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风雨玉蝶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正康和
风雨玉蝶梦
作者:正康和
【阅文·中国武侠·侠之精神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第一章 惊魂黄岭界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在所难免。

    可是,在乌龙镇东北,约四、五里路的城隍庙里,善男信女们却依然诚惶诚恐地在城隍爷面前默默地祈告着什么,人人口中振振有词。这些香客,绝大多数是来自附近的黎民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整个城隍庙煞是热闹。

    雷声惊动了不少人。眼见天空阴暗下来,已有不少人陆续离去。

    然而,有两个母女模样的女子,却在跺足叹气,粉脸失色。为啥原来,她们出门时走的匆忙,忘了带上雨具。眼下,大雨在即,怎生回去

    “快下雨了,我们怎么回去娘!”这是那年轻女子的声音。

    这女子,看上去只有十四、五岁光景,生得天真活泼,烂漫无邪。通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长长的睫毛下,秋波流慧。乌黑的秀发,雪白的牙齿。还有那苗窕的身材,纤细的腰杆,穿着可体的素衣,看得出没有刻意的装扮。然而更显楚楚动人,亮丽清秀。在这穷乡僻壤,绝对是一苗独秀,山中凤凰。

    而那中年女子虽老成稳重,眼见大雨即将倾盆而下,也免不了眼神无光,虚汗涔下。虽然心里也是着急,但却安慰女儿说:“玉儿!别着急。雨,下一阵也就停了”。

    “可是,眼看天快黑了”。

    话音刚落,大雨果然倾盆而下。大雨夹杂着雷声,更有闪电来助阵。整个大地怪吓人的。

    望着庙外的大雨,那少女哭丧着脸说:“这雨不知下到何时”

    “忍着性子等吧!总不会下到明天”。

    “关键是,天快黑了”。那少女急的直跺脚。

    该死的大雨,果然一下就是半天,毫无间歇,一直下到黄昏。

    此时此景,急是没有用的。

    这时,雨越来越小了。那些事先备有雨具的善男信女们,一个个走出城隍庙,在泥泥浆浆的土路上奔走——尽管溅得满身泥污。

    望着离去的人们,那母女更加着急,听着少女娇声说道:“娘!我们没带雨具,如何是好”

    那中年女子尚未答腔,只见前面来了一顶花轿。母女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中年女子说:“我们雇那顶花轿回去”。正是:冬天寒冷难暖身,雪中有人送炭来。

    花轿尚未来到庙前,那中年女子直嚷着:“过来,过来!我们雇你的花轿回去”。就近一看,花轿边还跟着两个壮汉。

    花轿停在她们面前,那两个壮汉却不失时机地打量着眼前这两个女子,尤其特别贪恋地望着这位如花似玉的美艳少女,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色,口中不禁叫出声来:“妙,妙极了!”

    那个穿着黑布掛的大汉上前问那中年女子:“你们上哪”中年女子答腔道:“我们忘了带雨具出门,想雇你们的轿子回家,方便么”

    “方便,当然方便。可是……”说话的汉子脸露难色。

    “可是什么”中年女子急切地问。

    “这顶轿只能坐一个人,可你们却有两个人。”一个轿夫说。

    另一个穿着灰衣的壮汉抢过话头,说:“没关系,挤一挤。来!这位小姐先上轿。”说着,向轿夫递个眼色,轿夫自然会意。

    中年女子扶着女儿上了轿,尚未坐稳,轿夫抬起轿子却头也不回地往另外的路飞奔而去。两个壮汉也跟在后面,不离箭步。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可将那中年女子吓楞了。等到她回过神来,知道是什么回事时,爱女已不知去向。急羞之下,她放声嚎叫起来:“还我的女儿,还我的女儿!这究竟是什么世道呀!”

