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小慎
袁履谦带兵杀死这些人以后,立刻直扑官驿,亲手举刀,斩杀李钦凑。直到杀死李钦凑后,袁履谦才出声痛骂道:“奸贼合该有今日!”
紧接着,带着李钦凑的首级回报颜杲卿。
颜杲卿亲手捧着用布包裹的李钦凑的首级,放在西面摆放的供桌上。对着西面,焚香遥遥叩拜道:“臣颜杲卿、袁履谦为国杀贼。请苍天厚土、大唐列祖列宗庇护,使臣能事成。”
言讫,和袁履谦对着西面三跪九叩。
次日,高邈从幽州回来。
高邈人未到,骑兵先到。袁履谦与心系大唐的忠心之将们,将数名骑兵诱骗入府,杀之。再装作没事儿人似的,在外面迎候高邈。等高邈一到,谎称是太守设宴款待高邈,请高邈前去赴宴。
高邈尚未回营,不知道李钦凑已死。听说太守请赴宴,也就毫无怀疑的前往赴宴。谁知刚到太守府内,就被擒拿。
又传有叛将何千里从安禄山主力军前来,巡察常山郡。
颜杲卿泰然不惊,立刻命袁履谦率人在官驿附近埋伏,见到何千里立刻出击拿下何千里。
何千里果然中伏,为袁履谦所擒。
颜杲卿派子携带李钦凑首级并二将,前往长安献捷。与此同时,亲拟表文传檄天下,直言陛下已经起兵讨伐安贼,于是河北数州望风归附。
颜真卿也在平原起兵,兄弟二人首尾呼应,天下震动。
正在
第一百三十六章 帝国双壁陨落潼关
封常清的连战连败,高仙芝的退守潼关,洛阳的沦陷,河北没有义士的悲痛(当时颜真卿的献捷还没到长安),令皇帝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面对汹涌的贼情,皇帝开始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同时又害怕满朝大臣将导致叛乱的怨气归咎在他身上,接着怂恿太子夺位。于是召来太子和宰相,到身边来问话。
皇帝道:“朕在位快五十年了,早已经倦怠政事。去年秋天就想退位,由太子继位。朕可安享尊荣富贵,颐养天年。没想到水灾和旱灾相继到来,导致退位一事延宕至今。刚灾情好转,逆胡安禄山又犯上作乱。朕当亲征灭贼,由太子监国。待事情平定后,太子继位。”
话音刚落,李亨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泣道:“陛下明鉴:儿才疏学浅且年幼,尚不足以担当重任,请陛下收回成命。若陛下信得过儿,儿愿领兵亲征为陛下讨灭逆胡安禄山。”
皇帝忙起身搀起李亨,并道:“朕固然知道你的心意。只是天下局势到这个地步,终究是朕的过错。朕若不退位,无颜面对列位大臣和天下黎民。”
李亨道:“安贼所作所为皆是其野心所致,与陛下毫不相干。安贼以下犯上是不忠,辜负陛下厚望是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人,自有天灭之。”
皇帝掩面大哭,叹息不止。
李亨在一旁劝解。
杨国忠在一旁看到他们父子这样的表演,吓得魂不附体。自己被指认是讨伐对象,不由得联想起汉景帝的诛杀晁错的行为。一旦太子登基,自己肯定是太子头一个收拾的对象。
朝会散去,杨国忠暗中使人求告杨贵妃,请她务必打消皇帝亲征的念头。
杨贵妃心知皇帝不是真心的想亲征,只是托词试探太子而已。但这话不能对外人说,于是只告诉来人说她知道,并叫杨国忠只管安心理事。
皇帝回后宫,来到杨贵妃居住的地方。
杨贵妃率宫女们跪迎皇帝,并服侍皇帝舒舒服服的安坐享用水果。
到了皇帝心情舒服的时候,杨贵妃道:“听闻陛下将要亲征,贱妾不才愿随陛下一同前往。”
皇帝眼神一瞥,不冷不热的问道:“这是你从哪里听来的话”
杨贵妃道:“广平郡王的王妃崔氏方才进宫,对我说的。”
皇帝长吁一口气,叮嘱道:“下次崔氏再进宫来见娘子,娘子告诉她好好服侍广平郡王,国家大事不是她一个妇人所能谈论的。”
“是。”杨贵妃应了一声。
杨贵妃知道皇帝表面上是说崔妃,实际是在说她。但是杨贵妃不在乎,起码做到了两件事,一是确定皇帝不会亲征,二是趁机小小的栽赃了一把太子。
值此内外大乱之际,又一件事发生了。
潼关监军边令诚曾经和高仙芝征讨小勃律时的监军,这回又成为高仙芝的监军。因为高仙芝有钱,边令诚曾几次索讨财物,高仙芝不肯给。
两个贪财的人在一起,肯定是合不来。一般的人合不来,顶多是从此不理对方。一个是带兵大将,一个是监军在一起合不来,就是另外一回事。
边令诚密奏皇帝,直言高仙芝贻误军机,封常清调度乖方,请求皇帝处置此二人。奏疏到皇帝手中,原本就对高仙芝和封常清多有不满,这下彻底的总爆发了。召大臣询问此事如何处置。
杨国忠直言当斩。
杨铣道:“启奏陛下:高仙芝退守潼关,封常清连战连败固然罪责当死,却不是这个时候。临阵斩将,乃是兵家大忌。求陛下给他们一次机会,命二人镇守潼关,保住长安不失。”
皇帝道:“封常清在朕面前大言不惭,说轻松取敌首级,如今却连战连败还有何话好说!”
