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从反应来看,苟变对军营的控制力不错,他甚至完全有取代自己的可能。当然这需要苟变在战场上获
第375章 知兵善用
别看公子虔语言组织能力不行,主要是文采方面并非他的专长。但是至少他能体会到‘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的真实意境。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
总之,公子虔对自己在卫军之中的打短工经历更加期待了,他甚至以为等熬过战争之后,他可能成为卫**队中的战神,因为这支军队给人的感觉太没有气势了。
现场尴尬之极,这场面就算是苟变也觉得挺尴尬,他虽说控制了军营,效果也不错,因为赏罚分明,士卒也对他这个曾经声名狼藉的将军有所信赖。但他知道,他在治军的才能,有很多是通过老师子蒙的言传身教。
但更多的来自于边子白的开导。当然,边子白并不是那种耐心很好的老师,遇到苟变不明白的地方,还解释了一番之后对方还是一副听天书的模样,顿时没有了耐心,会丢下一句话:“按我说的做。”就不再去管他了。
从内心深处,他对边子白是无比信服的人,用佩服不足以诠释,当然还有畏惧。
但是这些心里话,他却难以给在座的将领们说清楚,边子白有多么恐怖的才能,他即便下达了一些看似荒唐的命令和训练办法,但只要坚持下来,并非都是要无用处的东西。可是,这些将帅们并知情,也不会去选择信。加上边子白和军队官僚几乎没有接触,倒是和司马府的大司马公叔旦关系还不错。可是大司马哎,高高在上的卫国将主,在中层军官眼里,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大人物。怎么会给这帮没多少见识的家伙吹嘘边子白的才华
当然,公叔旦也不清楚边子白到底牛逼在哪里冒失还为边子白这个人才而惋惜,运气太差了,被卫公任命为卫国上军主将,这要是上了战场,但愿不要输的太惨,让卫公想要赦免边子白的过错,都没有办法开口就好。
至于边子白的军事才能让南丰和卫公就相继推崇不已,甚至已经有拜将的准备。对此,公叔旦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但有一个人却不一样,他是真正经历过边子白临战指挥的将领,虽然不过是个下大夫,但实际上,他这个下大夫的官职得来,是占了边子白的光。这个人就是仲叔牙,不过因为小妾被的事,让他成为了继苟变之后,帝丘城内的笑柄。小妾被禁军老上司掳走,回来的时候小妾挺着个大肚子。
很明显,他是被绿了,而且还是被绿的很彻底的那种。
介于自己尴尬的处境和名声,仲叔牙就算是从禁军出来,投效了边子白进入上军,都会选择夹着尾巴做人。平常和同僚之间的往来几乎没有。在军营之中也很少说话,几乎从来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默默地执行上司苟变的命令。
这让他在上军之中的存在感大大降低,几乎是可有可无的样子。
但是他看到边子白在军营之中被轻视了,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状况,他实在忍不住,站了起来。
“诸位同僚!”
“仲叔大夫,可有话说”
临近的几位军将都表现出诧异的目光。这位进入军营之中大半个月,几乎从来不和同僚往来,也很少说话,大家都知道仲叔牙似乎很不得志。从禁军之中出来之后,进入了城防军。然后被苟变拉来了上军之中。
至于有多少才华,并不知晓。
但是同僚之间会有攀比,仲叔牙的军队虽然是比上军低一等的城防军过来的偏师。但底子都是禁军底子,装备也是禁军的装备,与上军没有差别,甚至在装备上会更好一些。但这不会引起同僚之间的注意。
在军中,在和平时期,唯一能够让人高看一眼的是士卒;如果在战争时期,就是主将的战功。
这两样,似乎仲叔牙都有。
这才是仲叔牙一个外人,还是一个闷葫芦,却能够在上军之中不受排挤的主要原因。为将者恪尽职守,士卒有彪悍之气,就是有本事的人。虽然名声不太好,但能力至少摆在明面上,让人嫉妒不来。而仲叔牙开口,还是让人很吃惊的,尤其是在将主突然进入军营之中交接军权的时候,更是让人猜测不已。
仲叔牙因为小妾的关系,心肯定是碎了,还是摔成一团渣渣的样子。总感觉周围人的目光带着嘲讽。但是帝丘城外庄园一战,是他人生之中最为闪亮的时刻,而指挥这场小规模战斗的灵魂人物,就在面前,却遭受了他无法忍受的诋毁和轻慢,这让他难以忍受,才站了出来。
“诸位同僚,鄙人仲叔牙。”
刚开口,就引来一阵轻笑。但仲叔牙并不在意:“鄙人曾任职于禁军一旅帅,不知诸位同僚是否记得几个月前在帝丘城外赵军骑兵突然出现,与禁军交战,并全军覆没的战斗”
“这等大功,我等如何不知”
“是啊!此战甚好,我卫军也能绞杀赵军精锐,此战仲叔旅帅也在场,乃苟副将指挥,可是我等询问苟副将,上官却从不给我等解释。此情此景,不如仲叔大夫说说,以涨军威。”
“仲叔大夫,几年来,唯你的师和赵军有过交战,布防传授我等临战经验可好”
……
这些话,听在苟变的耳朵里,甚是刺耳。原本应该是属下们拍马屁的奉承话,却有种揭他伤疤似的难受。
仲叔牙面无表情道;“此战乃仲叔毕生之耻辱,之前实乃不肯说,而是羞于出口。”
“啊!”
