钢板仓。
然后一路上跟着城北粮站副站长赵世海的车,张有矿和宋刚他们来到了泰南市粮食局。
原先的时候,粮食局,那可是政府部门里面最吃香的部门了,不过到2003年的时候,国家对于粮食市场的交易管理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然后到2004年的时候,更是全面放开了粮食交易。
虽然说按照严格规定的话,个人没有粮食交易许可证,是要被处理的,但是农村里面你买我点粮食,我卖给你点粮食,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要是严格执行法律的话,那么农民朋友们可就都要被抓光了。
当然了,像张有矿这种大规模收购粮食的,是必须要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
张有矿他们在泰南市东风路23号的粮食局里面,找到了里面的一把手刘玉洲,说明情况之后,刘局长表示欢迎。
“张老板,你是干什么生意的,怎么还打算租赁我们的粮站呢”
“刘局长,我是生产花生油的,我的花生油啊,在你们泰南市里面也有销售的。”
刘玉洲是当兵出身,连级干部复原转业,到了地方上之后一直在粮食局工作,到2001年的时候,提拔为粮食局局长,已经干了两年了。
县级粮食局是正科级单位,而下面的粮站呢,后来进行了改制,由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然后好多人就找不到方向了。
跟粮食局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商业局,后来也从事业单位改成企业了。
“哦,是么,生产花生油的,那你打算租赁我们几个储粮库呢”
“我想都租下来。”
刘玉洲一听,眼睛瞪大了:“都租下来”
目前想要租粮库的人有一些,有些粮站内的工作人员呢,想要租了粮库之后,自己在里面建个小加工车间什么的,做点生意。
然后有一些粮站里面的员工呢,甚至于直接打算抢占一部分粮库。
对于这个问题,粮食局里面也有了解,所以就想着快一点把整个粮库下一步的安排给解决了。
虽然说下面三个粮站是归粮食局管理的,但是他们只有管理经营权,没有所有权,粮站的地方是归国资委管的,
第一六七章 村里通网了
当天晚上的时候,张有矿想着请泰南市粮食系统的领导吃个饭,结果被拒绝了,然后心里就更没有底了。闪舞www
回到寨子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然后张有矿立马就去工地上转了一圈。
工程进展很顺利,预计到2004年元旦前后,整个工程就完工了,工期大约七个多月。
厂房建成之后,接着进行机器安装调试,争取在年前的时候将机器设备调试好,把人员培训好,然后转过年之后,开足马力生产。
年产万吨花生油,绝对不是张有矿的最终目的。
他有更远大的计划,他觉得自己首先应该在花生油上面做出点文章,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晚上张有矿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面看着报纸,然后看到鲁中日报中间有一篇文章报道,说是现在联通宽带已经覆盖全市全部乡村。
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张有矿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村里通网了”
在这之前的时候,整个寨子乡里面,也就是位于205国道边上的卞家泉村这一个村子通了网。
而现在竟然实现全覆盖了,那么接下来,张有矿肯定要买电脑了。
虽然说2003年的时候,村里没有通网,但是对于网络,村里的年轻人,却都是很了解的。
村里没有通网,不过在城子坡镇上,却有两家网吧。
2003年这会儿,年轻人都喜欢上网,要么玩游戏,要么在聊天室里面聊天,要么看电影。当然了,那时候电影也有很精彩的。
张有矿忽然想起来,2003年自己回家的时候,村里忽然一下子出现了两家网吧,都是在农户家里开的,很明显的都是黑网吧。
而2002年过年的时候,村里面还没有一家网吧的,别说网吧,整个寨子乡,也就卞家泉村的村民,有接上网线的。
然后正是因为当年卞家泉村能连上网线,而寨子村不能有这个待遇,而那些钢材贩子,还得需要联网打发票,所以就逼着寨子村的全体钢材贩子,都跑到卞家泉村那边承包院子建厂子去了。
后来2003年的时候,寨子村通了网,然而那些钢材贩子,却也没有回到村里来建厂子。
别说别人了,就说张有矿,现在每个月打单子的时候,都得到自己二舅那边去呢,然后现在村里通网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第二天,张有矿一大早就让孙振新带着自己和孙秀,来到了东区。
东区这边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人卖组装电脑了,当然了,在这个年代能卖组装电脑的,那可都是牛人了。
为什么呢
你要是能够组装一台电脑,肯定是对电脑比较了解的啊,没有学过电脑的人仅凭着爱好是没法干这项工作的,因为电脑从你这里配的,回头还得负责售后修理什么的啊。
而2000年的时候呢,国家大力号召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就业开始广泛得推广,然后呢,那些有关系的,托着关系的福,被安排到了那些事业单位里面拿着旱涝保收的死工资,那些没有关系的呢,则只能说是自谋生路了。
于是一部分大学学计算机的学生,便开始找地方开组装电脑的小店了。
在2000到2007年这几年里面,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甚至到那些城镇里面,都出现门面不大很不起眼的电脑组装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