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既然大家都有顾虑,我们还是慎重点好。至于资源和时间,就不用你们担心了——我们文联有《文学月刊的记者资源,这篇作文里的事迹如果是真的,那绝对够资格被加工登载了,就由我们负责吧,最多等三四天,不会耽误公布成绩的。
那些教育系统的专家,一听有人负责花钱出力了,自然犯不着再做恶人拦着。
只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专家,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如果亲自接触采访了,谁能保证不会产生文章以外的影响判分因素呢?出于公正,阅卷者是绝对不能和考试者有任何接触的。
对啊,还是老曹大公无私。这个说法也没有错,引来了好几个附合。
萧牛一想也对,修改了自己的意见:曹老,那您看这样如何:我们先判一个最终的候选分数:如果这篇文章的事实部分不存在捏造,仅就文学性该判几分,如果严重造假浮夸,又该如何判。候选分出来后,我们再等采访调查结果,最终把对应的候选分套进去,这不就公正了么。
这倒是可以。反正就给你3天,如果3天内采访赶不上,那就折衷处理吧。曹老点头道,然后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这篇文章,文笔还略有瑕疵,但事迹如果是真的,给68分也不为过——70是不行的。
我觉得60就差不多了。
几个专家也不怎么严谨,草草商量一番,最后定下一个66分的判决——当然,前提是采访结果证明没有造假。
当然,如果造假了,0分也不算冤。
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编造故事压根儿就不叫个事儿。
但这片文章编造的事情,实在是太敏感了。如果拿伟大工程来编造,绝对是要上纲上线的政治问题。
第28章 大义凛然
同志,您好,我是《文学月刊的采编人员,这是我的工作证,我们单位是徽省文联管的。
请问能采访一下你们厂的顾镛同志么?我们从某些渠道知道了他的事迹,想确认报道一下。
蔡明霞非常礼貌地站在钱塘制氧机厂的保卫科办公室门口,跟吴俊法交涉。
她就是萧牛派来的女记者,赶了一天的路才到的钱塘。
因为工作证的关系,普通的传达室大爷没敢拦她。但也知道厂子里目前正在承担秘密项目,不能随便采访,于是就让保卫科来接待。
不过,虽然暂时还没采访到正主,钱塘方面的接待还是挺礼貌的,不仅有茶有饮料,还招待蔡明霞先去食堂吃点便饭,也没要她票证。
77年底,这种接待规格已经不错了,是效益好的国企才招待得起的。
吴俊法当然知道顾科长眼下不是轻易能见的,便为难地说:顾科长正在承担国家机密科研任务,恐怕不能见你。
蔡明霞想了想:那,能见一见他儿子顾骜么?这话问起来可能有些荒唐,我想知道,小顾同志是不是也在你们厂的科研任务中发挥了作用?
吴俊法脸色一变:怎么?是小顾在外面泄露了国家机密?
蔡明霞连忙摆手:那倒没有,他只是在文章里写了一些科研公关的普遍心得,没有涉密。
吴俊法这才琢磨过来味道,他估计顾骜肯定是投稿了什么东西,所以被人找上门来了。
那我请示一下。吴俊法让女记者等一会儿,自己跑去请示领导。
不一会儿之后,他就带来了准信:采访先进事迹,我们是欢迎的。反正他也不是我们单位的人。不过,我要在旁边旁听,技术细节不能谈。
蔡明霞连忙答应:没问题。
几分钟后,厂办的一间接待室里,顾骜就被吴俊法亲自带了过来。
蔡明霞再次出示了自己的证件,然后压低声音问道:小顾同志,我们先确认一下:本厂技术科科长顾镛同志,是你的父亲。你本人则是初中毕业后插队当了知青,并且是今年高考的应届生——这些信息没错吧?
没错,你有什么具体要问的么。难道,是跟我的考试文章有关?我想,我在文章里并没有泄露任何国家机密,写进去的都是能够公开的信息。顾骜回答得很坦荡。
水晶特殊容器,是这年4月份就初步试制好的。纪念堂随后就在5月24日落成9月9日开放。
所以如果一家企业宣传自己为其中的某些东西提供了技术支持,只要属实,都是可以说的,这是合法公开信息。不能说的是技术细节。
看顾骜回答得这么理直气壮,蔡明霞观察了一下他的眼神,发现非常坦荡,也就多信了几分。
她继续问道:那么我能问问,你们服务的这项技术,已经到了取得决定性突破进展的程度了么?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些论证在前置技术攻克之前,是无用武之地的顾骜措辞谨慎地慢慢解释。
不过蔡明霞却以为发现了什么,连忙打断道:那我能理解为没有突破关键技术么?
