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合下书佐入,
博口占檄文。
檄文特指用于晓谕、征召、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所谓“师出有名”,在古代,檄文可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你要想跟人开战,就得以檄文的方式说明开战的原因,要不然,那就就是“师出无名”,会遭到别人的谴责,甚至会有人趁机联合其他人收拾你。
历史上,最有名的檄文当属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据传,曹操看了此檄文直接吓出一身冷汗,后面陈琳为曹操所俘,曹操不但没有杀他,反而任命其为司空军师祭酒,至于原因,就是因为他檄文写得太好了。
这檄文可不是华夏所独有,自古,华夏之属国,每逢与敌开战之前,大多都会作檄文以壮声威,甚至,就连东瀛都有此习俗。
比如,万历年间,东瀛关白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前就曾传檄文与朝鲜国王宣祖李昖,其大致意思就是说:
大明皇帝,昏庸无道,神仙托梦,令其讨伐,今欲借道朝鲜,讨伐大明,你小子同意还是不同意?
朝鲜乃是大明藩属,又不是他东瀛藩属,国王李昖自然不可能同意他的无理要求,丰臣秀吉就以此为借口,率军入侵朝鲜!
丰臣秀吉找的借口可谓胡编乱造,无耻之尤,估计就连他自己都不信,他纯粹就是在东施效颦,惹人笑话。
这檄文的作用本就是昭告天下,告诉大家,我进攻敌人是对的,敌人就是十恶不赦,该打!
丰臣秀吉大概是误解了这檄文的意思,认为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开战便成,结果自然是徒增笑柄耳。
这一次,杨聪也作了一篇檄文,名字就是《讨东瀛倭寇文》。
这篇檄文,作的就精彩了。
檄文开篇,便列举了历朝历代很多例子,证明我泱泱华夏,从不持强凌弱,欺负别人,但是,如若有人敢欺凌华夏,我华夏热血男儿定然会奋起反抗,讨还公道。
紧接着,他又列举了倭寇在东南沿海的所作所为,证明这帮家伙就是帮毫无人性的海盗,土匪,人人得而诛之。
最后,他直接指出,东瀛肥前国平户藩大名松浦氏就是倭寇的首领,正是因为有了松浦氏的支持,倭寇才能漂洋过海,抵达大明沿海劫掠。
所以,大明决意讨伐松浦氏,为沿海死难的同胞报仇。
东瀛诸国,最好不要参与,但凡敢支援松浦氏者,亦当倭寇首领论处,杀无赦!
这家伙,檄文传到东瀛,松浦氏吓得差点没尿裤子。
开什么玩笑啊,大明如此泱泱大国,竟然跟他一个小小的平户藩开战,有没有搞错!
要知道,他平户藩并不是什么大藩,人口全加起来也只有十余万而已,藩兵数量那更是少的可怜,总共才几千人,跟大明比起来,那就是个屁。
不带这么持强凌弱的好不好?
松浦氏收到檄文之后,连忙向东瀛各路诸侯求援,扬言大明朝这是要入侵东瀛,大家不能坐视不理啊!
可惜,各路诸侯都收到了大明的檄文,他们心里也相当的清楚,肆虐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的确就是松浦氏给弄过去的。
这事要说起来,还要追溯到北元时期,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要求东瀛效仿朝鲜,率众来朝,可惜,东瀛不答应,于是乎,北元朝廷便组织了两次讨伐,征讨东瀛。
当时,的确是北元朝廷有点过分了,人家不来朝拜你便出兵讨伐,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东瀛自然是拼命反抗,结果,北元大军两次讨伐都没把人家给揍趴下,反倒把人家揍出火来了。
于是乎,松浦氏便开始组织流浪武士、浪人,甚至是商人前去朝鲜和北元沿海劫掠,美其名曰报复北元的入侵。
一开始,各路诸侯和大将军足利尊氏对他们的行动是比较支持的,毕竟,北元的确入侵了东瀛两次,报复人家理所当然,而且当时的东瀛深处南北战争,到处都是战败之后失去主人的流浪武士和浪人,这些家伙除了打架闹事抢东西就没别的事干,与其让他们在东瀛抢,还不如让他们去朝鲜和北元抢呢。
到了后面,大明击败北元建立政权,按道理来说这些个倭寇就不该再去大明沿海劫掠了,因为进攻东瀛的毕竟是北元朝廷,不是大明朝廷,北元朝廷欺负你了,你找北元的敌人大明报复,这事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这时候东瀛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大将军足利尊氏早玩完了,各路诸侯基本是谁都不尿谁,再加上松浦氏从劫掠中尝到了甜头,不愿收手,所以,这倭寇之乱到了明朝也没结束,断断续续的,甚至大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说实话,这倭寇跟其他各路诸侯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松浦氏也没给他们什么好处,这会儿人家大明找上门来算账了,关他们屁事啊!