众将皆面露惊色。
仲叔牙却开口道:“当日赵军出现在帝丘城外,内史令边大夫临危受命指挥禁军一个旅前往城外探查。”当然这里面有些内幕仲叔牙打死也不会说。毕竟当日他是听到了好友治市官张永的密报,他的小妾被偷偷安置在城外的一处庄园内。
边子白也是被他接连恳求才从丁祇哪里求来了一个旅的禁军作为解救人质的帮手。
没想到,在帝丘城外遇到了赵军。
&
第376章 花架子
说起军队训练,苟变倒是觉得没什么,他是严格按照边子白的要求,去执行的训练大纲。
但是地下的将帅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完整的一套理论,也可以说训练的经验。军队演武,讲究的就是排兵布阵,士卒需要不停的从传令的旗帜中和鼓点中听到指令,毕竟战场上几百人是不成军的,一旦打起仗来,小阵仗也是成千上万人,大阵仗几十万都有过。
一旦传令不通畅,士卒没有及时接收到变阵的命令,数万人的军队就会乱成一锅粥。
训练士卒,也就是训练士卒的反应力。
可是边子白呢
他要求士卒每天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学习……
喵了个咪的,什么时候军队有这个制度了这又不是太学,不培养斗嘴写文章的士子,而是要求拿起刀剑来杀人的丘八。读书认字这种事,突然降临到了军队的头上,顿时让地下的军将们叫苦不迭。
边子白要求不高,以千字文为蓝本,每天认十个字,加上一些常用的字,总数在一千二百个左右。学的多有奖励,学不会就惩罚。要是实在太笨,十天半月连一句话背不下来,就只能转去城防军之中,彻底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原本,将帅们还担心士卒的士气太低落,加上上官做事太过匪夷所思,会引起士卒的不满。
可惜,没有一个士卒反对的,反而经常有士卒会因为‘表现’良好,获得奖励。随着士卒们读书认字的数量越来越多,将帅们却如同一口吞了数只苍蝇,还要说服自己这不是苍蝇,而是黑木耳一般难受。
这还仅仅是其一。
还有更让军将们不安的是,边子白废除了所有的军队武演训练,反而用一套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训练办法,来折磨士卒。可是士卒呢却好像没有太多的意见,一方面,认字识字本来就很让他们感激。对于士卒来说,他们当兵打仗,主要是没办法。编户齐民制度下,基本上国战,每家每户都要出人出力。就算是常备军,基本上也是三两户就有一个青壮被选入军中,逃兵是大罪,家人都要遭殃不说,自己名声也不好。无奈之下,被选入的年轻人不得不在军中呆着。
可是学会了读书认字之后,他们就算是离开了军队,也能够进入商队做个不入流的管事。这简直就是战国版的培训学校。士卒一个个都想着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工作,反而热情高涨。就算是要训练一些让他们觉得对战争没有多少用处的列队、行走和跑步,都没有任何怨言。
但是将帅们的心里却越来越没底气起来,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
恐怕真不能,所有人都有种悲观的情绪弥漫在头顶,甚至有人琢磨着怎么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这种很有技术含量的技能。
边子白看到将帅们迷茫的眼神,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担心。他也有自己的考虑,通过条件反射来控制士卒是眼下军队训练的主要目的,但这样有一个坏处,士卒在作战之中只有对熟悉的战场环境才会有正确的判断。
可是识字之后就不一样了,最直观的就是应变和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这就像是后世的德国,完成了普及小学教育的德国,就能横扫欧洲,士兵能够将武器和训练完全运用到战场上去,并发挥最大的威力。另外,他恐怕还存有试验的目的。
一方面看士大夫们会反对吗
没有。
卫国的士大夫根本就不关注军队。
其次就是为了检验这套办法的可行之处。
军队当然需要血性的支撑,要有信念,体格强壮,作战顽强之类,才能被称为是强军。但是卫**队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唯一能够有所提高的就是文教水平。当然读书多了,心思也就活络了。可边子白也没有打算培养出一批能写会算的士子出来,这些士卒只不过是最多也就是能够写个家信就可以了。
这样的学识,仅仅是一群完成了扫盲的年轻人,生不出多少怀心思。
边子白起身道:“去演武场查看一下士卒的训练成果,另外苟变留一下。”
等人离开之后,边子白询问道:“苟变,训练一点成效都没有吗”
