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顾骜托林国栋的关系,拜访到了金利来的曾老板。
一开始曾老板听说是来拉广告的,还挺不屑,甚至对林国栋这个有业务合作的大律师都略有责怪。
顾先生,我很希望打开在内地的品牌知名度。但恕我直言,内地的影视广告我还没考虑过据我所知,那里的国民连5的电视机拥有率都不到,看得起电影的人也很少吧。
上个月我跟贵国的央视联系过,居然夜间档1分钟广告放一个月,就敢问我收50万港币。你们的价钱太黑了。
其实央视的要价,跟如今的物价还是比较匹配的。
14年后,商品经济的国策正式确立的次年,央视也跟上形势正式搞了竞标制。第一年的要价就有300多万一个月了,而且明显是被试水的人低价摸鱼了。第二年大家都知道广告的威力后,立刻就翻了一倍。
94年的物价和工资水平,固然要比80年高6倍不止,但考虑到如今央视广告少,还是按一分钟的档期来卖,所以单价也算中规中矩。
只可惜国民电视机普及率太低,让港商望而却步了。
不过,顾骜却开门见山就提出了一个对方听都没听说过的广告费新算法:
我知道曾老板的顾虑,但是,我们可以灵活合作么。我不是央视,我的广告费也不是一口价的,咱可以‘按疗效收费’。
仅仅一句话,就把曾老板的胃口吊回来了。
这其实有点像后世互联网广告信用崩溃后谷歌度娘开始转向有效点击引流收费挽救行业信誉的意味。
只不过换了一个媒介。
但眼下这个世界,还真没哪个广告媒介想得到跟客户谈按传达率收钱的。
怎么个按疗效收费法?难不成要看我的广告前后销售额增幅?那恕我直言,就算有增幅,也是我们自己别的方面努力的结果,不一定是广告呦。曾老板的态度,虽然好奇,但依然不掩傲慢。
当然不是这样了我们的广告,会强行剪辑到电影片头。您应该知道,如今买了票看电影的人,都是提前进场的,他们不可能为了躲避广告而暂时离场。所以片头广告是几乎会被100看到的。
我可以按照相应电影在内地的票房放映量,作为实际的广告传达效果计费标准每一人次买票看电影并看到您的广告,我们就收费1分钱港币。如果有1亿人花钱看了电影,你也只掏100万港币广告费而已。想想看,还有什么广告能高效到100万块就让1亿人实打实看完!
曾老板听了这个数字,顿时有些悚然动容了。
如今香江的媒体竞争很激烈,要做到百万人口传达,起码得在《明报《东方日报等几大报纸,或者邵氏的无线电视台上都包广告。花费至少二三十万。
折算下来,100万港币广告费,在香江也就只能让三百万人口看到你的品牌。
而大陆那边,居然能让1亿人有效看到?
好像很划算的样子
不过作为大企业家,曾老板还是比较谨慎的:账不能这么算,香江人普遍有钱,消费潜力比大陆高得多。我们这儿300万人看到广告,能促成的最终销售额,可能并不比内地1亿人看到低呢。
顾骜智珠在握地笑道:曾先生,这么说就没意思了。香江人有钱不假,但这里的品牌竞争可激烈,还有你对手的广告来冲淡你的传播效果呢。
大陆虽然现在没钱,可你想想,看得起电影的前1亿国民,肯定是相对比较有闲钱也相对在乎时尚/面子的那1亿人。你可是精确占领了一个民族的高端审美心智。
再说内地发展这么快,做生意要看长远,即使是5年后,这些人有钱后大批量开始买金利来或者至少在社会上产生一种氛围,觉得穿金利来是有面子的,为你的实际消费者提供尊重,那也很不错了你难道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块新兴市场么?
