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友宗麟很快便拥有了两百门崭新的铁炮。
那么,他是不是就可以凭借这些铁炮四处征讨,一统九州了呢?
当然没这么简单,先不说这两百门铁炮够不够他称霸九州,他手底下的人会不会操作这些铁炮还是个问题呢。
这铁炮传入东瀛可没多长时间,东瀛各路诸侯不但会铸造铁炮的没几家,就连会操控铁炮的人都没多少。
丰后大友氏本就铸不出铁炮来,大友宗麟手底下自然没有会操控铁炮的老手。
为此,他还专门找汪直帮忙,请汪直给他派些熟练的炮手过来,教他手底下人操控铁炮。
汪直也不含糊,当即便给他派来了一小队,十个熟练的炮手,帮他操练手下人马。
这一下,西山城外可热闹了,每天从早到晚都是隆隆的炮声,几乎都没怎么间断过。
大友宗麟按汪直的指导足足招来了一千名机灵的步卒,五个人一组,分成两百组,分别操控两百门铁炮。
这铁炮操控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如果是从没接触过火炮的新手,最起码那也得亲身实践,开过几炮之后才能勉强掌握铁炮操控的基本技巧。
于是乎,几炮下去,随着火炮附赠而来的十枚炮弹便消耗的差不多了。
当然,大友宗麟不在乎这点钱,也不在乎这点炮弹,他还额外订购了一万发炮弹呢,一万发炮弹不够,再来一万发便是了。
他手底下人对火炮的操控是越来越熟练的,但是,他们很快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火炮的固定和移动实在是太麻烦了。
汪直可没给他们配炮车,就算配了炮车,他们也没这么多战马来拉不是。
这铁炮可不是往地上一摆便能开火的,最起码也得先固定住那才能开炮,要不然,“轰”的一声,炮弹是飞前面去了,铁炮也会随之往后飞出去。
操练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想点办法,在地上挖个坑然后再将长枪的杆子穿过炮耳,钉到地上,用以固定铁炮,打仗的时候那可就不行了,因为铁炮要随着大军移动啊,难道每跑到一个地方再临时挖坑吗?
这点其实杨聪早就给他们考虑到了,没炮车,没关系啊,大明有专门特制的炮架,一百两银子一副,虽说主体结构是木头的,铁炮固定的地方却也有几个小巧精致的铁销和铁箍,既美观又耐用,而且四个人便可以轻轻松松连铁炮带炮架一起抬着走。
这东西好啊,大友宗麟自然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两百套,这一下,大明的木匠又有活干了,不到一两的成本,直接卖一百两一套,简直是暴利啊!
就这样,折腾了将近一个月,一千名炮手终于操练的差不多了,大友宗麟也集结了万余人马,大友氏的九州征讨终于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目标,征讨肥后国的叛逆,也就是他的亲叔叔菊池义武。
话说他亲叔叔为什么叫菊池义武而不叫大友什么什么呢?
东瀛的姓氏虽然比较奇怪,那也是姓氏啊,一个家族,亲叔侄,为什么姓氏都不一样呢?
这个问题,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有待考究,其实,一般东瀛人也跟大明人差不多,直系血亲姓氏都是一样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
就好比东瀛历史上有名的丰臣秀吉,这家伙原本可不叫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他的父亲是织田氏手底下的足轻,也就是下级武士头子,名叫木下弥又卫门,也就是说,丰臣秀吉原来是姓木下的,只是他成为关白之后才被赐予了新的姓氏,丰臣。
这也是杨聪怎么都打听不到丰臣秀吉的原因,因为这会儿丰臣秀吉还不叫丰臣秀吉,而叫木下藤吉郎。
又比如,东瀛战国另一位豪杰,与丰臣秀吉齐名的德川家康原本也不叫德川家康,而叫松平元康,其出身于三河国有名的豪族松平氏,至于后面怎么变成德川家康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东瀛人不一定会沿用父系又或者母系的姓氏,很有可能亲兄弟之间的姓氏都不一样,这一点,在东瀛战国时期尤为常见。
大友宗麟的亲叔叔为什么叫菊池义武这点已无从考据,这也不是什么重点,现在的重点是,这家伙背叛了大友氏,所以,大友宗麟要清理门户,拿他开刀或者说祭旗,为九州征讨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会儿东瀛一个诸侯国其实就相当于大明一个县那么大,而且,每个诸侯国基本上都只有一座城池,像肥后国也只有一座城池和十来个比较大点的庄园。
不过,说到这座城池,那名气就比较大了,因为这座城池就是后世有名的熊本城。
熊本城为什么有名,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做详述了,总之,这熊本城在东瀛战国时期就比较有名了,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这,也正是菊池义武敢于背叛大友氏的依仗。
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在东瀛那也是相当流行的,正常情况下,攻城方最少要是守城方兵力的五倍才能将城池攻打下来。
熊本城原本就易守难攻,而且,他手底下也有将近一万人马,大友宗麟哪怕就是穷兵黩武最多也就能组织起两万人马来,两万人马攻打有一万人马驻守的雄城,开什么玩笑?