杨铣谏道:“臣知封常清大言,有蒙蔽陛下之罪,罪不至死。今朝中大将除二位将军,实在无人可用。求陛下免他们一死,准其戴罪立功。”
皇帝怒道:“大唐人才济济,岂会独缺此二人邪传朕旨意,速斩高仙芝和封常清来报,其家产全部充公。”
杨铣哭跪在地,砰砰的磕头,只求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拂袖而去。
群臣渐渐散去,李俶上前扶起杨铣。
杨铣对李俶道:“天下大势至此,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李俶道:“弟宜保重身体,不要悲伤过度。”
皇帝敕令传至潼关军前,边令诚得意洋洋的拿着敕令去见封常清。
封常清看过皇帝的敕令后,对西面叩首道:“臣知道自己该死。然寻思统兵大将应死于沙场,而不是污了自己人的刀。”说完,自刎而死。
边令诚命人将封常清的尸体放在粗布草席上,在厅堂等候高仙芝巡视回来。
高仙芝回来,刚到厅堂门口看到草席上躺着的封常清的尸体,顿时流泪。飞奔到封常清身侧,看着这个昔日的同袍,不觉泪流满面。
边令诚手持敕令,喝道:“将军,陛下敕令,汝速来领命。”
高仙芝擦干眼泪,到边令诚面前跪着领旨。
边令诚宣旨道:“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行军副元帅高仙芝,调度乖方。前有失陕郡百里之地,后有克扣军饷。朕闻治军先治将,则军令行焉。着将高仙芝速斩于潼关,以儆效尤。”
高仙芝听了,自辩道:“我失去陕郡百里土地,固然当死。但克扣军粮根本是子虚乌有,求上使明察。”
&
第一百三十七章 郭子仪大破高秀岩
郭子仪奉命讨伐叛军,打通朔方和河东唐军的联系。到任后领兵屯军于振武军。在领兵途中,郭子仪又征召忠心于大唐的各路异族仆从军。等到了振武军之后,金微都督仆固怀恩携子女率所部兵马第一个赶到。
紧接着同为铁勒九大姓之一的皋兰州都督浑释之,也率兵赶到。他此来还带来了自己的儿子,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将浑瑊(jian)。
浑瑊十一岁时随父亲参加例行的防范异族南侵的行动,古代称为防秋。时任朔方节度使张齐丘曾笑他:“带了乳母来了没”。谁知第二年,浑瑊就在一次战役中立下大功。
后来参与了攻屠石堡城之战,不过杨铣和浑瑊并不认识。两人虽然都是少年英雄,但当时杨铣隶属于陇右节度使麾下,而浑瑊隶属于朔方节度使麾下。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浑瑊已经是中郎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来到了郭子仪的帐下,这个人就是李光弼。
说起来李光弼能去朔方,还有段趣事。当时朝廷夺情起用郭子仪的时候,李光弼尚在长安任职。杨铣建议起用郭子仪后,又向皇帝举荐李光弼前往朔方军协助郭子仪东征。
杨铣的如意算盘是等李光弼积累军功后,就让郭子仪举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这样帝国就能拥有两位能征惯战的大将,在北边对安禄山的老巢形成巨大的威胁。
杨铣还把这件事告诉给郭子仪,希望他玉成此事。
郭子仪心胸豁达,当即表示同意。
可是李光弼不知道其中的事情。他曾经和郭子仪先后同为王忠嗣、安思顺麾下将领,一向是平起平坐。突然郭子仪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还是出自同袍杨铣的举荐,心里瞬间不平衡。
散朝后,李光弼准备回府上奏自请离职。刚写完,就收到了杨铣的邀请他赴宴的请柬。
李光弼看是杨铣设宴不能不去,于次日到杨府赴宴。当在前厅看到郭子仪的时候,立马调头就走。
郭子仪一个箭步上前,拉住李光弼。
李光弼没好气的道:“我与将军同朝为将,将军已是雄飞高举似鲲鹏,我如草芥任人驱使,何必还要在我面前炫耀呢。你放心,我已经写好表文,上表天子自请开缺。”
郭子仪拱手道:“大唐遭逢乱世,百姓流离失所,上下一片惶惶。值此国家用人之际,我怎么舍得放将军离开呢。没有将军的支持,我怎么能够带兵出征呢还请将军看在国事艰难的份上,与我协力共谋破贼大业。”说完,又深深的作揖。
李光弼见郭子仪如此,也只得同作揖。
