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嫁给孟兰亭后,老娘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她把一切都归咎于娘家人,要不是大哥大嫂把她卖到这,她就不会这么苦。

    老娘以前经常在他们兄妹跟前抱怨娘家人,而且每次提起来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怨气还不小。

    孟春晓以为老娘见到娘家来人后,肯定会抄起扫帚往外赶人,却没料想,老娘盯着最前面的一个老头子看了几秒钟,然后扑了过去,一边哭一边喊三哥。

    兄妹俩相认后,对着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老头子身后的几个人上前对老娘姑姑、姑奶奶的叫着,把老娘给高兴坏了,摸了摸口袋,里面装着给儿媳妇的改口费,这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给自己的几个侄子侄孙当见面礼。

    老娘三哥看到小妹当着这么多人面掏出一沓大团结,倒吸了口冷气,别人果然没骗自己,小妹家真的翻身了!

    这两天他打听了孟家很多消息,知道自己的一个外甥女两个外甥都考上了大学。

    别人都说孟老七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十里八村甚至整个云河公社都数一数二。

    这些年他过得不比孟家强,生了四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娶了媳妇儿,二儿子都快三十了,还在打光棍。

    前两天,他从孟春平媳妇儿的娘家人口中得知孟国庆要结婚了,想着或许小妹会托人请他们,可左等右等,也没等到消息,最后咬咬牙,厚着脸皮带着儿子孙子就过来了。

    进门前,他早就做好了被赶出孟家大门的心理准备,结果却让他喜出望外,小妹不仅没赶人,居然还给几个小辈见面礼,一人一张大团结。

    高兴过后,老娘看着几个侄子侄孙攥着大团结,一副缩手缩脚的模样,再看看他们身上的破烂衣服,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对三哥的来意也是门儿清。

    穷亲戚上门打秋风嘛,否则为啥前几年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不过在儿子大喜的日子里,她不愿多说什么,热情地把娘家人让到屋里,端茶上水,又给几个侄孙的口袋里塞满了糖果。

    反正不会让外人挑出一点毛病,甚至有不少石湾村的邻居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夸




第九十九章 吹牛
    差不多中午一点的时候,公社革委会的刘主任骑着自行车来了。

    刘主任没有多留,喝了几杯酒后便起身告辞,临走前嘱咐孟国庆抽空去家里坐坐。

    办完喜事,苏梅在家老老实实呆了两天,第三天从娘家回来后,又开始泡豆子准备做豆腐。

    孟国庆劝她都快过年了,歇歇吧。

    苏梅说越是年底豆腐越好卖,正是赚钱的时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于是,孟国庆陪她一连卖了三天豆腐,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才收了摊子。

    短短的三天,孟国庆体会到了做豆腐卖豆腐的辛苦,真应了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起的比鸡早,干着驴拉磨的活儿,钱赚的不多,却比种地还累。

    之前他在学校的时候,听老三说过苏梅的辛苦,可他却没想到会这么辛苦,而且过去的半年时间,苏梅每天都这么过来的,他想想就觉得心疼。

    更何况,回家后还听二姐说,苏梅受了老娘不少委屈,这让他心里更难受,对苏梅更愧疚。

    晚上睡觉的时候,孟国庆一边给苏梅按着肩膀,一边说:“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苏梅舒服极了,闭着眼睛问:“啥事”

    “过了年,你跟我一起去首都吧。”

    “啥”苏梅肩膀顿时僵住了,回头看着他,“跟你一起去首都国庆,你别跟我开玩笑啦。”

    “我是认真的。这两天我一直在琢磨着这事儿,你还是别留在家里了,娘那人我知道……,而且你做豆腐这么辛苦,我也不放心。”

    苏梅转过身,皱眉说:“不是,孟国庆,我看你是疯了吧。”

    孟国庆掰着她的肩膀说:“你别急,听我慢慢说。我都想好了,这次早点回学校,到了首都,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咱们把家安在那。”

    苏梅摇头说:“说你疯了你真疯了,还租房子,我一个农村户口的在那边找不到工作,白吃干饭啊,你养我啊!”

    孟国庆笑着说:“当然是我养你,难不成你还想养我”

    苏梅红着脸啐了一口,小声说:“我养你也行啊,以后咱家我说的算。”

    “说正经的,这事儿不能听你的,就这么定下了。”自打结婚,孟国庆对苏梅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可今天他决定独断专行一次。

    苏梅气得捶了他一拳,问:“我也想见见大世面,可让我跟你去也行,我先问你,我去了吃什么你一个月那点补贴都不够你吃的。”

    孟国庆说:“你前段时间陆陆续续寄给我的钱,我都留着呢,一分没花,我寻思着够咱俩租个房子过半年了。”

    苏梅翻了个白眼儿说:“那半年以后咱俩喝西北风儿啊。”

    孟国庆这次下了决心,一定得带苏梅走,所以听到苏梅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些不耐烦了,说:“你先跟我过去,车到山前必有路,睡觉!”

