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尖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之远
当日本士兵进驻金陵图书馆,赶走了里面所有工作人员后,莫熙翰心如明镜,日本这个文化单一而狭隘的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掠夺开始了!果不其然,他们盗抢中国藏书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让莫熙翰感到无名的愤怒,他对发生的这一切,不但无力阻拦,甚至连诉说衷肠的人都没有!
他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设法收集日本人盗抢中国文化的更多证据,并把他们罪恶的行径通过更广泛的渠道传播,现在,他更是一名中国人,这大概也是他作为一名中国人时下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而他的现有身份,给他的这项工作,提供了更便利的掩护。
他决定,改天去一趟金陵图书馆,带上照相机,拍些照片。
正当莫熙翰暗暗下定决心之际,他听到门前有汽车的刹车声。
一定是女儿回来了。
推门出了书房,来到门口,果然如此。
莫瑶下车,一脸愠色,把车门重重关上。
“橙儿回来啦!”莫熙翰说。
莫瑶看都没看他一眼,气呼呼地直往屋里走。
美兰循声也从房间里走出:“怎么啦,又是谁惹我女儿生气了”
莫瑶气呼呼道:“还有谁还能有谁害得我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莫瑶瞪了她父亲一眼。
莫熙翰知道说的是他,并不生气,笑道:“是不是上次来我家的小林”
不提则罢,这一提,莫瑶脸上的怒气渐渐转为委屈,骤然间眼泪大颗大颗吧嗒吧嗒掉下来。
美兰见状忙上前搂起女儿,安慰道:“橙儿,你要理解你爸!”
“你让我怎么理解他,国家都亡了,日本人在南京整天杀人,而他,住的是日本人送的房子,坐的是日本人送的车子,做的是日本人安排的事……这和汉奸又有什么分别!”莫瑶哭诉着。
“不许你胡说!”美兰有点生气了。
看女儿不说话了,美兰又低声道:“你声音小点,吵醒你奶奶,她又要出来数落你爸了。”
莫瑶嘟着一张嘴,气鼓鼓的样子。
莫熙翰走上前:“橙儿,爸有苦衷,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爸爸的。”
“但愿吧。”莫瑶扫了他一眼,“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谢天谢地。”
进了房间,美兰把女儿扶坐下来。
莫熙翰想缓和一下气氛。
“你见到林雨涛那小伙子啦”莫熙翰问。
“什么小伙子?人家可是堂堂的营长,不但充满了正义感,还有一颗爱国心。”莫瑶反驳道。
莫熙翰被女儿呛了一下,有些不自在,过了片刻问道:“林营长他住什么地方外面这么乱,实在不行叫他住我们家来”
莫瑶想起林雨涛对她的冷淡和讥讽,脸色一黯,又神伤起来。
……
将近傍晚,林雪宜又出现在在病房门口。
“雷远,有人找你。”
雷远以为林雨涛那小子又回来了,兴冲冲走出来。
在走廊上,雷远看到的不是林雨涛,而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穿着医院的护士服,看样子像是林雪宜的同事。
女孩微笑着仔细看着雷远,雷远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女孩转头对林雪宜说道:“雪宜姐,你这位朋友长得不错!”
雷远被一个陌生女孩当面夸奖,一下子不自然起来,疑惑的问:“是你找我”
林雪宜赶紧介绍道:“她叫陶若歌,是我的同事,她有事情要和你讲。”
“嗯我们认识吗”
“你好……”陶若歌主动伸手来握,“我认识你雷远哥,前天晚上,那个日本女人那么打你,你竟然毫不屈服,
第七十二章 盗抢文化珍品
夜色中,林雨涛和图钉前后脚回到了紫金山东麓。
林雨涛先到石头房子和父母报了平安后,就来到后山。
刚到后山脚下,林雨涛正欲沿小路上山,黑暗中的哨兵喝了一声:“口令!”
“1937。”
林雨涛一发声,哨兵马上惊喜说道:“林队长,你回来啦!”
