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混在三国当军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财好色

    后方,太史慈与张郃打得正欢。二人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太史慈见张郃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张郃赶来。太史慈却不走来路,而是赶往旁边一处废弃的村落。

    这个村子早接到官府消息说袁绍会打过来,故而提前搬进了城里,此时只剩下一些民房。太史慈一头扎进了村中不见了踪影。

    张郃是个谨慎之人,担心村中有埋伏,但又一想:这个村子太小了,就算有埋伏又能埋伏几个人于是带了十二个亲兵一起冲进村中,




第三百三十五章 田丰vs月儿
    再说袁绍,当他终于逃到平原国边境,即将进入绎幕县。正当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安全了时,却发现一支大军早已等候在此。

    看旗号,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宗”字,是青州军宗宝部。

    宗宝原本负责镇守渤海郡,在听闻袁绍大军进入平原国后,便率领麾下部队暗中潜入到了两国边境,埋伏起来。他一共带了一万战兵、三万辅兵,都是从渤海郡调来的。如果是在敌境内,这么多军队是不可能隐藏住的。但是在本土内就不同了。

    等到袁绍战败逃亡至此时,宗宝便出来拦截。

    袁绍见退路被截,不由心中叫苦: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我还能向哪里逃,难道要死在这里

    而宗宝却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拱手对袁绍问候道:“袁将军,渤海郡司马宗宝在此恭候多时了!”

    宗宝现在的官职已经升为了郡司马,是渤海郡一号武官。

    他随即展开了劝降:“袁将军,现在你已经无路可逃,不如弃械投降如何如此既可保住性命,又可以避免部下流血,岂不美哉”

    宗宝也不希望进行无意义的流血冲突。

    袁绍见对方居然跟自己谈话,心想或许事情能有转机,便拱手回道:“宗司马,本将军素来与你家赵州牧友善。而且赵州牧还曾答应过,如果开战时本将军不驱离冀州商人,赵州牧会给予本将军一个优待。不知宗司马可否放本将军过去,以兑现这个优待”

    当时条约规定的是下次签条约时,对条约条款进行优待,而不是指这种优待。不过在袁绍看来,所谓的优待无非就是指一个人情,用在哪里都可以,不会那么死板的。

    宗宝倒是听过条约内容,只不过他身为武将,不是很关心这个,所以也没打算较真。只不过……

    宗宝拱手回道:“袁将军,在下乃一介武夫,这条约之事,在下无权做主。要不这样,袁将军先在此稍待,卑职去通知下我们赵州牧,等赵州牧派的人过来了,再与袁将军细谈条约问题,如何”

    袁绍听了很生气,你让我在这里乖乖等着等着你们青州大军过来把我合围么那样的话,我就跟俘虏有什么区别

    哼,我袁绍乃四世三公袁家之主,就算不能建立不世之伟业,也应该战死沙场,不坠我袁家之名,怎可坐地待俘

    于是袁绍冷冷地回道:“既然如此,那宗司马就别怪本将军来硬的了!”

    随即气血上涌,转过身来,对着麾下两万士卒大喊道:“我冀州的儿郎们!我是你们的州牧,车骑将军袁绍!本将军原本要带你们回家,可是面前这些青州军不让你们回去,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麹义一惊,随后反应过来,他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袁绍这是在鼓舞士气,于是配合着大喊道:

    “还能怎么办杀了这些青州人,碾碎他们!”

    底下各级将官亦纷纷带着士兵们喊道:

    “杀了青州人,我们要回家!”“杀了青州人,我们要回家!”“杀了青州人,我们要回家!”

    两万士卒同时呼喊,声威震天!

    宗宝亦惊讶这个袁绍真是条硬汉子,不愧是冀州之雄主。不过,自己深受赵州牧器重,由一介无名之辈,跃居一郡之军事长官,可不能为他丢脸!

    随即亦对着麾下鼓舞士气道:“我青州的兄弟儿郎们,对面这些冀州人无理侵犯我青州,现在祸害完了又想逃回去,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

    四万大军齐声雷动,声音远比冀州军整齐得多。

    “全军听令,杀!”

    “杀!”

    就这样,两支大军展开了血的厮杀……

    再说田丰那边。

    田丰感到很奇怪,对方自从发现自己撤退有度后,就改变了战略,不再想着怎么冲破自己的防御,好去追击袁绍。而是改为包围自己。

    他们不想去追袁绍了,反而把目标改成我了

    难道……

    不好!敌人这么做,要么是觉得袁绍追不上了,放弃了。要么就是对方另有伏兵,早就等候在袁绍逃跑的路上了!

