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这也没什么奇怪,毕竟是一个66岁的老人了嘛,还得了癌症,脑子转不过来是很正常的。只有实践层面血淋淋的教训才能唤醒他,纸面的推演是没用的。
这部分会议结束后,顾骜比王安还多留了两天,因为顾骜还要参加一个关于国内无线通讯技术战略布局的研讨会,而通讯领域跟王安是毫无关系的,所以这个座谈会只要顾骜参加就行了。
具体的会议细节就不赘述了,其后续影响,后文自然会提及。
王安在忐忑中飞回了美国。
虽然没有给儿子立到足够的、可以拿来谈细节的声望。
但毕竟也算是带着儿子见过了外国高层、参加过一项足以比肩“星球大战计划”和“尤里卡计划”的科技战略座谈会。
所以,王安依然坚持加快他交接班的进程。
王安不希望卡宁汉和约翰.钱伯斯看清楚王列在此行中究竟表现如何。他要的是快刀斩乱麻,一团迅捷操作就把事儿定了。
这种糊涂的决策,并不是顾骜有主角光环开挂,而是本来就符合历史的——原本的历史上,王安就是10月份带着儿子去了中国刷脸,回来后11月份就让而儿子接任ceo了。
……
同一时刻,京城,钓鱼台国宾馆隔壁的顾家府邸。
刚刚搞定了大事的顾骜,心情颇为不错,回府就跟米娜吟诗作对,对坐饮酒作乐,私下里小庆祝一下。
夫妻俩在园中小楼登楼对酌,俯瞰着玉渊潭和永定渠的水岸景致,好不快活。
顾骜把他这几天的骚操作,卖弄地说了一遍,赢得了妹子真心的崇拜。
一个人憋在心里骚操作不能炫耀,那也是很累心的。
不过,米娜终究是有商业头脑的,崇拜完了顾骜之后,她也不忘提醒地劝说:
“你这么对付王安真的好么如果你是想未来最重要收购王安电脑、并且把这个牌子、这个系列产品好好做下去的话,就不该放任这家公司慢慢堕入深渊,这样将来你接手到的东西也不值钱了,而且他们的技术研发也会出现脱节、人才凋零。”
米娜这番话,确实是非常符合商业逻辑的。因为顾骜并不是那些“门口的野蛮人”,炒作一波股价捞到差价就走,顾骜是真心打算未来把王安电脑这个品牌经营好的。
可顾骜的做派细节,却让米娜误会他是用之前对付德州仪器那种管杀不管埋的方式来狙击王安了。
米娜不得不怀疑,老公是不是心态没有转过来。
不过,顾骜很快就为妹子解惑了。
“不是你想的那样,”顾骜沉稳地说,“如果你是担心我这么折腾王安,会让王安人才流失,那大可不必。
这个行业流动性没那么大,未来一两年为限的短期内,王安的日子如果不好过,其他自研操作系统的电脑公司日子也会更不好过。我只要盯着核心要害技术人员别流往ibm和微软,就行了。如果他们愿意来天鲲,我也会留心吸纳——
下个月,我们天鲲的学习机就要上线了。这也算是渐渐从游戏机往‘带文字处理机功能’的方向靠拢了,而且天鲲在上升期,只要有心引导,该怎么选那些人很明白。”
顾骜先澄清了呃第一个风险,然后停顿了一下,喝了口红茶,等米娜消化一下。
“其次,如果你是担心因为王安瞎折腾一两年、导致王安的技术失去先进性和被收购价值,那也是不存在的。
因为封闭式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也好、游戏机也好,研发都是存在周期性的,一般57年推出一代新产品,或者怕间隔太久、就在代际之间3年左右夹一个pro或者plus版本过渡一下。
而王安电脑的上一代文字处理机,大约是8283年开始换代的,cpu档次大约是对标了英特尔286处理器。目前这两年,王安只是不断生产、销售那一代机型,研发力量都是没什么绩效的低薪半闲置状态,主打都在升级应用软件。
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淡季打断王安一到两年的研发节奏,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且,我们天鲲今年也才刚刚转到学习机,距离功能全面的封闭式系统电脑,我们自己也还有很多积累要做,盲目蛇吞象会消化不良的。只有此消彼长挖角一两年,提供一个对比,才能更好的整合。”
 
;后世pc电脑普遍兼容机的时代,大家都觉得电脑硬件一两年就落后了,得换个显卡、内存什么的。但这是因为兼容机时代节奏快,而且硬件/软件的驱动程序接口非常开放。
但是,在80年代,个人电脑的更新换代节奏,是跟后世ps游戏机差不多的。索尼做ps游戏机,那也是平均7年出一代新游戏机。
中间这7年里,就算cpu、显卡、内存这些指标落后了,也是没法部分迭代出个新产品的。
消费者也习惯了这个慢节奏。
所以王安也好,苹果也好,他们的研发部都是有大小年周期性的,有些年份,硬件研发人员就会处在拿个底薪、没什么绩效的低薪半失业状态,这在后世忙成狗的it狗看来简直无
