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谍海尖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之远

    一幕一幕在他的脑海闪过,他哭得像个孩子。

    此情此景,让回形针微感诧异,好半天,他才推了推雷远,试探道:“这二人你是不是认识”

    “何止认识”雷远抽泣着,“谢奇志是我的团长……而朱赤旅长是我的大哥,当我成为一名孤儿的时候,是他收留了我,还供我留学法国……”

    回形针顿时明白了一切。

    雷远擦掉泪水,眼里闪过一缕冷峻的光芒,问道:“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朱旅长是怎么死的”

    “此次首都保卫战,262旅负责的是雨花台阻击阵地,他们一直坚持到南京沦陷这天,最后,整个262旅只剩下一百多名兄弟,包括华副旅长在内全部壮烈牺牲,262旅全军覆没,几乎无一人突围……”

    不知不觉,雷远又是泪流满面。

    ……

    南京很快复电,武兴学将电报稿送了进来。

    岳巍武译出内容:谢奇志、朱赤。

    从对方回电的速度和准确程度,岳巍武立即判断出,这部电台是安全的,而电波的另一端,正是他的得意门生——雷远。

    “武科长!”岳巍武大喊一声。

    “到!”武兴学小跑而至。

    “将南京电台重新命名,序列号为1号!隔离2号电台,一有2号电台的消息,立即通知我!另外,1号电台直接归我指挥,对一切人员保密,你武兴学要对今天的内容负责到底!”

    “是,岳副处长!”

    武兴学从岳巍武的脸上看到了命令的严肃性,重重地回了一声。

    “你早晨交接班后,给特务处的张秘书传我的命令,让他通知戴先生,就说我要求明天上午九时整特务处科长以上干部全部召集开会!”

    ……

    重庆方面又传来讯息,雷远把电报内容递给回形针。

    回形针一看,是对方将南京这部电台命名为“1”号电台,知道己方已获取了对方的完全信任!

    “1,这可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啊!”回形针苦笑。

    “12月1,这是南京沦陷的日子,黄蜂同志是提醒我们勿忘国耻!”雷远不假思索道。

    “哦,原来如此……”回形针若有所悟。

    “我有个想法,随着日谍机关日臻强大,我们的电台生存空间会遭到进一步挤压,我提议,以后和重庆的通讯往来,一律放在夜间凌晨一点到四点。”雷远又补充了一句。

    “不错的主意,这个时间段,干扰少,还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雷远把己方的想法报告了重庆,对方很快回电:同意。

    同时进一步发布了指示:断绝与2号电台的联系;另,于明夜2点整传达重大任务,务必届时查收,祝安好!黄蜂!

    雷远和回形针长吁了一口气。

    和重庆终于架构了一道空中桥梁,从此之后,他们的战斗,不再是孤军奋战。

    远处隐约传来了雄鸡的打鸣声。

    很显然,这也是南京保卫战后,幸存活下来的雄鸡。

    在战火的纷扰中,它们并未忘记自己的职责。

    “天快亮了!”雷远用双手擦了擦脸。

    “是啊,你该睡一会儿,要不就在沙发上凑合一下,这里有条毛毯。”

    雷远想起一事,说道:“还有一事我需要汇报一下。”

    “别汇报汇报了,请讲。”

    “我昨天去见了龙盟会会长陶嘉渠,通过我的观察,他应该是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中国人,并不像外界传言那样!”

    “哦。”

    “他让我搬到他的住处去,还说给我找一些事做……鉴于即将发布的任务可能非常棘手,我想来想去还是需要一份工作来做掩护,再说,他和日本人走得近,说不定对我们执行任务会有帮助。”

    “我同意!”回形针说道。

    &nb




上架感言
    毋庸置疑,任何签了约的作者只要足够勤奋,都有机会在起点上秀上一篇上架感言,除非,除非他一直在404的悬崖边反复摩擦,最终被深渊中的河蟹兽一口吞下,尸骨无存。

    毋庸置疑,我是足够勤奋的,否则这篇上架感言无论如何不能破茧而出。

    上架感言,顾名思义,是说一说关于小说上架的感慨,这一点,起点通行的做法很人性化,因为从一部小说的酝酿、构思到文字堆砌出炉,其间充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春江水暖鸭先知,个中滋味也只有作者自知,因而,开辟这样一个栏目让作者直抒胸臆很有必要。

