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从结果来看,仿佛是在女闾纵情了三天三夜,最后脚后跟打着晃出来的样子。



    可是过程完全不一样,前面一种担惊受怕,还不能解脱;后一种虽然在红尘炼狱结束之后有那么短暂的一段时间开始怀疑人生。但过程是那么的美妙,那么让人回味。



    应龙终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软嗒嗒的,仿佛一只得病的瘟鸡。



    缓了很长一段时间,应龙才反应了过来,想要道谢,却发现渔夫已经划着船离开了岸边。



    估计当时渔夫也很纳闷,以为载了一个假的大侠吧



    帝丘大侠就这德行



    卫人据对不会相信,本国会出产这等废物。



    回过神来,应龙看着干巴巴的黄土官道,叹了一口气,过河不是终点,他还要继续赶路,他甚至已经有了打算,要一口气跑到上军的前面,然后……洗一个澡,恢复大侠的风范。



    在此之前,他决心今晚不睡了,走夜路。夕阳西下,拉长了他孤独的背影。



    要是在之前,这条路上并非如此冷清。往日里从戚邑去邺城,去朝歌,去安邑,不少商队都会选择这条靠近大河边上的官道。好走,还安全。但是和大军一起赶路,这对于只能防范蟊贼的商队来说,危险系数太大,以至于有点和自己的小命过不去的意思。



    得到消息的商队,要么是提前离开了,要么就是临时在戚邑住下来,等大军过后才会上路。



    行进在军列之中,南卓终于混上了属于自己的马车。戚邑可是他的家,马车私军武士奴仆,一样都不缺。要不是大军之中不允许女人同伴,南卓甚至能够把这次行军当成郊游来度过。唯独让他有点受不了的是,上军似乎太赶了一些。



    接连两天的急行军,已经让士卒消耗了打量的体力。



    而边子白似乎对此结果并不满意,一个劲的催促将帅们加快行军速度。按照预定的时间,明日傍晚将抵达朝歌城内。



    行军时间为三天。



    这对于普通军队七八天的行军距离,精锐军队也要四五天的速度。上军用三天就走完,本来就很不合理。更不合理的是,平日里遇到训练就叫苦不迭的士兵们,却没有抱怨。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一个个都在咬牙坚持。



    军法,在时候已经黯然失色了。真要是全军体力崩溃,公孙鞅总不能将上军一万多人都降罪吧可人的潜力却是如此的惊奇,上军除了少数掉队的人员无法坚持,被后勤的牛车载着之外,大部分人都坚持了下来。



    南卓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士卒会有如此强大的信念支撑下去。



    再次找到边子白的时候,他正和上军司马们总结一路上发生的困难,并让人一一记录下来,以待今后找出应对的办法解决。南卓等到众将禀告完,都获得了边子白的确认之后,逐一退走之后才问道:“在戚邑的时候,我听说路缦和列子都去了朝歌,你是怎么想的”



    边子白好奇的眨巴了一阵眸子之后,笑道:“你应该问他们是怎么想的,而不是我是怎么想的其次,你要问的问题恐怕不是这个吧”



    没话才需要找话,南卓也是碍于面子。一来,他不懂军队,问多了显得自己无知;二来,他也担心边子白会不耐烦,认为南氏是不信任他边子白。



    “好吧,我是有其他的问题要问。但是路缦离开帝丘,这也是我想要问的问题。”南卓皱眉道:“将主在外,家眷离开,这让国君会很为难。也会给你带来非议,甚至会临阵换帅,在军营之中被降罪夺权。你想过后果吗”



    “南兄,你知道我为何会成为上军将主吗”边子白依然笑着问,可语气多少带着一点调侃的味道。



    南卓为之一愣,他忽然想起来,边子白这家伙很惜命,遇到危险的事,一般都躲在后头,很少会看到他冲到前头的时候。这本来就很可疑。其次就是边子白这家伙对功劳这种事情不热心,要不然太子宫的大门对谁都可以关闭,但绝对不会挡着内史令不让进吧



    说明边子白这家伙对仕途都不那么热衷。



    既然如此,这家伙为什么要担任上军将主,出这风头呢



    可实际上,担任上军将主真的是出风头吗



    就上军一万多人的样子,却要面对赵军精锐的邯郸守军,赵国的北军是强大,因为他们的对手是凶残且尚武的异族。唯独让赵军可以松一口气的是异族虽然单兵战斗力很强,但是装备很差,打仗也没有什么章法,赵国北军才能一直