    苏梅看他拉上被子闭上眼睛,连肩膀都不给按了,恨得直咬牙,双脚在被窝里踢了他几下,气呼呼地说:“行,跟你去就跟你去,到时候你可别饿死我。”

    钻进被窝,苏梅赌气背对着孟国庆,心里数着数,可一直数到一百多,还没等到他搂自己,反而听到了呼噜声。

    越想越气,转过身捏住孟国庆的鼻子。

    孟国庆马上醒了,迷迷糊糊问:“咋了”

    苏梅委屈道:“真让我去啊”

    孟国庆这两天卖豆腐累惨了,刚睡着就被她弄醒,他感觉快要疯了,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说:“不是都说好了吗”

    苏梅问:“让你一直养着我,你会不会嫌弃我”

    孟国庆愣了愣,总算明白她担心什么,笑着安慰她:“你是我的媳妇儿,好不容易娶进门的,我嫌弃啥再说了,你去那边可以找点活儿干啊。”

    &nb



第一百章 借钱
    这个春节一眨眼就过去了。

    初三晚上下了场雪,早上起来后,阳光普照,漫山遍野裹上了银装。

    大雪封山,却没阻挡住三舅走亲戚的热情,太阳刚升到半山腰,他就带着老婆孩子上了门。

    老娘嫁人的时候,她三哥还没娶媳妇,这个三嫂子她之前只见过一面,可就是那一面也是不欢而散,所以老娘对三舅妈不冷不热。

    三舅妈挺会说话的,一进了屋就挨个夸,一个人都没落下。

    大哥一家过来坐了十来分钟就回去了,根本就不想留下来吃饭。

    孟春晓有些疑惑地问孟国庆:“大哥这是咋了你结婚那天大哥也这样。”

    孟国庆撇撇嘴说:“几十年前的事儿了,不提也罢。”

    孟春晓更好奇了,追着问:“你就说说呗。”

    孟国庆小声说:“我也是听大哥说的。说是有一年鬼子来村里拉壮丁,把咱爹给拉去修炮楼,两个月后才放回来。回来的时候遍体鳞伤,在家里躺了半年。家里没粮食,村里的情况都差不多,娘没办法了,就领着大哥去娘家借点粮食。到了后连门都进不去,被咱们这个三舅妈给赶了出来。大哥那时候记事了,肯定把三舅一家给恨上了。”

    孟春晓听后唏嘘不已,这事儿啊,说来说去谁也不能怨,要怨只能怨那个年代。

    就像三大娘,刀子嘴豆腐心,老娘每次去借粮食,虽然没少受她奚落,可哪次不是或多或少借到了粮食。

    老娘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对三大娘也没那么怨恨了,最近妯娌间走动得越来越勤快。

    前段时间孟国庆结婚,多亏了三大娘忙前忙后,替老娘拾遗补缺,要是光靠老娘一个人,肯定得抓瞎。

    办砸了,丢得可是老娘的脸面,所以酒席结束后,老娘就往三大娘家送了十斤猪肉。

    中午老娘做了满满一桌子肉菜,看着三哥一家人狼吞虎咽的模样,她心里也不好受。

    她有心帮衬,可也知道救急不救穷的道理,而且他们不开口,她万万不会主动贴上去。

    吃饱喝足,三舅一家磨磨蹭蹭,迟迟不肯告辞。

    老娘耐着性子陪他们唠嗑,眼看着太阳都往西去了,她终于忍不住问:“三哥,我去给你拾掇点东西带回去,也没别的,就是些吃的,三嫂子,你可别嫌弃。”

    三舅妈忙说:“别麻烦了,上次给的俺家还没吃完呢,够了,够了。”

    老娘没听她的,自顾去打点东西了。

    孟国庆看到三舅坐在马扎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问道:“三舅,是不是有啥为难事儿”

    孟春晓惊讶地看着二哥,他这是干啥人家不好意思开口,你倒好,主动贴上去了。

    三舅支支吾吾说:“没什么,家里都挺好的。”

    三舅妈在一旁踢了他一下,三舅头一低,就是不张嘴。

    三舅妈气不打一处来,来之前说得好好的,这老东西真不中用,节骨眼儿上掉链子,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国庆,你三舅脸皮薄,不好意思说,三舅妈是个粗人,没脸没皮的。”

    孟国庆说:“瞧您这话说的,都是一家人,用不着客气。”

