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衣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15端木景晨

    秦太医就为难起来:“世子爷,下官只说可能保住动了胎气,您也明白的,能不能真的保住,除了用药,还要靠老天爷和祖宗。”

    就是说,用药也不一定能保住。

    如果能保住,就是他秦太医医术高超:如果不能保住,说明盛家没有福气要这个孩子,不能怪太医医术不行。

    秦太医话里话外的意思,盛修颐明白,也懒得跟他生气,连连点头:“请您开些药,我现在就吩咐人去抓药。”

    秦太医的医术在太医院算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他是最年轻的太医。

    像他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医术,多少是有些天赋的在里头。盛修颐觉得,如果他都不能保住东瑗的孩子,其他太医也不能,估计真是天意如此了。

    如果他知道,昨晚就不会……

    为了一时的欢愉,居然发生这样的事,盛修颐心底满是懊恼和后悔,甚至带了几分后怕。

    太医开药的空隙,寻芳和香橼分别进了东次间,两人各自把太医对盛修颐说的话,告诉了各自的主子。

    东瑗愣住,半晌没有回过神。她是真的没有往那方面想。生诚哥儿的时候让她吃尽了苦头,她下意识里害怕生孩子。

    况且她所接受的教育里头,都是独生女子。有一个儿子,东瑗觉得很好了。她虽然知道古代人希望人口繁盛,她却没有想过再多生子女。

    当然,能再有个孩子,将来诚哥儿有个同胞弟弟或者妹妹,东瑗也是喜欢的。

    只是……

    她真的太大意了。

    盛夫人又是喜又是疑惑又是担忧:“什么时候上身的,你怎么不知声”又问“到底怎么动了胎气”

    提旁的话还好,一提如何动了胎气这话,东瑗瞬时控制不住,一张脸霎时通红。

    盛夫人也年轻过。

    她一问如何动了胎气,东瑗就满面紫红,她如何不明白只怕是行房时没注意……,

    盛夫人一阵好气。

    东瑗年纪小不懂事,盛修颐可是经历过那么多事的,他怎么不会注意些,还像个毛头小子似的如今东瑗可能姿嗣不保。

    盛夫人只差气得要骂盛修颐几句。

    在盛夫人眼里,没什么比她添孙儿更大的事了。

    “你们啊”她声音娶带了几分责备,替东瑗掖了掖铺在炕上的被子“你躺着,我去看看太医开好药了不曾等吃了药,再进去躺了……………”盛夫人怕东瑗来来回回折腾,反而让身子吃亏,所以见东瑗躺在东次间炕上,就没有劝她现在进内室床上躺着。

    免得等会儿吃药还要起身。

    &nb




第245节大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盛昌侯听了盛夫人的话,脸色变得阴沉。

    盛夫人怕盛昌侯要骂人,忙陪着笑脸安慰他:“……秦太医话中之意,只是动了胎气,用药能保住孩子。阿瑗是个有福气的,侯爷莫要担心。”

    “颐哥儿房里的事,还用我们操心”盛昌侯冷哼一声。

    这话,不知是对盛修颐不满,还是对薛东瑗不满。

    盛夫人心里何尝不着急

    可是在盛昌侯面前,她一点焦急也不敢露出来,依旧含笑:“侯爷说的是。孩子们都懂得分寸的。这次也是事出意外。他们年轻,总要经历些磨难才好。我已经给祖宗上香,也叫人去庙里点了长明灯,替阿瑗和这个孩子祈福……”

    盛昌侯没有再说什么,有些不耐烦起身:“他们的事,让他们自己操心。天色不早了,歇下吧,明日还要早起……”

    盛夫人一直被东瑗的事吓住,都忘记了明日还要进宫去哭丧,不免问盛昌侯:“阿瑗明日不去,要不要跟内务府那边打声招呼”

    “我明日一早派人去说。”盛昌侯不以为意道“郡主动了胎气,这是大事。”

    可再大的事,也大不过替太后娘娘哭丧啊。

    盛夫人有些犹豫,悄声问盛昌侯:“要不要派个人去镇显侯府说一声。让他们家老夫人跟皇后娘娘提一提,总比侯爷去内务府卖人情要好些……”

    她是担心盛昌侯现在面子不足,到了内务府那边要费口舌,惹得盛昌侯生气。

    让如日中天的薛家去说。盛家就躲在后头,不用留下把柄。

    盛昌侯不快瞟了眼盛夫人:“我们盛家媳妇,让薛家去跟皇后娘娘提,那才是真的丢尽了盛家的脸!咱们府里。这点事也办不成么”