如果大明只有朝鲜那样的实力,明显干不过东瀛,可能,各路诸侯还会联合起来,帮松浦氏把人家给收拾了,然后乘势打到人家家里去。
问题,大明的实力根本就不是东瀛可以比拟的,各路诸侯加起来都不一定是人家的对手,跟人家打,寻死呢?
这会儿大明的檄文可发的到处都是,檄文的最后也说的很清楚:东瀛诸国,最好不要参与,但凡敢支援松浦氏者,亦当倭寇首领论处,杀无赦!
松浦氏组织流浪武士和浪人去大明劫掠本就不对,这点东瀛各路诸侯都清楚,你个倭寇头子,老是组织流浪武士和浪人去大明劫掠,你是发财了,我们却跟着背上了倭寇的骂名,谁他吗是倭寇啊,我们都是正正经经的诸侯好不!
再说了,大明的实力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没有任何一路诸侯是其对手,这点东瀛各路诸侯更清楚。
总之,讲道理,松浦氏明显理亏,讲实力,没人干的过大明,这会儿丰臣秀吉还只是个小屁孩呢,东瀛可没人敢去捋大明的虎须,所以,东瀛各路诸侯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压根就不搭理松浦氏。
至于大明是不是真来入侵东瀛的,这个还有待观察。
如果大明把松浦氏给收拾了就算了,这就证明,人家的确是来报仇的。
如果大明把松浦氏收拾之后还找各种借口进攻其他诸侯,那就是大明的不对了,到时候大家再联合起来给大明对抗也不迟。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五一章 恭宪王
釜山,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朝鲜恭宪王李峘带着一众属官身着吉服,恭敬的候立在水师码头上。
大明发出的檄文他自然也收到了,对于倭寇,他也是恨之入骨,因为倭寇不但侵袭大明沿海,对朝鲜沿海的劫掠更为频繁,朝鲜历代国王都被整得头疼无比。
当然,就算再恨倭寇他也不可能组织大军去征讨,因为朝鲜根本就干不过东瀛,如果他敢主动跑去东瀛征讨,东瀛各路诸侯绝对会借机反扑,打到他们朝鲜来,这点,他相当清楚。
他之所以带领一众属官来到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主要是为了迎接大明天朝上使,太师、惠安侯、内阁大学士杨聪。
太师啊,那可是大明官员中级别最高的,他虽然是国王,在大明的官员体系中其实连藩王都比不上,人家藩王好歹是皇室宗亲,见官大一级,而他,最多也就相当于一个布政使而已。
这一次,太师杨聪亲自率军前来他可不敢待在王宫不闻不问。
他是刚过了午时便开始组织人手在码头恭候了,整整一个下午,海面上却未见任何船只的踪迹,所有属官包括在码头周围站岗放哨的士卒都为此暗暗皱眉不已,唯有他,一直陪着大明兵部前来联络的官员恭敬的站在那里,没有一丝不耐之色。
话说,这家伙是不是脑子有病呢,带着上百官员,数千将士白白在这站一个下午,闲得蛋疼还是怎么了?