所以,菊池义武有恃无恐,根本就不怕大友氏本家来攻打他。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大友宗麟自然也不敢跑去攻打熊本城,因为这会儿大友氏的权威已然受到严重的挑战,不但他亲叔叔菊池义武背叛了他,其他两国的豪族也大多起了异心,他连两万人马都拉不起来,又怎么去攻打熊本城。
不过,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因为他已然有了两百门新式铁炮,这家伙的威力他可是亲眼看到了,用来攻城再好不过了。
所以,就算只能组织上万人马,他也敢向熊本城发动进攻!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六四章 战神
熊本城的确易守难攻,因为这里本就群山环绕,地形异常的复杂,就算是带再多的人马前来,也施展不开,反而容易被熟悉地形的守军给偷袭。
还好,这里本就是大友氏的领地,大友宗麟对这里倒是相当的熟悉,而且,他总共才带来万余人马,随便找个山谷驻扎便成,大军的营地根本就不可能分散开来,城里的守军也没什么可乘之机。
不过,这样一座群山围绕的坚城的确是不好攻克,如果没有铁炮之助,别说是一万人马了,就算是有两三万人马大友宗麟也不会率军前来攻打。
那么,这么一座坚城到底怎么攻打呢?
大友宗麟根据汪直派来那小队长的建议,将所有铁炮都架设到了熊本城东面的山坡上,因为那里离熊本城的城墙还不到一里远,铁炮架上去,炮弹正好可以轰到城墙上。
菊池义武当然知道自己的侄子率军来讨伐了,甚至大友宗麟购得一批铁炮的事情他也早有耳闻,不过,他依旧老神在在,一点都不担心。
铁炮这东西,他也不是没见过,威力的确比弓失强多了,不过,准头却奇差无比。
如果是双方在野外对战,这铁炮的确比较的恐怖,因为双方一旦把阵型铺开,那最少是方圆几里,铁炮根本就不需要准头,对着敌人轰便成,不管炮弹落哪儿,总能砸到那么几个倒霉鬼,如果铁炮数量一多,那就更恐怖了,一顿乱轰都能轰死成百上千人。
不过,这攻城战又不一样了,因为守城将士全站在城墙上,目标本来就小,而且还有箭垛什么的保护,就算是炮弹砸过来,也砸不到什么人,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看着自己的侄子在城外忙碌,他压根就没什么反应,开玩笑,就凭这点人马,想攻下九州有数的坚城熊本城,自己这侄儿也太过幼稚了。
城外,大友宗麟准备了整整两天,终于打造好了攻城器械,铁炮也已经全部就位,接下来,就等着看铁炮的效果了。
那汪直派来的小队长着实有点头脑,他并没有让两百门火炮一齐开火,而是将所有火炮分成了五组,每组四十门,轮流开火。
这样一来,火炮轰击的时候基本上就没什么间隙了,因为五轮火炮下来,第一轮开火的四十门火炮正好把弹药装填完,如此循环,只要炮弹足够,这两百门铁炮也能达到四十门制式虎蹲炮的效果。
火炮轰鸣声响起的时候城里的菊池义武着实吓了一跳,这里可是山地,回音可谓不绝于耳,四十门火炮一齐轰击,那声音简直就如同万炮齐鸣一般,久久不曾停歇。
不过,还好,落到城墙上的炮弹并不多,因为这铁炮并没有准星,也没有精密的调节装置,要砸中城墙这么“小”的目标,最少要试射个四五轮才行。
第一轮,四十枚炮弹,落到城墙上的也就稀稀拉拉几枚而已,至于效果,也就砸烂了一口烧开水的铁锅,另外还将一堆垒起来的檑木给砸的散了架,守城士卒根本就没有任何伤亡。
菊池义武一看这情况,差点没大笑出声,这铁炮的准头也太离谱了吧!