    盛夫人顿时就吓得不敢再多言。

    她是替盛昌侯着想。

    可盛昌侯太要面子,不肯接受镇显侯的好意,盛夫人也是能猜到的。她不过是试探着一提。既然盛昌侯不同意,她就不能再多说什么。

    不仅仅是盛昌侯和盛夫人担心哭丧之事,东瑗和盛修颐也担心。

    “太医说静养半个月,下床自然不好。”东瑗跟盛修颐道“哭丧那边如何安排,要不要和爹爹商议”

    盛修颐就替东瑗掖了掖被角:“我会和爹爹说,你莫要下床就是。”

    “……我总怕牵连你。将来你若是位高权重。这些事都是把柄。留下不忠不孝的骂名,总归不好。”东瑗幽幽叹气。

    盛修颐就哈哈笑起来:“你啊,未免想的太远。我不过是太子少师,哪里就来的位高权重”

    东瑗撇嘴:“将来自然会。未雨绸缪,少留些把柄。总是好的。”

    盛修颐又是笑。不过,东瑗的话倒让他想起了也莲和忽兰公主的事。

    南止国开国不久。

    汗国的开国贵族们,大部分都是曾经草原各大部落的贵族首领。他们虽然暂时服从汗国,却没有真正的英雄可汗能镇得住他们。

    开国君主一死,整个汗国就落了套。

    忽兰和也莲的父亲,曾经就是个亲王,后来自己蹿了侄儿的汗位,做了可汗。不过,当初先可汗的女儿却没有被杀死。她在仆人的拥护下,带着开国君主的封印跑了。

    去年,她才回了汗国,借助她另外一位叔祖父,推翻了也莲公主父亲的汗位。

    想起那位先公主,盛修颐隐约见过她。

    他把这些事说给东瑗。然后提到了那位协助新可汗登基的先公主,对东瑗道:“那个女子,怎么瞧着有几分当初你身边丫鬟的模样”

    东瑗一愣。

    她顿时就想起了逃跑的紫薇。

    当年蔷薇不是跟东瑗说过,紫薇就是从西北牧民家里来的。她虽然出身寒苦,却会武艺,认识汉字,这一切让东瑗和蔷薇对她的身份都有怀疑。

    难不成她就是当初被也莲公主的父亲赶出来的先公主

    “当年程永轩不是看上了紫薇”盛修颐越想越不对劲“而后我说过,程永轩本不是那种轻浮性格。他曾经在西北呆过三年,看到紫薇就想着要她,可能是见过南止国的通缉令,想捉了紫薇去请赏。”

    盛修颐越发觉得自己分析的很对。

    他了解程永轩。

    程永轩并不爱好女色,却对权势很看重。

    他如果在京都发现了南止国的先公主,把她交给朝廷,大约是对朝廷的一大贡献。

    而紫薇很明显是看出了程永轩的用意,怕落入朝廷之手,索性自己跑了。她和也莲、忽兰不同,她从来没有想过依靠天国的兵力复国。她蛰伏三年之久,回去之后就联系了另外一位叔祖父,推翻了也莲父亲的汗国。

    这一点而言,化名叫做紫薇的汗国公主,倒是有几分傲骨。

    东瑗听着盛修颐说,也是惊讶不已。

    她对紫薇身份怀疑,充其量以为她是落魄贵族的女儿,或者是曾经被青楼妓院从西北弄来驯养过,所以她认识些字,也懂几分武艺。

    不成想,她居然是汗国的公主。

    “这件事,我回头想告诉蔷薇。”东瑗对盛修颐道“这些年,她虽然不说,却总是惦记着紫薇。知道紫薇没事,她和她的家人也放心。”

    “我只是隐隐约约见过,不曾瞧得仔细。”盛修颐说道“新的可汗派了使者前来,倘若有了机遇,我打听打听再说。”

    东瑗轻轻嗯了一声。

    她对紫薇没有太多的感情。可想起她,却想起了曾经的薛家的日子。

    &n



第246节请归(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瑗曾经一次次幻想过元昌帝驾崩之后的幸福生活。

