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幕后大教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莱君

    在次日上午的十点钟,几乎全球的媒体报道主要以两个事实作为主要播放的内容。

    第一,圣路的开启。

    第二,便是大神官的殉教。

    同时期几乎全球的发达国家新闻媒体,全都涌入到了根尼国的圣彼得广场当中。

    许多辆悬挂着本国国旗的新闻车停靠在圣彼得广场的最外围。

    同时各国的媒体记者都在现场直播报道,圣彼得广场上聚众为大神官守灵的场面。

    据传言现任教皇,修菲恩巴利缪尔,已经待在圣彼得大教堂一夜,到现在还没有出来。

    而上午的十点时,三教的教宗也在公众目光的关注下,进行了大神官殉教后的第一次碰面。

    在教廷发展的数千年来,大神官的上百次选举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甚至在十四世纪的大神官选举时,整整耗费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那时候也正处于圣伊丹教分裂出圣主教和昕光教之后的第一次大神官选举。

    所以三方压制对弈结盟非常严重,为了选举出符合各自心意阵营的大神官,三教基本上今天你和我结盟,明天我就给你背后捅刀子。

    到最后教皇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直接把枢机团的所有成员,关进西斯廷教堂内,让他们与外隔绝,西斯廷教堂层层封闭。

    只允许送饭,每一位成员的住所都是一间间独立的密室,绝不可能互相秘密传递消息。

    有什么要讨论的只能在大厅里。

    一日三餐逐步缩减,今天没选举出来,那么第二天教皇便下令缩减饭食,还没选举出来就继续缩减。

    就这样这群枢机团成员们还在西斯廷教堂内坚持了两个月的时间,才选出最终的大神官人选。

    所以到了后来,大神官选举前,基本上会出现两次协调!

    三教的三位教宗,不能成为候选者,但他们作为三大宗教的领袖,却起到了大神官选举的主导作用。

    毕竟选出来的大神官,未来就是他们三个人的顶头上司,必须要慎重为各自背后的宗教考虑才行。

    而这两次协调,第一次便是询问教皇的意见,看对方有没有指定的人选!

    大神官的继任,一共有三种情况下可以确定人选。

    第一:由教皇指定,教皇身为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神的血统后代,有权利行使圣主在现世的一切权利,同时也包括大神官的指定。

    当他指定某人成为大神官时,可以直接跳过红衣主教和枢机团的参选以及选举制度,哪怕被指定的人是一个普通农民,只要对方是信徒,就可以来到根尼国继任大神官。

    教皇指定,是不需要看中对方是不是红衣主教的身份。

    第二:枢机团选举,选举时在根尼国举行的。

    &




第02章·第二次协调失败(2合1)
    大神官的葬礼必然不会从简,最起码修菲恩并没有考虑让诺佐斯的葬礼从简。

    不过安德森家族的族人,找到了一份诺佐斯的遗嘱,是他在前往圣城耶冷的时候写的。

    怎么说……这位老人早就有了必死的觉悟吗或者说在修菲恩提前开启圣路的这个过程中,他就提前料到了这个过程并不会顺利。

    修菲恩是在开启圣路的前一天晚上,写下了第二天开启圣路的时候必然会非常顺利。

    但诺佐斯是在中风出院之后,才在家族里找到了一本有关于殉教者能够驱逐邪祟,对其造成致命光华的古籍。

    最关键的是,诺佐斯真的全身倒满圣油,点燃圣火燃烧自己殉教的时候,这种方式真的让巴风特和弗拉德遭到了重创。

    神选之人的殉教竟然会成功造成这么大的威力……

    而修菲恩并没有在神秘书上写下这种事件,所以修菲恩将它看作是为了维护第二天能够顺利开启圣路的结果。

    而神秘书自动延伸出来的一个关联事件,但关键是诺佐斯是在提前几天的时候得到了那本有关于殉教者坡旅甲的古籍。

    要怎么说……神秘书的关联甚至超越来时间的走势,未来写下的结果,甚至能延伸到过去,影响过去吗

    修菲恩不在这上面过多的纠结。

    当布鲁斯特拿着那份诺佐斯的遗嘱来到修菲恩的面前时,修菲恩扫视了一眼,这上面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写给修菲恩的。

    看起来就像是提前写好的告别书。

    修菲恩看完后郑重地将那张纸叠好,放在座位旁边,他对布鲁斯特说“你觉着诺佐斯现在升入天国了吗”

