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女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汇金
突地,一声陛下驾到从殿外传来。
李高明、李惠褒闻声赶忙起身,二人身材皆不轻便,边跑边喘奔殿外迎接去了。
换做旁人可能还真当二人待父情深,实际上他们只是担心被对方抢了先罢了。
房遗玉自也同众人起身相迎。
“各位无须多礼,你们皆是我大唐之未来
第七十三章 无心插柳
第七十三章无心插柳
此联甚绝,一时间无人能够对出。
众人俱在沉吟,良久后唐太宗朗声笑道:“朕对,重阳戊遇一冬晴。戊遇谐无雨,重阳对夏至,可算工整”
房遗玉没想到唐太宗竟能对的上来,颔首笑道:“陛下文思泉涌,遗玉钦佩不已!”
“那朕也出一联!”唐太宗此时兴致正浓:“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唐太宗此句的难度并不亚于房遗玉的那句‘夏至酉逢三伏热’,人物、时间、典故、谐音一应俱全,若想做到工整,绝非易事。
然而只见房遗玉从容一笑,回道:“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见自己出的妙对竟被房遗玉这般轻易的破解,唐太宗自是心中不爽,又道:“乾坤容我静!”
房遗玉只沉吟两息,便出声答道:“名利任人忙。”
唐太宗不甘,再问:“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二人有问有答,且被对方激出了真火,竟无视众人,当场比斗起来。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唐太宗忽地道出个唯我独尊、睥睨万物的对子。
房遗玉心中暗赞:“着实好气魄,雄主之姿展露无遗!”
想也不想,房遗玉直接回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唐太宗怔了半晌,似在思索什么。
房遗玉挑眉笑道:“叔父,不知侄女对的可还工整”
唐太宗闻声回神,摇首轻笑:“想不到侄女还有科举之心,且将探花之位内定,着实有些意思!”
闻言,房遗玉便知对方是误会什么了,赶忙摆手道:“侄女只是寻个参照,叔父切莫多心。”
唐太宗自认知晓了房遗玉的用意,并未再说什么,却是加固了心中的某些想法。
唐太宗见时候不早,当即带着长孙老狐狸告辞离去。
众人纷纷起身相送,而房遗玉则意外察觉长孙娉婷的脸上尽是焦灼之色,在对上房遗玉的目光后,长孙娉婷的眼神更是化为怨毒。
房遗玉自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这长孙娉婷看她不顺眼,也在常理之中,可却没必要做出这般神情吧
房遗玉却不知,她阴差阳错间,再一次搅了长孙娉婷的好事!
长孙辅机为了使长孙娉婷嫁给李元嘉,可谓是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他深知单是讨好他妹子是万万不够的,必须要让唐太宗也对长孙娉婷刮目相看。
目前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让长孙娉婷展露才华,使唐太宗知晓,纵然长孙娉婷秉性顽劣,却也是个精通文章的才女。
因此,长孙辅机提前备好了对联,命长孙娉婷记下,而后他再引诱唐太宗来此慰问贵胄子弟,其后再由李高明开头,三人串通谋划,以此展现长孙娉婷的才华。
不料房遗玉横插一脚,率先破了李高明的对子,而后所出妙对又勾起了唐太宗的兴致,紧接着房遗玉又连破唐太宗妙对,将其斗出了真火,二人竟不顾旁人,当场比斗起来。
待他二人比斗结束,时候已然不早,且唐太宗尚有政事需要处理,便直接抬腿走了。
而这也意味着,长孙父女很悲催,极为悲催!
他们的精心谋划非但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反倒是成就了房遗玉,使其风头一时无两。
长孙辅机绝非出尔反尔之人,既然告诉长孙娉婷这是给她的最后机会,那便不会再有以后了。
然而这最后
第七十四章 太妃召见
第七十四章太妃召见
闻言,李惠褒胖乎乎的肥脸上笑意更浓,这一笑几将五官遮盖,凑成一团:“那就这么定了!”
随后他又神神秘秘的房遗玉说道:“妹子定要提防李高明呀!那孙子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今日妹子将他得罪,梁子就已经结下了。当然啦!妹子也不用过于忧心,有本王在,纵他是储君,也一样动不了你!”
李惠褒得意自鸣的说着。
房遗玉闻言心生不屑,暗叹李高明心胸狭隘,李惠褒又过于骄傲自满,目空一切,最后不论他二人谁坐上了龙椅,对大唐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与李惠褒别过,房遗玉还没走出几步,便被一宫女拦下,说是宇文皇太妃有请。
房遗玉虽是愕然,却乖乖的跟了过去。
房遗玉跟随宫女穿过数条长廊,旁侧的亭台楼榭,在日光余晖的倾洒下,显得美轮美奂。
待她二人来至一方雅致院舍,宫女轻敲屋门,亮声道:“娘娘,房姑娘到了!”