    这样可就难办了。要知道断后跟正常作战是不同的,自己断后时,敌人只会用骑兵把自己部队冲散,好更快突破自己去追杀后面的袁绍。而正常作战的话,敌人就不会满足于冲散自己,而是把自己的部队消灭。

    只见青州军中,攻击田丰部的主力由骑兵变为了步卒,这些步卒在每击溃一支冀州部队后,都会让辅兵们用绳索把溃兵绑起来,而不是任由他们逃走。

    而骑兵则开始绕向田丰部两侧,试图包围田丰部,让田丰逃无可逃。

    田丰虽然知道了对方的想法,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己现在是战败之军,之前大军实力尚在时,尚无法击败敌人,现在就更不可能了。

    田丰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后撤,而是留下三分之二人马就地防御,剩下三分之一人马前去支援袁绍。

    很快,这不到两万的田丰麾下步卒就被青州军俘虏大半,而剩下的人也彻底被青州军包围起来。

    见包围成功后,赵二便排众而出,对着田丰大喊道:“田先生,我乃青州牧赵二,久闻田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幸会幸会!”

    田丰亦拱了拱手,回道:“赵州牧。州牧可是打算劝降”

    赵二点点头:“正是!”



第三百三十六章 甘陵条约
    这场战役,对赵二来说,是狠狠打击了袁绍的力量,同时也增加了自己方部队的战争经验。

    而对高顺来说,则是测试了他新训练出来的骑兵的实战成果。虽然之前通过与波才的战斗中,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加以改进。但改进的效果如何,还是靠这次战斗才验证出来的。除了训练外,高桥马鞍的实战效果也得到了验证。

    在这次战斗结束后,高顺又有了新的心得,他会继续对训练计划进行改进。通过在实战中亲自指挥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部队,可以有效地发现自己训练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行改进,最终完善出更加合理的训练计划,培育出更加强大的骑兵。

    这可比光闷头在军营里训练,闭门造车要强多了!原时空高顺在吕布手下,就只能闷头练兵,练出来的陷阵营自己却不能指挥,导致那陷阵营从头到尾就那一个模样。虽然也很强,但不能升级进化。一开始曹操对陷阵营还有点忌惮,但时间长了,就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了。最后到白门楼之时,曹操压根不觉得高顺哪里厉害了,连招降都不招降,直接砍了。

    赵二把战后事宜分配好后,就进入了平原县地牢,来见田丰。

    “田先生在此可还住得习惯”

    田丰冷哼了一声:“倒还算干净!”

    田丰一开始进入地牢时,还以为是赵二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才特意命人打扫干净的。后来一问狱卒,得知全青州的地牢都这样。这才感到有些诧异,想不透赵二定下这个政策的原因。

    难道赵二发迹前坐过牢

    咳,这么恶意揣测别人不好。

    田丰看都不看赵二一眼,直接赶人道:“赵州牧此来如果是来劝降的话,还是请回吧!”

    赵二笑了笑,道:“那倒不是!本官知晓田先生是忠义之人,自然不会来做无用功。仅仅是例行来看望下俘虏而已!”

    田丰一听这话,有些生气:“我一阶下囚,有何可看的!难不成赵州牧是特地来羞辱我的”

    随即想起了自己的被俘方式,自己以一介儒生之身,独自挑战数万青州大军,本想做一回烈士。却没想到被敌人以这种卑劣的手段俘虏,这令他非常气愤:“哼,我就知道,你这背后敲闷棍的人,不会安什么好心!”

    赵二听了脸一红,刚欲道歉,这时月儿从身后闪出,对田丰笑着解释道:“呵呵,田先生误会了!敲先生闷棍的是奴家,乃是奴家自作主张,与赵大人无关。田先生还是不要跟奴家一介小女子计较了吧,嘻嘻……”

    田丰看了看月儿的小身板,随即冷哼道:“赵州牧居然把罪责推到一介弱女子身上,不觉得羞耻么”

    这田丰别看只是一介儒生,但大家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儒生也是有练习武艺的,战斗力不弱。田丰才不信自己是被这么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所俘。

    田丰话音刚落,月儿瞬间翻脸,用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就从身后掏出一根大木棍,照着田丰就砸了过去。

    田丰还没反应过来,就听“砰”的一声,他面前案几上的磁杯已经被砸得粉碎。

    月儿收起棍棒,又瞬间恢复了笑容:“田先生这下可相信了”

    田丰身体不由一哆嗦:“……信了。”

    赵二连忙赔罪道:“咳……家婢不懂规矩,本官疏于管教,望先生恕罪!”

    田丰这才恢复过来,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赵二又对他说道:“本官倒是忽然想到了一事,想跟田先生谈谈。”

    ……

    袁绍逃回绎幕县后,并没有进城。这次跟上次不一样,上次自己逃跑时身边军队不少,随便一个县城就能帮自己抵御追兵。而这次不同,自己身边只有少量残兵败将,就算加上绎幕县的那点守备部队也不足以抵挡。故而也没进城,而是一路逃到甘陵国都,这才进城。

    新任甘陵相袁遗接待了他,甘陵国都里面有几千军队,再发动下城内私兵什么的,也能凑出上万人,勉强能够抵挡追兵。

    袁绍刚刚歇息过来,便听到手下人来报,说青州军派来了使者,想商谈战后条约的事。

    袁绍气道:“赵二这个混蛋,这么快就定好条约了,他是早就预料好了自己能胜是么”

    现在他手里的部队已经十不存一。不过现在自己已经回到了冀州,冀州这边还是能调集出一些兵力过来的,加上城内留守部队,单纯看兵力的话,倒也不是不能一战。

    然而打仗主要看的是士气,现如今袁绍军这士气……哪里能打仗

    袁遗便劝他道:“本初息怒,依我看这是好事!那赵州牧派使者过来,说明对方并不想对您斩尽杀绝,我们还有机会!”