不过,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接下来铁炮的轰鸣声便连绵不绝,基本上没有停过,而且,炮弹的落点也越来越准,五轮过后,准确率就达到了八成以上。
这家伙,几十枚炮弹不间断的往城墙上砸,造成的破坏效果就有点恐怖了,铁锅、檑木什么的城防设施基本上都被砸了个稀烂,散的到处都是,守城将士虽然没什么伤亡,却也被吓得头都不敢抬,只能躲箭垛后面瑟瑟发抖。
开玩笑呢,一旦探出头来,被炮弹给砸到了,那可是一砸就砸个稀巴烂,治都没法治。
这个时候,大友氏的本军如果发动进攻那可就麻烦了,因为城墙上根本就没人敢探出头来阻挡啊!
菊池义武还在心里面祈祷大友宗麟不要趁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呢,大友宗麟却已经挥手让手下的几员猛将率五千人马冲向城墙。
这下,菊池义武着实傻眼了,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到过这种情况啊。
东面城墙上他可没安排五千人马,毕竟整个熊本城里面也不到一万人马,四面城墙都要防守,他怎么可能把大半人马摆在一面呢,这个时候东面城墙上总共才不到三千人马,而且全部吓得躲在箭垛下面根本就不敢探头,这可如何是好?
他原本还想着就算大友宗麟发狠攻击一面城墙他还可以调其他三面城墙上的人过来支援,不过,这会儿他却是目瞪口呆,根本就没法下这命令,因为东面城墙上时时刻刻都有炮弹落下,调其他城墙上的人过来支援根本就躲不过这些炮弹啊!
他这一愣神的功夫,大友氏的本军已然如同潮水般的涌上城墙。
这个时候,火炮轰鸣声是停了,但是,城墙上的守军依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因为大友宗麟手下的猛将着实有点多,熊本城里根本就没人是他们的对手,而且,熊本城的守军原本也是大友氏手下的军队,本家来了,又不是仇敌来了,有什么好拼命的。
结果,城墙上的守军基本上都是稍微做了做样子,抵抗了一下,一看干不过,便纷纷投降了。
菊池义武一看形势不对,正准备逃跑呢,不曾想,却被肥后国的几个豪族率手底下的私兵团团围住了!
没办法,这会儿大友氏的本军都打进城来了,他们得想尽办法恕罪,以获取大友宗麟的原谅啊,要不然,他们手里的家业可全完了。
他们只是用眼神交流了一番,便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菊池义武,要不是这家伙怂恿,他们怎么可能会背叛大友氏呢!
只要把这家伙交给大友宗麟,想必大友宗麟便会原谅他们了。
也不知道是谁先嚎叫了一声,紧接着,大家便一拥而上,将菊池义武摁在地上,绑了个结结实实。
于是乎,大友宗麟便这样轻轻松松的拿下了九州有数的雄城熊本。
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却震惊了整个九州甚至是东瀛,因为大友氏的本军实在是太厉害了,以万余人马进攻同样差不多有万人驻守的坚城熊本,竟然一战而下,而且本军基本没什么伤亡。
这家伙,简直是战神转世啊!
很快,大友宗麟的战神之名便在整个东瀛传开了,而且越传越玄乎,传到后面,龙造寺氏和岛津氏甚至都有点怕了,面对这么一个战神,又如何抵挡呢?
这事貌似有点荒唐,就凭借铁炮之利,拿下了一个县城,就成战神了,有没有搞错?
没搞错,因为东瀛各路诸侯的实力本就不是很强,一般在对阵的时候能击败几千人马那就是名将了,如果能击败上万人马,那便是战神了。
大友宗麟可是率军击败了驻守雄城熊本的上万人马,比野外对阵难度大了一倍还不止,这都不能称之为战神,还有什么人能称之为战神?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六五章 叛徒
大友宗麟一举拿下熊本城,威震东瀛。
那么,他是怎么拿下这九州有名的雄城的呢?