曾老板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最后不得不承认顾骜说得有道理:
顾少真是青年才俊,从来没看到过大陆的人有这么好的谈判技巧,你将来必成大事。
一旁作为中间人陪同的林国栋笑道:曾老板可别小看了,顾少可是大陆外交学院的头号资优生,将来说不定是外交部的得力干将呢,人家跟外国总统都谈笑风生过了。
原来如此!那真是失敬失敬。曾老板点点头。
在如此安宁祥和的氛围中,顾骜拿下了两家香江服饰品牌一家钟表品牌还有一个玩具商的贴片意向。
他原先跟徐凌谈好的,就是每个电影片头贴不超过5分钟的广告然后把版权白送给沪江译制片厂,兼顾观影体验和版权回本。
当然,除了两家服装大牌之外,钟表玩具商肯出的价钱也少,顾骜只能缩短他们的贴片时间。
最后还剩一家暂时找不到,顾骜也不急了,觉得不如回国后找家本土的厂子,搞个千金市骨的炒作,启发一下国内的野心商家跟风来买。
反正赚了4笔港币了,再搭点儿人民币也没什么,确保外汇资金链不断就够了。
从香江回到钱塘后,顾骜马不停蹄地召见了两拨人马。
首先是姐姐顾敏。
顾骜在京城读的是外交学院,这注定了他不太能遇到理工科方面的人才。
他既然准备在钱塘或者沪江办个厂子或者至少是先以外商身份向国企电子厂下订单,那么必然要在本地找些心腹技术人员。
萧穗就读的复旦,工科也不是很强,相对偏文。所以顾骜就想到在姐姐的浙大解决了。
姐,你们数学系有没有学汇编语言比较强的同学?我高价找。另外,还需要一个机电系或者电子系,会电路板绘图的,最好还兼懂一些工业设计/机械制图。
77级高考的时候,国内可是没有计算机系的,因为计算机太稀缺了,也就清华北大有一两套小型机,而浙大连一套都买不起。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在刻苦方面绝对是够狠的。浙大数学系的学生,都是要纸上谈兵学汇编语言的,只不过没上机机会。
顾敏对于弟弟的要求,向来是想尽办法满足的,她甚至都不问弟弟具体想干什么。
因为同学们家里都没电话,本市也不好拍电报,她就蹬着自行车,按照自己认识的本市同学地址,一个个挨家挨户找。
也幸亏浙大就是本地学校,所以本市同学比较多。骑了一整天自行车拜访了二十几个同学后,总算把顾骜要的人手弄到了。
会汇编语言的‘高手’,和机电系的同学,都给你找到了。工业设计我不熟,你另想办法吧。顾敏如是汇报,然后给顾骜介绍了一下:这个是我们系的杨自豪,应用数学的,懂汇编语言。那位鲁运达同学是机电系的,懂电路板设计,而且家里长辈也搞这个,有基础。都是跟我一届的。
第28章 魔改
杨自豪和鲁运达用略带好奇的眼神看着顾骜,眼神中依然掩饰不住不信任。
他们都是跟顾敏同级的,不过年纪都比顾敏大好几岁。
杨自豪是75年高中毕业的,还是读的三年制,毕业后因为父亲还算有点关系,进厂当了两年技术工人后,才参加的高考。如今已经24岁了,学习上是非常扎实的,技术实践层面的见识也多,是数学系有名的优等生。
机电系的鲁运达22岁,是532学制下的应届生刚毕业半年赶上了恢复高考,所以没去过农村也没工作经历。他的家人都在西湖电子厂上班,所以他高考时报这个专业,显然是本来就打算好了将来接班招技术干部。
这样的人生,注定了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天子骄子,前途一片光明77级的大学生如今有多值钱,社会上是有共识的,他们技术扎实,专业又好,家里还略有点门路底子,将来还不一飞冲天啊。
如今,却被顾敏托关系找来协助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尽管听说这个少年,是高考成绩比他们还牛逼得多的存在是京城外交学院的资优生。
但他们依然觉得术业有专攻,再加上这么多年的实践经验差距,顾骜应该不配在具体做事方式上指点他们。
顾骜看在眼里,知道不拿出点干货和利益,是不能镇住这两个人的。
杨哥,鲁哥,这里有点私活,我也不让你们吃亏,只要一个月之内彻底搞定,每人1000块当场付清,绝不含糊。这里是300块定金,你们看下内容,说一下评估意见,我觉得行当场就可以给。
第一步当然是先谈钱了,没钱谁跟你混呢。如果这些人确实能把事情办成,顾骜自然有更多的利益来捆绑他们,不过一开始不能说太多,免得吓到他们。
两人果然微微一惊。
1000块,已经是79年沿海省城技术员们能理解的价钱了。
虽然靠国企工资,起码一年半载才能攒够1000块(还得是高级技师)。但对于那些要搞技术改造遇到产线难题的个体万元户老板们,拿出1000块请个技术扎实的工程师包干制把问题解决掉,已经不罕见了。
吴越商人历来都是脑子很活络的,该花钱的地方非常舍得。
我们具体看一下吧,不知道工作量,不好回答。杨自豪首先开口。
看可以,不过有个要求:从我这儿看到的资料,全部要保密。不然虽然我无法从法律上制裁,但以后你们就没机会了。顾骜的敲打,只能到这种程度。
如今国内完全没有合同法,违约是完全没有保障的,尤其是私人经商行为,几乎都是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任何长期合作都没有信用基础。
顾骜能用的,只是用未来的预期利益和义气,吊住他们。
幸好大学生的人心也淳朴,两人拍胸脯赌咒发誓说绝不泄露,顾骜也就信了。
这是源代码,这是zilog公司的z80型pu手册,这是旧代码用的英特尔8080的指令集手册。老杨你要搞的就是指令移植,还有几个我提的小修改手册看得懂么?
