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财好色
乐毅摇摇头,向他汇报道:“那倒没有。据咱们派往冀州的商人汇报说,袁绍正在往冀州东部和北部大量运输粮食!”
赵二赶忙拿起地图,皱了皱眉:“同时往两个方向……北边应该是去对付公孙瓒,东边就是来对付本官了。消息确实吗”
乐毅确认道:“这个瞒不了咱们的。袁绍如果要准备朝哪个方向出兵,那必然要先在边境屯集足够的粮食才行。而运粮就需要临时征发大量民夫,这些民夫一旦被调动起来,就必然会影响各地的物价。我们的商人别的消息可能探听不到,但冀州各地的物价不可能探听不到,根据各地的物价进行统合分析,就可以得知袁绍做了什么军事行动。”
赵二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袁绍大致会在哪里集结部队出击”
乐毅接过地图,指了指:“咱们这个方向,应该是甘陵国的绎幕县一代,最有可能是要来攻打平原郡城。而根据冀州马料的价格变化,得知敌人很可能会派出相当数量的骑兵。”
赵二心中赞道:商人果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间谍!仅凭物价就能分析出这么多消息来!
赵二想了想,问:“那北边呢”
“大概是河间国易县、高阳县一代,有些分散。无法确定他是要打幽州还是打中山国。”
中山国虽然是冀州的,但目前被公孙瓒的一个手下所控制。
这时田豫也过来了,他听了这个消息后,分析道:“那袁绍必然是要来攻打咱们无疑!现在他的冀州已经少了两个郡,剩下的郡也大半处于动摇之中,并不完全归他控制了。北边公孙瓒蠢蠢欲动,东部又不断被您劫掠,他是无法容忍继续等待下去的,现在才打您已经是很克制了。”
赵二又问他:“那有没有可能是袁绍为了牵制我的力量,而故意调动粮食迷惑我呢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我青州的军队钉在这里,他好用全力去打公孙瓒。”
田豫摇了摇头:“不会!要知道粮食调动的损耗可远比单纯吃要大得多,他不会通过浪费粮食来欺骗您的。他现在没这么多存粮可以消耗。”
“嗯……”赵二点了点头,然后下令道:“去通知各部,做好作战准备!”
好你个袁绍,终于养足了力量,想要开战了么只是没想到,你现在翅膀硬了,居然能够两线开战了!
有种!
上次将你击败,你不是很服气,这次就正面击败你一次,让你好好认清下彼此的实力!
赵二一面通知刘备他们过来商议作战细节。另一方面,则派人给公孙瓒写了信,通知他自己这边分析出的结果,让他做好战争准备。
刘备等人迅速赶了过来,得知情况后,刘备首先问道:“这次派谁去”
赵二想了想,道:“高顺肯定得去,他的骑兵现在更缺的是实战经验,而非埋头训练。我和小田子肯定也得去。至于你们几个……就看情况了。”
简雍则凑热闹道:“我也去吧,在齐国都呆腻歪了!”
赵二倒是没意见。
刘备想了想,道:“为兄想去兖州那边看看有没有什么人才可收。”
这个也没问题。
又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关羽这次坐镇青州。张飞跟赵二一起上前线,太史慈则作为预备队,准备出现意外时进行救援。
192年底,青州平原国,龙凑。
袁绍与赵二的大军在此相遇,准备决战。而在同一时间,公孙瓒的大军于幽州涿郡的故安县,捕捉到了袁绍派出的以崔巨业为主帅的部队主力。
赵二观察了下对面袁绍军的旗号,得知对面的主帅为袁绍麾下第一统帅麹义,而军师则是田丰。
而袁绍本人,则另带一支部队居于后方,当起了预备队。
这情况倒是与界桥之战有些类似。看起来袁绍对于上次战败果然不服,打算用同样的将帅来胜赵二一次。
毕竟上次的袁绍率领的是刚刚打
第三百三十三章 耐性检验
田豫看了看,分析道:“袁绍这次的目的与主公差不多,都是想堂堂正正地击败对手,以证明自己实力,故而他不会倾向于用什么阴损的计谋来取胜。不过现在直接指挥作战的主帅麹义是个了不得的对手,他擅长在羌地作战,那边的羌人可是很狡猾的,所以对方并非没可能使用一些相对‘光明’的小计谋。比如背后突袭什么的。”
赵二问道:“现在是在我方领土内作战,敌人应该没可能偷偷绕我后方发起突袭吧”
田豫一耸肩:“举个例子而已!如果对方不耍诈的话,那咱们就正面硬打即可。如果对方用计,那就要指望太史司马了。”
赵二点点头,然后决定暂时全军防御,等待对方先出手。
麹义看赵二不准备先进攻,冷冷一笑:“哼哼,既然你自己放弃机会,就别怪我出狠招了!”
