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朝臣的部曲私兵可能并不多,但他们做出了选择,却会影响到齐王大军的士气,士气消失是很可怕的东西,得到了朝臣相助的司马乂,在午夜之后已经剿灭了皇宫之内的司马冏大军,攻守逆转,让站在自己身后的殿中禁军士气大振,甚至冲出了宫城开始反过来追杀司马冏的部下。
洛阳街头,死状各异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 晋阳
经此一役,洛阳禁军再次受创,已经再无压制各镇的军力,他这个新的执政者对此最明白不过,不但不能得罪其他军镇,甚至有些事情还要仰仗他人鼻息。
司马乂不甘可又能怎么样,司州以西的土地全部听从司马颖的调遣,山东地区司马颙独掌三州之地,为了防止两人再次发难,司马乂现在只能拉拢一个提防一个。如果非要选择一个人和睦,他当然会选择有兄弟关系的司马颖。
司马颙传檄天下对司马冏发难,司马乂自然也能看出来,檄文当中明显是把自己当做牺牲品,说不定就打着自己身亡之后,以他身亡的名义发难。
现在当务之急的是,必须要重新树立朝廷的权威,司马乂知道自己必须要低头,同时要抚平几次内乱对禁军的危害,可邺城方向虎视眈眈,他一定要让司马颙无暇顾及自己。
第二道以司马季为太宰的圣旨随即上路,除了发出的人不同之外,其他没有一点不同。随后便是收殓阵亡将士,安抚朝臣。至于封赏,司马乂几乎已经拿不出来什么封赏了,不过经过了熟悉政变的朝臣此时显得高风亮节。
这种封赏在他们眼中已经不是什么好事,经过了杨骏、司马亮、贾后、司马伦和司马冏之后,动辄伴随夷三族的封赏,在朝臣们眼中已经一钱不值。活命比什么荣华富贵都重要,他们要是早有这种觉悟,根本不会面对如此困境。
至于在城中火并当中死难的朝臣,司马乂一个个都亲自上门拜访,同时严令禁军军士不得骚扰百姓,带着心腹来到战事波及的地方,清理尸首,安抚伤员。
“殿下,司马伦为相国,司马冏为大司马,殿下不知道以什么身份掌朝。”宋洪跟着司马乂跑了一天,心中敬佩的同时也不免感叹,自己的主公大为不同。
“以什么身份我不已经是骠骑将军了么,还需要什么身份,那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现在地方隐隐有割据之态,还想着什么荣华富贵么”司马乂倒是没有怪罪身边的爱将,而是长长叹了一口气道,“如果先帝还活着,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为今之计,就是让天下安定,不至于兵戈再起,相信这也是朝臣们的愿望,光是讨伐司马伦加上此战,我大晋便已经阵亡了十数万大军。”
比起整个天下的兵力这个数字并不多,可对洛阳禁军来说,这个数字已经很多了。因为这个数字当中洛阳禁军已经占了将近一半。
明眼人一望便知,司马冏虽死但祸乱未已,司马颙劳而无功,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以现在洛阳禁军的疲软,一旦邺城大军来攻,司马乂都怀疑没有足够的实力抵御司马颙,即使他歪打正着取得执政地位,终究还是会旁落他人之手。
“请王戎拟定中书省和尚书台的新官人选,注意一下,关中和邺城的从官也可以进入中书省和尚书台,希望本王后退一步能够让天下安定。”司马乂顿了一下继续道,“朝政之事,多请示一下东海王。”
“希望其他藩王能够明白殿下的苦心。”宋洪楞了一下心悦诚服的道,“殿下以怨报德,末将立刻就去通知。”
“去吧!”司马乂微微摇头,洛阳已经败坏城这样了,现在只能这样了。司马颖坐镇关中实力一直未损,这是
根本原因,想要补充洛阳的兵力,东边和西边分贝是司马颙和司马颖,这是不要想了,但南边的话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
南边坐镇的新野王司马歆,倒不是因为司马歆很好欺负,而是荆襄曾经是他的兄长楚王坐镇的地方,荆襄还是司马炜和司马乂的封国,两兄弟在荆襄还是有些旧部
第四百九十六章 挡我者死
“河间王坐镇邺城,兵强马壮远非燕王可比,再者此次战事正是我部崛起的好机会,休得多言。”刘渊大袖一挥训斥道,“你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岂能放过不日王浚大军就会出发,不要再这个时候扰乱军心。”
