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对于最终能取得这样的突破,他已经非常满意,不知社长先生,觉得什么时候适合正式签约呢?
不急,周边条款还可以再好好拟拟,咱把核心价格订好就行了。三井寿司顾左右而言他地打了个太极,不知顾先生能否猜到,刚才答应您的报价时,我内心想到了谁么?
这我怎么知道。顾骜耸耸肩。
我想到了伟大的松下幸之助前辈。三井寿司一脸神往地感慨,不过眼神中却闪过一丝狡黠,然后继续不遗余力地吹捧,
15年前,松下前辈和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谈判时,飞利浦方面问松下在产品合作溢价之外,额外再收取7的‘技术服务费’,以强调飞利浦是国际一线大牌对于松下的技术标准与合规建设有重大帮助,还说这是飞利浦与任何伙伴合作的国际惯例。
松下前辈考证良久,最后提出向飞利浦反向收取35的‘管理服务费’以对冲——当时,这可是这项收费名目在国际商务合作领域第一次出现。
最后偏偏还被松下前辈翔实论证出了理论依据和铁证,证明与松下的合作中,对于飞利浦的管理规范化起到了实质性改良。此案当年可谓为国争光,我辈曰本企业家,无不景仰松下前辈的洞察远见。
这几天,顾先生能在技术授权费谈判中,破天荒地提出与‘技术实力商誉溢价’挂钩,还能最终逼迫我社就范,眼光之敏锐,口才之犀利,不亚于松下前辈当年独抗飞利浦了——相信您回到国内后,一定会倍受升迁嘉奖的吧。
这小曰本想干什么?明明谈判输给了我,还拿我跟松下创始人相提并论戴高帽子?莫非是想套我话有什么阴谋?顾骜暗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而顾骜身边的两个同伴,则没有想那么深入,他们只是被三井寿司的戴高帽给震住了。
松下幸之助啊!那可是曰本人的经营之神啊!
刚刚打开国门时,中国企业家有几个是系统读过工商管理的?可以说一直到95年之前,国内的国企厂长总经理们,看的最多的管理学书籍,就是一本《松下幸之助传和一本《亨利福特传了。
把企业家传记当成管理学宝典来看,也算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老福特离得太远,而松下幸之助一直活到80年代末,所以至少会被全中国的企业家崇拜十五年。
全曰本,如今估计只有本田宗一郎的名声可以勉强与之媲美。
至于经营四圣中的另外两个:盛田昭夫和稻盛和夫。
一个得靠索尼大发好火起来之后江湖咖位才上升到同一级别;
而另一个则靠活得命长同辈人都熬死了,他自然说啥都是对的。
(当然也都是有实力的,这里只是说70年代末那俩威望还差点火候。)
顾学长谈判中的小创新,原来这么厉害?连曰本大公司的社长,都拿他和松下幸之助相提并论了?这得是多高瞻远瞩?杨信心中震惊莫名,不过好歹他还记得自己的工作。
他连忙确认了一下旁边椅子上那台索尼rx78随身听,确保磁带还没放完始终在录音谈判过程。
这台索尼随身听,是顾学长陪他去秋叶原逛街时买的(顾骜自己用的,不是送给杨信,对方也不敢收)。
自从正式谈判开始后,顾学长就关照他每天都要全程录音,都用掉10几盘录音带了。
一开始杨信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但看日方也是这么干的——双方谈判过程中说过什么话,都要公开录下来。
杨信也就不再多问了。
或许是为了防止扯皮让双方都慎言吧。
而刚才三井社长吹捧顾骜那些话,自然也被录下来了。
便在此时,顾骜对三井社长的回答,把杨信从震惊中扯了回来。
三井社长说笑了,我们是社会注意国家,讲的是为国奉献。我今天的讨价还价,完全是公事公办为国争取利益,与我个人无关,请不要提升职。
我国相关政策明文规定:我和我的家人,只能作为技术成果的负责人和主要贡献人,得到3~4的直接对外技术授权创汇奖金,这也与谈判中的贡献无关。
这些话,是义正辞严向对方披露国家政策,是外事纪律允许说也应该澄清的。
因此顾骜当着录音对曰本人这么说,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第23章 享乐是为了工作
三井社长迟迟拖着不签字,让法务们去谈那些非核心条款,顾骜这边也没办法。
他已经大致察觉出对方在琢磨什么歪脑筋了。所以找了个三人私下说话的机会,告诫两名随员:
阿信,一会儿你和贺律师两个人一定要待在一起。三井社长有可能派人一对一盯防,把你们调开我身边。你把索尼随身听给我,再给我两盘空白磁带。今天谈判结束后,我也给你再去买一个。
杨信急道:顾哥!一台随身听七八百块钱呢!我不能违反纪律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
顾骜把脸一板:这是工作需要!三井寿司这样打听我们个人从谈判中得到的嘉奖,明显是打算私下里塞我好处,换取我在最终谈判价上再找借口让步。
我们要是不把所有交谈全程录音,确保每一个价格的行程过程衔接完整性,回国遇到诬陷我们的人就说不清了!