“请她进来!”宇文皇太妃的声音从中传出,温和悦耳。
当房遗玉走进屋内,只见屋子里摆满了无数古籍,房遗玉粗略打量,少说万卷有余。
这是房遗玉初次得见宇文皇太妃,看模样应比母亲卢氏小上不少,从其容貌推断,年轻时必是位姿色冠绝天下的美人,不然也不会深得高祖宠爱。
宇文皇太妃此时身着宫装,伏于书案,很安静,似在欣赏什么。
房遗玉走至其两三丈外便已止步驻足,不过也已看清,宇文皇太妃是在观赏一幅画卷,只是这距离还是远了些,房遗玉看不清画卷里的具体内容。
“见过太妃娘娘!”
宇文皇太妃温和笑道:“此处是元嘉的书房,这是他前些日子的作品,也是他迄今为止,作品中最好的一幅,你来帮他点评一番!”
房遗玉适才走至近前,当她看清了画中内容,一双美眸瞪得溜圆,难以置信道:“怎么会——”
宇文皇太妃莞尔一笑:“姑娘才智过人,可否瞧出此画少些什么”
“诗句,少了些应景的诗句!”房遗玉心中惊疑不定。
画中那舞剑的少女不正是自己嘛!李元嘉竟将她偷偷画了下来这是在做梦吧!
房遗玉回想着李元嘉今日待她的态度,突有茅塞顿开之感,心神更是为之颤动,李元嘉竟然喜欢她!
想着李元嘉那温文尔雅、翩翩君子的气质,如同下凡谪仙般的相貌,房遗玉的芳心,也有几分暗许的意味。
但房遗玉不敢多想,忙将心头念想散去,以防被宇文皇太妃瞧出端倪。
宇文皇太妃的凤眸于房遗玉身上扫过,见她这般神情,已然得知房遗玉对儿子并非无意,和声笑道:“剑客行实乃千古佳作,除你房大家外,想来当世已无人敢于其上题诗!”
因常年盗宝的缘故,房遗玉对国画也深有研究,抛却画中内容不谈,此幅舞剑图也当得是传世佳作。
房遗玉自不会拒绝宇文皇太妃的请求,凝神将剑客行题到了画卷的空旷处,并在其后题下了她的名讳,房遗玉!
豪情万丈的画,豪情万丈的诗,豪情万丈的字,三者交融合一,交相辉映之下,更显此幅舞剑图的超然意境。
宇文皇太妃不禁击节称赞,思绪沉浸画中,而房遗玉见此处已无事,便告辞而去。
“达令!”
房遗玉没有听错,宇文皇太妃确实喊了一声达令!
传言说此次寿诞,长孙皇后想借机为李元嘉寻一位佳偶良配,实则那是宇文皇太妃亲自拜托,并且早已选好了目标。
那目标自然
第七十五章 吐蕃贼心
第七十五章吐蕃贼心
李高明的癖好与常人不同,用房遗玉的话来说,他是脑子有问题。
身为一国储君,李高明要什么有什么,然而他偏偏热衷于将自己扮成窃贼劫匪,兴致到了,不是抢两家百姓,便是偷两头肥牛。
并且痴迷哭丧游戏,时不时的躺于某处装死,命侍从为其哭丧,再以胡人习俗为其举办葬礼。
李高明对胡人文化极为推崇,反倒是对大唐文化丝毫不喜,于东宫豢养了为数不少的突厥壮汉,人人皆是由马背上长大,骑射之术,唐人难与之抗衡。
太子队自是由这些人所组成,也因此位列排行榜上流。然而这支代表皇家出征的击鞠队,却连一位唐人都没有,难免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信马由缰队的整体实力同样不俗,所以该场赛事双方,概能拼个旗鼓相当,给观众带去的观赏效果极为精彩。
待上半场即将结束的时刻,太子队率先攻得一分。
“漂亮!”离房遗玉不远处的观众席上传来喝彩声,随后又是阵得意无比的张狂大笑。
房遗玉、伍元一行抬眼望去,只见李高明正在那位置上肆意狂笑。
伍元不屑的撇撇嘴,轻哼一声道:“臭嘚瑟!若是跟我们冠玉队撞上,有他哭的时候!”