苟变为难道:“将主,不是说一点成效都没有。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我甚至能够看出每天花一个时辰读书识字之后,一开始没有变化,但是最近士卒虽然并没有在搏杀技能上增强多少,但是小规模之间的配合却更加默契了。这也是让在下非常疑惑的地方。可是将帅们却心里没底。我们要面对的是赵军,说是天下强军也不为过。可不是靠读书识字就能摆的平的对手。”
“这些我都清楚,先去看看士卒,然后再说。”边子白听到士卒似乎懂得配合了,顿时放心不少。
军营之中,公子虔跟着一群将帅行走在营地里,看着一群群的士卒围聚在一起,不少人手里还拿着木牍之类的书写工具,还有毛病。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卫国难道让一群读书人去当兵这简直就是暴敛天物啊!老秦要是有这么多读书人,还会苦于没有人才而陷入无人可施政的地步吗
“大黑,帮我看看,‘孬’这个字怎么写”
“不会,找别人去。”
被问者很不耐烦,似乎自己都在发愁,学了这么多天的字之后,他终于分到了两根木牍,然后就有机会亲自写上一句话寄给家里。但是,他娘的太气人了,自己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
“这位兄弟,你们这是干什么”
公子虔实在忍不住了,凑上去询问道。
被问者翻着白眼,傲然道;“你没长眼睛,写家信呢。”
对方不耐烦的样子似乎在警告公子虔,不要碍事,爷们忙着呢。这位自己一个劲的跟自己较劲,心中千头万绪,却难以成文。爷们都学会两百多个字了,人生第一次拿到了木牍之后,竟然有种无从下
第377章 出考题
一万人的军营,真要是召集起来,秦军可能需要一刻,魏武卒大概要一刻的三分二左右,但是在卫**营里,竟然只要一刻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一通鼓之后,高台下戈如林,剑如海,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
这等速度,在任何一个诸侯国之中,都是一等一的强军。
这本来就不该是卫国该拥有的武力,可是让公子虔心头震惊的是卫国不但有了,还完全不把这支军队当回事。
基本上担任师一级的主将都是下大夫。而旅帅的身份也不高,这在精锐军队之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毕竟,没有公子,甚至储君身份怎么配得上指挥这样的一直军队
暴敛天物!
暴敛天物啊!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用,公子虔再眼热,秦国也没有一支军队有这等默契程度。但是在一个军事力量被诸侯都忽略的国度里,竟然隐藏着这么一支铁血雄狮。他对卫国的好奇心加重了起来。另外,他恐怕也无法想象,一支如此精锐的军队如何训练
至少,秦国做不到。
公子虔当然不会知道,卫国上军这一个多月就专门训练了如何走路,如何跑步,还有在听到鼓声的时候,如何集合。集合这种事,他们每天都要来一回,有道是熟能生巧,基本上上军的士卒,每一个都能做到不慌不忙,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军集结的程序。
等到军队集结起来之后,就应该是边子白要开口勉励几句了。
他祭出了一样黑科技,大喇叭,不是白铁皮的那种轻巧的大喇叭,而是红铜的大喇叭,比洋铁皮的更重,同时也更贵,但效果一点没有增强。经过铜匠不停的敲打之后,最后成漏斗形状的物件。一头大,一头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好在底下有个托,可以负担绝大部分的重力。
“各位上军的兄弟们,本将边子白,受命于卫公,自即日起,将成为你们的将主。或许说边子白,你们都不认识,那么本将主还有一个身份,大家都通过《千字文》认字,本将主就是《千字文》的编撰者,曾经的内史令边子白。”
“轰……”
边子白不说自己写过《千字文》,满大营的士卒都没有几个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是要说他是《千字文》的编撰者,顿时如同费油之中倒入一盆开水,炸开了锅。
“谢将军!”
“将军厚爱!”
……
一开始还各自说话,乱糟糟的,在台上什么也听不清楚。
不过很快,军官就发现喊声整齐了很多,给人一种似乎有人指挥的迹象。
“谢将军恩赐!”
“谢将军恩赐!”
“谢将军恩赐!”
……
士卒们很兴奋,因为边子白给他们的感觉很平和。尤其是当边子白还是《千字文》的作者,不少脑子活络的士卒第一时间都知道了为什么军营里会学《千字文》。肯定和边子白的下令有关。可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边子白的举动都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好处之下,很难让人想起因为剥夺了苟变的实际统兵权而对边子白心生反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