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甚至有将帅们私下里猜测,不会是边子白为了让所有的士卒都认识他,才让全体士卒都学习《千字文》吧

    虽说这对士卒认识主将很有好处,毕竟就算是吴起的军队恐怕也不是每个士卒都认识他,但不得不说,边子白用了一个非常规的手段,完成了吴起都做不到的事。因为在边子白一说《千字文》是他撰写,顿时就有感激声,络绎不绝的响起来。

    等到赞美声感激的喊声齐刷刷的喊了十几声,边子白这才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喊声渐轻,边子白却还是给人一种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苟变在边上苦笑不已,他之前对边子白让士卒学习文字有过疑义,但是边子白只是告诉他,此中自有窍门,只管去做,不要问。等他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后再来找他。他对边子白的才能自然是深信不疑,要不然老师子蒙临死之前,而已不会将孙伯灵托付给边子白了。相比子蒙从齐国带来的那个孩子,苟变觉得自己真心无法与其相比。同时也能看出边子白的才能也是让子蒙深感信服的存在。可此时此刻,苟变心中腹诽不已,之所以边子白如此做,大概其这家伙不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上军兄弟们,诸位都是祖祖辈辈生养在濮水和河水之间的良善之人,秉承先祖的遗志,在我卫地繁衍生息,如若生老病死,人力无法改变之事也就罢了。但偏偏有一个强盗之国视我卫人如豕狗,每当国内困顿的时候,就将屠刀深入我大卫国境之内,杀我兄弟父母,掠我妇女姐妹,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多少年来,我们失散在外的妻儿兄妹以泪洗面,他们本是我大卫的国人,却成为那个凶残贪婪的敌人的奴隶和禁脔,此乃我国人之洗刷不去之羞辱,国之耻,宗庙之耻,丈夫之耻。但凡我卫国男儿能拿起剑,拿起戈,就绝不能容忍此等羞辱。诸位恐怕都有每当庙祭,无颜祭告先祖;每当临寝,忧考妣托梦言之我兄妹之深陷地狱,痛之,泣之……”

    “我们有一个敌人,一个对我们虎视眈眈,想要奴役我们的敌人,一个想要将我们卫人当成豕狗一样奴役的敌人。”

    “现在你们告诉我,这个敌人是谁”

    “赵国!”

    “赵国!”

    “赵国!”

    根本就不用动员,边子白几句话就




第378章 三打一,稳了
    “这不一样!卫军赢弱,不善战场搏杀,与赵军相遇,一对一,肯定要吃亏的,苟某人也赞同将主的提议,利用阵法和战阵的优势,将我卫卒二三人,甚至三四人面对一个赵军,这才有必胜的把握。”苟变心平气和的说着,他不认为这样会降低卫卒的士气,会打消军队的积极性。反而会让士卒更加感激将主,不让他们去送死。

    苟变从来都没有对自己训练的士卒有过信心,因为对他来说,战场还非常陌生。属于那种对战争渴望却又担心失败的新人将帅。不仅仅是他,在帅帐里的谁不是像他这样的情况

    就算是上军再强,恐怕在所有人眼中都还称不上强军。

    更何况自己家的事自己知道,训练的都是花架子,根本就像是为了战争准备的训练。反而像是为了国君的脸面,而刻意训练的阅兵训练。

    上万人召集起来,只有脚步声,武器磕碰的金属声之外,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人为的响动。但这种层度的演练,应该其他诸侯的军队也能做到,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可公子虔不这么看,他以为这仅仅是卫国的军队的常态,说明这支军队很精锐,就是将官们太废物,才导致了拥有强大的军队,却没有能够合理的使用:“苟变,你知道你刚才的话,要是在老秦,军法从事都是轻的。”

    公子虔和苟变的争论,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都竖起耳朵听着两人对于卫军战斗力的评估。

    苟变觉得自己很虚,士卒也是如此,一对一干不过人家赵**队;而公子虔呢他认为卫国的军队很强,是天下强军,应该以一对二,甚至以一对三,彰显军队的强大战斗力,震慑赵军。从而在战争一开始就获得战场的主动权。