这种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起码,参与攻城和守城的将士都知道,在有心人的打听下,关于此次攻城战的细节也随之慢慢传扬开来。
有人说,大友氏之所以轻取熊本城主要是因为大友宗麟手下的武将厉害,比如立花道雪,又比如高桥绍运,皆是猛到无人能挡的猛将。
这一点,守城的将士体会最为深刻,因为他们亲身体会过这两位猛将兄的勇猛,可以说被这两位猛将兄吓得肝胆俱寒。
因此,这两人也混出了一个“大友双壁”的名头,成为当下灼手可热的名将,尤其是立花道雪因其首创“影流”剑术,身形快若奔雷,更是得了个“雷神”的尊号。
不过,也有人传闻大友氏主要是借助铁炮之威,压的守城将士抬不起头来,所以才轻松的拿下了熊本城。
这点,作为叛徒的菊池义武体会最为深刻,要不是大友氏的铁炮不断开火,令他无法调集其他三面城墙的将士前来支援,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再猛又有什么用?
这东瀛的“八卦众”原本就喜欢道听途说,杜撰神话故事,一场几百人规模的械斗都能被他们描述成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更何况这一次大友氏着实是拿下了有将近万人驻守的熊本城。
于是乎,“战神”大友宗麟之名是越穿越邪乎,越穿越邪乎,传的同为九州豪族的龙造寺氏和岛津氏都心惊肉跳,生怕这位“战神”拿他们开刀。
那么,大友宗麟会不会拿他们开刀呢?
当然会!
经此一战,大友宗麟内心里已然膨胀的不行了,坚城熊本都能如此轻易拿下,九州其他城池又能算得了什么?
此时不乘势一统九州,更待何时!
当然,他并不是那种头脑一发热便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愣头青,他也知道,龙造寺氏和岛津氏实力都不弱,每家都能拉出两三万人马来,而这会儿他手底下才一万多人马,贸贸然跑去进攻人家,获胜的希望并不是很大,就算有铁炮之助也不行,毕竟攻城战最后还得冲上城墙,如果人数处于劣势,是很难将城池拿下来的。
不过,他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好机会,拿下熊本城之后,他便开始收编肥后国的势力,将近万余降卒也被他打散了编入大友氏本军之中,他手下的兵力一下就扩充到了两万。
同时,他还向丰后、筑后和肥后三国所有豪族发出了征召令,令这些豪族引本部人马前来听候差遣,征战九州。
这一次,这些豪族可不敢再违抗命令了,因为人家都成了东瀛闻名的“战神”了,熊本城这样的坚城都被人家轻松拿下了,如果惹恼了这位“战神”,那可不得了。
再说了,跟着“战神”征讨九州能吃亏吗?
兴许,一统九州之后他们还能成为一国的大名呢!
于是乎,丰后、筑后和肥后三国的豪族纷纷响应,率军前来助阵,不出一个月时间,大友宗麟手底下的人马便超过了三万。
这个时候,大友宗麟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露出了獠牙。
他毫不犹豫的发出檄文,大骂了龙造寺氏一顿,随后便率军直扑肥前国!
这家伙找出的借口相当的荒唐,那就是龙造寺氏勾结大内氏,暗中支持菊池义武反叛。
龙造寺氏这个冤啊,他们的确和大内氏关系不错,但是,菊池义武的反叛跟他们并没有关系,他们甚至盟友都算不上。
说白了,他们龙造寺氏和菊池义武都是去傍大内氏这颗大树的,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会儿大友宗麟竟然拿这个来说事,他们真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
我们他吗没有暗中支持菊池义武反叛好不好,暗中支持菊池义武反叛的是大内氏好不好,你们怎么不去找大内氏的麻烦?
这点大友宗麟当然清楚,问题,他不敢去找大内氏的麻烦啊,因为大内氏实在太强大了,周防国大内氏可是有名的西国霸主,全盛时期,几乎霸占了整个本州西部和九州北部,这会儿虽说大内氏也内乱不断,谁知道他率军扑上去的时候大内氏的各方势力会不会调转枪口,一致对外。
所谓“柿子找软的捏”,这会儿他是不敢去动大内氏,但是,龙造寺氏这个软柿子他却是捏定了。
其实,龙造寺氏也是九州有名的霸主,他们全盛时期曾领有指肥前、肥后、丰前、筑前、筑后五国,实力那也是相当恐怖的。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龙造寺氏也因内斗而分裂了,这会儿,他们也就领有肥前、丰前和筑前三国,而且肥前北部的松浦郡还不归他们所有。
话说平户藩的松浦氏不也是肥前国的大名吗,为什么说龙造寺氏也是肥前国的大名呢,难道,一个诸侯国还有两个大名不成?
