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女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汇金
于隋唐之际,更是没了割地之说,若欲取国土,只得凭借实力攻打,无人再提及割让领土一说。
故而唐太宗也没想到房遗玉会出此计,着实动容起来。
唐太宗是何等超凡角色,顺着房遗玉的思路继续想去,已然摸清其中条框。
他已与和羊同结为盟友,于暗中资助羊同,抗击吐蕃。
据唐太宗了解,羊同原有军卒二十万,而吐蕃军卒则有三十万,故而羊同于青藏向来为吐蕃所压制。然而如今吐蕃十八万兵近乎全军覆没,国力大不如前,二者势力已然颠倒过来。
吐蕃虽有明君,可在实力差距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万邦来朝
第一百四十六章万邦来朝
要知关中食盐匮乏,食盐尽皆是自江南由运河所运,路途遥远,所耗费人力物力毋庸赘述。
若青海当真有盐田近百,那关中缺盐的困境将迎刃而解,更无需通过运河运输食盐了。
“千真万确!”房遗玉关于此处可以确定,她之所以记得清楚,主因青海湖便是最为著名的咸水湖。
其实青海的资源远不止于此,野生动植物数不胜数,各种稀有矿藏应有尽有。只是房遗玉对那些不太了解,也不敢说出来丢人显现。
然而近百盐田,已足以令唐太宗魂不守舍了。
“叔父,大唐若能将青海之地占据,可是能留作大用!我军之所以对吐蕃无法直接强攻,主是因唐人无法适应高原环境,可大唐若能将青海占据,而后派遣军卒驻守,只需几月时间,我朝军卒便能适应高原环境,到时也不用再惧怕什么高原天险了!小小吐蕃,若敢再犯,必令其山河破碎。”
房遗玉继续出言诱惑,无论从长远角度,还是眼下利益来看,若能逼迫吐蕃将青海割让,对大唐而言,无疑是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唐太宗沉吟半晌,忽而发出一阵长笑:“朕可是被你说心动了,那就这般决定。青海一地,朕要定了,若是吐蕃不应,便将其议和请求回绝,与羊同一道夹击,强夺青海!”
房遗玉见唐太宗决心已下,也是长舒口气,高声赞叹陛下圣明。
回至魏国公府,房遗玉发现房玄龄并未入睡,而是在回廊等她,见她归来,便强拉着她,命她将走前那话解释一番。
房遗玉只得将割地赔款之事,给房玄龄复述一遍。
房玄龄听完眼皮一跳一跳,随后哼唧一声:“这主意真够缺德,但却有趣的紧!”
他这模棱两可的评价,也不知到底是赞赏还是贬低。
次日,唐太宗与昨日简直判若两人,对吐蕃使者的态度由友善化为苛责。
展现的不再是那种天朝上国的宽厚仁德,而是以那种面对败军之将的态度。
大年初一。
今日对大唐而言,可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
即是传承千载的春节,又是万邦进见的日子。
顺天门外,大小国度,人数高达数千,尽皆恭敬的在此候着,将大唐于诸国中的赫赫地位显示的一览无遗。
太极殿是太极宫中的朝正殿,乃是唐太宗临朝听政的场所,每逢初一十五,唐太宗均会至此会见群臣,临朝听政。
此外,册封皇后、宗亲举行的大典,以及宴请外邦使节,也多于此殿进行。
今日也是一般,然而由于朝见邦国诸国,太极殿无法容纳,故而只得将接见场所,落在太极殿外,以那足以容下数万之众的空旷之地,来接纳各邦使节。
唐太宗坐于殿前高台之上,满面红光,静候万邦使节入内。
其神情可谓得意之极,脖子都快仰到后面去了。
房遗玉站于唐太宗身侧,身披银红衣甲,将其英姿显露无余,同是一脸傲然神色。
以其身份本不足以参加这般盛会,但这万邦来朝的场面,乃是在中华大地上首次出现,房遗玉着实不愿错过。
同房玄龄商议无果,便寻上了唐太宗。
唐太宗对房遗玉可谓恩宠备至,对其要求,并未拒绝,况且也知房遗玉武艺超绝,处事机变,便令其充当护卫,伴他身侧,以防万一。
房玄龄对房遗玉的出现,大为震惊,老眼瞪的溜圆,其中尽是
第一百四十七章 无上愿景
第一百四十七章无上愿景
“爱卿长途跋涉,亲至长安,实乃朕之荣幸!”唐太宗坐于高台,言行之间,尽显天朝帝王之风范。
浅谈几许,真珠可汗乙失夷男携长子拔灼,于长孙辅机的带领下由旁侧退去,前往国宴的举办地,承庆殿。
此本储君职责,然因李高明仍旧卧床养伤,只得由长孙辅机代为执行。
据说唐太宗先前有意使李惠褒接任太子,还花了些心思铺垫,只是受到了长孙辅机等重臣的一致弹劾,适才罢休。
而后接见的则是西域诸国,那些国家虽不值一提,但因其位处丝路,西域诸国的存在可使匪寇不敢于丝路霍乱,对大唐同样意义非凡,故而纷纷接见一番!