    三舅妈唉声叹气道:“你这个二哥啊,这个年过了就三十了,到现在还打着光棍呢,你说我这个当娘的能不急吗可咱们家啥情况,说句实话,也不怕你笑话,穷得叮当响,人家姑娘一听要嫁到咱家,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好不容易托媒婆寻了个愿嫁的姑娘,可姑娘娘家张口就要两百块钱彩礼,把我愁得啊。”

    说到这,三舅妈心酸不已,鼻涕眼泪都出来了,用手抹了把鼻子,然后往鞋底上一擦,孟春晓看着这一幕,嗓子眼一阵发痒。

    孟国庆微微皱眉,对他来说,二百块钱真不算多,可对于如今绝大部分家庭来说,二百块钱无疑是一笔巨款。

    对方张口要二百块钱财礼,这不是卖女儿是什么

    想到这里,他觉得不能借这个钱,这种人家的女儿还是不娶为好。

    “三舅妈,我说句您可能不太爱听的话,您别生气。”

    “国庆,你直说就是了。”

    &nb



第一百零一章 共同语言
    太阳快落山了,三舅一家才告辞离开。

    三舅看到老娘给他拾掇的吃的用的,又是客气地推辞一番。三舅妈在一旁耷拉着脸,仿佛谁欠她钱不还似的。

    送走客人,关上大门,孟春晓问:“二哥,你说咱们不借钱,他们会不会有意见”

    孟国庆不在意地笑笑,说:“要说一点没有,那肯定是假的。三舅是个明白人,二表哥也不是个笨人。”

    孟春晓点点头问:“这就是救急不救穷还是自助者天助之”

    孟国庆听得一愣,紧接着大笑起来,“行啊三儿,有点长进了。”

    孟春晓:“……。”

    我长进很多好不好!

    初七这天,孟国庆两口子受邀去杨德家做客,还特意点名让孟春晓也去。

    这两天三姐儿光顾着踩缝纫机,四姐儿光顾着学习,根本就不搭理他,在家无聊透顶,巴不得出去转悠呢。

    杨德家里冷清,看到孟春晓来了,他爱人稀罕得不停地往他手里塞花生瓜子。

    喊了一声二舅、二舅妈过年好,孟春晓这个假外甥还收到了五块钱压岁钱。

    坐了一会儿,杨德爱人就去厨房忙活了,苏梅很有眼力劲儿地跟了出去。

    “春晓,上炕坐着啊,地上多冷!”杨德披着一件黑色大棉袄,盘腿坐在炕上。

    孟春晓赶紧说:“我不冷,坐地上就行。”

    孟国庆笑着说:“老师,你就甭管他了,这几天他火气太旺,天天大清早地流鼻血。”

    杨德哑然失笑,意味深长说:“火气旺好啊,说明长大了。”

    孟春晓面红耳赤道:“主要是炕烧得太热,我娘生怕冻着我,半夜里起来好几趟往炕里塞木头。”

    杨德看他一副害羞的模样,也就不忍心再调侃他,转头跟孟国庆聊起来。

    孟春晓摸着鼻子里的火泡,又摸摸脸上的青春痘,或许杨德说得对,自个儿真的长成人了,那以后岂不是可以……,咳咳,可以成家立业了。

    厨房里,杨德爱人一边和面一边打量着苏梅,把苏梅看得直发毛。

    “二舅妈,咋了我”

    杨德爱人笑着问:“过了年二十三了吧”

    苏梅点头:“对啊,我属鸡的。”

    “唉,鸡这个属性不好。起得早,还操心,可不是应在你身上了嘛。上次我听你妈说你卖豆腐,天天起早贪黑,累得不成样子。”

    苏梅有些纳闷,二舅妈大过年的提这个干吗

    杨德爱人看她没当回事,有些恨铁不成钢道:“这两天你肚子有动静没”

    “啥动静啊”刚说完,苏梅就意识到二舅妈是什么意思,脸瞬间通红,跺了跺脚转过身,“二舅妈!你说什么呢!烦人!”

    杨德爱人哼了一声说:“我是你亲舅妈,一直拿你当亲闺女,怎么还跟舅妈不好意思的不是我说你,你这个傻丫头长点心吧。国庆在那么远的地方上学,你要是不赶紧要个孩子,万一被哪个狐狸精把你给顶了,到时候你哭都来不及!”

    苏梅转过身道:“国庆他就就不是那种人人!”

    杨德爱人撇撇嘴说:“他一个名牌大学生,你呢,你是个乡下丫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算国庆不是那种人,可万一有人对他死缠烂打,哼,你不在旁边看着,时间一长,这种事儿谁又敢保证”
1...282930313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