    当修菲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顿时觉着自己口误了。

    就连旁边的布鲁斯特也是一副疑惑地表情,就好像在疑惑,堂堂教廷大神官,死后不进入天国,那么会到什么地方

    而修菲恩说出这种话完全是他并不相信祖先们的那一套说辞,不过现在他开启圣路之后,天国也被开辟出来了。

    那么诺佐斯的灵魂肯定会上天国吧。

    “咳咳,我的意思是……不知道诺佐斯有没有在天国注视着我们,看到我们所有人对他高尚的殉教行为,感到悲伤并且崇敬。”

    布鲁斯特点点头“陛下,不要太难过,大神官一定在主事者我们。”

    修菲恩深吸一口气“既然如此的话,这是诺佐斯的遗愿,那么我答应,可以一切从简,但是教廷的流程也要严格照办。”

    历任大神官都被葬在位于根尼国圣伯多禄大殿地下室中的墓地当中.属于埋葬。

    而圣伯多禄大殿就在教皇皇家的墓室,百格列德大殿的附近。

    更符合大神官永远服务于巴利缪尔家族的教义。

    大神官的戒指是一枚纯金打造,上面刻画着手握两把钥匙的渔夫图案。

    其中第一任大神官圣彼得,在没有认识圣子梅达之前便是一位渔夫。

    渔夫也代表着后来大神官的象征。

    教皇内侍卢克费格斯,在大神官生前的办公室内,圣主教的两位德高望重的高层年长者,分别取来砸毁‘大神官戒指’的器具。

    这些器具都被尘封多年,教廷绝对不会经常取用它。

    所以当卢克从檀木的盒子当中取出来的时候,每一个工具都像是崭新的一样。

    教皇内侍将诺佐斯的戒指套在一个前小后粗的合金棍当中,随后用锤子和凿子硬生生的在渔夫刻画的图案上,凿出十字架的刻痕。

    并且将大神官戒指,用固定架固定住,在用锤子将其砸扁。

    代表着大神官生前的权利停止,这枚戒指也不会继续传承下去,而神选之人将会重新出现,教廷也会打造新的大神官戒指,每个戒指的里面都有大神官名字的缩写。

    教皇内侍将毁坏掉的戒指放在巴掌大小的红木盒子当中,这枚戒指也会跟随着大神官的遗体下葬。

    随后教皇内侍会领着其他人离开大神官生前的办公室,在现下阶段,大神官没有选出来的这段空白期内,由教皇内侍行使大神官的权利。

    不过他不会在大神官的办公室内工作,这间办公室将会被封死,大门的外面还会贴上封条,直到新的大神官选出来之后。

    在葬礼开始时大神官的棺木由根尼国教廷其所属宗教的高层执事,一般为年轻有为的神父,抬到圣彼得广场上的大祭台前,并按照教皇意愿放在地上,以示谦恭。

    灵柩的棺木上放上一本红皮福音。

    这是一种古老的葬礼仪式,是继承于圣伊丹教体系当中。

    在这项仪式举行之前,大神官的遗体在一次不公开的仪式中安放在其简单的棺木中。

    大神官生前的私人秘书在其遗体脸上盖上白色丝巾,然后盖棺。

    根据记录,棺木中也放了一些大神官任内根尼国教廷时发行的纪念硬币,以及一份有关大神官生平的文告。

    在仪式开始之时,根尼国教廷国务卿枢机助教首先祝福大神官的遗体,而且向祭台献香。

    随后,由名望的枢机主教一般为大神官出身宗教的副教宗主持的安所仪式正式开始。

    而此刻在圣彼得大教堂内,圣主教内年轻有为的神父们要开始行动,现在是上午的十点钟,在昨天下午的四点钟时所有的枢机团成员已经齐聚根尼国教廷。

    由布鲁斯特神父领头,他们从圣彼得教堂内抬出大神官的灵柩,将会环绕着圣彼得广场行走一圈,在灵柩的后面是所有来到根尼国的红衣主教,他们都是世界各地教会的信仰领袖。

    在旁侧还有一席身穿黑衣常服,头戴画着白色十字架黑色高帽的队伍,是来自于犹丹教的拉比们。

    不过最让人瞩目的是最领头者是一位妙龄少女,她穿着则是犹丹教大拉比的服侍。

    虽然震惊但有修菲恩的亲自认可,雪莱成为了犹丹教大拉比,成为了犹丹教的领袖。

    作为同根同源的宗教,犹丹教的领袖也必须要参加大神官葬礼。

    周围围满了悲痛的信徒和民众。

    但安保人员早已经提前清理了一条不允许人们踏入的道路,灵柩被抬走,随后停留在大祭台前。

    圣主教副教宗‘拉青格’,主持仪式,对方还是枢机主教。

    在其讲道词中,拉青格枢机主教谈到了大神官的一生,由他幼年的时候在十九世纪初期的安德森修道院成长。

    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勤勤恳恳先后在波兰的华沙担任过神父到慕尼黑担任主教,这期间甚至还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他成为圣主教的高层领导人。