第617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硅谷的王安电脑发生了什么内讧,顾骜当然不知道。
钱伯斯和卡宁汉知道的那些内幕,也不可能是顾骜直接透露给他们的。
顾骜对真的国家科技战略层面的机密没有任何兴趣,他这儿不经意流露到彼得.彼得森手上的,无非是些断章取义的假情报而已。
通过那些掐头去尾的图片和声音,美国人充其量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人真是热爱和平、心甘情愿拥护美式全球大分工啊。已经知道独立自研一套开放式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跟美方竞争是没希望的,所以乖乖学那样把银子存进银行里吃利息、等先进货出现后再买现成的用”。
至于再往后一个环节发生了什么,也没必要赘述。
王安电脑内部闹得不可开交的同时,顾骜刚刚到香江,亲临一线视察香积电和汉乐电子的投产情况。(汉乐电子在生产最新研发完成的“天鲲学习机”)
他首先去的是香积电。
张仲谋比顾骜早几天回香江,所以顾骜去的时候正是张仲谋亲自接待的。
经过这趟京城之行,乃至之前顾骜为香积电顺利上马协调到的种种资源,让张仲谋今年对顾骜的佩服程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对顾骜的战略眼光的尊重程度,也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
想去年10月份之前,顾骜表现得黑心搂钱、毫无节操时,张仲谋可是一度把顾骜视为“色厉胆薄,没有远见”之人。
而现在,他已经认清现实:顾骜是香积电发展顺利的定海神针,从设备被封锁、到缺乏早期客户、早期合作者,都是靠顾骜推平的。
张仲谋自己揣摩,要是没有顾骜,完全靠他自己的话,香积电的发展速度起码要慢两年——这个估计非常准确,因为另一个时空的台积电,横向对比发展速度就是起码再慢两年,而且那还是有湾湾行院发展基金全力支持的情况下。
既然张仲谋都这样了,香积电的其他管理层,对于顾骜这个平时很少露面、但据说持有绝对第一大股份的大佬,当然也是五体投地。
至少数年之内不会存在内部团结和威望方面的隐患。
……
“这就是我们代工的摩托罗拉68000最新一代、6mhz主频型cpu,目前的主力产品。经过我们之前的奋斗和磨合,目前综合加工成本比东芝和nec要低10%15%,精度上,良品率上,跟nec比暂时还没有优势。
不过,如果是跟德州仪器相比,我们的综合加工成本能低20%,而且良品率已经比德州仪器高了。”
洁净到纤尘不染的无尘车间外,一个戴着口罩的产线工程师,拿出一盘刚刚下线的样品,供顾骜检阅,旁边还放着目检的显微镜。而张仲谋站在一边解说。
视察的环节设置得很专业,目检显微镜旁边,还放着摩托罗拉去年靠德仪外协时自产的货色、以及曰本nec的对照代工品。并且每一批都有上百片,为了方便看出良品率和工艺稳定性。
毕竟只是拿出一两片品相最好的,那是看不出问题的,关键还是大批随机抽检。
在1986年,芯片代工业还是比较良莠不齐的,并没有后世消费者以为的那种“芯片光刻、封装还能有工艺瑕疵不都是良品率99.x以上的吗”
这都是要台积电等公司,品控奋斗十年二十年,才能努力出来的结果,不是天生的。
这点上也不得不承认,后世湾湾人在做芯片光刻/封装品控方面确实有一套,跟曰本人几乎不相伯仲,而韩国人品控都不如曰本和湾湾。
顾骜原先对于这方面的技术细节也不是很懂,此刻是在产线工程师的指导下,才知道怎么看良品和工艺的高低。
抽检了一会儿之后,顾骜揉了揉酸胀的鼻梁,把眼镜从目检的显微镜上挪开,问道:
“目前我们出产一片68000的成本是多少给摩托罗拉方面是什么价位如果是自用呢”
张仲谋听不出喜怒地解说:“半导体还是从曰本人那边进口的,所有材料成本核算下来大约40美元吧,我们结算给摩托罗拉是82美元,摩托罗拉对外的官方指导价是116美元。
另外,如果是我们直接扣下用于生产天鲲学习机,摩托罗拉给我们的授权价是96美元,相当于他们只收我们14美元一片的技术授权费,比对外便宜了20美元。”
顾骜应声反问:“我们毛利42、摩托罗拉毛利34这么算来,摩托罗拉心也不是很黑啊。我怎么记得当初谈判的时候,摩托罗拉单片净利润远高于我们。”
张仲谋苦笑:“是远高于我们——这个42美元可不是毛利,还没扣除设备折旧呢。那么多光刻机、封装和配套设备。4个亿美元买来的东西,大约七八年折旧完。后续还有3个亿的设备,陆续到位,也要摊销下去。
