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他发现,这诚意伯刘瑜还真有可能继承了先祖刘伯温的神算之术,因为,他这会儿也感觉自己好像缺了点什么。
那么,到底缺点什么呢?
他感觉,应该不是文章质量问题,状元文章他也看了不少,比起其他精选文章来,貌似也没有多少不同,只要能被选中的精品文章水平貌似都差不多,这状元文章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
那么,状元是靠什么评定的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读书人几乎都知道,殿试是由皇上主持,最后的状元也是由皇上钦点的,也就是说,只要皇上认可你的才能,认为你可以当状元,你就能当状元。
想到这里,他总算是明白了,他缺的就是皇上的认可!
但是,这皇上的认可貌似又有点虚无缥缈,因为皇上最后钦点状元、探花、榜眼的时候考生的名次其实差不多已经排定了。
殿试说是由皇上主持,但也有不少考官,各级考官把所有考生的试卷评出个粗略的名次之后才会最终交皇上定夺,也就是说,皇上很有可能依据考官评定的结果来点状元,除非,皇上对你另眼相看,才会否定考官的评定,更改名次。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让嘉靖皇帝刮目相看,那他这状元基本上就没什么指望了。
杨聪这会儿貌似也有殿让嘉靖另眼相看的本钱,因为他是陆灵儿的未婚夫,他完全可以想办法请陆灵儿甚至是李氏去皇上跟前帮他说好话。
关键问题是,嘉靖会不会徇私舞弊,任人唯亲呢?
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就发现,这嘉靖应该不会任人唯亲,要他真任人唯亲,陆松早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了,不会干了十多年了还只是个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而陆炳明显比陆松强的多,而且还很有想法,甚至还很有手腕,所以陆炳能晋升锦衣卫都指挥使,陆松却不能。
这就证明,恩宠归恩宠,嘉靖在朝堂大事上看重的还是个人的本事,如果他认为你没什么本事,绝对不会胡乱提拔。
那么,怎么让嘉靖认为自己有本事呢?
这个时候,杨聪想到了一个典故,一个关于严嵩的典故。
传闻,严嵩有个外号叫“青词首辅”,也就是说,嘉靖是认为他青词写的好,才提拔他做首辅的。
而且,关于这“青词首辅”还有很多其他传闻。
传闻,严嵩知道嘉靖喜欢青词,所以请了很多幕宾专门做青词,用以进献给嘉靖皇帝,来博取嘉靖皇帝的欢心,也就是说,他进献给嘉靖皇帝的青词并不是他自己做出来的,而是幕宾帮他做的。
这传闻的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嘉靖顾道长生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到了嘉靖中后期,他甚至撇下朝政不管,只顾修炼,以致奸臣严嵩当道,朝政日非。
他能为了修炼长生之术而不顾朝政,那么严嵩因为青词写的好而当上首辅也是有可能的。
青词,说白了就是做道场的时候献给上天的祝文,一般为骈俪体,也就是对联的形式,只是没有横批,而且文字一味追求华丽。
杨聪甚至还依稀记得,传闻中严嵩博取嘉靖欢心,从而当上首辅的那首青词。
他已经记不清到底是在哪里看到的了,不过,结合后世的印象和这世的水平,他还是把这首青词完整的复原了出来。
这首青词就是: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这会儿严嵩还没有来京城任职,进献青词之举自然还没开始,这首青词他应该还没有进献给嘉靖,甚至,这首青词还没有被人做出来呢。
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把这首青词进献给嘉靖皇帝,让嘉靖皇帝对自己刮目相看呢?
正好,这会儿也快过年了,杨聪决定赌一把,借陆灵儿之手,把这首青词送给嘉靖,作为自己进献的礼物。
毕竟,嘉靖皇帝也是陆灵儿的奶兄,做妹夫的大过年给他送个礼应该也不算兀突之举。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出生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安陆州,乃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死后无嗣,按皇室一脉亲疏关系,他这个与武宗血脉最近的堂弟被当时的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选定,进京继承了皇位。
嘉靖皇帝这个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狠”,不服就干,什么人都敢杀。
他完全继承了明初二祖的狠辣,不管是前朝的内阁首辅杨廷和、锦衣卫指挥使江彬、大将军钱宁还是后面他任命的内阁首辅、内阁大学士、大将军、总督、巡抚,那是说罢就罢,说杀就杀,丝毫都不手软。
他从十五岁以外藩亲王身份进京继位开始就强硬到恐怖,狠辣到吓人,但是,最令百官惧怕的还是他的腹黑。
他驾驭臣子就如同斗蛐蛐一般,故意挑着朝臣互掐,以致大小官员拉帮结派,朝堂之上纷争不断,而他则充当裁判官,动辄呵斥、责骂、杖罚、罢免甚至是打杀那些与之不对路的官员,以致文武百官都畏之如虎。
杨聪之所以看不透他,就是因为他狠辣而又腹黑,他狠辣起来是肆无忌惮,不服就干,腹黑起来却又讳莫如深,搞得人云里雾里。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完全冷血无情的君王,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他对兴献王府的旧人就相当的好,比如嘉靖朝的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朱宸、骆安、王佐、陈寅,包括后面的陆炳,都是兴献王府的旧人,他对李氏和陆灵儿那更是好得不得了。
他甚至还颁布过一个口谕,在他修炼和批阅奏折的时候,不管是朝臣还是后宫嫔妃,甚至是皇后都不得来打搅他,但是,李氏和陆灵儿却不在此列,这两母女,任何时候都能来找他!