当即下令游骑兵先上,去尝试骚扰对方,动摇对方阵型。
匈奴指挥官接令,率领游骑兵们纵马向青州军的军阵冲了过去,待冲到赵二步兵方阵前约百余米距离的地方,便开始抛射箭雨。之前说过,游牧民族精英骑射手的有效射程只有五十米。但那是精确射击,骚扰性质的乱射距离可没那么近。他们只有几百人,向对面一万人的密集方阵射击,根本不需要瞄准,只要射的够远,保证能让箭打到人就行。
而赵二也没有反击,本来赵二是拥有一千名精英弓箭手的,他们都是从东莱郡山民中招募,由太史慈训练而成。如果他命令这些目前处于待命状态的精英弓手们还击的话,足以射退对方的骑射手。但是赵二并没有选择这么做,在他看来,这几百人根本不值得自己去做什么,他们什么作用也起不了。
就这样,游骑兵们的箭雨落到了赵二军步兵的盔甲上,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大部分箭矢被盔甲弹开了,只有少数箭矢射入缝隙,伤到了士兵,不过阵型却没有丝毫动摇。
麹义见了不由赞叹道:“真是素质优良的步兵!”
田丰也对青州步卒的表现称赞有加,而后分析道:“青州军中不可能没有弓弩手,赵二不让弓弩手射击游骑,要么是想实行什么战术,要么就是单纯想向我军证明他的实力。如果是后者的话,那看来他的目的跟主公相同呢!”
不过赞叹归赞叹,麹义的战术还得继续。他的第一步计划是,先令骑射手骚扰,如果对方动摇,则直接派骑兵冲击。如果对方选择追击,则令两翼骑兵夹击之。
而如果对方像现在这样,岿然不动。那么麹义便会继续骚扰下去——就算再坚韧的士兵,经过无限制地骚扰,也终归会被磨光耐性。
于是麹义当即又令游骑兵发动了第二轮骚扰性射击。
赵二依然没有任何动作。
然后是第三轮。
赵二依然如故。
第四轮,第五轮……
赵二看差不多了,便对田豫说道:“实战耐性的检验,看起来进行的差不多了,该高顺出场了吧”
青州军平时训练时,做过抗箭雨训练,但是那毕竟只是训练,不可能用真箭头。所以真正的效果如何,还是得在真实战场上检验。
田豫想了想,答道:“要不再抗一会儿”
赵二点点头:“好吧,那再抗一会儿!”
于是又到了第十轮。这时骑射手们都累了,他们选择临时休息一会儿。
而麹义则开始皱眉了:“元皓先生,这些士兵的坚韧度,远超我的想象!”
田丰则气定神闲地安抚道:“确实如此,但是我们身为指挥官,却不可因此而慌乱,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对方乱,我们不能反被他们的不作为搞乱了。”
麹义经过田丰这一提醒,当即醒悟过来,拱手道:“多谢元皓先生!”
“客气!”
骑射手短暂休息后,继续发动了攻击,赵二依旧选择硬抗。
又射了三轮后,田豫终于发话了:“老师,差不多了!”
看来之前的训练十分有效,这些青州兵完全发挥出了训练时的成绩。
赵二听田豫发话后松了口气,随即派传令兵对高顺下令:“执行一号策略!”
高顺接令,当即带领左翼骑兵向那几百游骑兵发起了冲锋!
那些游骑兵心中嘲笑赵二,心说我们这些游骑兵可都是精锐!马术精湛,又岂是你们这些慢吞吞的中原骑兵能追上的
当即回撤,撤退的同时还不忘回头射箭。给对方玩个风筝战术。只可惜对面的盔甲防护不错,马匹也有马铠,所以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正当他们自以为能够轻松逃离时,却意外地发现,对方居然追上来了!
这……怎么可能!我们的马术……
有聪明的人立刻想到了,虽然他们马术足够精湛。但毕竟之前已经进行过了十多次全速冲锋,虽然中途有休息过,但却效果不大,马匹体力已然消耗很多,自然影响到了速度。
就这样,几百骑兵瞬间被高顺的左翼骑兵杀掉了上百人!
麹义却并不在乎这几百骑兵的性命,匈奴骑兵死就死了,并州那边有的是。他现在只看到了机会!对方的左翼骑兵居然放弃防守步兵方阵的左翼,而是去与那几百游骑兵纠缠,这不是正中自己下怀么
麹义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他当机立断,派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太史慈vs张郃
然而事实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了袁绍军所有人的意料:高顺的骑兵轻易地凿穿了颜良的骑兵。就像刀切奶油一般,轻松地把颜良的骑兵队给切成了两半!