林雨涛听出了对方的声音是第三小队萧大海手下的队员韩勇。
林雨涛对这个小个子队员印象很深,他跑步速度超快,尤其是百米短跑,除此以外,韩勇还吹得一口美妙动听的口琴。
哨兵的警惕性让林雨涛很满意。
在昨天的成立仪式上,副大队长林雨涛做动员报告,他特别强调了几点,第一、国破志坚,决不能因为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失去信心,丧失斗志;第二、勤练兵,良好的军事素养是每个军人杀敌之根本,不能无忧患意识,尤其是身处敌后的战士;第三、明暗哨结合,加强据点的防卫。
就冲第三点的执行情况,林雨涛觉得很欣慰。
“辛苦了,小凌!加强警戒!”
五六米高的山坡上的树丛中传来韩勇坚定铿锵的声音:“是,长官!”
到了半山腰的驻地,林雨涛听到屋后的山坡岩石边有小声的说话声,林雨涛知道这是一群夜不能寐、毫无睡意的队员在轻声聊天,就咳嗽了一声。
马上传来赵阔海的声音:“是林队长回来了!”
林雨涛走近,所有席地而坐的队员纷纷向他问好,足足有十来名。
林雨涛听出了几位队长的声音,就说:“你们还没睡”
二队长钱奕说道:“睡不着,唠唠家常。”
萧大海出声道:“用星星当灯,倒也别有风味。”
林雨涛说:“我昨天的会上,不是不让你们点灯,而是尽量少点灯。”
一队长凌元亮的声音:“道理谁不明白,亮灯很容易暴露,再说灯油又贵……”
林雨涛关切再问:“晚上吃什么了”
赵阔海接话:“你家里存粮已经不多,这么多张嘴要吃饭,阿姨和大叔够为难的,他们用小米、白菜和红薯熬了一大锅粥,不过我们都吃得挺饱的。”
“是啊,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等图钉队长回来,我和他商议一下,要尽快想办法弄到粮食……”
黑暗中,突然传来图钉的厚重声音:“你们在说我什么”
声音来自于二十多米远的上山小径上。
图钉到了,把背上的一包东西重重放到地上,里面发出金属的碰撞声。
包括林雨涛在内,所有人低声齐道:“长官好!”
一名队员说道:“是不是大队长给我们带吃的啦”
“是填肚子的,不过不是填我们的肚子,而是填枪肚子的……”
萧大海抢着说:“子弹”
“是的,全是子弹,二百多发。”
林雨涛刚想报告眼下粮食短缺的困难,图钉先开口说道:“我们有任务了!”
几个队长异口同声问:“什么任务”
“明天中午时分,将有一辆日本军用卡车从中山门通过,沿宁沪公路前往上海,上面满载着从我们金陵图书馆霸占来的图书,此外还有不少文物瓷器等珍品,一共有一万多件。”
钱奕骂骂咧咧起来:“草他姥姥的,这帮日本强盗真恬不知耻,难道他们是想占为己有”
“没错,小日本将会陆陆续续将这些文化珍品运到上海,然后设法通过货轮运回国内,我们的任务,就是截下它,阻止我们文化珍品的流失!”
凌元亮开口道:“我懂了,小日本这是想重新进化啊,只可惜我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又岂是这帮东洋夷人能一时半会领悟”
“大队长,请你说说具体安排。”林雨涛稍稍提高声音。
“正好你们三位队长加上林副大队长都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计划!”
林雨涛:“大队长的情报有没有说他们的兵力情况”
图钉:“情报倒没有特别说明,但据我估计,兵力不会很多,原因嘛首先是日本人认为他们的偷盗行径神不知鬼不觉,加上如今的南京城都是散兵游勇,无组织无纪律,没人会太重视,更不可能冒险去武力劫持,再说他们刚取得了胜利,自以为宁沪一带已无战事;此外从南京到上海,足有三百多公里路程,日本人惯用的三轮军用摩托,来警卫通行车辆的做法不太现实,无法胜任这长距离的行进,还有,为了这一车图书,他们也不可能特地动用一卡车的护卫力量,所以我认为充其量他们会有一到两辆轿车跟随,并会在随行卡车上安排一定数量的士兵,卡车驾驶室连同司机在内最多五名士兵,车厢里最多也只能安排四到五名,加上小车里的士兵,我猜想最多十五六名士兵……”
林雨涛:“既然这样,我们安排第一第二小队来执行此次任务……”
萧大海连忙插话:“林队长是欺负我们队人少吗”
“这么小小的一次行动,出动我们三支小队,岂不是杀鸡用牛刀你们第三小队留守,抓紧时间把房子建好!”林雨涛说道。
萧大海不情愿地说了声:“是!”