    袁遗是袁绍堂兄,故而对袁绍只称表字,而不用叫主公。

    袁绍只得叹了口气,问道:“那么现在咱们该如何处理现在就去见那使者”

    袁遗道:“不,现在本初身边没有可以商议的谋士,不宜谈判。不如先让使者进城安歇,待郭图到来后再谈!”

    袁绍点点头,答应了。

    袁绍现在身边是一个谋士也没有。田丰下落不明,审配随崔巨业去打公孙瓒了。逢纪留守邺城,许攸去对付



第三百三十七章 巨马水之战
    简雍呵呵一笑,他就知道对方会在第一条上求取让步。因为除了第一条之外,其他条约对自己一方虽然重要,但对袁绍来说却是无关大局的。

    至于第一条为什么定的那么苛刻,一下子割去对方三个郡,其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提出的真实要求,这亦是鲁迅说过的“开窗理论”。

    于是简雍告诉他们道:“这个让步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减少割取地盘的面积,即甘陵、安平、河间三郡中,每个郡只割让部分县。第二种就是减少割取的郡数,减为一个郡或者两个郡。减为两个郡自不用说,而减为一个郡的话,就需要贵方以其他方式来代替这一个郡的利益。第三种,就是三个郡的数量不变,只不过不再是完全割让给我方,而是改由双方共管。如果袁将军对其中某种让步方式有疑问,在下可以给您详细介绍下这种方式。”

    郭图看了看袁绍,见对方点头后,便问简雍道:“宪和先生,劳烦您介绍下这第三种方式,即共管的方式吧!”

    于是简雍便介绍道:“那在下就为公则先生讲解一下:这三个郡如果选择共管的话,那么贵我双方都会派出官员进驻三郡的郡守府,三郡的具体政策、事务均由双方官员共同商讨制定。首先是税制,其中涉及商贸方面的税制制定由我方说了算,而农税、捐、役等杂税我方不予干涉。也就是说,三地的农牧矿猎等收入仍旧归您来决定。我方只是在商贸方面着手,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双方的贸易能够正常地进行。”

    “刑律方面,涉及贸易、商户的案件由我方负责,其他案件由贵方负责。制定新的法律,同样要征得我方同意,涉及商贸的法律,同样由我方负责。”

    “而驻兵方面,双方皆可以自由在这三地驻兵,没有数量限制。这三郡会为双方的驻军提供一笔固定数额的钱粮,作为军队的日常开销之用,不足部分由各方自行解决。”

    说到这,简雍笑着解释道:“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我青州再次被突袭。这次龙凑之战,我青州明明带甲百万,却只能仓促凑出万余人马来作战。若不是赵州牧指挥有方,援军及时赶到,很可能就败咯!如果有了这三郡的缓冲,那么下次战事时,我方也能够有所准备了。”

    简雍这话就是在迷惑袁绍了,要知道赵二早在袁绍出兵前就从商人那里得到了消息,并做好了战备。就算再给赵二更长时间准备,最后出战的也还会是那些人,不会有任何增加。但如果赵二没有提前接到消息,那赵二仓促之下,就只能凑出一些寻常军队,亦没有太史慈的预备队和宗宝的伏兵了。

    袁绍听了简雍这话,虽然不是完全相信,但也觉得有几分可能。

    简雍接着介绍道:“人口迁徙方面,三郡不得无故拒绝任何外地人口搬迁至此。同样,亦不得拒绝本地人口搬离三郡……”

    郭图听到这立刻打断道:“宪和先生!容我打断一下,若是有人在本地犯了重罪,欲逃往外地,也不得阻拦吗”

    郭图对这一条戒备极深,要知道,青州百姓的生活水平远胜冀州,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就这样开放了人口迁徙限制,那么这三郡百姓都不需要青州军去抢,自己就会跑去青州了!

    简雍呵呵一笑,解释道:“如果有人犯了罪,在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就会被关进牢狱之中了。又有何机会去迁徙”

    简雍心想,你总不能把所有百姓都捏个罪名关起来吧你有那么多地牢么

    “可是……”

    简雍安抚道:“在下知道公则先生担忧什么。我青州虽然需要人口,但也不会把这三郡搬空。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人口迁出限额来,在限额内人口可以自由迁出,达到限额后,想迁出的人就需要等下一年了,如何”
1...120121122123124...1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