顾骜笑了。
同志,请不要断章取义,慢慢听我说完。确切的说,是我考试写那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彻底验证。但是我回来之后这几天,因为准备工作都完成了,一切都如我所预料的——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氦氖分离和另外两项杂质分离。不信你可以看厂办正式归档的技术攻关会议记要。
蔡明霞不可置信地求看了一些可以公开的结论性资料,心下骇然。
纪要上,对于顾骜的贡献,写得非常详细,而且来龙去脉都有。不是那种想冒功就能冒的。
可是这你不是一个中学生么?小顾同志,您能说说,您是怎么凭借一个中学生的物理化学水平,就解决这种困扰了国内本领域最前沿国企多年的问题的呢。蔡明霞已经觉得理解不能了。
顾骜示意对方把情绪缓一缓。
他知道,这种时候要让人信服,必须讲一个故事性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解释。
蔡记者,我不知道你了不了解资本注意国家,知不知道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都是有成文的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的。
蔡明霞勉强地点点头:我知道有专利这个概念,但是不太懂法律。
没关系,知道概念就好,剩下的我教你。顾骜也不谦虚,当场洋洋洒洒地指点江山,
在成文法国家,专利审查指南里,几乎都有一条:判定一项新技术是否具有创造性,应当看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而判定‘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时,不应当考虑这项突破的取得过程是否艰辛。只要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因公知常识而导致的技术偏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那就都属于有创造性。
蔡明霞觉得自己的智商已经快不够用了,简直就是在被碾压。
她艰难地组织着措辞:你你的意思是说,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大小,和过程是否艰辛是否难以想到,并没有关系?有时候就是靠灵光一闪的天赋,就能做出别人埋头苦干也攻克不了的事情?
旁边的吴俊法比她还要二脸懵逼,听过了蔡明霞的翻译,已经要给她竖大拇指了。
顾骜点点头:差不多可以这么理解吧,我父亲是技术科科长,所以我从小对制冷物理和物质分离想得比较多,见多识广。有时候,通过一些创新的思维模式,就能妙手偶得。
那能不能举个具体例子呢?蔡明霞津津有味地追问。
技术细节不能说我给你举个类比的吧。顾骜想了想,又打量了一下蔡明霞,风趣地问,蔡同志,看你也有30了?应该已经结婚生子了吧。我拿奶娃的例子说事儿,你能理解吧。
你蔡明霞几乎要斥责顾骜耍流氓,但考虑到对方的年纪,知道他纯粹是从便于理解的角度才这么问的,也就忍了,我儿子都三岁了,你随便举,我能理解!
顾骜便开始设问:那好,蔡同志,如果今天我问你,你要把冰箱里的隔夜母乳温到刚好38度,喂给婴儿。但婴儿不会说话,不会喊烫。你能在奶瓶上进行什么科技改良,实现这个目的呢?
我家没有冰箱,你说的是资本注意国家吧。蔡明霞有些不着调。
顾骜无语:我说了是假设!
蔡明霞想了想:那给奶瓶里装个温度计?这个答案对么?
顾骜摆摆手:技术设计,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能实现目的,后面比的就是成本和便捷。但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一个额外条件:
美国杜邦化学,今年刚刚发明了一种在36到39摄氏度之间,颜色为粉红色温度超过后就会变白失色温度过低则会变成大红色的塑料。然后,我再问你刚才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蔡明霞明显不是理科生,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我我不知道。
顾骜唯有拍额:当然是拿这种塑料来做奶瓶圈了!
蔡明霞一愣:呃对哦!哇,小顾同志你好聪明。
顾骜已经无语了:我不能说的技术机密,其实原理跟这个差不多——我们厂并没有发明什么新材料。本工程用到的材料,都是外国人已经实验出来的。但正如杜邦公司刚刚不小心造出一种36到39度变色的塑料时,也不知道这种塑料最适合干嘛。
发明了那种物质分离材料的外国公司,一开始也没想到可以拿来制氦。说到底,我用的就是克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固有技术偏见,把一种现有的东西当成另一种东西使,是使用方法层面的创新——
在资本注意国家,方法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科研不仅是苦战,更是解放思想,突破固有技术偏见。这些话,我在我的作文里已经写过了。
我并不是想邀功,只是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同行借鉴与启发,让大家共同进步,能少走一点弯路,少浪费一点国家科研资源,那也是好的。毕竟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至于这些话是否适合由我这种毫无资历的人来说,说了之后会不会对我个人的前途造成什么损失,我当时没有多想,也没有办法
蔡明霞听到这儿,记者的职业习惯告诉她:这里有值得深挖的点。
于是她连忙打断:那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呢?如果你在高考之前,就能预料到这么写有可能导致你个人前途出现波折呢?你还会这么写吗?