其实,他脑子没任何问题。
他这是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向大明太师表达崇敬之意的态度。
他当然知道登莱水城离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有一千多里,就算大明水师船队一大早就出发,而且顺风顺水,最快也要日落时分才能抵达,如果风向不对,晚上能抵达就算不错了。
按理来说,他就算是吃过晚饭再率众来迎都还来得及,但,他就是从未时便开始准备了,一直站码头上等着。
其他人或许心中颇有怨言,但是,前来联络的大明兵部官员却是满脸欣慰之色。
这就对了,作为一个藩属国的国王,他压根就不用在乎手底下官员满不满意,大明天朝的官员满不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夕阳西下,正当所有人都站的双腿发麻之时,远处海面上突然出现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
大明水师的船队终于来了!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毕竟,他们都等了一下午了,只要大明天朝上使一到,他们再跟着国王陛下假假意思客气一下便可以回去吃饭休息了。
不过,当大明水师船队逐渐靠近的时候,众人脸上却纷纷露出震惊之色,因为这大明水师的船队实在是太吓人了。
当先的大福船,他们并不是没有见过,属国朝鲜的朝廷重臣大多都曾去大明国子监深造过,福船,他们肯定是见过的。
问题,他们最多也就见过一艘两艘而已,而这一次,大明水师船队里的福船却是密密麻麻的,足有几十艘之多!
一艘福船就如同一座海上城堡一般,几十艘福船排着整齐的阵型缓缓压过来是什么概念?
那感觉,就如同看到一群洪荒巨兽迎面扑来一般,简直骇的人动弹不得。
说实话,恭宪王李峘也被吓了一跳,他都没有想到大明水师竟然已经强大至斯。
不过,他好歹是一国之主,心气还是比手下官员要高上那么一点,他只是呆愣了一会儿,便回头大喝道:“整理仪容,准备迎接天国上使。”
这时候,所有官员才回过神来,赶紧装模作样的扯了扯衣服,挥了挥袖子,以表示自己在整理仪容。
大明水师船队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来的快,如果是一般的帆船,从出现在港口外围到靠上码头,那至少也需要半个时辰时间,因为帆船要注意控制速度,接近码头之后便要降帆减速,要不然那就会刹不住车,直接撞码头上。
这次大明水师船队却是一反常态,一点减速的意思都没有,就那么直扑码头而来,不到一刻钟时间,船队便冲到了码头跟前。
这个时候,码头上的人才看清楚,大明水师船队的战船竟然一片风帆都没有,有的只是数不清的水轮!
这水轮倒也不奇怪,车轮舸朝鲜也是有的,水轮是干什么的,在场的人也都清楚。
只是,他们都想不明白,这么多的水轮,这么大的船体,得多少人一起使劲才踩的动啊?
他们正惊奇不已呢,所有水轮突然一顿,然后便开始反转了,大明水师船队竟然在短短不到一炷香时间全部停住了!
紧接着,一艘硕大的福船越众而出,飞快的靠上码头,悬梯垂下,一队队明军将士随即如同流水般的倾泻下来。
然后,便有一个身着大红官袍的年轻人带着一众明军将领自悬梯而下,大步朝他们走过来。
官袍上绣的是仙鹤,正是大明朝廷一品大员!
恭宪王李峘打眼一看,连忙挥手带着属官迎上去,恭敬的跪地上,朗声道:“藩王李峘携属官恭迎天朝上使。”
其他官员亦随之趴地上,齐声高呼道:“恭迎天朝上使。”
杨聪见状,连忙疾步上前,双手虚抬道:“王爷客气了,诸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李峘闻言,这才顺势从地上爬起来,拱手道:“大人率军奔袭千里,一路辛苦,小王已在庆尚右道水军大营备下薄酒,要不大人先随小王去吃个便饭,休息一番?”
杨聪亦连连拱手道:“王爷有心了,这个不急,不知大军驻扎的营地可曾备好?”
李峘连忙指着码头右后方的空地道:“小王已命人将那边清空,并将地面平整了一番,驻扎五万大军应该不成问题。”
杨聪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仔细查看了一番,随即满意的点头道:“有劳王爷了,还请王爷稍候。”
说罢,他又转头对着身后的俞大猷和戚景通道:“志辅、世显,你们即刻指挥大军上岸扎营,所有步卒就在此扎营待命,水师将士除船上值守人员其他全部上岸休息一晚,明早再返回登莱水城接人。”
俞大猷和戚景通闻言,连忙拱手齐声道:“末将明白。”
紧接着,他们便开始指挥手下将士登岸了。
由于这庆尚右道军港码头太小,一次也就能停靠两艘福船战舰又或者四艘苍山船,明军登岸的速度简直缓慢无比。
不过,在场的朝鲜官员依旧被吓到了,因为明军将士着实太多了,而且,他们的装备更是恐怖的吓人。
这家伙,足足几十艘大福船,两三百艘苍山船,上面全是明军将士,而且,这些人几乎人人都背着火枪,还有数不清的战车,火炮不断的从战船上抬下来,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头皮发麻!
