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讨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小慎

    贾循冷笑道:“汝好生放肆,竟然敢当着我的面,说我会自杀。”

    马燧道:“安禄山之为人,公岂会不知。似严庄、高尚等辈皆安禄山之佐命元勋,尚且自身难保,何况是公!公奉安禄山之命镇守范阳,范阳乃是安禄山的根本,安禄山岂会真心实意的信任公。听闻安禄山已经攻陷洛阳,似乎隐隐有僭越之行为。一旦他根基稳固,岂会放过公。昔日汉高祖和萧何的故事,公应该知道。以萧何与高祖之亲密尚且怀疑,何况是公。”

    贾循听了,心中烦闷仔细一想,又觉得十分在理。

    马燧又道:“天下谋略在于先谋己,再谋敌。安贼得志一时猖狂,后面必然覆灭。公深知富贵长久之道,应该懂得顺势而为的道理。我的话说完了,剩下的事情全看公自己决断。”

    贾循叹息道:“我固知安禄山不能成事,但是我若举众归附大唐,会不会被安禄山所记恨,而引军攻打。范阳守军

    薄弱,恐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马燧道:“听闻郭子仪大军已经收复云中,颜太守也在常山举事,还有如平原郡太守颜真卿等人响应,天下局势已经看出顺逆。只要公肯举事,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贾循遂与马燧同谋,欲诛杀安禄山留在范阳的将领向润客和牛廷玠。然而贾循是个犹犹豫豫的家伙,前脚谈的妥妥的,后脚就变卦。

    马燧曾劝贾循不要犹豫,不然会大祸临头,贾循不听。马燧于是提前做好准备,一旦贾循事败,立刻溜走。

    果然很快事情败露了,贾循口风不严找手下韩朝阳商议。韩朝阳表面上应和贾循,暗地里向安禄山去信告密。

    安禄山见信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让韩朝阳伙同向润客等在范阳的将领,设法诛杀贾循。

    十二月末,韩朝阳设宴请贾循赴宴。因韩朝阳是贾循的亲信,贾循不疑有他前往韩朝阳府上。贾循刚进屋,就被躲在廊上的刀斧手围住了。

    贾循惊道:“韩将军意欲何为”

    韩朝阳喝道:“汝背离主公,罪当灭族。”言讫,将贾循乱刀砍死。并且趁势入贾府,将贾循一族尽数处死。财产几人分赃,算是安禄山的恩赏。

    贾循一死,马燧立刻从范阳逃走。向润客从韩朝阳处得知是马燧的主意,于是派人追捕马燧。

    马燧一路落荒而逃,慌不择路的来到了西山中。有幸遇到了隐士徐遇,此人有忠心,得知马燧是被叛军追捕,于是将马燧藏了起来。如此这般,马燧才逃得性命。

    他在山中待了一个月,等外面追捕的人稍微少点后,再离开。

    有道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马燧怎么也不会想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又是岁末好大雪,鹅毛大雪纷纷来,难掩稚子脸上悲。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僭越称帝,定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封妻段氏为皇后,安庆绪为晋王,安庆恩为赵王。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待称帝这一块心事了结后,安禄山又开始了进攻计划。一面命史思明率军夺取常山、平原等郡,一面命崔乾佑领军攻打潼关。

    安禄山两面出击,局面却大不相同。崔乾佑在潼关累累攻打,却无法攻进潼关。只因潼关是天下雄关,易守难攻。除此之外,哥舒翰抱病亲自督战,也给了守军信心。

    史思明这一面却异常顺利,只因颜杲卿兵少,向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求援。王承业想将颜杲卿在河北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光弼斩崔众立威
    杨铣见使者无法回答,冷笑道:“贼情十分严重,能在河北大有作为必定是多有谋略。连我这样远在长安的人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身为河东节度使距离常山如此近的王承业却不知道,骗谁呢!”

    使者听到自己的谎言被拆穿,立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皇帝大怒,呵斥使者道:“汝如果不说实话,朕灭尔宗族。”

    使者这才把王承业贪天之功,将颜杲卿的功劳据为己有的事情,详详细细的告诉给皇帝。

    皇帝大怒,命左右将使者拉出去斩首。

    杨铣忙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如顺着事情继续走下去。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够轻易的开罪节度使,防止叛变。”

    皇帝听了认为有理、这才命人松开王承业的使者,命其滚下去休息,但不许走漏半点风声,否则杀无赦。

    使者仓皇离开。

    皇帝又挥退其他大臣,殿内只剩下他和杨铣。

    军国大事应该机密行事,皇帝纵然老糊涂,这还是很清楚。

    皇帝问道:“你有何妙招”

    杨铣回道:“陛下不妨承认王承业的功绩,继续升任王承业担任右羽林军大将军。然后以此为名,将他调回长安,另派他人前往接任河东节度使。”