很尖锐的问题。
顾骜是见识过后世的震惊部小编的,对记者挖坑的免疫力自然超强。
他不想让自己的回答显得太假,于是问一旁的吴俊法借了一根健牌烟,还要了跟火柴,划着了之后,猛吸了一口。
这才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
第29章 你甘心只上清华北大吗
两天之后,徽省高考判卷办语文卷专家组。
蔡明霞采访后形成的记录文学初稿,摆在了一众专家的面前。
好同志啊!萧牛也没想到自己儿子逮到的数学复习队友,原来是个藏得这么深的大神,感慨得无以复加。
这觉悟,这能力,没得说了。一向秉公的老曹也无话可说,唯有感叹沧海桑田。
也亏得是十四五岁的热血少年,刚刚下到农村,难怪还那么理想主义。难得。其他专家纷纷如是交换眼神。
我看这篇作文要不就给70分吧?有些冒进的就开始劝。
幸好萧牛和曹老都是有原则的人,依然坚持:不,说好了就文学论文学,采访之前已经定了候选分是66,就给66。
最终,顾骜的高考语文卷上,留下了一个总分91分的成绩。
而与此同时,他其他几科的高考成绩,已经更早出来了。
下个月的徽省文联刊物上,也会有一篇关于他事迹的短篇纪实文学。
不过萧牛很谨慎,回头就关照了蔡明霞,让她把材料再做扎实一点,一定要等高考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再把相关文章放出来。根据风向,再决定是否要深入系列报道。
免得让人误会又回到为考生造势的年代。
张铁生那种伤害高考公信力的案子,国家再也经受不起了。
这天,已经是顾骜接受采访后的一周了,他和马风也已经回到了宣州,等待考试结果。
历史的车轮,也滚滚翻篇到了1978年元月。
一大早,顾骜借住的那户农家门口,就围来了一大群人。
郑大伯小心翼翼地开门瞅了一眼,便一惊一乍地招呼顾骜:小顾,是徐主任,你考试通过了?
顾骜一点都不担心,整理了一下衣服,坦然走了出去。
倒是跟在他旁边的马风,心里非常忐忑。
这年的高考,是只允许成绩过了最低投档线的人填报志愿的。如果太差,那就连填的资格都没了。
另外,最终录取的时候,也不是严格按照第一第二的志愿顺序来录取,而是优先保障重点院校录取到优秀考生。
实践中,也确实发生过高分考生不自信,结果一志愿填了胡建师专三志愿才填厦门大学。但因为成绩已经够好足以上厦大,所以被厦大插队挖走了。
徐主任一看到顾骜,就很亲切地过来拍拍他肩膀:小顾啊,恭喜你了,你也算给咱公社争光了——全社今年6个人过线可以填全部志愿,你是其中一个,难得还是个理科生。啧啧,社里八百多人报名呐走,你们跟我去办体检手续,政审我已经帮你弄了。
看着徐主任跟顾骜亲切的样子,一旁的马风多多少少有点失落,他不甘心地问了句:主任!我填志愿的资格都没有么?
徐主任笑道:你也算可以了,虽然不比他们6个——你属于‘只能填需要用到外语成绩的专业’,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这年的外语成绩不是所有专业都用得到的。所以马风的情况,显然是其他几门课加起来太差,总分不太够,所以只能在计入外语之后扳回一些竞争力。
马风瞬间觉得从炼狱升回了天堂。
够了!谢谢徐主任!只要有大学念,不管什么专业都值了!
马风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竟然腿一软,坐倒在地,抱着顾骜的大腿嗷嗷哭泣起来,没想到,我家的‘黑五类’和‘伪职’还没平反,我都能考大学了。感谢顾哥感谢党,感谢国家和人民
诶诶,快起来,别人看得丑。顾骜都不好意思起来,把马风提溜着拽起来,给他掸了掸裤子上的土。
这番戏剧性的反差,让围观的知青们羡慕嫉妒恨甚嚣尘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