杨铣上前一步道:“古有将相和,今有李郭和。同为国家,不分彼此。一定能够击破叛军,收复大唐河山。”
于是乎,
李光弼就随郭子仪来到了朔方。
如今郭子仪帐下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只待各部兵马稍微熟练彼此,便可以领兵讨逆。
就在郭子仪刚完成召集兵马的时候,叛军高秀岩领兵来犯。这个高秀岩曾经是王忠嗣的部下充任临洮军使,后来追随哥舒翰充任安人军使。再后来因为和哥舒翰不睦被革职,于是到了安禄山的麾下,成为安禄山的大将。
高秀岩此人骁勇异常,是一员猛将。只可惜他碰到的是郭子仪等人,这群人都是那个时代的顶尖将领。
郭子仪得知此事,立刻召麾下诸将升帐议事。当日,各路将领鱼贯而入。外面鼓声雷动,三通鼓毕,郭子仪手捧敕书来到众人面前。
待相关程序走完。郭子仪慨然道:“今有逆胡安禄山造反叛唐,致使国家蒙难,百姓蒙祸。本将奉天子敕令领诸将讨伐逆贼,各部人马需依军令而行,如有违抗,军法从事。”
诸将道:“愿听将军差遣,为大唐社稷舍生忘死。”
郭子仪道:“叛将高秀岩领兵来犯振武军,此人骁勇作战。需要智取,诸将依我计行事,不得有误。”
诸将应声道:“是。”
郭子仪立刻做出了各种部署,准备迎敌。
不久之后,郭子仪亲领大军与高秀岩对峙于振武军驻地前数公里,那里地形开阔,适合大集团作战。
高秀岩看郭子仪军容严整,但人数不多,心生蔑视,对左右笑道:“郭子仪这老儿兵少,今天必定被我所擒。”说完催动大军从正面进攻郭子仪军队。
郭子仪见贼军势大,只得领军且战且退。
高秀岩见状催动三军,并且命令两翼骑兵包抄,务必将郭子仪大军合围。
战鼓擂动,杀声震天。
郭子仪看高秀岩所部骑兵在两翼游走,隐隐有包围之势。觉察出高秀岩的意图,立刻传令手下骑兵将领公孙琼岩,命他立刻率领骑兵从两翼进攻高秀岩所部骑兵,使高秀岩的企图无法得逞。
公孙琼岩得令后,手持马槊双腿夹马,一声大喝亲自带领骑兵冲锋在前,以锋矢阵攻高秀岩所部骑兵。
双方交锋,铿锵之声和杀声,不绝于耳。
公孙琼岩曾是安禄山举荐的将领,当时举荐公孙琼岩的时候,安禄山是这样评价他的:“此人不输于陇右王难得。”
后来安禄山野心勃勃,公孙琼岩转投安思顺的麾下,在朔方军中担任骑将。
公孙琼岩亲临前锋,以锋矢阵冲破了高秀岩的骑兵。旋即游弋在郭子仪大军的两侧,保护主力不会损失太大。
 
第一百三十八章 忠烈千秋颜袁公
天下局势越发的扑朔迷离:郭子仪在北又成功的收复云中等地,更派骑兵大将公孙琼岩领骑兵夺取东陉关,完成了连通朔方和河东唐军的重任。
安禄山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登基事宜,无暇分心西进。
哥舒翰领唐军八万镇守潼关,军法极严又调度无方,以致上下离心离德。
杨铣得知哥舒翰这样,再次上奏朝廷请求不要委派哥舒翰担任此职,应该将他赶紧调回来,皇帝不从。
而在常山郡,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二人把事情办得有声有色,十多个郡都归附大唐。这个时候,颜杲卿还派了一个人前去范阳说服贾循。
贾循何许人也,范阳副节度使,安禄山的心腹大将。谁有胆子敢去说服贾循呢此人名叫马燧,字洵美,汝州陕城人。少年时曾与兄长们一起读书,马燧认为国家危难,应该学习武艺保家卫国,于是兼修文武。
后人将马燧、李晟和浑瑊并称唐中期三大将之一。
不过马燧因出身不好,目下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颜杲卿看马燧有大智大勇于是派他冒死前往,游说贾循反正。
马燧欣然同意,扮作挑夫潜入范阳。在范阳的时候又扮作给节度使府上送菜的菜农,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贾循。
当贾循从马燧口中得知马燧的真实身份时,大吃一惊,同时很佩服马燧的胆量。
贾循道:“汝敢来节度使府,我甚是佩服。不知阁下有何话说若是说不通休怪我剑下无情!”言讫,拔出佩剑插在马燧的眼前。
马燧见到后,哈哈大笑。笑声爽朗,笑得贾循有几分疑惑。
大笑过后,马燧道:“我奉颜太守之命到此,本就抱着必死的决心。岂会害怕区区的长剑一柄。公还是留着此剑,自刎用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