    可是,人们都已离去了,城隍庙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有谁能听到她的呼喊哩——只有城隍爷能听到,但他真能显灵救难吗此时此刻,正所谓: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再说,轿夫抬着那少女,一口气飞跑了七、八里路,可谓“将不卸甲,马不停蹄”。任凭那少女嚎喊嘶叫,他们毫不理会,而两个壮汉却在得意地交谈着。

    “我说高瞻老兄,我们今天的收获可不小呀!”那个穿着灰色布衣的大汉说。

    “就是嘛。”那个叫高瞻的壮汉说,“这就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为刘少爷物色美女,走了一州又一县,可就是找不到果真令人倾倒的美貌女子。俗语说,天无绝人之路。想不到为搜罗不着艳女而惶急的时候,却有预想不到的收获。路远贤弟!这少女怎么样”

    &nbs



第二章 险中遇侠士
    亭前出现一个人,让两个壮汉大吃一惊,心想,这荒郊野外,哪有人来可眼前分明立着一个人。凭借他们的警觉,便不约而同地叫出声来:“是谁”同时,都一齐向来人打量起来。尽管是黑夜,毕竟离得较近,依稀可见面目:来人身材魁梧,那装束,那兵器,分明是汉时关圣爷再世。

    不看则已,一看只吓得他们脸如土色,心中叫苦不叠。关圣爷的威名,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这时,只听关圣爷一字一顿地说:“你们是何人为何抢夺民女如不如实说来,别怪我不留情面。”言语之间,软中带硬,凌气逼人。

    眼见是关圣爷现世,高瞻和路远,就连两个轿夫也吓得跪倒在地,连声求饶命。高瞻语无伦次地说:“我们是……是朝廷派来的,搜……搜罗美女献给刘……不,是献给皇上的。”

    “你们的所作所为,能瞒得过我的神眼么,可要说实话,不然……”

    路远慌忙叩头说:“关爷爷,小人不敢说谎。”说罢,突地跃起,一拳向关圣爷的脸门掴去。只听一声惨叫,路远被震出丈外,抽搐几下,一动不动了。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到地府向他的祖宗报到去了。

    目睹此景,高瞻深信关爷神力无边,不敢造次,更不敢妄动,跪在地上,服服贴贴,哀声求道:“关爷爷!饶了弟子这一回吧。”

    “你不配叫‘弟子’二字。你仗着刘老奸贼的势力做恶多端,本想一拳毙了你。念在你有自知之明的份上,先把你的狗头寄在你的项上。”

    “多谢关爷不杀之恩。”

    关爷想了想,说:“饶了你容易,得答应我一件事。”

    “只要饶了小人一命,不要说是一件,就是五件、十件,小人也答应。”

    关爷哼的一声,指着地上的少女说:“这个女子是从哪里弄来的,立即把她送回哪里去。不得弄虚作假,玩弄伎俩。若有半点闪失,小心你的狗命。”

    “小人遵命。”高瞻立起身,冲着轿夫大声喊叫:“听见了没有把小姐抬回去。”轿夫眼见关爷显灵,愣得差点晕死过去,一听叫喊,才回过神来,立马把那少女扶进轿子,一起轿往外便走。高瞻举着火把,紧跟后面而去。正是:喜将凤凰擒到手,不料又得放它飞。

    说不清走了几个时辰,轿子终于又回到城隍庙。因为庙里没有和尚,所以庙门仍是开着。轿夫放下轿子,小心翼翼地扶下那少女,说声:“得罪了”。回头一看,高瞻已不知去向。

    那少女惊魂未定,一出轿子,借着残余的烛光,只见庙里直挺挺地躺着一个女子。一看之下,那少女惊叫起来,抢上几步,来到她的身边,摇着她的身子,道:“娘!你醒醒,玉儿回来啦!”叫着喊着。原来,那中年女子眼见爱女被歹徒抢去,自己无力相救,急恼之下,晕厥过去。

    渐渐地,那中年女子悠悠转醒过来,似乎听见爱女的呼喊声,她睁眼一看,爱女不是在眼前么难道是自己在做梦弄得自己也稀里糊涂了。

    “娘!你终于醒了。”那少女破涕为笑。

    她一把将爱女揽过来,端详了一阵,喃喃地说:“没错,是玉儿!”