权衡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刘渊还是觉得站在司马颙身边是很有胜算的。出言的将领见刘渊已经做出决断,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不知为何心中难平。
另一方的蓟城则还没有大战到来的气氛,当然这只是百姓们的观感,比起其他地方,今年对于幽州来说,又是忙碌的一年,也就仅此而已。
蓟城外城,这里是百姓的居住区,居住这里的蓟城百姓,房子谈不上富丽堂皇,生活也谈不上富裕,却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男主外女主内,各户之间相处的也算和睦。
街头巷尾还能时时传来贩夫走卒的叫卖之声,显得十分热闹。一个普通的房屋之外,年轻的严明手提着一盏油灯,从外面返回,抬腿入院之后正好见到了年轻的妇人在洗涤衣物,一双巧手拔的有些通红,就在此时,妇人抹了一把脸见到进来的严明,惊喜的道,“夫君回来了,这是油灯么,真漂亮。”
“是啊,从采买部买的。”严明心疼的看着妇人,口气放缓道,“有了这盏灯,孩子以后孩子以后识字的时候,就容易许多了。燕王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识字,那会混混沌沌的过一生,和禽兽无异。”
“夫君自然说的是了,妾只是一个妇人,以后还要夫君教孩子才是。”严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赶紧伸手接过了油灯道,“夫君饿了吧,妾马上就去做饭,两个孩子应该还在睡觉,用不用叫他们起来。”
“我自己去看看就好了。”严明嘴角含笑看着自己的妻子忙前忙后,转身走到了另一个房屋当中,站在门口看着熟睡的孩子,一直就这么看着好半天,似乎怎么也看不够。
好半天他才轻手轻脚的离开,来到放置杂物的房间坐了下来,摊开一张黄纸,研磨完毕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严明本为冀州人,不得已跟随叔父逃难到燕国,在饥饿交迫之时,德幸被召入晋卫当中,衣食无忧,识文断字,不在混混沌沌,练就一身武艺。时已过七年,成家立业,有妻有子人生无憾。”
“此次将跟随燕王出征,严明只希望能够为这个家庭带来的荣誉和庇护,如果要为此付出性命,也在所不辞,人生在世,精忠报国。就算战死沙场,妻儿也可以带着这份荣誉活下去,为此,我无怨无悔。”
严明写完将信压在枕头下,长长出了一口气,走出了房间,摸着下巴微微起来的胡茬,又走出了院子,时间不长妇人做好饭出来,找不见自己的夫君满是疑惑,便来到了邻居家询问,却见到一个女子哭哭啼啼,哀求道,“能不能不去你以前说过,晋卫断发就是要抱着战死沙场的心态出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选择了为燕王尽忠是么”
“是又怎么样你一介妇人懂什么,我不去,等到被人打上门这是为夫的命,你最好不要管!”男人摸着不过寸的头发,冷着脸口气很硬的道,“乱世当中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连字都不识,能懂得这个道理么你想要让武卫来抓我么”
随即口气放缓重重叹了一口气,无奈的道,“为夫不过是一个贱命一条的人,有幸得到燕王招募,教我识字,进入晋卫才有了今天,为夫不能忘本。晋卫的生命和一切都是燕王给的,燕王让我们去死,我们就去死。”
严氏躲在门口几次想要张嘴,最后只能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对方应该也不是自己的夫君去哪了,直到半个时辰之后,刮干净胡子,顶着断发回来的严明出现在她面前,严氏的震惊的看着自己的夫君,眼泪一下子留下来,“夫君你不是在城外的驿馆工作么,你是晋卫你为何要断发”
“你知道晋卫断发是什么意思”严明看着自己的妻子,张了张嘴道,“晋卫是燕王设立监管封国的人,除了燕王府的事情之外,晋卫可以抓所有人。至于新设立的武卫则是抓我们的,因为晋卫也算是投军了。”
