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小慎
太子和张良娣坐主位,李俶、李倓居上首,杨铣、李柔芸居下首,本来李宝章应该坐在李倓的身边,但她自幼和李柔芸交好,于是坐在李柔芸身边。
李亨身为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女、女婿,各个文武全才、器宇不凡,心情顿时舒畅许多。再加上张良娣怀孕、又见到外孙,不自觉多了许多笑容。
众人各自寒暄一番后,开始聊些正题。这也是杨铣最讨厌的事情,但太子家是不会像平民百姓一样,聊些鸡毛蒜皮的
第九十四章 杨国忠的奸计
书接上回,且说杨铣被皇帝急召入宫。刚到兴庆殿,刚行跪拜大礼,还没来得及说祝词。
皇帝大手一挥,“免了。杨卿!朕命卿即刻率左龙武军包围户部郎中王焊的府邸,捉拿王焊和邢縡(zai)到案。其府上一干人等,拘捕到狱。如遇反抗,格杀勿论。”
杨铣略微迟疑一下,心说:“擒拿朝中大臣要相应的诏书,怎么不见陛下拿出。”
正犹豫之际,只听皇帝喝道:“这是口谕,立刻执行。”
“臣遵旨!”
杨铣得令后,却没有动身,他在等调兵的虎符。在大唐长安城,没有调兵的虎符,休想调走一兵一卒。谋反除外!
杨铣从高力士手中接过虎符,立刻告退。出了兴庆宫,骑着坐骑叱拨赤,直奔左龙武军大营。到大营后,换上明光铠,同时亮出虎符,急调骑兵三百赶往王焊的府邸。
话说这王焊是何来历,竟然惹得皇帝大怒。他本不足为道,但是他的哥哥大有来头。他的哥哥叫王鉷(hong),根据皇帝的宠爱程度,他排第二。第一是李林甫,第三是杨国忠。这位仁兄之所以得到皇帝如此隆宠,还是因为他特别会捞钱,**裸的与民争利。
他到底嚣张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他的儿子王准,曾经跑到皇帝长女永穆公主府上撒野,逼着永穆公主做饭,驸马劈柴。永穆公主竟然不敢到皇帝面前哭诉,只是咽下这口气。
杨铣并不知道这件事,这是发生在他来到这世界之前的事情。而且王准是看人下菜碟,他就不敢去广宁公主府,怕被告。也不敢惹杨铣,尽管王准的发小李岫挨过杨铣的打,但王准却不敢替李岫出头。
言归正传,且说杨铣带领骑兵横穿长安大街,很快就到了王焊的府上。大手一挥,左龙武军迅速将王焊府邸包围的水泄不通。
杨铣下马,带着一队士兵闯进王焊府里。有家丁想问个清楚,被杨铣的部下一把推开,绑了。
杨铣连正眼都不瞧这些家丁,带人直奔王焊府的后院。刚到前厅,就见到一群人冲了出来。
为首之人,杨铣认识,是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
王鉷同样认识杨铣,拱手道:“杨将军闯我弟王焊府上,不知所为何事”
杨铣拱手还礼道:“某将奉陛下口谕,缉捕王焊到御前复命,请大夫不要阻拦。”
王鉷愕然后退一步,扭头看向自己的弟弟王焊,责备之情写在脸上。【 ! #免费阅读】
却说王准并不信杨铣的话,上前一步喝道:“杨铣怕是你假传口谕,有意公报私仇。”
王准不信是有理由的,因为王鉷和杨国忠不和。李林甫、王鉷和杨国忠同时受宠。李林甫为了打压杨国忠,在前不久表奏王鉷有功,帮助王鉷得到
了御史大夫。王准认为杨铣此来,是替族兄报仇。
杨铣嗤之以鼻,这都是什么脑子。望着王鉷讥讽道:“大夫这是何人啊这么没眼力。”
王鉷尴尬不敢答。
谁知王准本就认定杨铣是在公报私仇,又听到杨铣的讥讽,一时激愤,竟然拔刀直向杨铣而来。