    皇帝又问道:“谁可担此大任”

    杨铣回道:“非李光弼不能担此重任。”

    皇帝立时沉默不语,命杨铣退下。

    杨铣看皇帝似乎不同意自己的看法,还想再劝说。瞥见高力士偷偷向他使眼色,于是告退。

    皇帝认为李光弼不适合担任河东节度使,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李光弼是契丹族,而河东肩负起对付奚族、契丹族等重任。

    次日,皇帝以御史崔众担任河东节度副使,前往接替王承业。同时下诏征颜杲卿回长安述职,王承业一同回长安。

    这个时间段颜杲卿刚被俘虏,消息尚未传到长安,朝廷还不知道此事,还派使者赶赴河东和常山郡。

    紧接着没过几天,颜杲卿败亡的消息传回长安。

    杨铣上奏朝廷,请求朝廷追谥颜杲卿,结果被杨国忠和张通幽从中阻扰,而没有成功。

    再过了几日,也就是史思明攻陷常山之后,河北诸郡在史思明的进攻下相继陷落,而崔众竟然不能相救。

    朝廷开始怀疑崔众的能力。

    杨铣趁机进言道:“朔方兵强,不日要南下勤王。河东需要大将镇守,同时攻克范阳断贼根基。如此大事,不是崔众能够办到。何况史思明骁勇善战,极有韬略,也不是崔众能对付。请陛下恩准,让李光弼接任河东节度使。”

    皇帝听了,还有些犹豫。这时郭子仪的奏疏到了,里面恳请皇帝委任李光弼到河东,两人

    携手收复河北陷落的诸郡。

    皇帝这才坚定决心。下诏命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副使,加云中太守、持节。

    敕书很快抵达朔方军驻守的地方,当时郭子仪刚领兵击败高秀岩的反扑。

    河东节度使所在地在太原府,那是大唐龙兴之地,是大唐的北都。距离郭子仪的驻军地方还有一段距离,情况紧急来不及设宴送行。

    李光弼在得到敕书后,立刻动身前往太原府赴任。

    临行前,郭子仪握着李光弼的手,真诚的说道:“现在贼情汹汹,盼望与公携手破敌。公到太原后整军东进,收复常山郡。我自井陉关与公汇合,打败史思明。”

    李光弼大笑道:“这正是我想说的话。没想到公也是这么想的,颇有知己之感。”

    两人拱手相别。

    李光弼快马加鞭一路南下,凡是所到之处都是只歇马不歇人,沿途换马再继续南下,目标太原。

    有亲兵看李光弼如此劳累,劝道:“将军身子要紧,不差这些时日。倘若作践坏了身子,还怎么领军打仗。”

    李光弼慨然道:“国家正逢危难,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抵太原,哪里还能顾惜自己。况且我在军多年,些许疲惫又能奈我何。”

    于是,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太原府。

    李光弼尚未歇息,即刻前往节度使府移交兵权。

    崔众率部下安坐堂上,竟然不出来迎接,也不让部下出来迎接,惹得李光弼心头不悦。

    李光弼道:“陛下敕书在此,崔节度请速速移交兵权。”

    崔众笑道:“将军一路舟车劳顿,请稍微歇息。本节度的敕书还未到,等本节度的敕书到了之后,再移交不迟。”

    李光弼根本不想和这种人废话,重申一遍:“我手中有陛下的敕书,崔节度速度移交兵权。”

    崔众拍案而起,指着李光弼骂道:“汝太藐视我。晚交几日又何妨,何必苦苦相逼。”

    李光弼瞬间神情冷漠。要是换作别人还会同崔众讲大道理,劝说崔众移交兵权,但是李光弼却不会。

    李光弼大手一挥,身后数名亲兵一拥而上将崔众当着河东诸将的面,擒拿绑缚堂内。

    崔众道:“李光弼你敢造反不成,左右还不拿下此贼!”

    随着崔众一声,他的侍卫们涌上堂内,持刀围住李光弼。

    李光弼一声爆喝:“我看谁敢!”说完,手举敕书走到帅案后,从容镇定的坐在帅椅。

    李光弼面对着河东诸将,朗声道:“我今天是奉陛下



第一百四十章 光弼大破史思明
    叛将安思义被自己的部下绑缚,并且押解到李光弼面前。

    李光弼凝视着安思义,劝道:“将军名字里有‘思义’二字,应该知道所谓的义,有天下大义和个人小义的区别。大义者,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小义则不同,不过是逞凶杀人,一时痛快罢了。还请将军应该明白君子大义,而不是执着于小义。”

    安思义泣道:“将军不杀我,我愿意投降。”