原来是这样顾哥,我明白怎么做了。杨信其实还是很有头脑的,只不过他还没上到大二的外事纪律课和取证相关课程,所以这方面实务不太懂,还需要摸爬滚打了一年多的老江湖指点。
顾骜交代完之后,果不其然,才半小时不到,三井寿司就找了个机会,派其他随员以讨论具体问题的借口,分别把贺子强和杨信缠住了。
顾桑,坐下喝杯咖啡吧。三井寿司好整以暇地说。
谢谢,我更希望尽快签约。顾骜谨慎地把西服口袋里的索尼随身听开着,确保一会儿的整段对话都有始有终完整性经得起推敲。
三井寿司亲自给顾骜倒了咖啡:顾桑,还在录音呢?这不是正式谈判,何必呢,一会儿就擦掉吧。会议室里,我们都该录,那是为了防止扯皮。到了这里,我们有的是办法找到各种合理借口,让你最终无害地答应降价,对不对?
顾骜: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三井寿司:在你们国家,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根本不被尊重。你不但为国家发明了这么重要的技术,还亲自主持了技术授权的商务谈判,甚至创造性地谈出了一个除了松下幸之助前辈那种级别的高人别人谁都谈不出的好条件——可国家才给你4。
至少120万美元的授权费生意,你自己才拿5万美元,太可怜了!太少了!要是在我们曰本,这样能干的员工,起码得到30增收金额的奖励!所以我们曰本企业才有全世界最搞笑的kpi!最高效的战斗力!
三井寿司说到这儿,把咖啡杯放下,身体前倾了几十厘米,音量也压低了两级,很郑重地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口价——在目前的最终谈判价格上,无论你再怎么样找借口巧立名目假装辩不过我方,稍微打点折扣。
不管总价降低多少,差额部分的30,统统都是你的!少收我们50万美元,我立刻给你个人15万!而你的国家只会少给你2万!
这是明目张胆地塞回扣了。
三井社长!请你尊重我的工作性质!这些话我不想第二次听到,我已经全部录下来了,告辞!顾骜义正辞严地走了。
他才不会这么傻,留下嫌疑。也不会为了区区十几万美元,留下污点和隐患。
他可以堂堂正正依法经商赚大钱,但贪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做的,也不屑于做。
可以,反正我相信你的同伴不会问你要录音带翻录的,我等你改变主意!三井寿司依然很有信心的样子。
散场之后,顾骜脸色铁青,回到酒店,就当着贺子强和杨信的面,把录音放了出来,确保大家听到的都是有因有果互相作证。
大家都知道曰本人的伎俩了吧,他们正面讲道理讲不过我,就开始用这种卑鄙的招数。阿信,一会儿我们立刻去买随身听和空白磁带,确保每个人都能保护自己。
所有录好的物证,你要妥善保存,确保完整。甚至我们可以再翻录一份,狡兔三窟。另外,我建议立刻给国内打电话,请外事局派一个负责监督工作的同志过来,帮忙完成签约工作——我们可以说我方是国企,需要对口的政府备案部门作为见证,签三方的合同,把格式再改一下。
顾骜这番话,明显是在为自己多上一道证明自己廉洁的保险。
好的,我这就去办。杨信二话不说便去了,内心也对曰本人的险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不一会儿,国内方面就表示,几天之内就可以做出安排,允许顾骜这边先中止核心条款的谈判,等待指示。
顾骜拿到条件后,就关照贺子强:贺律师,后面几天就靠你了,反正价格不能动,别的法务细节你看着办,记得录音。
顾骜本来只带杨信来,两人互相作证,就是图个行动方便,还能抽出更多时间干私活。
但三井寿司这一手泼脏水,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
一旦有局里的监督人参与见证,协议签完后他就没借口继续在曰本滞留太久了。
因此考察进口片源以及那天在秋叶原看到的曰本电动游戏机现状等问题,就得快马加鞭搞定,弄出些眉目来。
阿信,后面几天你要陪我加班了,可能要连续通宵,挺得住么?顾骜拍了拍杨信的肩膀。
杨信拍拍胸脯:顾哥你尽管说,要不是你耳提面命教我,我哪里能懂今天那么多?只要是你交给我的事情,我绝不二话!