余下则是羊同、西突厥、倭国等纷纷呈献贺礼,示其决心,愿与大唐永世为好。
至于吐蕃,唐太宗或是有意为之,最后才接见的他们。
这也就意味着,吐蕃于这近百邦国之中,地位最是低下。
搞的吐蕃使节的面色忽红忽白,羞愧无比,可却仍旧得强装兴奋,对唐太宗百般讨好。
房遗玉见之心情大为畅快。
这般逐一接见,竟用去了两个多时辰,大小邦国足有**十个,便是极度遥远的狼揭罗也派出使节朝拜,至于那些名头不显的小邦国就不必赘述了。
这般漫长的时间,房遗玉站在唐太宗旁侧,非但没有丝毫不耐,反而愈发为大唐自豪!
房遗玉对大唐的强盛,看着眼下那些邦国民族的拘谨恭敬,心中大为畅快。
心中暗自想到:“这不过是个开始罢了,大唐的辉煌定远不止于此,日后自己定回竭尽所能,使大唐成为起始东方的日不落帝国。”
唐太宗将诸多邦国尽皆接见后,对旁侧的满朝文武道:“八十九个,朕记得清楚,八十九个邦国拜于朕之身前,此事自炎黄之始,从未有之,然朕却并不满足!”
“五年后的今日,朕要让超越百邦的国家于此向朕叩拜。十年后,朕希望是二百个!”
“诸位卿家,可愿随朕一同完成这伟大愿景令我大唐受天下万邦朝拜!”
唐太宗之豪情感染了在场众人,无数陪同之臣莫不躬身拜道:“千秋大唐,万载无疆!”
众人激动的面红耳赤,房遗玉亦是一般。
唐太宗的愿景,又何尝不是她房遗玉的愿景!
房遗玉能于现场亲见那百邦来朝的境况,着实被同辈们羡慕要死。
无论是伍元、二兄还是军神家的两兄弟,或是李玄之等人俱是艳羡无比,拽着房遗玉求她说说当时境况。
房遗玉将当时境况复述一番,听得几人无限感慨,心中懊悔,俱是认为自己错过一场名垂青史的大场面。
直至房遗玉轻声将唐太宗愿景道出,众人更是大为敬佩。
伍元挥着拳头道:“陛下有此愿景,我愿以手中银枪,为我大唐开疆拓土!”
“我也一般,师父常言为人处世莫过于对国忠诚,对友仁义,只遵循此二处,便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足以看出,秦叔宝对房遗爱的影响甚大。
李云启也道:“正如遗玉满江红中那句长驱鬼魅不休战,若能达成陛下愿景,我李云启亦愿此生永不休战!”
李玄之闻言颔首称是,露出一副愿为大唐马革裹尸还的神情。
李云成却是脸色黯然,叹气道:“若能以身报国,虽死无悔,着实羡慕你等!”
他身为卫国公府的长房长孙,按照律例,必需继承家业,禁止去前线征战。
可这报国的念头,却在李云成的脑海中不曾散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上元
第一百四十八章上元
房遗玉来至长孙府邸正厅,正巧遇见程家七位兄长簇拥着老八程怀贞走了过来。
房遗玉忙侧过脸,不敢再看。
房玄龄眼见来人,着实被吓得倒退一步,程家小儿是怪物,这话长安城内人尽皆知,可程怀贞毕竟年幼,极少出门,故而这还是房玄龄首次跟他碰上。
房玄龄一生可谓阅人无数,却是首次见到长相这般奇异的少年郎,想着房遗玉先前的所作所为,也终是憋不住笑了出来。
房玄龄自知失态,赶忙将嘴巴捂住,可这笑声却是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了。
“房相,你乐个什么玩意!”程知节听到笑声,赶忙寻找来源,隔老远就叫囔起来。
房玄龄无愧为百官之首,笑道:“大过年高兴嘛!当要笑笑,程将军不也如此嘛!”