杨聪站码头上监督了一阵,又跟先期抵达的兵部官员交流了几句,这次对着恭宪王李峘拱手道:“王爷太客气了,竟然在此等了一个下午,想必大家都是又累又饿了,要不,我们这就去吃饭吧?”
李峘闻言,不由露出兴奋之色,吃饭什么的,那都是次要的,只要天朝上使知道他率众在这等了一下午就什么都值了。
n.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五二章 稳打稳扎
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码头附近的明军营帐是越来越多,战车、炮车什么的也是密密麻麻排了一排又一排,粮草辎重什么的那更是堆积如山。
恭宪王李峘和一众属官一见这架势,无不吓的战战兢兢,什么时候明军竟然变得如此强大了,这装备,简直让人绝望啊!
不过,杨聪率军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在属国藩王面前彰显武力,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东瀛离大明着实太远了,就算从距离最近的登莱水城出发,以轮船的速度,最少也需要六七个时辰才能抵达东瀛平户藩的属地。
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平户藩虽然弱小,杨聪也不想因为一时大意而在那什么沟里翻了船。
这会儿东瀛整体实力可不算弱小,万一各路诸侯不按常理出牌,暗地里团结起来,帮着松浦氏抵御他这个“外敌”的入侵,那可就麻烦了,他如果贸贸然让水师船队搭载着一万步卒冲过去,很有可能会吃个大亏。
东瀛各路诸侯如果团结起来,不说多了,三十万大军还是可以拉出来的,他可没狂妄到自以为天下无敌,仅凭一万人马便能将三十余万不要命的疯子给打得屁滚尿流。
这会儿大明水师船队虽然有福船战舰六十余艘,苍山战船将近三百艘,但运力并不是很强,因为这些战船本就不是专门运兵用的,新式战船上不但有数量众多的火炮和弹药,更有体积超大的锅炉和蒸汽活塞,剩余的载重量原本就不多,再加上明军精锐这会儿又是战车又是炮车的,装备的体积和重量同样不小,所以,这会儿,集大明水师所有的新式战船一次最多也就能运送一万步卒和其装备而已,粮草辎重甚至都要分批运送。
一万步卒,就算装备再精良,就算有水师战船的支援,去面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都未免有点荒唐,所以,杨聪准备把大军先运送到属国朝鲜的釜山港再说,因为这里距离松浦氏的领地对马岛才一百多里,水师船队冲过去都用不了一个时辰。
杨聪的计划还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先占领釜山南面的对马岛,再占领距离对马岛不到百里的壹岐岛,最后再挥军南下,一举拿下平户藩。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担心兵力不够的问题了,因为从壹岐岛到平户藩还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他只要将四万东南军精锐全部集结于壹岐岛,不用半天时间便能整个拉到平户藩支援。
如果用一万步卒面对有可能出现的三十万东瀛联军的确有点荒唐,四万步卒在加上一万余水师精锐,面对有可能出现的三十万东瀛联军就没什么问题了,只要四万步卒利用战车和炮车结阵防御,再加上水师战船数千门火炮的支援,整个东瀛所有诸侯,所有人马一股脑全冲过来他都不惧。
水师船队来回转运了十余天,东南军精锐终于全部到齐,粮草辎重也已准备充足,就等杨聪一声令下,便可对东瀛平户藩发起进攻了。
这天下午,明军大营,帅帐之中,俞大猷、戚景通、卢镗等将领及恭宪王李峘等属国官员齐聚一堂,大明太师杨聪高坐主位,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作战方略。
杨聪依旧是习惯性的扫视了一圈,这才朗声道:“诸位,现在已经万事俱备,进攻东瀛平户藩,正当其时,在这里,本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轻敌大意。倭寇虽然有种种不是,但有一点,我们却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他们不怕死,这帮家伙,打起仗来大多都是不要命的疯子!”