    作为一名网文创作者,首先要做的,是给大家讲好一个故事,小说创作,与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有共同点,也有迥异的地方,它的固有属性是需要用文字来构建一个庞大的世界观,文字这东西看起来单一枯燥,但平庸者与方家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遣词造句的拿捏与缀饰方面存在天壤之别的差距,因而,故事是小说的核心,但没有恰当的文字描述和表达,它是没有灵魂的。但码字是一项非常枯燥和费脑的工作,当你和朋友或家人正在灯红酒绿下觥筹交错的时候,可能这个时候,作者正枯坐于银河系某处,冥思苦想如何将一段情节更好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有时为了一句话能够更好表达文义,常常呆坐一个多小时却写不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文字,甚至最严重的时候,每当需要写文的时候,都会觉得打心底厌恶!

    可以断言,网文作者最初的涉足都是为了圆一个梦想,一个埋藏心底久远的憧憬,我也不例外。我对文字的喜好最初来源于金庸的武侠世界,那段时间我还是个初中生,整天沉迷于小说情节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就格外在意文字的表述,记得1992年那年,我高二,在一本叫做“作文”的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天的挽歌,从此后,对文学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

    读完大学进入社会,现实迫使我搁置了梦想,但梦想的种子还埋在泥土中,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生长环境,这之后,结婚生子,忙忙碌碌,日子过得平淡而真实,如今,年届不惑



第七十八章 委派任务
    那个身影看到有人出现,又把头埋了下去。

    雷远装作若无其事问道:“莫瑶和你说什么了”

    “她问我哥有没有来,我说没有呀,她很失望,便央求我带她去找我哥!”

    “我倒有个主意,她这么无聊,你不妨跟你们院长说说,让她去临时诊所帮帮忙,省得无事做胡思乱想的。”

    “这主意不错,等会儿我就找院长去。”

    林雪宜说完,进了办公室,转身却发现雷远还站在走廊上,忙说:“你进来呀。”

    “不用了,我得出去一下。”

    雷远走到走廊尽头,并未直接下楼梯,而是侧过身站在窗户后面,等了几秒钟,透过窗户边的玻璃向对面探望,果然那身影在朝雷远的藏身处窥视,俄顷间扭头走了。

    对方真是在监视自己!

    看来日本人不会轻易放过他这条线索!

    雷远下到一楼,并未立即出去,而是来见陶若歌。

    陶若歌见是雷远,有点意外,看雷远站在门前,眼睛看她,但并不问话,就说:“你是找我吗”

    雷远点头。

    陶若歌出了房间,站在雷远身前。

    雷远:“今天,你爷爷在家吗”

    “不太清楚,如果不在家,就会在小陶庐,一般他都会在这两个地方,汤山的温泉陶庐他已交给我父母亲打理了,那里以前是国民政府高官云集的地方,自从南京丢了后,现在已是日本人的天下,我爷爷不愿和日本人打交道,就放手不管了,对那里的生意也从不过问……”

    “小陶庐是什么地方”雷远问。

    “是我爷爷龙盟会的办公地,现在南京自救会的事务,他也在那里处理,雷先生是要找我爷爷”

    “是的,我感觉身体好多了,不再需要住院,所以……想尽快找份事情做!”

    “好呀!”陶若歌莞尔一笑,“你搬过去后,我们就成为邻居啦,我还有好多事情想请教雷先生呢!要不我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管家爷爷在不在你稍等!”

    陶若歌不等雷远回话,就去打电话了。

    片刻后,陶若歌打完电话回来,一见雷远就说道:“爷爷不在家里,去小陶庐了,我让家里的老吴爷爷派车来接雷先生。”

    雷远忙不迭声道:“那怎么好意思烦扰,我自己过去就可以。”

    “那怎么行您是我爷爷的贵客!”

    “贵客”雷远苦笑:“我还求您爷爷帮忙找事做呢!”

    “雷先生别多想啦,车一会儿就到了。”

    “那陶小姐先忙,我去医院大门口等。”雷远说着就往医院大门走去。

    “我和你一道,我带你去!”