    “娘!你醒过来就好了。”那少女依偎在慈母的怀里,伸手拭掉残留在母亲脸上的泪水。

    “我们不会是在梦中相见吧”

    “不是,娘!玉儿真的回来了。”那少女伸出纤手,轻轻地弹拍母亲身上灰土。

    两个轿夫在一边站着,讨个没趣,两人互递眼色,正想溜出城隍庙。突然,关圣爷的声音又在耳边响了起来:“别走!有道是送佛送到西,送人送到底,把她们母女送回家去。”

    “谁”那中年女子一声惊叫。

    &n



第三章 立志著新书
    原来是一个乞丐。他埋怨说:“吓死我了。”那乞丐似乎不会说话,见到来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比手划脚,又指指前方。原来是个哑巴乞丐。周铁虎看不懂乞丐比划着什么,并没有理会。此时,他的脑海中闪出一个念头:“她们出事了。”想到出事,自然是可怕的。他尽量不往坏处想,心中却喃喃地安慰自己:“不会出事的,说不定真的到外公家去了。”

    出乎意料的是,周夫人吴氏和女儿并没有来到吴书言的家。

    周铁虎哭喊着奔回家。这时,周彦博的酒气也消了,头脑清醒了许多。看一看儿子的模样,料定大事不好,也着急起来。说:“我们再四处找找去。”正当他夺门而出时,却与吴氏撞个满怀。

    周铁虎眼见母亲平安回来了,破涕为笑,飞奔过来,埋怨道:“娘!你们让我找得好苦呀。”

    周倩玉失魂落魄地坐到板凳上,摇了摇头说:“一言难尽,想想都后怕。”于是,便把关圣爷显灵救难的前后经过说了。周铁虎原本崇拜关爷,听到关爷显灵救难,他对关爷更加的崇拜了。

    一家四人,无不感激。从此,关圣爷显灵救难的故事,便在乌龙镇传开了。正是:有福大难不死,没寿过坎也亡。

    经过这场虚惊,周彦博深深地意识到朝廷的**和社会的黑暗,而加深了让铁虎习武的决心。至于倩玉姑娘,再也不敢私自外出。她深深地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女孩子活动不够安全,时常有被侮辱、被玩弄,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说到周秀才,他原本是乌龙镇一个富足的人家,所住的房舍,在当地可是数一数二的。俗语说,天灾难防。五年前,一次无情的大雨,造成了洪水滔滔,冲垮了他的房子,家中的财物被冲得荡然无存,惟有家人平安无事,这才是“不幸之中之大幸。”现有的房子,是灾后临时搭建的。无情的大水,搞得他清贫如洗,一无所有。用现在的话说,他现在是个彻底的无产阶级,被无情的大水,一冲回到解放前。

    他虽是五十开外的人了,“人之初”和“诗云子曰”读得不少,可年年不第,届届落榜。尽管他饱学大才,然则命运多舛,空有满腹经伦,如之奈何但他为人随和,广交士友,上至朝廷为官的老爷,下至三教九流的凡夫俗子。真所谓:朋友遍天下,知心能几人

    崇祯皇帝即位的第二年,陕西出现大旱灾。同年,河南也灾荒连连。北方的满人时来搔扰,非常狂獗,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加上朝中奸贼当道,宦官专政,贪贿成风。天灾**,一齐袭来,闹得天下黎民百姓怨声载道,哀鸿遍野。有的背井离乡,逃奔他方;有的沿街乞讨,汤水度日。

    几经动荡,周彦博已看破世道,无心于功名了。他功名不就,仕途失意,唯一的希望,就是家人能平安无事,尽管是粗茶淡饭,苦菜汤水,他也毫无怨言。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惟有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人活在世上,应该有善意的野心。有了野心,才有前进的目标,才会有为之奋斗的动力。周彦博乃有志之人,曾立下一个誓愿,在有生之年,要把自己平生之所见之所闻,撰写成书,揭露朝廷的**和社会的黑暗。如能传于后世,不枉此生。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周彦博不仅饱学大才,而且能写一手好字,有颜柳之风。挂在客堂上的“家和万事兴”字匾,便是他的杰作。每逢年节,或是寿庆婚娶,邻里街坊都会来请他去“露一手”,挣得几文钱,添油加米,加上几分薄地,勉强度日。