这个还真有,在东瀛,一个诸侯国两个甚至三个大名都不奇怪,至于原因,有时候是幕府将军更迭所致,有时候是幕府将军为了平衡地方势力故意为之,总之,一个诸侯国有两个大名并不奇怪。
这肥前国也不是一般的诸侯国,在九州岛甚至是整个东瀛,肥前国都算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了。
东瀛一般的诸侯国也就几个郡而已,肥前国却有十多个郡,而且,肥前国的城池也不止一座,除了有名的平户城,还有长崎、佐贺、大村、岛原、唐津等大小城池。
肥前国可以说是松浦氏的老巢,也可以说是龙造寺氏的老巢,总之,肥前国不是一般的大,在整个东瀛,那都是有数的。
大友宗麟这次的目标就是肥前国有名的佐贺城,这里虽然不是龙造寺氏本家所在地,却也是一座重要的城池,因为只要拿下这座城池,肥前国便等于是门户洞开。
龙造寺氏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们一听说大友宗麟率军来攻办调集了将近一万五千人马前来驻守,妄图一举拖住大友氏的脚步。
按理来说,一万五千人马驻守一座城池,就算是三万人马也很难攻下来,只可惜,龙造寺氏犯了跟菊池义武一样的错误,那就是小看了铁炮的威力。
结果,佐贺守军也被铁炮给轰懵了,再加上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着实是勇猛无匹的猛将,佐贺城也没扛住三天便被大友氏给拿下了。
这一下,整个东瀛所有诸侯更是震惊的无以复加,难道,这大友宗麟真是战神转世不成?
龙造寺氏更是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怎么办?
如果肥前国被大友氏给占领了,龙造寺氏可就完了!
这个时候,又有大明的海商找上了龙造寺氏。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汪直的干儿子毛烈。
不过,他并没有以汪直的干儿子自居,而是谎称自己已然改投大明内阁首辅张邦奇门下,成为张邦奇的家臣。
也就是说,他是个叛徒,他已然背叛了汪直。
叛徒,一般都是遭人鄙视的,不过,龙造寺氏却一点不敢鄙视毛烈,因为毛烈说了,他也能想办法搞来铁炮!




明朝富家子 第四卷 第一六六章 自立门户
毛烈在东瀛那也是相当有名气的,因为汪直在东瀛的业务太多,经常分身乏术,很多事,都是由毛烈代劳,帮他去办理的。
所以,毛烈在东瀛各路诸侯眼里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地位仅次于汪直。
就好比龙造寺氏,他们压根就没见过汪直几回,倒是这个毛烈,经常代表汪直来跟他们洽谈业务,可以说,在他们眼里,这毛烈简直就跟汪直差不多。
所以,龙造寺氏对毛烈的到来相当的重视,家主龙造寺隆信也如同大友宗麟对待汪直一般,亲自迎出城外,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这东瀛的酒席就不多说了,总之,毛烈是看不上眼的,就连龙造寺隆信也有点食不知味。
没办法,人家大友氏都打到肥前国来了,龙造寺氏正面临着灭族之祸呢,他能有胃口才怪。
匆匆的敬了三杯酒,他便忍不住问道:“少船主,听闻大友氏的铁炮就是从你们大明买来的,不知道少船主可有门路,帮我也搞上几百门来。”
嘿嘿,这家伙蛮上道的吗。
毛烈这个时候跑过来自然是来推销铁炮的,不过,有个问题他得事先说清楚,要不然,东瀛这些诸侯就该起疑心了。
这个问题就是势力划分的问题,他得跟汪直撇清关系,要不然,汪直卖铁炮给大友氏,他又卖铁炮给龙造寺氏,两人又是一伙的,这不是摆明了挑唆人家拼命,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吗。
东瀛各路诸侯就算是白痴,最终也会反应过来。
所以,他必须解释清楚,自己跟汪直已经不是一伙的了,甚至,还有点敌对关系。
1...253254255256257...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