这个人一旦愚蠢起来,真的是无药可救。杨铣可是沙场宿将,人送外号“万人敌”。试问王准这样的膏粱子弟,其实杨铣的对手。
杨铣连腰间配刀都没拔,只是往后退了一步,捉准时机,伸手捏住王准的手腕。只听一声脆响,王准的刀掉在了地上。杨铣再左手抓住王准的腰间革带,竟然将一百多斤的王准轻松举了起来。
王准四肢在空中乱弹腿,拼命喊叫。
事情发生突然,王鉷没有来得及反应。等回过神时,王准已经被杨铣举了起来。王鉷慌道:“将军请饶过犬子一命吧。”
杨铣这才知道原来不自量力的人是王准,想着这个人竟然袭击自己,分明是做贼心虚,于是冷哼一声,喝道:“大夫是老糊涂了!手下诸将,陛下口谕是怎么说的”
左龙武军将士异口同声答道:“如遇阻拦,格杀勿论。”
王鉷一声惊呼,杨铣将王准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拔刀从王准后背刺入。
王准登时一命呜呼,哀哉尚飨。
杨铣没空管这种笨蛋,立刻喝道:“将府内上下一干等人全部缉拿,一个不留。”同时指着失魂落魄的王鉷,命道:“将大夫一并锁拿,送到御前发落。”
早有兵士上前,押住王鉷。
王鉷大叫冤枉,杨铣冷声道:“冤枉就该去陛下面前说,全部带走。”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闪身出现,喝道:“不要冤枉王公,一切的罪责都是我犯下的。”这人说完,捡起地上的刀自刎而死。
王鉷见到这幕,只痛骂“邢縡误我!”
杨铣这时才知道,自杀的人是邢縡。命人将府内上下搜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任何实证。只得命人将邢縡和王准的尸体抬起,并押解王鉷、王焊兄弟,及府上男女一干人等前往兴庆宫复命。
杨铣到兴庆宫的时候,知道杨国忠和李林甫也到了兴庆宫。于是命人将王焊府上一干人等悉数送往监牢,自己亲自带人押着王鉷兄弟,并抬着两具尸体到兴庆殿复命。到殿门前,先将尸体放在殿外,再押解王鉷兄弟进殿。
皇帝一看,怎么连王鉷都押来了,大感惊讶。
李林甫和杨国忠更是神色各异。李林甫心里焦急,愁眉深锁。杨国忠一脸严肃,眉宇间却有喜色。
皇帝惊讶的问道:“杨卿,何故将王卿押来。朕不是让卿
第九十五章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古人常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是因为就算得罪了君子,君子会以怨报德。得罪了小人,会后患无穷。倘若不小心得罪了小人该怎么办当然是把小人弄死啊。正所谓人一死就是一了百了,死人是不会报仇。
在杨铣眼中,王鉷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早年贫寒,依附于表兄杨慎矜门下。后来王鉷发达了,见表兄还当面直呼自己的名讳,很有意见。于是勾结李林甫陷害杨慎矜,致使杨慎矜惨遭族诛。定安公主之子韦会,因为说了几句他的坏话,就被他暗害了。
杨铣在缉捕王焊的时候,误以为王鉷之子王准是在阻扰他缉捕,为了震慑群邪,下手杀了王准。已经是彻底得罪了王鉷,不借此机会弄死王鉷,自己肯定要被王鉷陷害。
出于自保,同时也是痛恨王鉷的所作所为。杨铣在皇帝询问的时候,旁敲侧击提醒皇帝,王鉷绝对于此事有关。
一个热爱权势的皇帝,最喜欢的是什么。答,是自己的身家性命。皇帝留下性命,才能享受荣华富贵。如果有人威胁到他的性命,皇帝会毫不客气先要了那个人的命。
皇帝听了杨铣的话后,脸色铁青。将王鉷赐死,其族人悉数发配岭南。就算大赦,也不得还朝。