    边子白见状,也觉得有必要议论一番,问:“诸位赞同何人何谓也”

    意思就是让在场的将帅们表态,另外讲出自己的道理。

    “某来说几句!”黑脸的大汉站出来,看气势颇为勇武,嗓子也颇为嘹亮,不是那种尖锐的嘹亮,而是那种略带沉闷,却给人一种金石之声的干脆之声:“南哲,上军师帅,中大夫。将主,我想要说几句。”

    “将军但是所无妨。”边子白伸手表示鼓励,南哲也是南氏在上军之中管理家族子弟,尤其是南氏封地的子弟兵的大夫。他的那个师基本上都是从戚邑征召而来的士卒。几乎所有士卒和军官都和南氏沾亲带故。

    自从春秋末期,原先采用贵族封地私军参加战争的方式被废弃。而大部分诸侯采用了编户齐民的政策,这样一来,军队的兵源就大大增加,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当年齐桓公时期,几万人的军队就需要好几个诸侯联合发兵。

    在当今,就算是卫国这样的小国,也能够动员几万军队,这就是差别。而齐国甚至可以在全名动员地情况下,动员超过二十五万的庞大军队。

    南氏戚邑是不一样的,这支军队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南氏的私军。是子弟兵,隶属于戚邑的防卫力量。南哲作为这支军队的主将,在南氏家族内部的地位不低。而他的这个师是不会听命于边子白,而是在战争之前,会直接部署在戚邑,防御南氏最为重要的宗庙和封地。

    南哲年纪大概在四十多,但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从小就被当成武将培养的家族精英,成年后就开始掌控家族私军。他开口之后并没有先说卫军,而是从十多年前的那场中牟之战开始说起



第379章 不厚道
    孙伯灵不舍的将阵图配套的简牍递给了苟变,足足有三卷。

    边子白道;“就按照第一卷训练。你们都知道,比兵力,上军无法和赵军相比,就算是收拢城防军,加上临时征召的青壮,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两万人,但是赵军可能会有五万之多。所以,战争从一开始不会野战。也就是说,上军的战场是被动的防御。对于我们非常不利,这些情况你们都要清楚,但是没有进攻的防御,注定是不能持久。上军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出击,需要进攻,才能逐步改善战场的主动权。”

    “这个阵法,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过于困难了一些。而且时间也不够,不如这样,先学简单的,三人为一组,三组为一什,三什为一两,三两为一卒,为训练目的。配合弓弩,长戈,盾,剑士,组建一个可以在战场自保的小型阵法,用来保存实力。我可以保证的是,这个阵法练成之后,每一个对战敌军的士兵,都有左右两个袍泽相助,行程一个短暂的三打一的局面。但是这个时间在战场上很短,不要想着让士卒慢慢厮杀,因为赵人也不会心甘情愿让你们杀死。”

    “至于最近几天,你们的首要就是将如何制定三个士卒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手杀死。首先我说一点,我不知武,更不擅武,我无法给你们在士卒配合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敌人给予任何建议。”

    “另外……伯灵,你留在军营之中,协助苟变。”同时,边子白对苟变说到:“你留一下,我有话要嘱咐你。”

    等诸将退出帅帐之后,边子白才对苟变语重心长道:“任重而道远,卫国的士卒谨慎有余,却进取不足。而天地三才是一个冲击阵法,这需要士卒要在训练之中有不断的配合和默契程度,这也是你训练的主要目标。如果……”

    边子白顿了顿,缓缓道:“如果训练效果不好,那么我们还是选择用更加稳妥的偃月阵,但是偃月阵并不适合和赵军对战,所以,一旦我们使用偃月阵,就必然有地势上的配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战场,轻易不能野战。等于是我们失去了几乎所有的野战机会,这些你也要清楚。打仗虽然不是意气用事,但绝对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找死。”

    苟变凝重地听着边子白和他说过的每一个字,并且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点头道:“请将主放心,我一定让上军训练成功。”