下面众人闻言,无不脸色一正,的确,倭寇虽然不是东西,但他们打起仗来那着实是不要命,不到山穷水尽,他们就不会投降,甚至到了山穷水尽还有冲上来跟你拼命的,这点,跟倭寇打过仗的人都清楚。
紧接着,杨聪继续道:“当然,我们也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倭寇就算全是不要命的疯子我们也无需惧怕,因为我们有火枪,有火炮,有战车,有轰天雷,只要我们小心提防,倭寇就算再不要命都是假的,因为他们根本就冲不到我们近前。这里,本官同样要提醒大家,随着火器的发展,近身作战必将被远程攻击所取代,你们可不能还是满脑子冲上去跟人拼命的想法。“
下面众人闻言,无不露出思索之色,的确啊,有了火枪和火炮之后,战场上的节奏貌似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了,以前面对鞑子骑兵的时候还没有这么明显,因为骑兵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再多的火枪和火炮也不能将所有骑兵全部挡在百步甚至几百步开外,不过,面对同样是步卒的倭寇就不一样了,几百步的距离那简直就是天堑,倭寇再不要命,想要冲到他们跟前来貌似也不大可能了。
杨聪说完这顿开场白之后便拿起桌上的白蜡杆,站起身来,走到身后的大地图跟前,指着上面的海岛详细介绍道:“这次我们的计划仍然是步步为营,我们首先拿下对马岛,将所有步卒和粮草辎重全部运送到上面,然后再拿下壹岐岛,再将所有步卒和部分粮草辎重运送到上面,最后再对平户城发动攻击。”
这个作战计划并不复杂,就是麻烦一点而已,下面众人都露出了然之色,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
杨聪紧接着便部署道:“志辅,明天早上卯时,你率一万步卒乘船直扑对马岛,一天之内,一定要将对马岛敌军全部清剿干净。”
这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却不容易完成,因为对马岛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南北长度足有一百多里,要在一天之内将上面的敌人全部清剿干净着实不容易。
不过,俞大猷还是坚定的拱手道:“末将遵命。”
紧接着,杨聪又对戚景通道:“世显,你率船队负责转运步卒,同时进行火力支援,明天你就不用率船队回来了,先协助志辅将对马岛的敌人清剿干净再说。”
戚景通连忙拱手道:“末将明白。”
杨聪紧接着又对恭宪王李峘道:“王爷,对马岛和壹岐岛拿下了之后就交由你来驻守,你准备准备吧。”
恭宪王李峘闻言,激动的差点没打哆嗦。
这意思,以后对马岛和壹岐岛就是他的了!
他着实没想到,就是跑来迎了一下天朝上使便有这好处,这可是开疆扩土啊!
他连忙拱手道:“小王明白。”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先这样吧,大家都去准备准备,至于下一步,等拿下对马岛再说。”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五三章 铁炮
对马岛和壹岐岛的面积着实不小,特别是对马岛,足有一百多里长,三十多里宽,像这么大的海岛,在大明沿海都屈指可数。
那么,杨聪为什么要把这么大的海岛让给属国朝鲜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这次进攻平户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抢”银子,而不是为了开疆扩土。
如果是为了开疆扩土,这么大的海岛他自然不会放过,不过,这时候还不是大明开疆扩土的最佳时机。
大明现在是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需要钱,而开疆扩土同样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
不说别的,就说这对马岛和壹岐岛的防御,如果拿下来之后大明自己派兵驻守,光是守岛将士的粮饷就是笔不小的开销,更重要的,这两座海岛上都没有城池,没有堡垒,甚至连军港都没有。
明军要在此驻守,势必要修筑城池和堡垒,港口也要进行扩建,而这两座海岛距离大明足有一千多里,修筑城池和堡垒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呢。
总之,一句话,这个时候分兵驻守像对马岛和壹岐岛这样距离大明路途遥远的离岛费时、费力,更费钱,得不偿失,还不如交给属国朝鲜去打理,反正大明是宗主国,想要将这两座海岛要回来,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两座海岛上既没有城池也没有堡垒,明军的进攻异常的顺利,俞大猷和戚景通用了不到一天时间便拿下了对马岛,然后又转运了一天的粮草辎重和兵员,紧接着,他们又用不到半天时间便拿下了壹岐岛,然后又是转运粮草和兵员,总共不到四天时间,这两座海岛便落入杨聪手中。
接下来便是进攻松浦氏的老巢平户城了,虽说前面战斗就如同砍瓜切菜般简单,杨聪也没掉以轻心,他特意制定了详细的进攻计划,并决定亲自赴前线督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