“至于断发,全天下都知道自从先王去世之后,燕王便已经断发。为夫在加入晋卫被教识文断字的时候,就学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断发就是抛弃父母妻子,把命交给燕王,这是一个态度。”严明慢吞吞的解释道,“三天前,我们便接到王府的命令,用几天时间料理后事,等待内城的大鼓敲响,便进入内城集结,跟随燕王亲征。”
“你断发就是表明,已经抛弃了一切,准备为燕王效死么”严氏忍者眼窝中的泪水,带着哭腔道,“你不怕死么战场是多可怕的地方。”
“晋卫骑兵为天下精锐,燕王不会输的。”严明安慰着自己的女人,但态度已经不容置疑,晋卫手下无冤魂,但要是不听话,新设立的武卫就会出现让他们明白,当初对燕王的效忠誓言,绝不可能只是说说。
&n
第四百九十七章 河北渐乱
“上酒!”在校场一边的杨馨微微偏头,伸出玉指往前一划吩咐道,“每个士卒都要敬到,这些人都是殿下用了多年才养大的心腹,一个都不能怠慢。他们才是殿下唯一的底牌。”
身后侍女点头,走入校场当中,燕王府的侍女足有数千人,很快就在每一个晋卫面前倒满了满满一碗酒,点将台上的司马季还在继续,“多年以来,本王把你们从大晋各地挑选出来,本王吃什么你们吃什么,本王用什么,你们用什么,我允许你们随意抓捕任何人,所谓晋卫手下无冤魂,只求你们如指臂使,有朝一日比如现在,对得起本王的心血。”
“多年征战本王杀人不计其数,不分胡汉,不分士民,所过之处胆敢抵抗格杀勿论,平村灭寨不算稀奇,屠城杀降也不是做过,还不止一次。不但本王做了,还逼着你们亲自动手,异地相处,如果你们是敌军应该也不会放过我的,为了你和本王的家人,把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消灭掉。”司马季毫不掩饰的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话锋一转道,“如果本王战败,蓟城也可能会像是以前本王对待的城池一样下场。”
杨馨一步一步走上点将台,端着一碗酒静立在侧,这一幕落在所有人的眼中,司马季接过满满一碗酒道,“这是本王的正妻,你们也差不多都成家立业,妻儿还等着你们回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敌人全部杀光,没人敌人就你们就安全了。”
司马季对着洛阳的方向遥拜天子,开口道,“世间称雄者众,但本王认为,你们才是天下第一,干!”
“生我者父母,教养者燕王,晋卫愿意随燕王同生共死,干!”全体晋卫全部跪下,对着洛阳方向磕头,然后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出发,甲胄兵器坐骑都已经在西门外备好,耗费钱财无算,只求护你们周全。”司马季手指西方下令出发,话音刚落,所谓晋卫全部站起,抱拳躬身领命。
“为夫就不用在交代什么了,上次都说完了。”司马季把空碗放在托盘上发出一声脆响,对着杨馨轻声道,“要不你也像是晋卫的家人一样,把为夫的头发留下来做个念想”
“妾认为夫君不会输,就是怎么赢的问题。”杨馨巧笑嫣兮开口,“夫君不会生气吧。”
“馨儿深知为夫贪生怕死,绝对不会落入陷阱,这很好,蓟城还剩下三万步卒,小心冀州方向,有情况迅速来报。”司马季看着下方一队队的晋卫鱼贯而出轻声道。
蓟城西门之外,三万女真已经等待了一段时间,这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出来,蓟城的百姓都已经出来,目送这支全战马配置的大军出征,所有晋卫全部配发双马,一匹载人,一匹载物,龙雀营则全部骑马,跟随在燕王车驾的身边,只是正常行军。
直到两个时辰之后,这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才完全消失在人们的眼中。
“就并州那副穷的快当裤子的样,能养得起多少骑兵本王就养得起。”加上三万女真,司马季一共带了四万五千人的
大军,至于战马更是达到了六万匹。丝毫逊色于前朝北伐匈奴,再给他对大晋士族刮地皮的机会,这个数量还能翻倍。
大军出征损耗严重,司马季已经决定用太原王氏的家产来实现这次大战的收支平衡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刘渊你怎么看?