    李光弼亲自为安思义解绑,并且奉为上宾。

    安思义感念李光弼的恩德,于是道:“将军恩重,末将敢不以死相报。今将军领大军远道而来,均已疲惫。不可与叛军速战,况且叛军骑兵强大,野战必定不能取胜。不如深沟高垒,避其锋芒。以逸待劳,方可取胜。”

    李光弼深以为然,重新任命安思义为手下别将。依照安思义所言,积极存粮备战,不主动出击。

    李光弼又打开牢狱之门,将颜杲卿等忠烈的家属全部放了出来,又将因守城死难的士卒百姓全部予以安葬,对于他们的家属予以抚恤,并且举行公祭。

    举行公祭的那天,李光弼更身穿缟素,为这群忠臣义士,戴孝哭丧。

    当日,漫天纸钱,全城百姓皆身穿缟素,无不放声大哭。远远望去,如一片白浪。

    自此李光弼深得人心,有不少的常山郡百姓自愿从军,协助巩固城防。妇女做饭,儿童器械,男子运土砌墙。上下一心,竟然在数日内将原本低矮的常山郡城墙,修耸成高大的城墙。

    史思明听说常山郡被攻克,立刻率骑兵两万抵达常山郡城下的时候,只能看到一堵高耸的城墙。

    史思明望着这堵墙咬牙切齿,挥鞭骂道:“待我破此城墙,必鸡犬不留。”

    次日平明,史思明引两万余骑兵攻打常山城。

    李光弼命安思义领太原弩手三千余人,分作四批,每一批五百余人,剩下的在一旁歇息准备随时替换。这群弩手站在墙头,用劲弩轮流射杀史思明的骑兵。

    一时间飞箭如雨,史思明的骑兵不能抵挡,只得后退。

    就在后退一刻,李光弼出击了!

    李光弼以步兵五千余人,结成方阵,外围长枪兵,中间弓箭手掩护。出城之后,依托地形向史思明败军掩杀过去。

    史思明立刻回军围攻这支步兵,但是没办法击溃。因为这支步兵用的是典型以步克骑的战术,导致史思明无法击溃。加上城墙上劲弩,最后只得败逃而去。

    李光弼身着光明铠,手持马槊横刀跃马在城内数千骑兵面前。朗声道:“将士们,逆贼史思明已经败溃,你们速度随我杀敌报仇。”说完,命打开城门,自己第一个冲出常山城。

    其余骑兵感奋,尾随李光弼出城,浩浩荡荡奔向史思明

    的逃兵。

    史思明败退后,好不容易稳住阵型,见士兵饥饿难耐,于是生火做饭。还派了警戒哨,防止敌袭。

    然而并没有用。

    李光弼亲自领骑兵千人,以锋矢阵向史思明军队发动冲锋。如果这个时候在天空俯视大地,就能看见整个唐军骑兵像射出的箭,一下子就击溃了史思明提前准备的警戒哨,直奔史思明的中军去了。

    史思明看李光弼来了,慌忙上马迎敌。却止不住败军,看情况不对,只好随着败军逃走。

    三军讲究的是气势,史思明叛军累败,兵无战心。又正在生火做饭,根本没能力招架。反观李光弼早在防守战打响前,就使自家骑兵饱食一顿,又养精蓄税似下山猛虎,不可抵挡。

    史思明一路收败军一路逃,李光弼率领骑兵一路穷追猛打,直到史思明逃到九门县才停止追击,率军返回常山。

    经此一战,常山七个县望风归降,只有九门县和藁城还在史思明手中。

    两军在常山郡内形成了对峙之势,这个时候就看谁的生力军先到,谁就可能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很不幸史思明的援军五千余人,正在赶来的路上。而郭子仪还在完成朔方附近的清扫工作,尚来不及支援李光弼。

    李光弼面对危局,依旧镇定。命手下乔装打探,看史思明的援军到了什么地方。当得到消息,知道史思明的援军在常山东南九门县南面的逢壁休整。立刻亲自挑选步骑两千余人,沿着河道潜行,一路前往逢壁。

    到的时候,叛军正在休整。

    李光弼亲自上阵,领军对叛军发动袭击。叛军登时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经此一役,史思明不得不一面死守九门和藁城坚守不出,一面派人继续去求援。

    李光弼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一面休整一面向郭子仪遣使求援。

    此刻郭子仪还在休整军队,得知李光弼的求援后,立刻出发,准备和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同对付史思明。

    这段时间里,天下大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安禄山见西进攻破潼关一时无望,而史思明又败在李光弼的手中,不得不调整战略,选择四面出击。

    一路大军以阿史那承庆为将,出兵进攻颍川郡向南发展。一路大军以张通晤为将,出兵进攻雍丘,试图向江南发展。
1...4950515253...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