林雨涛:“那我来说说我的计划,我天明后带领一二小队,沿宁沪公路东进八公里,在马群一带设伏……对了,我们得手后,那一车图书怎么办”
“这我们早有安排,你们命人把车沿宁沪公路继续东进五公里的样子,在路边有一座红砖墙的废弃仓库,在那里会有人接应你们,任务完成,有小车返城,你们押车人员跟车回来。”
图钉答道。
“那好,我叫上宁青,我来开车,阻击任务完成后,我带着宁青几人穿上日军军服,前往送货,路上万一碰到小鬼子检查,宁青的日语可打消鬼子的怀疑!”
“林队长的这个计划很周到,把战场设到几公里外,根本不用担心暴露我们的据点!”图钉赞道,顿了顿又说:“那个叫宁青的日本人可靠吗”
“目前来看,应该可靠,我也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检验一下!”
“那你千万小心!”图钉叮嘱道,“我明天还有任务,就不亲自参加了,我还得连夜赶回城里,一两天后返回,我走以后,林队长带大家再抓紧研究一下细节,定下后你们早些睡觉!”
“是!”众人应道。
&
第七十三章 青马桥阻击战
一眼望去,东方的地平线上方,在厚重的云霭边缘,隐隐透出了光亮。
晨曦的来临,从来不会一蹴而就。
但是,林间偶尔传出的鸟鸣已预示着黎明渐行渐近。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紫金山东麓。
一条蜿蜒东去的林间小道,一行三十多人,借着破晓的微光,在急速地向东行进。
单从这支队伍的衣着来看,定会让人疑窦顿生,甚至还会忍俊不禁,但倘若和时下的局势结合起来,你无论如何都不会轻看这样的场景。
从他们疾行的速度,人手一支的步枪配置,你大概也能猜到,他们是去完成一项使命!
跑在队伍最前边的,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身着日军少佐军服,但和他这身打扮格格不入的是,他手里拿的不是指挥刀,也不是手枪,而是一支长枪。
他身后的一行人,穿什么衣服的都有,占比最多的是**军服,其余的,全是百姓服饰,有棉袄、长褂、大衣、布衫,应有尽有,而颜色也是五花八门。
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手里均提着步枪。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紫金山东麓的延伸段——马群。
是的,这支队伍,正是由刚成立才两天的紫金山抗战大队第一二小队混编而成。
为首的那名年轻人,正是副大队长林雨涛。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则是相互扶携的两人——宁青和韩勇。
宁青穿着他自己的日本军服。
宁青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当林雨涛和他讲了这次任务后,他一口答应,为了照顾他的行动不便,林雨涛特地让他不用紧跟部队,并命令韩勇陪伴左右。
韩勇本是第三小队萧大海的队员,考虑到他短跑速度快,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可能会发挥奇效,林雨涛还是决定让他随队伍一起行动。
马群和紫金山靠得不远,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茂盛,风景秀丽。
公元1373年明洪武帝在此设立管理牧马机构,牧养战马和皇家御马,并按毛色分养大批番人贡马,马群因此而得名。
马群历史悠久不仅于此,秦代的驿道就穿过马群老街。
而在距今900多年前,宋代在马群即设有金陵驿。
因此可以断定,马群其实是一处交通咽喉之地。
……
三十分钟后,紫金山抗战大队的第一二小队抵达了马群古镇。
和林雨涛脚下的林间小道同时汇入马群古镇的还有一条宽七八米的石子路,这条石子路就是宁沪公路。
马群镇则是过往车辆必经之路。
在镇子西首,有一座宽不足五米、长度十五六米的百年古石桥,名叫青马桥,桥下水流潺潺,桥的两边,是岩石嶙峋的山坡,西侧陡峭,东侧稍稍平缓,坡上参天大树高耸入云。
林雨涛一眼选中了此地。
他决定在此设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