    对于元昌帝,她有的只是对他身份的畏惧。

    可突然听说他驾崩了,原本以为会很轻松的心情,猛然间有个莫名其妙的闷滞。

    他从人世间消失,也带走了他曾经给东瑗的那些噩梦。记忆中那个令人惧怕的君王,也变得面目模糊。

    让东瑗能记起的,只是他那双似泼墨般浓郁的眸子。

    他的眼眸深邃而多情,若是东瑗没有上一世的经历,大约会在青春年少时为他沉沦。

    可尘归尘、土归土,他终于要化作一柸黄土了。

    东瑗舒了口气,静摄院中的腊梅尚有余香,她觉得今年的梅花别样妩媚香甜,唇角忍不住翘了翘。

    太后尚且停在宫里没有出丧,元昌帝的灵堂也设下了。

    嗣皇帝一边筹办元昌帝的葬礼,一边准备践祚九五。

    因为新皇登基,国丧不似从前禁止三年民家嫁娶喜乐,而是大赦天下。

    新皇的生母薛皇后封了太后。太子妃却因为娘家德行有亏,她的祖父雍宁伯还关在大理寺,所以太子妃只是封了皇贵妃,并没有封后。

    皇家手忙脚乱,盛家没有权臣,倒是落得清闲。

    盛修颐赐称帝师,依旧教导新皇念书。

    到了二月十八,新皇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天庆。

    普天同庆。

    原本只有太后去世,盛府以为定要禁止民间婚娶,所以三月初一盛修沐的婚期,盛昌侯已经准备叫人另选良辰。

    可元昌帝驾崩,天庆帝登基,大赦天下,三月初一的婚期不用推后。

    盛家又开始红红火火忙着替三爷操办婚事。

    东瑗因为前些日子动了胎气,如今还在静养中,盛夫人和二奶奶葛氏亲自操持三爷的婚事,不让东瑗沾手。

    东瑗又怀了身子。让二奶奶看到了自己的痛处:薛东瑗进门才两年。已经怀第二胎了。她进门快十四年,才怀过蕙姐儿一人。虽然婆婆没说过,二奶奶心里却是酸痛难当。

    好不容易对东瑗的些许好感,又化作乌有。

    趁着东瑗病中,三爷的婚事落在二奶奶头上,家里些许对牌又交到她手里。二奶奶就很不客气开始准备抓权。

    从前她就是太傻,害怕盛昌侯,协助盛夫人管家时不敢动手脚。所以薛东瑗进门,盛夫人才能那么轻易把二奶奶手里的权利交给薛东瑗。

    后来盛夫人甚至不让二奶奶沾家里的事。二奶奶就有些心灰意冷。可薛东瑗再次怀孕,刺激了她,让她看不到别的希望。

    这次替三爷办婚事,二奶奶打定了主意,要把自己陪嫁中得力的管事安插在盛家内院的重要位置。

    她倒要看看,薛东瑗病好了重新管家,敢不敢把她的人再换下来。

    倘若薛氏睁只眼闭只眼。二奶奶才算彻底下定决心和她交好。二奶奶不似薛氏有那么丰厚的陪嫁,她需要在盛家的产业下下点功夫。况且从前她帮着盛夫人管家,可是清正廉洁,什么事都没有做过。

    如果薛氏敢把二奶奶的人都换了,二奶奶就算是看透了:薛氏不过是虚情假意。

    二奶奶想着,前些日子因为东瑗怀孕带给她的郁结一扫而空,脸上有了些许明艳的笑,回了喜桂院。

    二爷盛修海今日也早回来了,垂头丧气坐在东次间临窗大炕上。闷声不响。

    二爷很少这样。他就算不开心,也会在外头花天酒地玩闹,直到心情好转才会回府。

    二奶奶不由心里咯噔,轻手轻脚走到二爷身边,低低喊了声二爷,又柔声问:“今日怎么回来这样早”

    二爷回神,哦了一声,没有回答二奶奶的话,而是问她:“今日的事都办好了听说大嫂病着。你帮娘管家”

    二奶奶颔首。带了几分得意。

    二爷显然没有留意到二奶奶的小情绪,点点头。懒懒拉过身后的梭子锦大引枕,斜倚在炕上不说话。

    “怎么了”二奶奶再也没有忍住,担忧问道,“二爷怎么今日心情不大好”

    二爷沉默须臾,才道:“我想回徽州老家去!”

    二奶奶大惊,连忙站起身来,问道:“好好的,您怎么说起这话来是不是府里出了何事”

    她还以为是盛家遭了难,二爷要抽身先走。

    “没事。”二爷重重叹气,“在京都也过得不痛快。回到徽州,还有大哥在,至少一家人团聚热闹……”

    二奶奶更是不解:“二爷,您今日是怎么了大哥什么时候回了徽州咱们在徽州老家,不就是只有一个大伯家的堂兄吗大伯是庶出的,难不成您要自甘堕落,去和大堂兄结交”

    旁的话还好,这话一出口,二爷脸色霎时就变得紫涨,额头青筋暴突。

    他猛击炕几,站起身来:“自甘堕落我是个什么,还瞧不上庶出大伯的儿子!妇人短见,你根本就是个没脑子的东西!”
1...100101102103104...1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