第399章 雷声大雨点小
    任何人站在边子白的位置,都会产生怀疑

    他行吗

    能胜利吗

    或者干脆要求提的低一点,能在战场活下来吗

    恐怕连魏国的名将,面对卫军的战斗力,也只能哀叹之后摇摇头,表示爱莫能助。谁又能相信卫队在没有强大援军的情况下,能够抵挡得住强大的赵军

    这支军队要是能够打胜仗,对于诸侯来说,绝对是破天荒的大地震。

    而边子白在受到了卫公姬颓的礼遇之后,获得拜将的机会,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红眼病。甚至不少人都幸灾乐祸的等着看热闹。这也不乏在卫国朝堂上的大人物们当然大人物因为身份地位的问题,他们的行会被很大程度上的放大,平日里说话都一般很谨慎。

    但并不说明,他们就此放弃了朝堂的娱乐。

    对于政敌来说,敌人支持的一定要反对,这是朝堂上的规则。没有理由,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尤其是在抓住痛脚的时候,更是要不遗余力的反对,以彰显自己在朝堂上的存在感。

    国相子思。

    大宗伯南丰。

    老好人公叔旦。

    别看他们要么是权力滔天,要么是地位崇高,或者是处处与人为善。

    但是就算是这样,在政坛,也一样有敌人,还是意志非常坚定的敌人。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又是大朝会的日子,丁祇站在大殿前,尖刺的嗓音在文武百官耳畔炸响。

    “臣有事启奏!”丁祇刚喊话结束,就有大臣站出来举着写满了文字的简牍,走到了丁祇的面前。朗声道:“臣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为战机稍纵即逝,顾君命,而轻士卒,实乃庸也。且未闻将在外,家眷不入都城之说。上军将主边子白之家眷,不日之前离开帝丘,臣请问君上,可有授意”

    这段话也容易理解,当将军的在外领兵作战,就不能事事都听国君的命令行事。一来术业有专攻,国君虽然身份地位高,但对于指挥大军作战,肯定不如将军的娴熟。二来,是因为要爱惜士卒的生命,等战机在眼前流失,不知道有多少士卒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同时,将军领兵在外征战,如何能让国君安心呢

    不外乎就是将自己的家眷放在国都,这也算是一种将军对国君的保证。保证不会在外做出有负于国君的事来。更不会心声叛逆之心。

    一旦将军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对于国君来说,这个将军是不受控制的将军。军权在这样的人手里,会变得很危险。

    这一点,谁都知道。

    石伯冉提出来,也没什么好奇的地方。

    只是边子白的家眷离开帝丘,却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因为边子白和同僚之间的往来很少,和他有交情的都是年轻的官僚。找边子白商量事的多半是国之重臣。但都不会刻意去关注边子白的家眷。尤其是,这家伙来帝丘之后,还是孤身一人。最近才有了家眷。

    路缦对于边子白来说,不过是新婚妻子。他才多大的年纪,连一个子嗣都没有。就算是抓住路缦,真要是边子白心怀叵测,也没用。

    所以,在帝丘城内,知道路缦离开的,不在意。不知道边子白家眷离开的,基本上都是小人物,不用在意。

    将此时捅出来的是一个没有人在意的小人物,石伯冉。当然,他一个中大夫是不够资格成为大宗伯的敌人,背后肯定有一条大鱼在怂恿此人。可南丰并不担心,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件事国君肯定知道,不仅是他,连丁祇也清楚。甚至举荐边子白的朝廷重臣们一个不落都清楚。

    南丰的眼睛微微的眯起来,看向了子南靳。他就不信,一个司徒府的中大夫,竟然敢指着国君的鼻子叫嚣。

    边子白是国君姬颓亲自拜将的人才。

    虽然卫国不重视人才,本国的人才都往外流。更何况边子白这个外人

    但是他是被国君都给予背书的将才,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是不会下达旨意降罪的重臣。

    这一点,在场的重臣心知肚明。之所以要将边子白的事情放在朝堂上,估计是为了恶心人。

    南丰的目光看向了子南靳,他和子南靳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也没有出现过矛盾。只不过子南靳可能更加靠近太子多一些。这让他不由警觉起来,不会是太子的意思吧

    卫公不理朝政已经一个多月了,主持早朝的一般都是太子。

    这难道是太子想要收拢政权的一个信号

    由不得六卿,乃至六卿一下的官员胡思乱想,毕竟太子监国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收拢朝政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可是坐在上首的太子很无辜,他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而且石伯冉也不是他安排的人,他甚至都没有想过要在这个关头打压边子白的念头。

    “靳爱卿,这是否是大司徒府的意见”

    太子无奈,只能将石伯冉的上司大司徒子南靳拉出来问了起来。可没想到的是,子南靳一开口就否认自己有参与:“太子,臣不知。”

    “那么大司寇呢”

    “臣有过听闻,不过此时关系到列子。路缦是列子之女,他老人家要带女儿去朝歌拜会王诩,我等也不能拦着吧”