此后两天,贺子强在那儿跟曰本人虚与委蛇,顾骜和杨信则开始以林国栋新注册的那家版权代理公司名义联络曰本各大片商。
大画映画东竹映画东宝映画
虽然这些电影公司牌子都挺大,不过顾骜有正儿八经的代理引进片资质,所以敲开这些公司销售部门主管人员的办公室,也不算太难。(不光林国栋给他注册了公司,沪江制片厂的徐凌也给了他代理委托书)
无非是简单粗暴地砍价。
能对标的,也就只有《追捕等几部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已经引进中国的电影的价格。
这方面顾骜并不是特别擅长,毕竟他也不懂艺术品定价和艺术品砍价。不过他知道主要功夫还是放在选片上而非选定片子后的具体锱铢必较。
只要知道什么能火什么不能火,砍价的时候少砍一点,也不影响盈利——就像《追捕能为制片厂带来1200万收益,谁还在乎它的进货价是30万还是50万?
48小时的高强度谈判,顾骜平均以5万多美元一部的价格,谈下了包括《远山的呼唤《伊豆的舞女等六部曰本电影在大陆地区的买断放映权。
按说一共需要30万美元的资金,但这些钱并不是一次性付清的,而是只要先给30定金,也就是9万美元而已。
后续等翻译配音制作完成后,正式上映前再付清就行。
这也算是行规了,不然国内的译制片厂资金链也承受不住。
顾骜靠侯赛因总统回购文物弄来的启动资金有20万美元,他家一直以来的技术奖金再加上林国栋按比例投资的款项,这两部分是5万美元左右。
所以付完引进片的定金后,顾骜还有15万美元的流动资金。
这笔钱,按他本来的计划,是希望在曰本一次性多进点片子。但那天在秋叶原目睹了曰本电动产业的落后现状,让他多留了个心眼,决定存一笔应急资金,给那些可能出现的项目。
阿信,这两天辛苦了,前天昨天都没怎么睡,今晚好好睡一觉吧。明天跟我去秋叶原好好转转,深度暗访一下。顺便还有可能跑几家电子公司。忙完片子的初步谈判工作后,顾骜趁着在街边吃宵夜的功夫,如此关照。
好的顾哥,没问题。杨信一边说着,一边大口大口把炒面扒拉完。
第二天一早,美美睡晚一觉的顾骜,重新精神抖擞地投入了调研。
年轻就是好,十六七岁的少年,稍微休息一下,又满血复活了。
顾骜和杨信分头把秋叶原每一个有电动游戏机的娱乐场所,都跑了一遍,确认如今的曰本确实还没有出现电子游戏机的街机。
偏偏顾骜还怕启发了曰本人,所以问的时候不能太直白,只能是旁敲侧击。
逛了两小时后,他通过察言观色,找了一家看起来像是这一片最开明最敢尝试新事物的街机厅老板,花了几百日元打了好多局,然后又买吃买喝递香烟,博取了老板的信任,然后开始攀谈。
这个店老板名叫高沙康成,生意做得挺大,有一家电器行,电器行门口摆了几十台赌性质的弹子机还有十几台用光线枪和电动机控制的无屏街机——所以也不算是专门的街机厅,而是在电器行门口兼营街机业务。
如今的曰本,并没有专门的街机厅,都是跟电器行或者其他娱乐场所混营的。
高沙桑,听说美国那边,有些电子游戏街机,对,就是带荧光屏幕那种,听说美国生意还不错,你们曰本这边为什么不引进呢?
那人也是被顾骜的社交话术圈住了,觉得这小年轻挺不错的,就实言相告:这种东西,我们也见过国内企业拿出过概念的,不过他们太黑了,售价居然比弹子机台还贵好几倍!我看过里面结构,就这么一块板子,敢卖我们十几万日元!甚至更贵!
这么贵的东西,还不知道火不火呢,谁敢冒这种风险?你看电动就不一样了,看起来就扎实,那么大的电动机,用料这么多,卖这点价钱也就罢了,看成本也知道是物有所值。那些一块板子的就是骗人!
顾骜愕然,也不知道为什么曰本人会这么想。
难道历史的蝴蝶在哪个角落不小心扇了一下?导致曰本游戏机行业的第一次颠覆式创新,死在市场调研阶段了?
第24章 创新者的窘境
顾骜前世并不热衷于考古,所以他对早期游戏机产业发展史的了解,几乎仅限于在b站看看敖厂长的视频。
比如著名的雅达利大崩溃这种大事件,他当然是知道的了,毕竟b站上起码有几万个up主炒过碗八卦冷饭了说的是1982年圣诞季,雅达利公司出了一款史诗级烂货《et外星人,摧毁了行业公信力,葬送了整个美国游戏机产业的江山。
此前雅达利在全美拥有1000多万台全球数千万台的销量28的美国家庭都买了他家的游戏机全球家用机市场占有率超过80
然后因为《et外星人瞬间爆炸当场去世全美游戏业产值一年内跌掉97
给了本来几乎还处在萌芽状态的任天堂等日系厂商,以一个奇迹般崛起的机会。
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到1982年以前,任天堂等日系企业,在全球游戏产业中是很弱小的存在,甚至才刚刚起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