顾骜一边问,却发现杨自豪已经进入了激动不已的心流状态。
这就是教科书上传说的英特尔和zilog最新科技么?8080芯片啊!听说美国那边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就是用它当pu的吧?
杨自豪端着手册,手都在抖了,就像欧阳锋看到了《九阴真经。
其实,英特尔的8080并不是什么最新产品,早在4年前的1975年,美国那边就有人用这款刚诞生的pu,造了世界上第一款个人电脑施乐奥托。
但施乐奥托在商业上并不成功,其研发企业也没想到把它向个人用户推广。
反而是被当时雅达利游戏机公司的一名员工看出了其中潜力,试图说服自己的老板布什维尔变道超车利用雅达利的家用游戏机营销网络,跨圈攫取新诞生的个人电脑市场。
可惜当时布什维尔已经如日中天,刚愎自用地只热衷于全力狂推雅达利2600游戏机,完全不听信手下的建议,还让他滚。
然后那个员工就真的滚了,自己拉点钱单干,成立了苹果公司,在第二年推出了测试性质的苹果i又在77年推出了正式批量出货的苹果ii说到这里地球人应该都猜到了,那个劝谏布什维尔未果被赶走的员工就是乔布斯。
在苹果ii推出后,zilog公司发现了英特尔pu的巨大市场潜力,才搞了z80。也正是因为z80诞生比较晚,所以导致太东电器的西角友宏在搞太空侵略者时还不熟悉其存在,所以没有选用。
但不管怎么说,以79年的闭塞程度而言,美国那边都才诞生4年/2年的东西,国内绝对算是最最先进的稀罕货了(英特尔78年底还推出了8086)
要知道,同期还有一大波出国考察的国企负责人,看了一圈后被晃花了眼,把资本主义世界40~50年代的设备,当成先进技术给引进回来了。基本上要到85年之后,国内眼界开阔了,知道怎么鉴别好货烂货,这种情况才渐渐减少。
顾同学,不,顾老板?这个8080和z80,你除了手册之外,有实物吗?杨自豪嗓音颤抖地问。
有。顾骜拿出一个包装完妥的纸板箱,里面塞满了泡沫,从里面取出几个原厂包装的盒子。
这都是他离开曰本之前,用港资公司的名义,想办法弄来的。
大批量把芯片带回国内,是不可能的,那属于走私,顾骜也不想留下污点。但稍微随身带几片回国后用于科研目的,过海关的时候也没人查他。
他本来就有外交护照,而且如今认识芯片的人也不多,这也不是什么禁止向东方阵营输入的违禁品。
杨自豪觉得一阵肾上腺素飙升,用膜拜的态度拿过那两个盒子,然后才想起问:顾老板,你准备用这个pu做什么?
做游戏机。
做游戏机?杨自豪一阵理解不能,随后转为愤慨,痛心疾首地说,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浪费在什么游戏机上呢?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是游戏机,但应该要搞更高精尖的科研,为国家做贡献啊!这么珍贵的外汇,怎么能玩物丧志呢!
顾骜严肃地说:做游戏机是用来出口的,可以创造比这片pu的进口价多五倍以上的外汇,才能买更多的pu!我又不是造了让中国人自己玩的!
对方也都是浙大高材生,顾骜这么一说,他们好歹是立刻能把账算回来,统一了思想。
杨自豪谦卑地恳求:如果是这样,倒是很值得呢不过,顾老板,既然你有外事渠道能弄到这种好东西。将来能不能给我们大学也弄一些用呢?
我们有很多教授,很多同学,想做项目和实践,但是一块pu都弄不到,只能纸上谈兵。咱不求第一批,只求你赚到外汇后,稍微弄一点。我是没钱,但学校肯定愿意拿人民币的经费问你买的。
顾骜一张一弛地笼络:这个当然可以了,只要不耽误正常的创汇生产也要看你们动作快不快了。
那没说的!我今天开始,通宵一星期,绝对把指令集手册彻底吃透!然后就帮你移植!杨自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进入了周伯通的武痴境界。
别忙,我先来说说我要改的要点。顾骜控制了一下交流节奏。
您说您说!两个技术宅纷纷请顾骜指示。
此后半天,顾骜与两个技术宅窝在家里,把他要改的东西大致交代了一遍。
西角友宏的太空侵略者本该是人类第一款互动射击游戏,所以自然是很粗糙的。顾骜不会因为它历史上取得了成功,就全盘照抄。
而是要结合自己的认识,在不增加技术难度的情况下,把很多细节磨合得更好。
首先,这款游戏在用户体验的流畅性上就不太好太空侵略者中,友方除了玩家自己控制的只能横向平移开枪的小飞机之外,还有四个友军的地堡,也会固定向上开火,把经过这几列的太空人打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