这天陆灵儿和杨聪腻歪了一阵,便拿着杨聪进献给嘉靖的青词,兴冲冲的进宫来了。
这一路上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太监,不管是百户、千户还是宦官,看见这漂亮的小姑娘竟然都当没看见一般,别说是阻难了,就算是问都不敢问一句,好像生怕吓着这位小姑奶奶一般。
这小姑奶奶可是出了名的不能招惹,传闻当今皇上刚刚继位的时候,这小姑奶奶一个人偷偷从家里跑出来找皇上玩,结果,两个不长眼的太监把她给拦住了,这小姑奶奶当场就吓哭了。
那家伙,皇上知道之后,当场就发飙了,直接命人把那两个太监拖出去打了一百杖,错点没把人活活打死!
皇宫里的人都知道,这传闻肯定是真的,因为皇上对这小姑奶奶太好了,甚至比对皇室公主还要好。
不过陆灵儿也不是那种恃宠而骄的住,她跑进皇宫之后并没有直接往御书房又或是嘉靖修炼的丹房跑,而是跑去了她哥哥陆炳的值房。
这会儿陆炳正坐在那看手下送上来的密报呢,根本就没注意着小姑奶奶进来了。
陆灵儿直接拿起两个卷轴,如同手握双刀般摆出个进攻的招式,随即娇喝道:“呔,竖那贼子,鬼鬼祟祟的在那干嘛,还不举起手来,束手就擒!”
陆炳被这突如其来的娇喝吓了一跳,错点没把手中的密报扔出去,要是别人敢跟他这么玩,他非抽刀子砍人不可,不过,自己的宝贝妹妹就不一样了。
他们小时候经常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一般都是嘉靖扮官兵,陆灵儿扮女侠,而满脸正气的陆炳,只能悲催的扮强盗了。
陆炳兴许是扮强盗扮习惯了,一听到陆灵儿的声音,他便飞快的举起手来,假假意思哀求道:“女侠饶命,我投降,我投降。”
陆灵儿见状,不由撇嘴道:“哥哥,你越来越差劲了,一点都不像强盗。”
晕倒,我的小姑奶奶,哥哥我现在可是锦衣卫千户,你见过穿着蟒袍的强盗吗?
陆炳放下双手,无奈的摇头道:“灵儿,你都要嫁人了,怎么还老是玩这小孩子的游戏啊。”
陆灵儿闻言,满脸通红道:“不跟你说了,熜哥哥在干嘛呢,我找他有事。”
陆炳看了看他手上的卷轴,不由好奇道:“灵儿,你拿的什么?”
陆灵儿把卷轴往身后一藏,娇羞道:“你管这么多干嘛,我问你熜哥哥在干嘛呢?”
好吧,这小姑奶奶惹不起。
陆炳只能老老实实的道:“皇上正在批阅奏折呢,你可不敢缠着皇上没完没了,这一天的奏折可不少,你要耽搁太长时间,皇上就要熬夜了。”
陆灵儿闻言,掉头就跑,边跑还边责备道:“知道了,知道了,你都快比老妈都啰嗦了。”
陆炳看着她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便继续看起密报来。
陆灵儿则是一溜烟跑进不远处的御书房,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卷轴,一边兴高采烈的道:“熜哥哥,熜哥哥,你猜我给你送什么来了?”
嘉靖皇帝闻言,微笑着抬起头来,接过她手中的卷轴,随即打趣道:“小丫头,你不是在家陪你的小情郎吗,怎么有空来看朕了?”
陆灵儿闻言,不由娇羞的跺脚道:“哎呀,你怎么跟哥哥一样,什么陪小情郎啊,赶紧看看,我给你送的什么吧。”
嘉靖还以为这是陆灵儿随手涂鸦之作呢,他微笑着打开卷轴,继续打趣道:“哈哈哈哈哈,我们家灵儿竟然也知道害羞,这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朕等下一定要去看看。”
不过,展开一个卷轴之后,他便愣住了。
这字,写得真好啊!
这应该是一副青词吧?
他迫不及待的打开另一个卷轴一看,脸上顿时露出震惊之色。
这青词,写得太好了!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好啊!