我算了下,今年我们的年产能是500
第618章 外行人都被绕晕了
或许有些看官会不理解:半导体行业的设备折旧,怎么这么快
才68年就换代了别的机械和电子行业,设备折旧不是能做到动辄1015年换代么这还没考虑修修补补继续用呢。
而且,张仲谋为什么会说“设备换代并不是用坏的,而是因为摩尔定律,年分到了就落后了,是还没用坏就直接淘汰了”
稍微了解一下芯片代工行业和摩尔定律,就不会对这样的周期律感到奇怪了。
因为后世台积电也是这样的,基本上是每过3年要大换血一波设备、上最新的工艺,然后次一级的工艺的加工品就开始降价。
你如果舍不得“挤牙膏”,别人就会超上你,你连现在的利润率都保不住。
大家都是被研发速度和周期逼着在“挤牙膏”。
这样,别人知道追也追不上你、花了大研发成本也始终落后你一代半代,才会彻底放弃抵抗,乖乖认了你的垄断利润。
拿目前英特尔的东西作为例子来剖析一下,比如等88年英特尔的486出现,那么为82年的286准备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的设备,就会处于薄利经营状态,而80年的8086准备的加工工艺,就会被处理出去,交给做单片机的小厂,香积电之类的大厂就再也看不上了。
基本上就是“486暴利期,同时也是386的中等利润期、286的薄利期、8086的对外处理期”。
按照这个算法,芯片和半导体行业的代工企业,产线折旧率才是68年淘汰。
也就是说,去年建厂的时候,顾骜花的那六七亿美金的原始设备采购投入,到9193年,基本上就全部处理掉了。(当然这些年里的生产也把本捞回来了,而且中间要靠收入不断投入采购新设备)
而且这种“处理”也不是直接扔掉,无非是85年4亿美金买进来的东西,你91年卖掉时,或许能折现5000万美金,卖给那些到时候做单片机的小厂子,或者多用两年熬到93年,卖个20003000万美元。
这是芯片代工企业必须承受的“跑不死”命运,要一直跑,停下来就死。
与此同时,也正因为“设备不是用坏的,而是年限到了就落后被处理”,所以只要一家代工企业能够找到足量的订单,确保你的设备开工率很高,那你的设备折旧成本就比别人低很多,你的竞争优势也会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也正是如此,香积电哪怕在给天鲲做68000原料代工时不赚钱,这个单子也要上。因为你规模越大,设备折旧摊销就越低。
……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张仲谋有自信,在两年内把产能整合、提升效率,达到每年2000万片cpu,同时维持住每年的折旧摊销依然是1亿美元。
但,真生产出2000万片摩托罗拉68000,这个市场消化得掉吗
目前,摩托罗拉的68000系列cpu,在地球上的第一大客户,就是顾骜的天鲲游戏机。
其他诸如世嘉的街机,以及一些小众品牌的个人电脑,也会选这款cpu,但毕竟销量太少,根本用不了多少。
而天鲲的游戏机,从83年上市以来,第一年销量只在300400万台(毕竟只卖了7个月)。
84年因为生态完善、游戏软件丰富起来,开始井喷,达到了比雅达利巅峰期还翻倍的增速(也是因为游戏机比70年代便宜了),这一年年底时,天鲲游戏机的市场存量突破了1000万台。
85、86,还会继续增长,尤其是86年的“天鲲学习机”出来后,高低配同时推广,销量大潮会更迅猛。
不过即使如此,按照天鲲娱乐的估计,到1986年底,全世界的天鲲游戏机历史总销量,不会超过2400万台,天鲲学习机……大半年里能卖出300万台就很不错了。
去掉这几年来过保用坏被扔掉的,全球存量大约也就2400万——其中美国市场1500万台,曰本市场300万,欧洲和其他市场加起来500多万吧。
这个成绩其实已经比另一个时空历史同期任天堂的fc好得多了,另一段历史上的fc,卖到90年sfc推出之前,也就累计5000来万销量。而且要知道这种产品肯定是越往后面几年销量越大的,因为摩尔定律会让东西降价嘛。
(注:fc的官方统计最终销量是6300万,不过那是一直到21世纪初彻底停产时候的,最后1000多万是90年代的销量,当时fc技术已经很落后了,也就第三世界国家还有消费者在买。)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账目算下来,张仲谋把香积电的产能提升到“1988年年产2000万片”的规模,天鲲游戏机根本消化不掉。
天鲲可没有一年2000万台游戏机可以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