    边子白道:“另外你也可以适当的提点一下将帅们,训练列队,集合,以及行军这些基础的科目并非毫无用处,而是对军队训练接下来的战阵有着很大的好处,在战阵训练之中,能够让士卒对自己所在区域和位置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才是这一个多月来最大的好处。也会加快战阵的训练过程,事半功倍。”

    “军阵的问题先交给将帅们研究,如何做到让士卒相互间配合,我不需要训练结果,只要一个合适合理的推断。几日之后有一场行军是需要你们注意,我军将从帝丘移师到朝歌中牟一线,大概需要五日的行军时间,这需要你们着手准备。”

    “诺。”苟变躬身道。

    “你也不用有太大的压力,庙堂之上对于上军是否能够战胜赵军都不抱有期待,可以说从国君到大司马都认定了我们必败无疑。上军就算不是孤军奋战,但也最多有公子岐的下军给予一定的支持,人数还很少,不会超过五千人。敌众我寡,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不能因为国君认为上军输定了,战败不会受到惩罚而不知进取,也不要因为对手太强大而迷失自我。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此战是你苟变从戎之后的第一站,胜了,一战成名;要是失败了,就泯然众人,今后不要有所奢望。”

    苟变心里一肚子的话,他也清楚一旦上军面对赵军,他将承受多大的困境。可真要是挺过去了,他就是天下名将,天下诸侯莫不降阶相迎,屈尊纡贵不可。

    随后边子白手指孙伯灵,道:“他是我弟子,就担任帅帐内的司马一职,在出征之前都会留在军营之内,晚些时候我会让家里派个厨娘过来,给他单独做饭。”

    “老师,我也是军中之人,要和将士们共甘共苦,不要家里的厨娘。”孙伯灵难以抑制心头的狂喜,他甚至心头产生了一种将军征战沙场的豪放,觉得实现人生理想,光大门楣指日可待。

    边子白也不在乎,反正就算是吃苦,也就几天时间,应允了孙伯灵的任性:“你就按照你心里想的来,还有在军营里一切都要听苟变的话,不要任性。”

    “弟子谨记于心。”

    “恭送老师!”嘱咐完了,边子白就起身离开了大帐。

    孙伯灵闻之大喜,他知道老师是个一言九鼎的人,答应的事,绝对没有反悔的可能。可即便如此,孙伯灵还是担心边子白会因为他年纪小,而不让他参与战争。

    现在看来,边子白的安排对他来说妥当之极。

    一来,孙伯灵也不是擅长武力的人,他可不是庞涓,家族都是厮杀贼子出身,需要在沙场博一个出身。

     



第380章 受气的老秦
    当然不关孙伯灵的事。

    绝对是公子虔的理解能力出现了问题,苟变对此深有体会,同时也对天地三才阵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阵法恐怕很难学,万一自己也学不会,咋办

    这绝对是一个要命的问题。他甚至想要将手上训练的工作都丢掉,扔给一群属下去办,然后跟在孙伯灵面前苦学数日。至少等边子白进入军营的时候,他至少能够在边子白询问的时候,能够时不时的说上几句,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说为什么苟变没有想过自己苦学之后,学成通天的本事,然后让人另眼相看

    别傻乐,苟变可没有找虐的倾向。

    边子白给他的简牍也好,图谱也罢,没有一样是简单的,一看就能明白的学问。就算是偃月阵,变化也有几十种,他要是盯着阵图瞎琢磨,眼珠子看瞎了也不济事。反而放低姿态,低声下气的向孙伯灵讨教,反而会事半功倍。

    要么说弟子是入室的好,他这个不伦不类的身份,估计边子白也没有心思给他说什么。

    但真要说边子白糊弄他,也不算。至少边子白给他的吴子兵法是货真价实的真货,除了讲课的方式让他颇为难受之外,其他都是尽心尽力,已经做到了夫子所说的那种:有教无类的程度。而且苟变也真实的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军阵,兵法的理解,已经不是在自己老师子蒙门下的时候懵懂。他很不愿意承认边子白的水平要比子蒙高,但有些事就怕比较,一比下来,什么问题都说清楚了。