    “不用不用!”雷远连忙拒绝。

    陶若歌却不理他,说完先进了办公室,雷远听到她在和什么人请假。

    陶若歌蹦蹦跳跳地从房间出来,跟在雷远身后。

    雷远好奇说道:“这么容易就请到假了现在医院不是挺忙的吗”

    “我到这家医院是我爷爷安排的,本来就是帮忙的,不拿一分钱工资。”

    三元巷的陶府离应天教会医院并不远,也就十来分钟,一辆车停在了楼下。

    司机赶紧下车打开车门,雷远和陶若歌坐了进去。

    上车时,雷远借机看了看四周看了看,果见不远处有个人在盯着他看。

    “小姐,我们去哪儿”司机一边启动车子一边问。

    陶若歌看着雷远,雷远说道:“还是直接去找陶会长吧。”

    “去小陶庐。”陶若歌赶紧吩咐司机。

    说是小陶庐,雷远以为充其量最多是一栋装饰奢华的别墅,车到达目的地后,雷远才发现这是个别墅群,占地足有数万平方米,前后三进,大门口两只虎虎生威的大石狮怒目圆瞪,院子前后很长,宽敞明亮,两棵百年雪松屹立在院落东西两侧。

    进入正堂,十来米高的大门屋檐下方,一块紫檀巨匾上雕刻着三个烫金大字:龙盟会。

    院落里有不少人,见到陶若歌,纷纷含笑招呼。早有人引雷远进了正堂大厅,一位四十来岁的精壮男子让雷远稍坐,径自上楼通报去了。

    “让雷先生直接上楼到我办公室来!”雷远听出是陶嘉渠的声音。

    精壮男子从楼梯上快步下来,对雷远做了。个请的手势。

    上了二楼,东首乃是陶嘉渠的办公室,雷远推门进去,陶嘉渠起身相迎。

    “欢迎雷先生!”陶嘉渠伸手握住雷远的手。

    “陶老还是称呼晚辈名字好了,晚辈年纪尚轻,先生可不敢当!”

    “那怎么行雷先生是达者,达者为先!”

    雷远知道扭转不了他,也不再计较。

    陶嘉渠引雷远入座,指着桌几上的一杯茶对雷远道:“雷先生请喝茶,老吴给我打电话说你要来,我就让人把茶给你泡好了。”

    雷远喝了一口茶,说道:“我想医院已不便再呆,想明天就搬过去,特来和陶老招呼一声。”

    “雷先生尽管搬过去好了,房间已让人收拾妥当。”

    雷远又说:“还有,搬来后不知陶老先生给我安排了什么事,我想提前探知,好早做准备。”

    陶嘉渠想了想说:“日本人如今要在南京推行‘良民证’,这对南京城生活秩序的恢复也有益处,良民证需要市民提供两寸照片,可当下整个南京城已无一家照相馆,我决定出资开一家照相馆,免费给需要的市民提供拍照服务。”

    “设备已让人联系好上海的卖家,只要派人前去付钱提货即可,而技术人手我也已招募好,我想让雷先生全权打理照相馆事宜,不知这样安排可好”

    雷远一口应允:“好啊,能为乱象之下的百姓谋点利好,那是再好不过了!”

    “至于酬劳,雷先生认为多少合适”

    雷远连忙说道:“酬劳我就不用了,只要有口饭吃,我就心满意足了!”

    “那怎么行你替我做事,我付你薪水,这是天经地义。”

    雷远知道眼前的这个老头脾气倔强,不再勉强。

    “那陶老先生看着给吧。”

    “也罢!那雷先生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去上海”

    “您是想让我去上海采购照相馆的设备”雷远问。

    “是的。”

    “我一人去吗”

    &n



第七十九章 难于登天的计划
    这天早晨,原本八点的上班时间,岳巍武七点就到了。

    和南京的秘密电台建立上联系后,岳巍武回到住处,一看时间,已凌晨四点多,后来他就再无睡意。

    他关上灯,靠在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直到把一大半盒烟抽光。

    岳巍武满脑思考的,就是“食人兽”计划接下来如何运作,它的走向又如何能做到脉络鲜明

    当最高统帅校长给他们特务处下达命令后,戴先生就连夜给他们开了会,会上,戴先生

    命令“食人兽”计划由他岳巍武全权负责。说实话,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如何去完成。

    任何一项任务,如果连指挥官都没有清晰的思路,那么,还如何指望任务的圆满达成
1...2930313233...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