杨铣缉捕王氏兄弟有功,赏钱万贯。杨铣力辞不受,皇帝只得收回成命。
这一场杨李交锋,是杨国忠在听了吉温的密报后,下的一步棋。结果是以杨国忠的全胜,李林甫的大败而告终。李林甫还因为袒护王鉷,被皇帝责备。
杨国忠此后再接再厉,在吉温情报的支持下,将和李林甫亲近的御史中丞宋浑和刑部尚书萧炅,全部逐出京师。而李林甫都不能相救,从此势力日下。李林甫只能蛰伏下来,耐心寻找机会。
当然这是后话。
且说杨铣自从处理了王鉷的事情,引起宗室的好感。永穆公主虽然出家,还是亲自前来致谢。
没过多久,哥舒翰所赠的白骆驼到了杨府。
杨铣一家人全体出来,迎接哥舒翰这份厚礼。送白骆驼的人,还给了杨铣一封信,信中只说同袍之情。杨铣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过单峰白骆驼,能够见到已经很高兴了。
等孩子们在骆驼身上玩耍一下,过了瘾后。杨铣就命下人牵着白骆驼,自己亲自送到了御前。只说是偶然得到稀世物品,不敢独享。皇帝大喜,连夸杨铣会办事。看着笑得像个孩子似的皇帝,杨铣心里苦笑不已。
又过了两日,杨铣派去给安思顺送礼的旺儿回来了。礼品安思顺收下了,但送了一份比杨铣送去的还厚重的礼物。旺儿还带回一封安思顺写的书信,信里面全是追忆过去的话。
杨铣有些糊涂了,感觉安思顺和哥
舒翰似乎有些不正常。
李柔芸看过两人写给杨铣的信后,笑道:“妾身明白了。传闻哥舒翰和安思顺关系不睦,想必二人都想拉拢二郎。日后二郎在陛下面前,帮他们说好话。”
杨铣眉头一皱,叹道:“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要他们的礼物了。”
李柔芸笑道:“不要礼物怎么行。有来有往才是正确,不能因为送礼的人心思不单纯,就拒绝。二郎这是自绝于人前,不可取。”
杨铣郁闷道:“倘若到时候他们要我在陛下面前,替他们说好话,我又该怎么办”
李柔芸笑道:“看情况呗。如果事情不大,二郎完全可以帮忙说话。”
杨铣不禁扶额,心里难以接受。人际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很多灰色构成。杨铣对人际关系灰色面,真是欠缺处理的手腕。这和杨铣的性格有关,也和他自身的阅历有很大的关系。
眼瞅着秋去冬来,距离年关越来越近,转眼就到了腊月时分。
杨铣已经来到大唐五年了,等过完这个年就是天宝十载,也是来大唐的第六年。时间真的过得很快,遥想刚到大唐时,还是十九岁的少年,转眼就成了二十三岁的青年。过完年,就是二十四岁了。
杨铣来的时候是孤身一人,如今拥有三位夫人,和政郡主李柔芸、霍小湘和石国公主金丝凯丽。三个子女,庶长子杨昭、庶长女杨朦,嫡长子杨暻。
但历史的轨迹似乎未曾停下脚步,安禄山还活着,装孙子装得极好。就连进宫都是先拜杨贵妃,再拜皇帝,极尽讨好之能。还同时结好李林甫和杨国忠,称李林甫为十郎。还在李林甫面前,表现得很弱。
最著名的典故是,安禄山只要听到李林甫说没问题就高兴。如果李林甫说有问题,就哭着说自己死定了。如果这个世界有奥斯卡,非安禄山莫属。
如此厉害的人物,杨铣真的是找不到丝毫的破绽。想着安禄山还活着,杨铣望着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外觉得寒冷。
因过年的缘故,杨鉴和妻子承荣郡主回到杨府。这次过年置办年货,就由郑珺主持,承荣郡主和李柔芸从旁协助。
过年很顺利,也很热闹。唯一的美中不足,只有父亲杨玄璬生病了。自十一月开始,杨玄璬就卧病在床。宫里的御医,也查不出病因。