“俺老程是真高兴啊!俺那小儿终是能——终是要娶亲了!”程知节高昂头颅,得意极了。
房遗玉心中确信,这老东西先前定是想说:“终是能脱手了”。
长孙辅机心中气得要死,他并非不想将这亲事拒绝,可事到如今,却是无法拒绝,怪就怪长孙娉婷当众撕了程怀贞的亵裤吧!
房玄龄见状身躯隐有颤动,似有大笑一场的阵仗。
房遗玉担心程知节又给她介绍什么身材魁梧的儿子,赶忙告辞离开正厅。
房遗玉逆着人流走至长孙府偏院,正见李玄之立于某处。
“笑死我啦!”李玄之扶着旁侧墙围,以防摔倒,见到房遗玉后,伸手指给她看。
房遗玉顺着李玄之指的方向看去,登时如李玄之一般,扶着墙围以防摔倒。
只见他二人六七丈开外,程怀贞与长孙娉婷亲昵的站在一起。
那画面像极了鲜花插在牛粪上。
长孙娉婷无疑是那支娇美的鲜花,而那牛粪嘛——嘿嘿!
更令人哂笑的要数他二人的表情,程怀贞一脸幸福,而长孙娉婷则是生无可恋,求死不得的模样。
她不但不敢露出厌恶神情,更不敢将身侧的程怀贞推开,只因她旁侧还站着七个葫芦娃。
先前在弘文馆逼婚之际,仅是葫芦娃中的大娃就险些令长孙娉婷一命呜呼,更何况今日的七娃合体。
“爽快!郁闷几日,见到今朝一幕,这心里可是畅快死了!”刚来此处的李云启、李云成兄弟同时发出一声感慨。
房遗玉、李玄之闻言也很是认同。
十余日弹指即逝,转眼便至元宵。
元宵是春节之后的重要节日,源自汉朝,已有悠久历史。
房遗玉正想着这大唐的元宵会是如何,能不能寻得机会跟李元嘉、李月婉那叔侄二人共同约会呢
忽闻门外传来一阵声响,湘儿敲门进屋便道:“大小姐,二少爷、伍公子和二位李公子在回廊等你呢!”
房遗玉不再多想,赶忙向回廊迎去,笑道:“你们来寻我逛元宵准备去哪呀”
伍元、李云启、李云成闻言面面相觑,疑惑地看着房遗玉。
“啊,对了!妹子先前失了忆!”房遗爱忙为房遗玉解释道:“咱们按例当去曲江南岸。元宵是从前的说法,咱们如今称呼上元节。上元分三日,首日魏王的芙蓉园会举办各式活动,陛下也会携带亲眷参加,按例咱们都需前去捧场。而后两日,才是咱们随意玩乐的时间。”
房遗玉这时才想起,大唐的上元节跟宋明是有很大不同的。
元宵节随历史发展而变幻,就节期时长而言,西汉只才一日,至大唐已然三日,宋时更是长达五日,明时则自正月初八点灯起火,直到十七夜里才熄灯灭火,整整十日。
而大唐的元宵节
第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出题
第一百四十九章陛下出题
唐太宗压手笑道:“尔等无需多礼,尔等皆是我大唐才子,友邻俊杰。所拥有之的学识、本事,远超同辈。”
“要知我大唐于上元节有一不可或缺的活动,极其有趣,名曰猜谜,朕今日偶做几道题目,诸位可较量一番!”
“朕也出个彩头!为魁首者可与朕当面对饮三盅!”
与天可汗相对饮酒可是天下少有的荣耀,周遭异邦子弟尽皆激动起来。
房遗玉闻言却是一翻白眼,不就喝酒吗好低级!
但这解谜,却极合房遗玉胃口。
房遗玉知大唐并无灯谜一说,但文义谜却是盛行。
因房悠悠父母颇为文化,故而常与其对拼智力游戏,其中解谜算是玩的最多的了。
只见唐太宗随行宦官自楼上甩下一对绵长条幅,其上书道:“小人掌印,皇上点头,凿壁借光,五官端正。各打一人物名讳!”
房遗玉想都不想直接道:“小人掌印,孙权!”
她这边话音刚落,旁侧便有人跟道:“皇上点头,王允!”
房遗玉摇头一笑:“凿壁借光,孔明!”
“五官端正,颜良!”仍旧是那人跟道。
四道题目顷刻解完,只听旁人赞叹道:“上官兄才思敏捷,天下少有之大才!”
身侧那些儒生文士尽皆附和,足以得见这位上官兄于长安士林甚得人心。
房遗爱见诸人尽皆赞那书生,心中大为愤慨,喝道:“我妹子房遗玉同样答对两题,哪曾弱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