颜良这才发现,这高顺的骑兵队……似乎比自己的骑兵队密集得多。
奇怪啊,那群匈奴人不是跟自己说,骑兵队越分散越好吗
怎么……对方反其道而行之……却胜了
然而时间已经不容他思考这些了,那些匈奴骑兵自从被高顺轻易凿穿后,士气立刻崩溃,开始四散而逃了。
匈奴人纪律低、维持士气能力差的缺点瞬间暴露出来。他们久居草原,为了生存而变得极为狡猾,只要看到敌人弱小,就如虎狼般猛扑上去。而一旦发现敌人比自己强,就会当机立断,跑得比谁都快。
如果是汉人的骑兵,比如并州铁骑、白马义从这种,在一次骑兵对冲后,如果发现自己不如对方,在一个足够威严的指挥官命令下,是能够进行下一次对冲的。即使在瞬间遭受重大伤亡时,虽然也会士气崩溃,但是如果溃兵被将领及时收拢,还是可以重新恢复士气的,就如同当初界桥之战时赵云做得那样。
而匈奴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旦崩溃,就会得到一个移动速度提升300%的buff,瞬间消失在你视野里,想收拢都收拢不来。
倒是那数百游骑兵,毕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没有像他们那些同族一样溃逃,只是撤回了麹义那里。
高顺又趁势追杀了一阵子,只不过因为对方获得了逃跑buff,根本追不上,结果也只是让对方跑得更彻底了而已。
那边麹义见状急了,心说怎么回事明明我的骑兵是占优势的啊!
为什么会败没道理啊!
田丰赶忙提醒道:“麹将军,冷静下来!依我看,我们该提前发动伏击策略了!”
麹义当即反应过来,然后射出了鸣镝。
赵二这边听到对方射鸣镝,就感到有些不妙。果然没过多会儿,自己大军的后方,便出现了喊杀声!
哎呀奇怪,对方是怎么绕到我后面去的!是使用了什么特别的计策
不管了,先让太史慈去对付他们!于是赵二这边吹响了哨子。
远方太史慈听到哨声,立即出击,与这支突然冒出的敌军部队交上了手。
太史慈见对方的部队有大将指挥,便大喝一声:“我乃东莱太史慈,来将速速通名!”
对方听后一愣,随即回应道:“原来是虎牢关下斩杀华雄的太史慈,久仰!我乃河间张郃张儁乂,在此领教阁下武艺!”
两人说罢,只见太史慈纵马横枪,直取张郃。张郃挺枪来迎,双方纵马交颈而过,一对一拼了一击。
只听“当”的一声,太史慈发现对方居然是个高手,遂不再小看对方。而张郃亦知道了太史慈不是浪得虚名,双方开始认真缠斗起来。
赵二从侦骑口中得知太史慈已经成功缠住了对方,便松了一口气,再度看向战场前方。
只见颜良的部队已然溃散,不再构成威胁。高顺便放弃了继续追杀,而是朝麹义的中央方阵发起了冲击!
麹义当机立断,命文丑骑兵分成两部,其中一千人在一名匈奴人的指挥下负责纠缠住高顺,文丑自己则亲率一千五百人随时防备张飞。
同时,中央三万混合步卒方阵中,分离出三排弩手列在最前方,准备应对敌人骑兵的冲击。
赵二看到对方的步卒方阵有所动作,不知道对方仅仅是改变阵型,还以为对方是要把步卒压过来。于是笑道:“既然对面的大部队动了,咱们的大部队也别闲着了,上吧!”
立刻下令张飞的右翼骑兵向敌军发起冲击,同时赵二的步兵方阵也缓缓压上,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田丰一见此景,知道败局已定。现在骑兵战不如敌人,而步卒更是不如敌人。这样下去是没有胜算的,与其这样耗下去,不如趁着军队士气尚存,组织部队撤离战场。
他对于组织撤退有一套,上次界桥之战时,撤退却没有重大损失,便是他的功劳。只不过……
这边的地形不太好,平原居多,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山地丛林。毕竟是平原国……
当然,平原地区撤退自然也有平原地区的方法,就是派骑兵对敌人追兵进行牵制骚扰,然而……这帮不靠谱的匈奴人,田丰可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指望在他们身上。那数百游骑兵虽然相对靠得住,但是数量又太少了。
再看从文丑部队中分离出来的那一半骑兵,原本是奉命去纠缠高顺的,没想到他们刚一脱离文丑的控制,便立刻转身逃窜,根本不顾友军死活,瞬间没影了。
文丑当即大骂一句:“匈奴鼠辈!”这帮异族就是这么靠不住!
但他也没办法,只得同时肩负起那支骑兵队的任务,同时纠缠高顺与张飞的两支骑兵,为麹义的大部队后撤制造条件。不过文丑也知道,之前骑兵数量占优的时候尚无法阻挡住敌人,现在骑兵数量不如对面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挡住了,只能是略尽人事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