他愣了半晌,这才郑重道:“灵儿,这青词谁写的?”
陆灵儿见他这表情,不由傲娇道:“清风写的啊,怎么样,写的不错吧?”
嘉靖闻言,不由眼珠子一转,他稍微想了想,这才点头道:“嗯,很好,你这小情郎着实才华出众,这礼物,朕收下了。”
第二卷 第二十六章 寒冬
这一年,京城的冬天相当的冷,十一月初天空便飘起了雪花,到十二月整个京城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地上的积雪都被冻得硬邦邦的,人踩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这天气对于两世基本都在南方渡过的杨聪来说着实有点冷,冷到他甚至都不怎么敢出门,因为一出门他便冻得浑身直打哆嗦。
不过,这会儿他内心却是火热的,因为在陆炳和陆灵儿兄妹的游说下,陆松夫妇竟然同意,让他们一行人搬进了陆府!
陆府很大,甚至比惠安杨府都大,里面虽然没多少院子,住下几百号人还是不成问题的,而这会儿陆家一家四口连带丫鬟、老妈子、护院全加起来也才二十多号人,再住二十多号人进去自然不成问题。
原本陆松夫妇还有点犹豫,要不要按陆炳和陆灵儿兄妹说的,把杨聪一行人接进府里来住,不过,嘉靖一句话,就让他们改变了想法。
因为嘉靖说杨聪果然才华出众啊。
这皇上都说杨聪才华出众了,他金榜题名绝对是板上钉钉了,明年陆灵儿和杨聪肯定能成亲,让自己的女婿住进府里倒也不怕人笑话。
杨聪这一住进来,他们就有福了。
比如说吃喝什么的,以前陆家吃的不怎么好可不管是因为他们质朴、节俭,主要他们花销不起啊,陆松和陆炳两父子的俸禄加起来一个月也就一百多两,他们也不可能问嘉靖去要钱,如果不是陆松和陆炳都能捞到点油水,这么一大家子人他们养都养不起。
杨聪一来,他们就有口福了,鸡鸭鱼肉、酒水什么的管够,用杨聪的话说,反正住外面也得花这么些钱,这住客栈的钱省下来买酒菜正好。
杨聪还根据后世的见闻,设计了一套简易的暖气系统,也就是让人打造几个半人高的大铜壶,完全密封住,然后再整一批铜管,用木板固定在屋子里,最后把铜壶和铜管一对接,然后再把铜壶里的水一烧开,整个屋子很快就温暖的跟春天一样。
这套东西也就打造的时候费点事,用起来却是很简单的,只要保持铜壶下面的火不灭,并按时往铜壶里加水便成。
原本这也不算什么,因为这暖气在后世的北方几乎随处可见,很简单个东西,杨聪只是把锅炉换成了大铜壶,把集中供暖改成了分散供暖而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简单个东西,竟然还引起了嘉靖的注意。
因为这会儿就没暖气啊,嘉靖也只能烤炭盆,这年头烤炭盆可要注意了,因为这会儿的房子大多是土木结构,皇宫更是各种名贵木材堆砌起来的,容易着火的很,而且炭盆烤久了也不舒服,那烟熏火燎的,就跟熏腊肉一样,成天烤,能好受才怪。
杨聪“想”出来的这东西可就不一样了,屋子里就是一排排的蒸汽铜管,根本就见不着火,也不会冒烟,安全不说,还舒适的很。
嘉靖一听陆灵儿显摆,立马让陆灵儿传话给杨聪,也给他整套试试,这一试,果然舒服的不行了,嘉靖高兴的,直呼杨聪是天才。
嘉靖这一夸,陆松夫妇自然更高兴了,皇上都夸杨聪是天才,这女婿还有什么说的。
时光飞逝,一转眼,年节就过去了。
这个年节可以说是杨聪来到明朝以后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年节了,因为有陆灵儿陪着他,还有俞大猷、薛南塘等好友相伴,大家一起吃饭喝酒聊天,热闹的很。
以前在惠安过年的时候可没这么热闹,因为他父母一直在边镇、盐场和湖广等地打理盐业生意,根本就没时间回来,他也没什么兄弟姐妹,他爷爷杨荣也不可能老陪着他,他一个人不知道有多孤单,哪像这次,佳人相伴,好友成堆。
可惜,欢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年节一过差不多就是一月底了,会试就在二月初,杨聪不得不收拾心情准备会试了。
这会儿再研读什么《四书章句集注》自然是来不及了,也就看看乡试和会试精选文章集注,再做练习一下做文,以保持水平,同时准备好御寒的衣物。
会试除开文章不论,最难过的一关应该就是严寒了,因为京城二月份气温还是很低,特别是晚上,更是冷得出奇。
杨聪已经问过了,二月初,在京城,晚上放桶水放外面,第二天早上就是一桶冰!
结冰这么严重,用后世的说法,那起码是零下五六度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