房遗玉的目光则扫向了李高明旁侧的几人,那些人装扮怪异,头上皆扎着麻花一样的小辫,皆不下于百数十条,明显不是唐人,但也并非长安城内随处可见的突厥、天竺一类的异邦人种。
“你们瞧李高明身侧那几人!”李云启显然注意到了那些打扮怪异的异族,眉头微皱道:“从他们的打扮推断,八成是吐蕃人,祖父近日对吐蕃的国情很是着迷,他说吐蕃近年来出了个生而知之的少年君主,大唐若不出手干预吐蕃的发展,极可能会成互为大敌。想必这些就是吐蕃的使者,既然能由李高明这个储君作陪,八成还是些大人物。”
李云启这番话,将房遗玉听得是心中赞叹不已,李云启的祖父无愧为大唐军神,其眼光老辣,见解独到,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他所料一般。
自吐蕃开始崛起,便成为了大唐西域的最强大敌,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吐蕃单论军事实力,已足以和大唐分庭抗礼。
而当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刚被平定不久,大唐国力空虚,又值新皇登基,根基不稳,吐蕃趁机举兵进犯,以二十万大军入侵大震关,接连攻陷兰州、廓州、河州、鄯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并一举拿下河西、陇右等地,最后更是挥兵直入长安,将大唐王朝的都城攻占。
若大唐于强盛之际,将吐蕃斩尽杀绝,又怎会有后世的屈辱
当然,想将吐蕃铲除也并非易事,高原气候、水土不服将是唐国将士的天然大敌。
正当房遗玉心中思量之际,那些吐蕃人也朝着她们的方向望了过来。
而在他们那群人中,有二人最受房遗玉关注。
一位是半百老者,一身怪异的服饰将他干瘦的身躯包裹,双眼浑浊却时不时闪着精光,端坐于李高明的身侧。
这老头看着就像是跟长孙老狐狸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令房遗玉不得不提防。
再就一位立于老者身后的随从,弱冠之年的模样,然而他的身上却有种难以言喻的气势,就好像他站在哪里,哪里便是中心,是焦点。
房遗玉也只在唐太宗的身上见过这种气势,当然,跟唐太宗比起来,那少年明显要稚嫩的多。
第七十六章 不愿抉择
第七十六章不愿抉择
“哦请她来后院!”房遗玉心生疑惑,某种不祥预感愈发浓郁,要知她二人刚于学馆分别,还未到半个时辰,然而李月婉如今却突兀拜访,八成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房遗玉持剑而立,心神愈发凌乱,刚欲动身相迎,却见李月婉已向她飞奔而来,原本美艳的杏眼,此刻竟哭得如同红枣一般。
“发生——”房遗玉话未说完,李月婉便如飞鱼如水般,一头扎进了房遗玉的怀中,将她紧紧抱住,放声痛哭起来。
见状,房遗玉心中不详之感再拔三尺,正因李月婉平日里没心没肺,所以若非遇见大事,她是断然不会这般失态的。
将李月婉搂在怀中,房遗玉轻抚其背,好言好语的安慰着。
房遗玉心中虽为其焦急,但她更懂李月婉内心苦痛,虽不知其痛点何在,但既然李月婉前来寻她,那便是将她当成了重要之人。
所以房遗玉目前要做的便是安静陪伴,使李月婉的情绪先平复下来。
李月婉痛哭好久,泪水将房遗玉的前襟打湿一片,适才逐渐止泣,将小脑袋贴近房遗玉胸前的柔软,聆听其中的跳动,似乎如此才能使她平心静气。
房遗玉仍旧什么也没问,只是轻轻拍打着李月婉的后心。
后院的丫鬟们见情况不对,早已悄然避开,平日里的鸟脆蝉鸣也已消失不见,似是不愿打搅她二人。
“吐蕃的君主松赞干布——派来了使团求亲——陛下从宗室女中选了我,父王也应允了,陛下明日就要将我封为文成公主,送至吐蕃和亲!”
李月婉靠在房遗玉的怀中抽泣说着,泪水从眼眶中止不住的向外冒着。
房遗玉闻言神情惊愕。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她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怎么可能没听过这二人的名字
但房遗玉没想到的是,李月婉竟会是文成公主,更令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事竟会将她卷入其中。
虽然后世高知们将文成公主入藏称之为千古佳话,大肆传扬,但房遗玉本人却并不认同,若是有能力阻止,纵然不看她与李月婉的交情,她也会尽力将此事阻止。
一个没有孩子,丧失丈夫,又在异国他乡悲凉独活三十余年的女人,她心中的苦痛,唯有同为女子的房遗玉能够知晓。
房遗玉回想着前世的记忆,她记得吐蕃于贞观八年曾派出使团向唐国求亲,但因吐谷浑使团从中挑唆,唐太宗便未应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