    周秀才的夫人,姓吴名琴珍,乃本地大户吴书言的独根苗。当年吴书言因看中周彦博的才学,料定此子日后必能飞黄腾达,便把爱女相许。这吴氏虽也快五十的人,但她丰腴而不臃肿,沉稳而不迟钝,那体态、那风韵,似依稀可见青青的光彩。看得出,她年轻之时,也是个美貌出众的女子。

    周彦博膝下生有一男一女。女的名唤倩玉,生得花容月貌,青春焕发。尽管只有十三、四岁的年纪,人之初的“三字经”和“千字文”皆能背读如流,《论语》、《春秋》、《诗经》也能熟记三、五篇。她



第四章 若市揽来客
    周彦博看到自已的家得天独厚,门前有旧驿道自此而过。今年来,过往商贾贩子倒也不少。心想,何不发挥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开设一间小茶馆,既方便他人,又可为自己挣得几文钱。最主要的,又可以访听出自五湖四海的兄弟朋友之口的有关各地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丰富自己的著作内容。这岂不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周彦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吴氏也投赞成票。

    俗语说,打铁要趁热。想干的事情,只要目标明确,主意一决,就必须立即付诸行动,千万不可瞻前顾后,三心两意。如果错过机会,才真正是遗憾终身,悔恨莫及。

    说干就干,一点也不含糊。周彦博立即搬来木头草料,请来木匠师傅,还找来几个帮手。几天工夫,便在旧驿道上那个供行人歇脚的“绿枫亭”旁边搭起三间木屋。

    按照习惯,必须给木屋取个名字。这个茶馆的名字,必须是图个吉利方好,又能与生意有着内在的联系。那么,该取什么名字好呢周彦博决定试试女儿的才学。于是,叫来倩玉姑娘。

    “闺女!茶馆搭好了,你说该取什么名字为佳”

    倩玉深知为父的用意,也不推辞谦让,只见她略一皱眉,道:“我看取‘若市茶馆’如何”周彦博捋一捋胡子,拍手大笑,连声称赞,说:“好个‘若市茶馆’!取‘门庭若市’之意,正合父意。好!就这样定了。”

    倩玉取来了文房四宝,吴氏拿出一块压在箱底的锻布。周彦博说:“你来写吧!闺女。写好馆名,再写副楹联,贴在柱上,给茶馆增添喜气祥和的气氛。”

    在一边的周铁虎早已磨好了墨。倩玉提起笔来,运用自如,一挥而就,写好了“若市茶馆”四个字,又写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条幅。

    周彦博看过,点了点头,甚是满意,说:“能否以此为题,赋诗一首这无疑是给茶馆平增秀色。”倩玉闻言,略一思索,挥毫疾书,一首七言诗跃然纸上:

    设馆何止为金钱方便他人是心愿;

    喝上飘香一杯茶,茫茫路途好向前。

    看罢此诗,周围的人无不拍手叫好:“真乃才女也!”

    茶馆一开张,果真是开业大吉,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周彦博和吴氏自然是忙了个不亦乐乎。倩玉姑娘时常跑来帮忙。她年纪虽不大,可脚勤手快,倒茶擦桌,动作自如。而且口甜如蜜,伶牙俐齿。过往行人,无不称赞。

    自此,生意一好,收入逐多,家景也渐渐好将起来。

    夜深人静,整个大地显得格外的冷清。

    可是,丰泽县正堂沈从国还点着烛火,独自思索。你道为何原来,路远在黄岭界暴尸,自有村民报了官。沈知县带着一帮皂役赶往现场,验明尸体,发现死者乃受内伤而亡,从死尸的心肺被震裂上分析,凶手可是个武功高强的人物。最令沈知县大伤脑筋的是,如果死者是普通的村夫野民也罢,死者竟然是宫廷大内高手,是锦衣卫的人。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

    锦衣卫,是大明朝的特务组织,在皇帝的心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锦衣卫的成员非同一般,个个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凭着特殊的地位,私下里横行朝廷郡县,无人不提心吊胆,畏之如蛇蝎。
12345...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