这令全家上下,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正月初一。
&n
第九十六章 意外悲歌
元日大朝会,最重要的一环是各附属国、番邦国及羁縻(mi)州的朝贡。这是最能显示大唐威震四方,万邦来朝的恢弘气势。
杨铣细心的发现有几个很重要的小国没有来。其中就包括南诏国。南诏不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南诏和大唐已经对立了。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叫张虔陀,云南太守。这个人还是杨国忠的亲信。大唐注重边功,有些战争是必须的,比如杨铣参与的数次对付吐蕃的战役。而有些是完全没必要,比如安禄山坑杀契丹、奚族酋长。
杨国忠自任剑南节度使以来,一心想立功。剑南在今天的四川,它的西面是吐蕃,南面是南诏国。吐蕃是打不过的,那么只能打南诏国。但南诏国臣服于大唐,不能轻易攻打。杨国忠就让张虔陀经常性指责阁罗凤,还想立阁罗凤的弟弟诚节为南诏王。
这种没事找事儿的做法,终于彻底的激怒了阁罗凤。去年十月,阁罗凤围攻张虔陀,杀之。并且攻陷了大唐在南诏边陲的三十二个羁縻州。
这种情况下,南诏会来朝贡才是见鬼呢。杨国忠还隐瞒了事实,只说是南诏王无礼在前。皇帝信以为真,还准备在今年出兵征讨阁罗凤。
南诏国不来,尚在情理之中。但作为杨铣亲家的石国,居然也没有派使臣前来,就说不过去了。
杨铣闷在心里,等元日大朝会结束后,再设法了解。
然而好不容易熬完元日大朝会,又要接着熬宴会。皇帝在麟德殿设宴,款待外使。文武群臣有一定品秩需要作陪,杨铣无巧不巧的刚好够品秩。于是又跟着熬宴会。
那时的宴会,可不比现在的宴会。大唐的宴会,始终透露着等级森严和尊卑有序。皇帝鼓掌你得跟着鼓掌,皇帝说话你得放下筷子。歌舞表演时,都看得起劲的时候,你得跟着认真看。又是冬天,菜很快就凉了。
皇帝的菜凉了,自然有人上热的。杨铣等百官菜凉了,就凉了。皇帝吃一口的时候,说味道很好。你也得跟着意思一下,冰冷的菜嚼在嘴里,真娘的不是滋味儿。明明吃得味道不对,还要大声称赞。
一套溜须拍马的功夫,个个练的是炉火纯青,其中也包括杨铣。
杨铣好不容易熬完了宴会想走,走不了。被皇帝特意留了下来,看洗三儿。
“没听说陛下得子或者得女啊”
杨铣心里正琢磨着怎么回事,却见宫内太监用彩轿抬着用被子裹紧的安禄山在宫里行走。一边走还一边喊“禄儿、禄儿”。
杨铣惊得下巴都快掉在地上。
只见安禄山不以为然,还嬉笑。当彩轿从杨铣身边抬过去的时候,两人眼神交汇。杨铣眼神里透露出一股悲凉,而安禄山眼
神里无意中流露出悲伤。两人眼神交汇只是一瞬间而已,转眼间彩轿抬到御前。【… ¥!免费阅读】
安禄山从彩轿里出来,跪在皇帝和杨贵妃面前,口口声声喊着谢过母亲。
皇帝笑着赐安禄山很多礼物。
杨铣看到这一幕,心里愤恨不已。杨铣却不是圣母,经常杀伐决断,毫不犹豫。但是尽管眼前之人未来是大反贼,但杨铣却心有怜悯。在杨铣看来,身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居然被人当玩物一样,肆意戏弄,真不是东西。
但另一面,也说明安禄山忍功超群。杨铣不得不承认,实在是找不到安禄山的破绽。就算找到,以皇帝的喜爱程度,安禄山也不会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