    “可是路缦作为家眷,上军将主又在外统兵,此事有所不当吧”

    太子还没有头绪,他似乎也不清楚石伯冉的目的。反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边子白的身上,他左顾右盼的看了一阵,却发现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

    卫国的国君能力且不说,但是有一个性格是很多雄主都拥有的,就是主意特别正。谁也别想说服他们。

    太子训也有这个毛病,但是之前他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朝政在老爷子手里呢他就算是说话了,也不管用,不如不说。所以,卫国的朝堂上,给国君筹谋划出的人很少,基本上都等着国君强坤独断,最后拍板。

    可边子白的事,就连太子训也觉得棘手。

    处理吧

    牵扯到名士,要慎重。

    不处理吧

    以后要是带兵的将领都这样做了,卫国的国家安全还能靠谁

    唯一可以给太子训解释的丁祇老神在在的在一边,也不说话,反正他是国君的眼睛,在朝堂上一天之后,回去还要给姬颓说一遍,可不是太子的人。再说了,太子一直给他脸色看,他何苦来哉去给太子解难题

    太子期期艾艾了一阵,没办法了,他倒是想要严惩,可也要等到打完仗再说吧再说了,子不揭父之过,既然拜将是卫公的决定,作为太子训就算是很不甘心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更何况姬颓还把持着朝政,他老人家还活着呢

    “诸位爱卿,可有提议”

    无奈之下,太子训只能将问题抛出来,在朝堂上议论一番。而这时候南丰开口了:“太子的意思是什么”

    “我没意思!”太子训很想这样怼回去,可是身为太子,储君,监国,他不能如此无主见。可要是说罢免边子白这事本来就不容易。于是乎,太子训连带着将南丰也恨上了,当然他最恨的是石伯冉,这混蛋就不能给我省心一点,少给自己找麻烦

    太子训抬手做出邀请的姿势,询问子思:“国相的意思如何”

    国相子思年纪虽然大了一点,但是相比卫公,他并没有老到昏聩的地步,只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的朝堂之事,他不想搀和而已。只不过太子既然问道了他,他也知道躲不过去,睁开双目,虽然年纪大了,眼



第400章 拖家带口
    “爹,您吃了吗”

    子南丑和子南蔽两兄弟结伴而来,脸上一脸的慵懒,嘴角还抹着油,油亮油亮的,似乎被管事的找到之前都在享用美食。

    大司徒子南靳看到儿子的这一刻,仿佛听到了胸口心碎的声音。

    在之前,他一直担心两个儿子在外惹是生非,给他找麻烦。当然,他是不怕麻烦的人,在卫国,能给大司徒子南靳麻烦的人恐怕真没有几个。而这俩兄弟也得罪不了那些人,平日里也算是眼珠子放亮了,也知道什么人可以得罪,什么人坚决不能得罪。

    一度,子南靳以为他的儿子就算是两个废物,也是两只凶猛的废物。

    突然有一天,他听说两个儿子不出门去惹是生非,而是一直呆在家里。

    这让望子成龙的子南靳心中雀跃不已,一时间差点老泪纵横,曾几何时,他老人家的心愿就是两个儿子,乖乖的呆在家里,少个他惹麻烦。可真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却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迷茫之中。

    两个儿子竟然躲在家里研究如何吃……什么都悬梁,锥刺股,都是妄想,根本就不存在。

    从街头恶少,变成了萌宠吃货,脸上的肉似乎也发开了不少,看着有种朝着富态的面相前进的样子。可对于一个大贵族来说,子南靳情愿这两个傻小子天天给他惹祸,也不愿意看到这两个家伙整天围着庖厨说出一大堆让庖厨傻眼,想要撞墙的菜品。

    这不,子南丑和子南蔽连开口的语调都变了。以前是——你瞅啥再瞅一个试试

    现在呢

    变成了——吃了吗吃的杀

    子南靳很不想接茬,却鬼使神差的回答了一句,似乎这样说才是应当的礼仪:“吃了!”

    “吃的啥”

    两傻儿子眼前一亮,似乎在这一刻颇具灵性。可在大司徒子南靳的眼里,他的两个儿子彻底废了。他知道如果继续下去,是没完没了的问题。比如说他很认真的说:“吃的是黍米饼子。”

    然后他其中一个儿子会跳起来问,炖河鱼贴饼子

    另外一个儿子会一脸鄙夷的反驳:河鱼炖饼子哪里有饼子夹肉好吃

    在这一刻,子南靳恨上边子白,自从他的俩个儿子在内史府当差之后,智商就直线下降,好像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脑子都是吃的食物,从饼子,到面条,然后发面,反正都是他没有听说过的食物类型。

    可是他的俩个儿子却兴趣盎然的能说上一整天。
1...137138139140141...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