    他语带哽咽地形容诺佐斯安德森把他的一生奉献了给教廷和信众。

    在他发言时,在场者不时鼓掌,甚至还有人发出了悲痛的哭声。

    拉青格枢机主教在将祷词中也说,他相信,大神官今天会在圣父之家的窗前祝福大家。

    葬礼后,神职人员把棺木移到圣伯多禄大教堂内,教堂的低沉的钟声随即响起。

    随后在不对民众公开的宗教仪式中,放在三重棺木中的大神官遗体已经在葬礼举行之后下葬在圣伯多禄的地下墓穴。

    墓穴上只有一片简单的大理石,上面刻有诺佐斯的名字,只是名字没有姓氏。

    直到现在才是葬礼的真正结束。

    而此时已经到了晚上的十点多钟。

    在明天的清晨,早上的七点钟,所有的枢机团成员,在醒来之后便会全部到‘西斯廷教堂’集合,他们会被关在里面选举新的大神官,就连早饭也是在西斯廷教堂内吃。

     



第03章·选出(2合1)
    历史上能够在第二次协调期内,三位教宗之中有两位教宗达成共识的情况,也少之又少。

    基本上民众更想知道的是,昕光教宗这一次打算把昕光教的选票投给圣主教或者是圣伊丹教的哪一位候选人。

    或者说就连民众也从来没有想过,昕光教也打算竞争大神官的位置。

    在第二次协调,三大教宗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全球的新闻媒体在深夜午间的播报收视率迎来了一次历史上的高峰。

    甚至在进行报导的时候,一些新闻主播也很会扣住主题,他们甚至直接以‘昕光教宗‘迪方格’坐地要价,导致圣主教和圣伊丹教,无法承受昕光教的狮子大开口。’

    或者是‘昕光教宗列出了一张长长的清单,这条清单上面是对其余两教各种索取的要求,而清单上的内容,就算是老实的牛看到了也得气死。’

    总而言之,在全球媒体的播报之中,第二次协调没有谈拢,这一切全都成了迪方格的过错。

    他已经被一些有心之人描述成了一个贪婪,打算借助大神官选举期间,威胁其余两教的卑鄙小人。

    打算借助这一次的选举,来给昕光教造势。

    不过当事人迪方格,在看到了全世界普遍的播报几乎差不多时,差一点没气晕过去。

    他甚至在深夜主动联系上了楠希,希望楠希能看在大家都是昕光教徒的份上,能够在修菲恩的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千万不要让年幼的教皇,因为媒体新闻的报道,从而对他或者是整个昕光教,产生什么芥蒂的看法。

    “放心,陛下从来不喜欢看电视上的新闻媒体报道的节目,事实上他房间内的高档电视,一般只在圣诞节或者是复活节,万圣节这样的节日时才会打开。

    看一看当日的节日活动直播。

    现在千禧年一代的孩子们更喜欢智能手机,当然陛下经常用我的手机。

    不过我已经将手机上所有带有推送消息的新闻软件全都卸载了。

    你们三位教宗没有协商成功,现在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随意打开一个软件推送的新闻页,上面肯定会有关于选举的消息。

    不过还好陛下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就已经睡觉了,所以他没有看到晚上的报道。”

    迪方格当时无奈道“我会想办法,消除社会上的一些负面舆论。”

    “我还看到有新闻主播评论,说昕光教现在有苏雅先知在其中,而苏雅是诺佐斯的孙女,所以昕光教肯定是打算借助先知的名声来上位大神官的位置。”

    楠希的一番话,让迪方格涨红了脸,对方愣了几秒后才大声道“谬论,谬论!”

    而全世界关注度极高的选举,到了第二天清晨的七点钟。

    六辆大巴车载着所有的枢机主教们,来到了西斯廷教堂,周围的民众全被阻拦到了两百米之外的地方。

    新闻媒体可以凑前五十米的位置。

    几乎每一位枢机主教迈上台阶的时候,都会被媒体记者们争相报道那位枢机主教是来自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教区的。
1...6364656667...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