    至于说自学,算了吧。

    一方面,苟变清楚高端的学问,涉及到的学识浩瀚如同星辰,自己根本就学不下来。兵法之所以被称为是兵法,是因为不仅仅是打仗这一部分,还有治军,行军作战,地形勘探,研究战争。甚至连形象天气都要有所涉猎,包罗万象,无所不能。而且,时间上也不够,他还需要训练士卒,还需要筹备上军的物资和防御,分身乏术。其次就是他恐怕会因为自身才学的不足,会陷入死胡同之中,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剑走偏锋,甚至学了个毫无用处的四不像。

    最后才是自己的潜力,是否有资格将才学发扬光大。

    远的不说,就说孙伯灵,先祖可是孙武,战神一样的人物。家族兵法博大精深,加上孙武也有着书立说,可是阿邑孙氏上百年之间,竟然没有出过一个能够担任一军将主的卿大夫。显然,好的学问,还是需要一个好的老师传授,才能让弟子突飞猛进。

    苟变经常会想到当初老师子蒙拖着病重的身体,四处给他求名师的场面。

    当时的苟变是不屑一顾的,他或许认为名师最多也就比老师子蒙强那么一丁点,可结果呢他在边子白门下求学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见识。要是没有名师,他就算拥有了吴子兵法能够走到什么程度,也非常难说。

    至于公子虔这副见鬼了的鸟样子,苟变太熟悉了。

    他笑眯眯的一屁股坐在了公子虔的面前,从水壶中给自己倒了一碗水,咕咚咕咚的灌下去之后,发出一个爽快的轻吟,然后佯装关心的开口问道:“看你这样子,似乎有所得,不如你我探讨一番”

    公子虔拨动了一下如同死鱼一般无神的双眼,没搭理他。

    苟变可没有打算放过这位横竖看不顺眼自己的秦国公子,要是卫国公子,他可能就怂了,但是秦国……呵呵。

    “公子多半是看不上我们卫国的战法,想必秦国曾经有过霸主基业,自然是家大业大,不如变不才,请教一番秦国的战阵如何”

    “哼,你能有这份好心”公子虔实在躲不过去了,冷哼一声道:“也别说风凉话,我是没琢磨明白不假,但依我看,你也不比我强多少。再说了,边大夫是楚国人,根本就不是为什么卫人,你也别尽给自己脸上贴金。把什么都当成你们卫国的,老秦虽然耿直了一些,但从来没有将他人之才占为己有的劣迹。”

    被怼了回来,苟变也不生气,反而乐呵呵道:“我可没说先生是卫国人,但听说你向先生求吴子兵法,吴子总该是我们卫人了吧”

    公子虔闻听,顿时气短。他心中暗恨,为什么老秦就没有出过一个兵法大家

    以至于在外头都认为老秦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就一个吴起而已,看把苟变这玩意给牛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卫国境内吴起这样的人才遍地爬呢

    公子虔将面前的书简,连同阵图一股脑的推到了苟变面前,冷笑道:“你也别说什么风凉话,就这天地三才阵,你要是能看阵图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公子虔算认输。”

    苟变还真看了,一看之下,顿时头晕眼花。这阵图上辩驳点点,一道道防御的兵种,仿佛撒豆般毫无章法的堆积在一起。他就算是有通天的办法,也不知道上面到底是画了一些什么鬼东西尤其是兵种之间的配合,什么三段攻击,辅佐兵种。

    苟变认为按他的智商,没有苦学三年之功,恐怕也说不出什么门道来。

    但是他也不气馁,反而理所当然道:“苟某不知。”

    要点脸,行不行

    公子虔还以为苟变真比自己强多少呢到头来,还不是和自己一样,看着阵图犯傻,除了能够鄙夷自己的无知之外,一无所处。可看苟变理所当然的表情,理直气壮的语气,公子虔心头的火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一口唾沫吐在苟变的脸上才解恨:“你也不知道,为何奚落我”
1...130131132133134...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