树欲静而风不止,河北幽并二州爆发战事,张方率领兵马进入青州的消息,给想要重整河山的司马乂泼了一本冷水,他现在也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这件事也分不出来对错。动手的双方一个是大晋太尉,一个是大晋太宰,身份都在八公之列,名义上比他这个骠骑大将军更为尊贵。
对此司马乂只能保持苦笑,他无法干涉,也没有干涉的实力,他心里其实很明白,到了现在,几乎已经很少还有实权藩王在把洛阳的话当回事了。不过态度还是要拿出来,司马乂以天子的名义,对司马颙和司马季的冲突进行调和,尽人事听天命。
随即便是继续派遣使者去长安稳住司马颖,并且拿燕王和河间王开战的事实,期望司马颖顾全大局,天下已经有了变乱的危险,如果司马颖也率领自己的兵马乱来,整个天下就会陷入战乱当中。
对于河北两个藩王的开战,朝臣的意见大多数都站在司马颙这边,主要还是司马季在洛阳刮地皮的后遗症,可惜朝臣的意见就等于没有意见。他们倾向于司马颙没有作用,因为后者才想要用借刀杀人干掉司马乂,现在掌权的司马乂还没有这么健忘,没过多长时间就把此事忘记,那太对不起洛阳一战死难的将士。
所以在洛阳的河间王从官再说什么,司马乂就是不表态,也不对河北的战事倾向任何一方,这引起了很多河间王心腹的不满,也把这种不满通过书信的方式传达给了邺城的司马颙。
出现混乱局面的也不只有河北,司马乂抽调荆襄大军补充禁军,一方面是因为新野王司马歆比较弱小,这个弱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司马歆本人比较懦弱,另外一个方面荆襄大军还有别的军事将领,司马歆不能完全掌握。
而司马乂和自己的兄长楚王,当初封地都是在荆襄境内,也算是颇有威望,正好能够利用这种威望,多种因素之下,司马乂才和司马颖联合下诏抽调荆襄大军。
此时的司马乂还不知道,当初他的父亲武帝司马炎判断的一点错没有,真正容易乱的地方并不是北方,而是南方,关中、荆襄和淮南本身就是应对南方的叛乱,现在这种变化还在酝酿当中。
比起司马季还要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张方面对的困难明显就小了很多,青州自从司马冏身亡之后已经群龙无首,老大都被杀了,手下的喽啰自然不会为已经死的人拼命,张方的速度虽然并不快,但却很顺利,在很顺利的前提下,他就更不着急了。
“近况如何已经驱除了对方的小股袭扰骑兵”幽州军大营当中,司马季端坐于军帐正中打着哈欠问道。
“是的,所出骑兵应该属于王浚而非刘渊,此战杀敌近百,算是给王浚一个教训。”张达不慌不忙的开口道,“至于我方的损失……”
“按例办理!”司马季打断道,“并州乃是文帝当初的封国,所辖兵力比幽州要多,王浚手中的兵马加上刘渊的部众,估计有个十一二万人吧。”
当初司马昭被册封为晋王,这也是晋朝的国号,晋在字面上就知道指的是并州,所以并州也算是大晋的龙兴之地,在地位上当然要比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幽州强,话说回来,幽州除了比平州地位高一点之外,似乎能压过的州郡根本没几个。
并州在平时下辖的兵马有将近四万,这就不少了,没扩军之前幽州才两万多人。司马季可不相信王浚一点不征兵就过来发难,现在估计的敌军兵力应该不会有错。
至于自己这一方,加上自己带来的晋卫和女真骑兵,人数接近十万,其中有他后带来的兵马都是骑兵,和步卒的比例几乎是一半一半,这个比例对于农耕民族而言已经很高了,打个比方,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重要军镇,步卒和骑兵的比例,大概也就是一比三一比四的样子,当然这不算某些人自己招兵买马偷着隐藏的数据。
从兵马上来看,司马季的兵力比王浚还要少一些,不过这不是不能弥补的差距。古代战争一方真实人数上十万已经是天大的数字,比这个数量再多,人在战场也感受不到。
“找到王浚在何处下寨了么”司马季摊开地图询问着大帐中的将校们,张达指出王浚下寨的地点,司马季了然,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背靠山坳却不缺水源,视野开阔,想要偷营也不容易
,王浚怪不得能够和石勒纠缠这么长时间。
“王浚如果想要等到司马颙抽出手来来源,合兵攻打幽州,局势可能会对我们不利。”张达有些忧心忡忡的道,“末将自然是相信麾下大军的战斗力,可幽州难免会受创很大。”
猜你喜欢